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万里照汉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龙摆尾巴
想到这里,熊兆琏拱了拱手,说道:“董公子,赔不是的事就不要提了。当初熊某也有错,不能全怪董公子。既然董公子诚心相邀,熊某又岂能不承情”
不能全怪董宣武,那就是说主要还是要怪董宣武了!还一口一个熊某,显然心怀芥蒂,叫声兄弟能噎死你这个熊兆琏,这臭脾气比他爹好不了多少。
董宣武当然不会为这点小事跟熊兆琏计较,两人带着董三、周通来到了春风楼。
春风楼就是当初孙承宗收董宣武为弟子门生的地方,在京城里颇为有名。能来这里吃饭的,不是豪商巨贾,就是官宦人家,一般的小家小户,根本就进不来。
董宣武与熊兆琏上到了二楼,要了间包间,叫了酒菜,两人对坐而饮。董宣武不时说些笑话,气氛倒也融洽,熊兆琏也渐渐放开。
酒过三巡,董宣武琢磨着也该话入正题了,于是放下酒杯,问道:“刚才在街口遇上兆琏哥哥,见你郁郁寡欢,难道是遇到什么烦心事了何不说出来,也许小弟还能帮上一点忙。”
“唉!”不提这话还好,一提这话,熊兆琏立刻愁容满面,摇摇头说道:“哥能有什么烦心事,还不是因为老爷子我刚刚从刑部天牢里看过我家老爷子……我家老爷子的事,想必你
第四十二章 糊涂蛋尽做糊涂事
熊兆琏点点头,连声叹气说:“哥哥当然知道做错了,当初就不该答应给那四万两黄金。如今拿不出来,连魏公公也得罪了,想救出老爷子,就更难了!”说罢又灌了自己一杯酒。
这家伙还没想明白,真不懂,难道他身边就没一个明白人
董宣武说道:“小弟倒不是这个意思,说实话,你那四万两黄金拿不拿出来,结果恐怕都是一样。”
“这是怎么说”熊兆琏微睁醉眼,十分不解。
董宣武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说:“如果哥哥答应,今日之话,出我之口,入你之耳,不得让第三人知道,那我倒可以说说。毕竟,这话我一旦说出口,对我声誉的影响可不小。”
你他娘的有个屁的声誉。
熊兆琏心中暗骂,奇道:“难道连老爷子也不能说”
那可不行,这事还得告诉熊廷弼那老傻叉,要不然,这番心思不是白费了么!
董宣武故意迟疑了一下,说道:“还是告诉老爷子一声比较好,毕竟他老人家吃的盐比咱吃的米多,过的桥比咱走的路多,兴许我想错了也说不准。不过,除了老爷子,就不能有第四人知道。”
什么话,这么机密熊家已经这样了,就算这二愣子受人指使,包藏祸心又能怎样
熊兆琏稍微考虑了一下,点头答应下来。
“哥哥可知,为人臣者,最重要的是什么”董宣武问道。
熊兆琏一怔,不知董宣武问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随口回答道:“可是仁义礼智信”
“不对!那是五常,是为人处世的原则。”董宣武摇摇头,“为人臣者,首重忠勇礼智信!其中又以‘忠’为首。
就比如我家董三,除了拍马屁厉害点,别的方面平平无奇,可是小弟还是看中他,冲的就是他那一片忠心。
说句不该说的话,老爷子是楚党,跟魏公公有割不开的联系,虽然老爷子未必在意这些,可是魏公公在乎啊!
