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月万里照汉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龙摆尾巴

    朱徽媞的心意,与她最亲的朱由检怎么会不知道当初那一幕一幕的胡闹,在岁月的催化下已经化为了一缕情愫,缚住了他这个八妹的心。

    “不要说了!”朱徽媞心中一阵心烦意乱,打断了朱由检的话。原本爽朗、大胆的她,面对这份感情的时候,却显得手足无措,胆小而且敏感。

    五哥朱由检所说的这些话,她又怎么会不明白可是心中的那缕情愫,却不是她想要斩断就斩断得了的。

    自从她意识到董宣武留在她心中的这缕情愫后,她便下意识地避开董宣武。这次董宣武回京,朱徽媞一直都有意回避董宣武,不与他见面。

    可是,这世上有些东西不是说抹去就能抹得去的。有些东西她越是想回避,就越是回避不了,其中的痛苦,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为了他,她茶饭不思。

    为了他,她辗转难眠。

    问世间,情为何物

    无影亦无形,没有缘由也没有道理可讲。

    今天,听说他要走了,她终于忍不住,却只敢躲在这小山丘远远看他一眼。

    以前,她总觉着董宣武好傻、好占便宜,现在她知道了,原来到了最后,吃亏的原来是自己。

    最可恨的是,那人竟然似乎无知无觉,丝毫没有意识到她对他的这份感情。

    世人都说当公主的好,可是又有谁知道公主的无奈

    朱徽媞心乱如麻,心中委屈无比,胡思乱想着。

    如果可以,她真希望不再做这个公主,做一个普普通的百姓。

    “五哥,我好累,我想静一静……”

    朱徽媞眼中噙着泪,强行抑制住波动的情绪,低声说道。

    朱由检张了张嘴,想要安慰八妹几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女儿家的心思,朱由检懂得并不多。

    朱由检从小身边虽然并不缺女人,但是朱由检自幼受儒家教育,自律极严,对女人一般都敬而远之。真正亲近的,也只有八妹等几个姐妹而已。所以他并不真正懂女人。

    &n




第三十八章 死敌
    明月万里照汉关正文卷第三十八章死敌暗中注意董宣武一行人的并不止只有乐安公主。

    驿道边的小山坡上,同样战着一伙人,接着树木的掩护,悄悄地盯着董宣武的队伍。

    望着董宣武那一行人远去的身影,这伙人中一名年轻公子脸色越来越难看,眼光也越来越灰暗,终于长叹一声,低声道:“既生瑜何生亮难道这董宣武天生就是我范文程的克星,是我范文程的死敌

    杨大哥,文程答应你,到时你杨家的仇,文程一定会替你报!”

    当时范文程这么做目的很简单,只是为将来女真人如果有机会进入中原做准备,预备一颗棋子。

    因此,范文程才开始考虑,将刘文通的白莲教与福王联系在一起,在必要的时候,让白莲教以福王的名义起事,搅乱大明。

    于是,范文程才以程文的名义设计了刺杀董宣武之事,并意图挑起董宣武与魏党之间的纷争,如果能兵戈相向是最好,至少也要离间天启皇帝与董宣武之间的关系。

    但是如果大明的朝局不乱,即使白莲教与福王联手也很难动摇大明的根基,所以,在白莲教起事之前,必须要让大明的朝局乱起来。

    范文程看得也很明白,朱常洵是有野心的,只是此人虽有野心,但胆子却不够大。

    杨大洪原是莽古尔泰的人,因为两次救了范文程,范文程十分欣赏、感激他,所以皇太极特地为他从莽古尔泰那里要了过来,专门命他贴身保护范文程。

    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也难怪范文程会说出“既生瑜何生亮”这等绝望之语。

    更为重要的是,他范文程处心积虑经营了数年之久的福王这颗极其重要的棋子也完了。

    白莲教与福王之间的关系暴露,天子大怒,亲自下诏书怒斥福王朱常洵,并剥夺了朱常洵的王爵,押赴凤阳置于高墙之中圈禁起来,不许与任何人接触。

    这一局,范文程败了,败得莫名其妙,败得一败涂地。白莲教折进去了也就算了,就连福王这颗秘密的棋子,也折了进去。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数度与董宣武明明暗暗对敌的那位辽东儒生,范文程。也是与刘云通一起设下诡计,意图引董宣武与魏忠贤相斗,搅乱大明,以期收取渔翁之计的程文。

    以后女真人如果真的有希望入主中原,总要有个名头。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如果到时候说服或者强迫福王出头,打出邀请女真人入关,诛奸佞、清君侧的名义,以福王朱常洵的身份,一定能让女真人受到的反抗减少不少。

