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月万里照汉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龙摆尾巴
    陈胜吴广,贩夫走卒而已,振臂一呼,天下皆反,大秦二世而终。

    到时候,你我的机会只会更多,到时候,我家殿下据有大义,又有天王相助,最差也能做一个刘皇叔。联系天下英雄,席卷天下,匡复正室也未必不可能。

    再说霍光、曹操如何他们哪个不是权倾一时的权臣

    天王心中稍安,又问道:“程公子,你认为董宣武会怎么做”

    但董宣武在京城的时间有限,所以他不可能在京城中与魏忠贤打持久战。如果我是董宣武,我必定会充分利用手中的优势。”

    董宣武平定川黔之乱,也不过用了七千五行卫。当初董宣武出兵辽东,也才带了多少人

    “不一定,虽然情况对董宣武十分不利,不过,董宣武毕竟是难得的奇才,不能以常理度之。谁能难保证他没有什么奇谋,平定这京师中的纷乱局面与势力。

    周围的勤王之兵不算,光京城内外的各营兵马,如果加起来,恐怕不下七万。这些兵马野战也许不行,但是要是凭城而守,却是一股不可小视的战力。

    不错,东林党人的确想除掉魏忠贤,不过,如果让董宣武以清君侧的名义除掉了魏忠贤,京城的朝政一旦被董宣武所把持,你认为,董宣武会放过东林党人么

    当年秦始皇收六国之地,聚天下兵刃铸金人,兵锋何尝不锋利,结果又如何

    董家子若是真的贸然举起清君侧之旗,一时又拿不下京师,待到周围各路勤王之师赶来,董宣武恐怕只有败亡一途了。

    “那岂不是说京城已经是董家子的囊中之物魏阉已经是冢中枯骨”

    且不说这中间困难重重,董宣武未必有这个机会,就算他真的做成了,大明养士两三百年,朱明收尽天下士绅只心,他做这个权臣,天下百姓肯答应么

    天王显然有些不信。

    “公子是说东林党会与阉党联手对付董宣武这不可能吧!就算董宣武要清君侧,那也是要除掉魏阉,似乎跟东林党无关吧除掉魏忠贤,不也正是东林党人的心愿么”

    “不必急,本公子自有妙计。无论如何都要让董宣武怀疑,那日刺杀他的人,就是锦衣卫的人,引发他与魏忠贤的冲突。这样,我们的算计才会有用武之地。”程文眼中精光四射。

    “七千五行卫,的确在京城是一个不小的实力,但是毕竟只有七千人,能成什么气候。

    董宣武打仗,是很有一套的。他要袭取京师,又怎会老老实实地打攻城战观董宣武过去的战绩,又有几仗是真正的硬碰硬

    若非如此,东林党人和魏阉为何对董宣武的新兵营百般拉拢,想要瓦解五行卫”

    程公子的分析十分到位。

    “优势董宣武在京城中有什么优势”天王有些愕然。

    “怎么不可能当初外调董宣武去四川、贵州平乱,不就是东林党与魏忠贤联手的结果么就算是紫禁城中的那一位,心里面也未必全信得过董宣武。

    据本公子所知,在五行卫中,紫禁城中的那位伪天子,还有魏忠贤、东林党人不知在其中搀




第二十章 探案(1)
    定武侯府书房中,董宣武、董三与刁德嗣正在密议上次遇刺之事。上次遇刺事发之后,董宣武便将此事交给了刁德嗣负责的军统负责暗中调查,董三协助。

    后来一段时间,董宣武的事情太多太忙,暂时顾不上此事,现在总算喘过一口气,就将刁德嗣、董三两人叫来,商议此事。

    董宣武原本住在董府中,但由于马上就要迎娶孙小倩姑娘,孙小倩不比李轻盈和白牡丹,她是孙家的嫡孙女,随嫁过来的仆人和丫鬟加起来人数不少,董府里那个小院子已经容纳不下了。

    第一,魏忠贤没有充足的行刺三哥你的理由。

    于是几天前,董宣武索性搬进刚刚建好的定武侯府来。

    “很简单,理由有三:

    魏忠贤是个聪明人,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

    魏忠贤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他很会揣摩陛下的心思,他所做的事情,说到底,都是陛下希望他做的。他不会因为与我们之间的矛盾,冒着触怒陛下,失去陛下信任的风险,来刺杀三哥你。

    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在京城中势力早已经是根深蒂固,而且刺杀手段层出不穷。

    别的不说,就比如,在路边准备好炸药,等三哥你经过时,点燃炸药,那结果就绝不是只伤亡几位战士的事了。

    而对魏忠贤,陛下则完全视他为自己的心腹,基本是无条件的信任。魏党之所以能发展到现在如此地步,甚至有些肆无忌惮,与皇帝对魏忠贤的信任是分不开的。

    刁德嗣喝了口水,见董宣武点头赞同,接着又分析道:

    刁德嗣略顿了顿,理了理思路,说道:“诸葛连弩虽然是出自锦衣卫,但我不认为行刺三哥的就一定是厂卫的人。”