按理说,老爷子有大本事,对魏公公也有大用处,绝不是说抛弃就能抛弃的卒子,老爷子落难,魏公公没有不救的道理。可是只怪老爷子生性太过高洁,宁折不弯,魏公公一直不肯出手,恐怕想的就是要磨一磨老爷子傲气。兴许他一直都在府中等哥哥你求告上门。
就算你不求告上门,到了关键时候,魏公公他也会出手相助。人才难得啊,他折损不起呀!可是……”
说到这里,董宣武摇了摇头,苦笑不得:“可是哥哥呀,小弟不知该怎么说你,你就算是求告,也该是求告魏公公身边的人呀,你怎么求到东林党身上去了难道你不知道,魏公公跟东林党是死对头”
熊兆琏臊得满脸通红,张了张嘴巴,嗫嚅道:“可是我听说,王化贞求到魏公公门下,魏公公一句话,他的案子就搁置下来。在案子结果没有判下来之前,我也曾去求见过魏公公,他不肯搭理我,我又有什么办法我真是求告无门啦!”
董宣武又好气又好笑,算起来熊兆琏也是二十好几的人了,怎么连这点道理也想不明白。熊廷弼糊涂,他儿子比他更糊涂。
“案子没有判下来之前,魏公公不见你就对了!这件案子虽然走的是三司会审的路子,但其实该怎么判,要由皇上玉口钦定。皇上都还没开口,谁还敢随便说话
再说,老爷子刚被抓进去,就放出来,又怎么能显出魏公公的恩重如山来”
“这……可是我最后不是还是求到魏公公门下了么”这位熊兆琏真是猪脑袋,完全不适合在体制内打拼。
“哥哥呀,你自己去找魏公公,和由东林党人引着去找魏公公,能一样么你这不是去求魏公公,而是在向他示威,告诉他:‘老爷子他已经投靠了东
第四十三章 陈情表
“那该怎么办”熊兆琏呆若木鸡,喃喃自语。
董宣武从桌上夹了几口菜吃,又喝几口酒,说了半天,他已经口干舌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和道理,总算是掰碎了塞进了熊兆琏这傻叉的木瓜脑袋里。剩下的,就是等熊兆琏开口来求他了。
半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熊兆琏依然一动不动,没有丝毫开口求他的意思。
再次高估这傻叉的智商了,算了,别等了,提示一下他吧!
“兆琏哥哥,想出一点什么头绪没有”
熊兆琏叹了口气,木然地摇了摇头:“没有,我又有什么办法”起身向董宣武行了一个礼,谢道:“多谢你能指点迷津,哥哥记在心里,日后若有机会,必定衔草结环相报!”说罢,转身就准备离开。
靠,这样放低标准他还没明白过来,真是彻头彻尾的实心大木瓜。
“兆琏哥哥,别急着走啊,俗话说,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咱们俩再合计合计,说不定能找出救出老爷子的法子来。”董宣武算是认输了,彻底放下身段,这话说得再明显不过。
“你会……我们会有什么好法子,能救出老爷子”熊兆琏显然还不相信董宣武的能力。依照董宣武以前的所作所为来评估,也的确很难让人相信他有办法救出熊廷弼。
这是瞧不起人呀!