    表面上朱常洵不敢说什么,老老实实、循规蹈矩,但心里面,却窝着一肚子怨恨,又不敢表现出来,只能借着酒色来麻醉自己。

    他认为大明内部如果不乱,女真人其实是很难与大明相抗衡的。即使找到机会的,再次据辽东自立,也很难坚持多久。

    这样一来二往,范文程便逐渐成了朱常洵的心腹,秘密为他在外招揽势力。因为这个“程文”的身份实在太低微,所以一直都没有引起官府及厂卫的注意。

    开局一切似乎都很完美,不过到了后来,范文程感觉似乎有些不对劲,正当他打算对计划做一些调整时,他主子皇太极急召他回去,有一件紧要的事情必须要他紧急处理。

    对于董宣武和五行卫,范文程更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认为女真人要想再图大事,就必须先要除掉董宣武和五行卫。最低限度



第三十九章 春游
    董宣武回京之时,因为正值隆冬,运河冰封,走不了水路,才不得以驰马急行。

    此次西去贵州,所带的人颇多,光是那些科研技术人员就有近千人,运河已经开了冰封,当然选择舒适快速得多的运河了。

    只是因为小冰河期的影响,虽然已经时值阳春三月,但春风依旧料峭,眼前还是一副初春的景象。直到半个多月后,船队来到了扬州,天气才渐渐暖和起来,两岸的绿色也渐渐多了起来。

    烟花三月下扬州,携美同行,人生一大美事也。

    这也难怪这些战士们紧张,上次在京城董宣武遇刺,已经给他们敲响了警钟。这次这么多人忽然或架船或者游泳,朝董宣武所在的画舫冲了过来,很难不引起他们的警觉。

    “是!”四名战士精神一振,齐声答道,这时他们也看出了,对方并不是专门冲着董宣武而来的刺客,而是一群城狐社鼠,对付这帮乌合之众,他们四人绰绰有余。

    董宣武急忙吩咐把此人扶入船屋中,用干净的毛巾给他擦干身体,并给他找来干爽的衣服。

    这样算来,也只有牡丹姐姐、翠袖妹妹和我才能偶然来小住一段时间。

    “不关你什么事!”那六七名仆人中,有一名明显是个小头目,气焰非常嚣张,双手叉腰大大咧咧地说。“要老子不上船抓人也可以,你们最好主动把人给交出来。要不让,哼哼,你在扬州这地段打听打听,惹恼了扬州周家都是些什么下场。”

    他刚才看到了战士们手中的弓弩,知道这船主人必定大有来头,不敢贸然翻上画舫。

    毕竟此时在画舫上能保护董宣武和他家人的,只有他们四人。一旦被这群来历不明的人冲上了画舫,他们很难保证董宣武和家人的安全。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要追刚才那位男子”董宣武开口问道。

    岸边吴女语侬,时有清歌丝竹之声传来,教人好不惬意。

    孙小倩摇摇头说道:“不好,夫君远赴贵州,以后无事恐怕难有机会再来这扬州。姐姐也在京师,朝廷有规矩,也不得轻易离开顺天府。

    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玲珑花界、熙春台、望春楼、吟月茶楼、湖滨长廊、石壁流淙、静香书屋……等,两岸的景色俨然如一幅天然秀美而又匠心独具的诗画长卷。

    董宣武十分诧异,此时时间已近四月,虽然湖水还很寒冷,但那人看上去身体魁梧壮实,按理说不会才入水这么一会儿就被冻成这样吧!

    既然如此,又有什么意思倒不如跟夫君在一起,来得快活!”

    孙小倩、翠袖没来过扬州,甚至连顺天府都没怎么出过,见此美景,不觉欢心雀跃,兴奋异常。

    我倒要看看,扬州周家,究竟是哪一路神仙。”

    紧接着,在那人身后又涌出一群人来,急匆匆在岸边寻找船只。有人在岸边大声叫道:“千万别让他跑了,大人有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董宣武没有惊动当地的官府,只带着孙小倩、翠袖和两名丫鬟,以及四名负责安全的侦查大队战士,租了一只画舫,荡舟湖上。

    董宣武心下一阵感动,一把将孙小倩揽入怀中,正在郎情妾意、你侬我侬之时,忽然从岸边树丛中蹿出一个人影,想也没想,一个猛子“噗通”一声扎入到湖水中,直朝董宣武的画舫游来。

    那四名战士急忙收好了弓弩,正要问话,这时那先前跳入水中的人已经游到了画舫边上,双手搭住画舫的边缘,大声求救道:“公子救我!”

    “夫君,将来老了,如果能在这里买下一个院子,春暖花开之时,能来这里小住上一段时间,该有多好啊!”孙小倩心有期盼,开口说道。

    如今入朝为官,原来的脾气虽然收敛了不少,但也



第四十章 周家(1)
    这是哪里来的乡巴佬,居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不给点厉害他们悄悄,真不知马王爷有三只眼。

    小船上的那名小头目鼻子都气歪了,哪会将不知来历的董宣武放在眼里,抬手指着董宣武鼻子大声叫道:“上,都给老子上,不打折这帮刁民的狗腿,以后别说是咱们周府上的人。就算打死了,也不算什么大事。”