    三哥你回京城述职并不是什么秘密,如果魏忠贤真的想刺杀你,以厂卫素来的心狠手辣,不留后患的风格,而且锦衣卫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不是仓促行事,绝不会是只射几拨毒箭就了事,后续的手段必定是接二连三,教人防不胜防。

    “第三,这次行刺三哥你的手段,显得太过简单粗暴。

    如果我们从中捣乱,或者偏向东林党人,他彻底铲除东林党的计划恐怕也要泡汤了。

    这样刺杀行动,与其说是刺杀,还不如说想故意激怒我们。

    “第二,现在魏忠贤最大的敌人是东林党,而不是我们。能不能对付得了东林党,替陛下除掉这根眼中钉,是决定魏忠贤以后地位的最为关键的一步棋。

    在这一点上,魏忠贤的确十分忌惮我们,如果有机会阴我们一下,我想,他绝不会手软。

    此事关系重大,稍有差池,很可能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必须小心行事。

    董宣武点了点头:“不错,有道理!那第二个理由呢”

    单凭几名刺客,几把诸葛连弩和喂了毒的弩箭,就想刺杀三个,除非魏忠贤的脑袋真的秀逗了,否则不应该出此下策。

    而这次刺杀,完全没有表现出锦衣卫平日里的水平,更像是一群未入门的三脚猫蹩手蹩脚的行动。

    但是依现在的情况看,陛下虽然的确很信任我们,但对我们却始终有防范之心。在皇帝心中,我们的地位恐怕还比不上魏忠贤。陛下对我们虽亲,却始终只是把我们当做外臣,总是抱有瓦解与制衡的想法。

    三哥你放心,这次调查我做得十分隐秘,调用的都



第二十章 探案(2)
    “董三,你的想法呢”董宣武转过头来望向董三,董三现在虽已经不管军统,而是负责日月神教这一块。但日月神教实际是董宣武埋下的另一颗棋子,其中一个职责也是情报工作,只是形象更光明一些。

    “二爷,刺杀案是不是魏忠贤所为,小的不敢乱说。不过,小的也曾派人暗中查探过各方面人的反应。魏党的一些心腹人员显得十分惊愕,而且有些幸灾乐祸,不像是装出来的。的确有他人所为,故意嫁祸魏党的可能。”

    董三想了想回答道,虽然他现在地位不菲,但是私下里对董宣武依旧以主仆相称。为此,董宣武说过他很多次,可他就是不肯改,弄得董宣武也懒得再说他了。

    不错,我们的确有能力抓住那些人,我也相信你有办法撬开他们的嘴。但是,你别忘了,军统有一条不可打破的原则,那就是:权谋不得危害既定的律法、规则。

    “刺杀案发之后,我安排线人暗自调查了那几日曾出入附近几条街的陌生人。从地痞地头蛇和各出客栈反馈回来的情况,我们锁定了一百三十六人。

    “那刘福有没有跟什么人过往甚密”董宣武又问道。

    但这一百三十六人中,经过确认,一百二十人已经洗脱嫌疑,只有十六人行踪十分可疑,在接下来的数天内,先后离开了京城。这其中又有四人尤为可疑,怀疑是朝廷通缉的江洋大盗。”

    “不行!”董宣武警惕地看了刁德嗣一眼,警告道,“老刁,你可不能胡来。当初军统成立之时就已经规定了军统只有调查之权,没有缉捕犯人的权利。

    刁德嗣低下了头,没有说话。

    “嗯!”对于董三中规中矩的表现,董宣武还算满意,能力可以慢慢培养,但忠心却极为难得:“老刁,除了诸葛连弩留下的线索,你有没有查到其他方面的线索”

    董三毕竟不是专业的特务人员,没有刁德嗣那么多阴谋诡计,对人性的揣测也远不像刁德嗣那般深入,眼光也远不如刁德。他毕竟只是小人物出身,察言观色是他的所长,其余方面的能力有限,还需要慢慢的培养与历练。

    华夏大国,几番兴盛,几番沉沦,始终走不出一鸡死一鸡鸣的循环更替,其原因在哪里无非是国人太重权谋,轻律法、规则。到了后世,甚至把打破规则当成是某人的本事。

    董宣武叹了口气,说道:“老刁,我知道,你一定认为我很迂腐,这样的原则一定会让你感到缚手缚脚。但是这世上谁行事又真能肆无忌惮呢即使是陛下,也是有无数的规矩束缚着它。

    乱世之中,受苦受乱的永远是百姓,只有那些最野蛮和最强壮的野心家才能得到真正的好处。即使对于这些人,这种好处也不是永久的,一旦他们的实力消退,他们同样也会被后来者踩在脚下,成为别人的踏脚石。

    军统要是敢这么做,我就先毁掉军统;你要是敢这么做,那你不再是我董宣武的兄弟,而是我的敌人,生死对头!”