董宣武决定要黄鼠狼捉鸡,露那么一小手:“咳咳,商量商量,总没坏处。依着我的看法,要想让老爷子出狱,只有两条路可走。”
“哪两条”熊兆琏终于有了点精神。
“第一条,就是指望东林党人能打败魏公公,那么老爷子就有很大的机会昭雪冤情。”董宣武说,“不过,这条路很渺茫,我瞧着这情势,东林党落败的可能性要更大一点。”
不是可能,是必然,要不然也不会没过几年熊廷弼就被砍了脑袋,相反王化贞反而能美滋滋地活到了崇祯年间。
这不是废话吗熊兆琏的脸更黑了:“那第二条路呢”
“那就是向皇上陈情……”
董宣武话音未落,熊兆琏跳了起来,从怀中掏出一叠纸来,大叫道:“董兄,董兄,这次你可一定要帮帮我,我怎么忘了,你刚刚拜孙阁老为老师,你一定有办法求孙阁老把爹的陈情表呈给皇上。”
改口好快,好吧,董兄就董兄吧,反正也受得起,两世加起来该有四十多岁了。
不过这家伙昏了头吧,在王化贞没有背叛革命之前,老师孙承宗可是上表保过王化贞的,现在又替熊廷弼鸣冤,这不是自己抽自己嘴巴么老师虽然很伟大、大公无私、品行高洁……不过也不能伟大到这等地步,批评与自我批评还是几百年后的事,以封建帝王时代的思想觉悟,很难达到那样的水平。
况且,老师的老师是叶向高,以熊廷弼那张臭嘴,想必在那封奏表中不会说叶祖师爷什么好话。孙承宗如果真将这封奏疏递了上去,世人又会如何看待老师
董宣武取过陈情表,展开看了一遍。果然不出所料,熊廷弼的陈情表虽然文字优美,据经引典,事实充足,证据详实,教人难以反驳。如果放在几百年后的二十一世纪,一定是极为珍贵的史料。但是通篇都是在说他熊廷弼如何如何正确,别人如何如何是草包,叶祖师爷自然也在那草包之列。最大的问题是,这奏疏还隐隐约约在指责木匠皇帝昏庸无能。
恐怕熊廷弼还不知道,他这条老命能活到现在,是东林党努力的结果。
如果天启皇帝看到了这道奏表,董宣武觉着只有两个结果。
一个结果是皇帝羞愧难当,找根绳子自挂西南枝。
因为大明朝廷养了都是一群要没坏事,要么不干事的酒囊饭袋,作为天子的他天天被群人像耍猴似的耍得团团转,唯一一
第四十四章 董二的亲事
出了春风楼,董宣武长吁了一口气,其实这次帮忙熊廷弼,他是冒了很大的风险,一不小心,就会搅入到京城党争的漩涡中去。像他这样的小鱼小虾米,一旦搅入到巨鳄的争斗中去,想要全身而退,是很难的,很可能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不过人生就是一场赌博,如果吝啬赌本,又如何能够赢呢
回到了董府,没想到书房里正有一人在等他。
“公主,你怎么来了”董宣武很惊讶,小太妹居然跑到董府来了。
“拿来!”小太妹伸出粉嫩的小手。
“公主,你要什么东西呀”董宣武不解。
“蘸水笔呀!还有复写纸的制造方法!”
“欠你的呀”
“你要不给,我就向皇帝哥哥禀明,说你欺负我,砍你的脑袋!反正你也不是好人,砍了你的脑袋,也算是为民除害!”
我靠,见过不讲理的,没见过这么不讲理的。小太妹完全有资格加入到京城恶少四人组中来,成为新的成员,把京城恶少的光荣传统继承、发扬、光大。
“那我就整天趴在你肩膀上,晚上也不离开,不停在你耳边说:‘还我命来’”董宣武做出一副最狰狞的样子,用后世影视剧中最恐怖声音说道。
“啊!”小太妹尖叫一声,逃到了门边。到底还是小女孩,最怕鬼怪这些东西。莫说是小太妹,就连翠袖,还有随小太妹来的宫女红绵,也吓得浑身颤抖,脸色发白。
哼,一个黄毛丫头,不信还治不了你了!
“不杀你了,不杀你了!我让皇帝哥哥把你关进天牢,永世都不能出来!”小太妹大声说道。
算了,给她吧!人家毕竟是公主殿下,好男不跟女斗,好狗不跟鸡斗……呸呸呸!