    那些恶仆平时嚣张跋扈惯了,本来被四名战士的气势镇住了,心中有些胆怯,此时见这小头目发了话,不敢不听,抄起棍棒纷纷跳上画舫。

    此时那名小头目也回过神来,从画舫上爬了起来,大声叫道:“二叔快救我!”又回头瞪着董宣武,恨恨地说:“你们完了,你们全家都完了……”

    自西汉以来,盐铁专卖是历朝历代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也是官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周康微微一笑,命人将小船靠上画舫,但也不敢未经董宣武同意登上画舫,只是站在船头说道:“想必这位朋友是从外地来,我家大老爷周淮远乃是扬州首曲一指的大盐商,我家二老爷周淮民乃两淮斗转运盐使司副使,朋友没有听说过吗”

    周家既是扬州本地最大的盐商,又是两淮斗转运盐使司副使,亦官亦商,虽然只是一个从五品的官,但这其中的水深不见底。

    而两淮的盐政在大明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明所吃的盐近半数都来自于两淮。这样一块大蛋糕,其中巨额的利益,必然造成了盐商与官员相互勾结,形成了庞大而严密的利益团体。

    那小头目张了张嘴,正要答话,却听另外一艘小船上一人高声说道:“这位朋友,误会,全都是误会。

    更何况董宣武处乱不惊,有意无意中显示出的那股气度,也表明他不是一般人。

    明朝沿袭前朝,同样对盐施行国家专卖制度。朝廷对盐务的控制和管理主要通过都转运盐司和盐课提举司等衙门来实现的。都转运盐使司和盐课提举司,都归属于户部。

    小陈轻笑一声,一步跨上小船,把那名吓得如一滩软泥般的小头目揪了起来,一把扔到了画舫之上,随后也回到了画舫之上。

    那名小头目吓得一哆嗦,立刻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董宣武心中鄙夷,伸出脚来踢了踢那小头目:“说,扬州周家究竟是什么人你们要抓的那人又是谁,为何要抓他”

    周康代主家迎来送往,见惯了达官贵人,有些见识,此时在不知董宣武来历的情况下,哪里再敢轻易得罪董宣武

    那名小头目没想到他的那几个手下竟然这么不禁打,一眨眼间就被人家揍得落花流水,顿时吓得脸色苍白,腿脚也软了,坐倒在小船上,手足无措。

    董宣武有话在先,军令如山,四人也没客气,那几个敢跳上画舫的恶仆,都被他们一一硬生生打断了双腿后,又一一被踹下船去。

    “你给我住嘴!”周康狠狠地瞪那名小头目一眼,心中暗骂了一句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又急忙向董宣武赔礼道歉说道:“这位朋友,我这位侄子不太懂事,还请千万不要跟他一般见识。”

    不知朋友是什么来历,正所谓有山水有相逢,还请手下留情!”

    董宣武的大哥董宣仁曾在扬州当过几年的知府,只是哥俩很少提及扬州的事,董宣武对扬州并不十分了解。

    那几名恶仆在湖水中挣扎着



第四十章 周家(2)
    听了周康的介绍,董宣武心中顿时没了兴趣。

    扬州盐商集团,势力实在是太大,水也太深,即使当年万历皇帝试图改变这官商勾结的局面,做出种种改革,但收效也是极为有限的。当初董宣武的大哥董宣仁就任扬州知府时,对这一块的事情也是避之唯恐不及,不远官其中的事情。

    董宣武只是路过扬州,实在没有心思去管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虽然如此,不过董宣武既然已经救了那人,总要讨个说法,于是董宣武问道:“既然如此,周家也是朝廷命官,理应知道朝廷的法度。你们为何私自出动家仆,捉拿那人就算有什么事情,自应该由官府出面才对!”

    说罢,也不管他的侄子,命人把船驶离了画舫,但三只小船依然牢牢地围住董宣武的画舫。另有人迅速上岸而去,显然去搬救兵去了。

    可恨这周家,扬州的盐务这么大的利润,居然仍然填不满他们心中的欲壑,竟然将魔手伸向了鸦片这种害国害民的东西上。

    周康狠狠地盯了周安一眼,答道:“哪有此事少量的福寿膏,也许是有的,那东西本是药物,有安神定痛之效,我家老爷就算从泰西人手中买来少许自用,也不算什么……”

    “少许你家的老爷自用用得了千余斤福寿膏”周安抢白道,“这还只是我发现的,没被发现的还不知有多少。这位大人,千万别信他所说的话,小的愿意随大人去知府衙门当堂对质此事。

    “他在撒谎!”被董宣武救起的那人此时已经缓过气来,钻出了船屋,急声说道,“不错,我的确叫周安,但绝不是周家的人,与扬州周家并无瓜葛,更没有伤他周家人的人命。

    小陈等人虽然本事不小,但毕竟是在水上,脚下十分本事施展不出三分,周家那些恶仆只要不登上画舫,他们也束手无策。

    这位大人,可能你不知福寿膏是何物,但是我却知道,此物容易成瘾,而且一旦成瘾,其后患无穷。扬州府中,这两年来因为流入不少这东西,造成了许多百姓家破人亡,民愤极大。
1...105106107108109...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