    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我宁可亲手毁掉军统这个组织。”

    不错,不合时宜的律法、规则的确需要改变,但是注意,是改变不是打破。如果所有的律法、规则都被打破了,大家行事无所顾忌,为所欲为,那么,乱世也就来了。

    董宣武不知道,权力,那是一块藏有毒药的蛋糕,有几人尝过后能放得下手来袁世凯若不去做那个终身大总统,不去想登基做皇帝,也许就不会留下身后的一片骂名,更不会让华夏战火纷飞,变得更乱。

    你再想想,如果军统这么做了,那五行卫其他单位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做五行卫外其他的势力,是不是也可以这么做

    我们所做的这一切,是为了建设一个更好的大明,可不是为了毁掉大明啊!

    徐鸿儒造逆兵败后,陛下并没有重处乱匪,只杀了几名首恶。也因为此,邓通也逃过了惩处,逃到了顺天府,又加入了红缨会。

    现在董宣武来了,他真能改变大明原本的宿命吗?还是他只能改变大明一时的命运

    “刘福行事比较张扬,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来往,目前正在对他所交往的人进行排查,还没有结果



第二十一章 守株
    刁德嗣被董宣武说得面红耳赤,连连道歉:“三哥,你别说了。既然你反对,那小弟以后再不动这心思也就是了。

    天地为证,以后若是我刁德嗣动了不该有的心思,教天诛地灭,碎尸万段!”

    刁德嗣指天为誓。

    见刁德嗣发下这么毒的毒誓,董宣武也不好再说,转过头来,说:“其实,要想挖掘其中的线索,也不是非得要拷问。”

    刁德嗣眉头一展,问道:“三哥,你有什么好主意”

    董宣武微微一笑,答道:“好主意倒是没有,笨主意倒是有一个。那就是一个字,等!”

    “等三哥的意思是……”

    刁德嗣不解其中意思,疑惑地望向董宣武。

    “很简单,既然我们基本已经能够确定魏忠贤魏公公不大可能是刺杀我的主谋,刺杀我的另有其人,而且,此人很可能是想挑起我们与魏公公之间的冲突,那么,假如我们故意装作没有获得任何线索,茫然无绪,你说,那幕后的主谋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董宣武不紧不慢地说道。

    刁德嗣眼睛一亮,顺着董宣武的思路想下去:“那幕后之人一定会着急,如果我们没有按照他们期望的那样,找到指向魏公公的证据线索,那他们之前的所做所为岂不是媚眼摆给瞎子看,全都白费了

    那幕后之人一定不想看到这个结局,所以,他必定会安排人提示我们隐藏在诸葛连弩中的线索。

    也就是说,这时候,如果有人通过某种方式来提醒我们这其中的线索,那人多半那幕后主使有着某种联系。

    我们只要顺着这个路子查下去,就极有可能查到那幕后的主使。”

    董宣武点了点头,又补充说道:“而且,这幕后主使如果只是想挑拨我们与魏忠贤之间的矛盾,那么,他多半不会将这个消息传递给朝廷办理此案的官员。

    毕竟,无论是顺天府、五成兵马司还是大理寺,对于东厂和锦衣卫而言,早已经是没有任何秘密可言。告诉他们这条线索,如果让他们查到刺杀案与锦衣卫有关,无疑就是在通知魏公公有人想要利用我们来对付他们。

    所以,如果有人向我们提示了这条线索,而没有向朝廷办案的人员提示此消息,那么,此人几乎可以肯定,对我们不怀好意。

    另外,我也会请一位高人通知魏公公此事,配合我们暗中调查锦衣卫的武库,查出贼人是如何搞到锦衣卫的诸葛弩,而不被锦衣卫发觉的。

    也许,这其中也隐藏着一条真正的线索。”

    董宣武与刁德嗣、董三三人又秘密商量了大半个时辰,定出一个周全的计划,三人彼此配合,只等那幕后黑手自投罗网。

    三人商量妥当后,各自分头行事。

    见天色尚早,董宣武带着礼物直向广慧寺而去。

    不错,董宣武要请的那位高人,就是广慧寺的住持慧见大师。

    慧见大师与灰公公虽都属皇家影卫的成员,但董宣武知道,这两人的职责是不同的。

    灰鸿灰公公主要负责贴身保护天子的安全,而慧见大师则主要负责暗中查探、监督百官,并且随时准备干预天下任何多皇家不利的举动。

    灰公公与慧见大师之间,谁的武功更高,本事更大,董宣武并不清楚,他只知道,灰公公久居宫中,对朝堂、江湖上的事情并不太熟悉。

     



第二十二章 老和尚的秘密(1)
    董宣武放下心来,微微一笑,低声将他想要慧见大师办的事细细说了一遍。

    慧见大师闭目细细思索了半晌,没有说话,只是伸手将董宣武搁放在他面前的那一万两银票收了到了怀中。

    董宣武见慧见这般举动,心中了然,慧见大师这是答应了他的要求。

    这件事对于慧见大师而言,本来就不太难办,而且也不违反影卫行事的原则,慧见没有理由拒绝。董宣武真正利用的是慧见大师那影卫超然的身份,而这个身份的确值这个价。
1...99100101102103...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