蘸水笔的样品和复写纸的制作方法都给了小太妹,不过小太妹怀里怎么鼓鼓囊囊,好像藏了什么东西。
“你是不是偷了我什么东西……”
“没有!绝对没有!”小太妹转身就往外跑,带这宫女红绵溜之大吉。
一定有问题,可是又能怎样希望不是藏的那本《金瓶梅》,要不然罪过就大了。
“二少爷,公主把你早上写的那本《数学初步》拿走了!怪奴婢没有将它收好,被公主看见了,请二少爷责罚!”翠袖诚惶诚恐,跪倒在董宣武的身前,像只鹌鹑一般。
早知道小太妹不是什么好鸟,竟然把小学课本偷走了,唉,只能重写一本了。好在不是《物理初步》和《化学初步》没有动笔,要不然,要迎来一大片口诛笔伐。在这个时代,人们普遍认为,支持世界运转的是难以捉摸的“道”,可不是什么原理、定律。
数学则不然,大明对数学还是挺宽容的。
于是,董宣武又开始了辛勤的工作。
公主来董府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董府,大家看董宣武的眼神也变得亮晶晶起来。上次出现这种情况,还是孙承宗收他为弟子时候的事。
“宣武是该成家了!”董宣武不知道老娘正在为他规划终身大事,“不过,乐安公主年纪似乎小了点,不知宣武愿不愿意,听说当了驸马就不能再当官了……”
“小什么,再过两年,年纪刚好合适!”老爷子打断老娘的话,“能娶到乐安公主,当一生富贵无忧驸马,是他的福份,也是我董家的福气。
你的儿子你不了解么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和打架,能成什么大器没听到外面怎么叫他,小霸王、董二愣子,还当官,官场是他这种人混的么还是早点成亲、生子、传宗接代的好,省得老在外面闯祸!
董家要光大门楣,还得要靠宣仁(董宣武的大哥)。”
这话要是被董宣武听到他爹这么评价他,只怕要气得吐血。
“可是,要跟皇家攀亲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老娘有些担忧。
“这个你不用管,老夫自有主意!”老爷子胸有成竹,“不过,得警告一下这小兔崽子。听说,今天这小兔崽子竟然把公主吓跑了,还诬陷人家偷了他什么东西
第四十五章 败事有余
“什么不同意反了他了还!婚姻大事,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轮得到他同不同意信老夫都已经寄出了,请孙阁老做媒,这时候反悔,老夫的脸还往哪里搁呀!”老爷子虎着脸,风风火火直朝董宣武的住处而去。
“大老爷,二少爷他走了!”翠袖战战兢兢,手里拿着董宣武留下的一封书信。
董宣武早料到老爷子会来,哪会呆在这里挨骂留了两封信,一封给老爷子,一封给陈老夫子,带着董三和周通早溜了。在老娘面前,他还能争辩、哀求几句,撒撒泼、耍耍赖。在老爷子面前他不敢。这老头子简直是顽冥不化、水火不侵,惹不起,躲得起。
“什么,宣武要出家,当和尚当道士”老娘瘫坐在地上,大嚎起来,“哎呦,我的儿喂!怎么这般想不开呀,你扔下娘该怎么办呀!”
“够了,还嫌不够乱的”董老爷子黑着脸,气得浑身发抖,狠狠瞪了,手上的信笺皱作一团,狠狠瞪了翠袖一眼,骂道:“没用的东西,怎么不拦住他还愣着干什么,还不找人四处去找这孽畜去”
“都是因为你,都是因为你这个老不死的!早就说过公主她跟我儿不合适,可你就是不听,你还我的儿子来!”老娘醒悟过来,爬起来抓董老爷子的衣服一阵撕打,弄得老爷子狼狈不堪。如果董宣武在,应该能猜到他二愣子性格从何而来。遗传的力量真是强大,不是换一个灵魂就能改变得了的。
“怎么能怪老夫,当初还是你先提起……”老爷子一边躲一边争辩,忽然想到跟发疯的女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立刻改口道:“你放心吧!那个逆子,你还不知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哪一餐离得开肉他去做和尚,做道士他受得了那个苦吗一定又是跑到哪个花街柳巷去了!”
说到这里,老爷子猛然想起一件事,冲着刚赶过来的老管家董福大声问道:“对了,那个翠云楼的妖女,她叫什么现在住在哪里这小子一定呆在那狐狸精那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