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月万里照汉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龙摆尾巴

    熊兆琏眼中含泪,




第五十九章 比窦娥还冤
    “疼疼疼,爹,快放手,耳朵快被您揪下来了!”董宣武大声叫道,“君子动口不动手啊,都是阶级好父子,要文斗不要武斗!”

    “你还知道疼,你还知道君子动口不动手今日不把你这个小王八蛋的狗腿打断,老夫就不是你爹!”老爷子的脸黑得跟墨汁一样,使劲又拧了两下,终究心中不忍,放开了董宣武。

    这老爷子,下手可真够狠的,瞧把耳朵拧成什么样了,都赶上如来佛祖了。莫非释迦摩尼也是因为受不了他老子的家庭暴力,一怒之下,愤然出家的

    回头看了一眼周通,这棒槌还扛着徐老头子,徐老头嘴里还塞着一块粗布手巾,黑乎乎的,上面不知道留有多少周通的哈喇子和鼻涕,反正董宣武就从没看见过周通洗过。

    董宣武不由得怒从中来,一脚跩在周通的屁股上:“还不把老大人放下,谁让你用你那擦屁股布把老大人的嘴给堵上的”

    周通嘿嘿傻笑了两声,急忙把徐光启放下,顺手把他的那块宝贝手巾从徐老头嘴里扯出来,好悬没扯下老头几颗牙来。

    “哇!”徐老头来不及说话,跑到一边扶着一棵桂花树干呕起来。

    见老爷子脸色不善,董宣武急忙说:“爹,今天是个好日子,别为这些小事动气,回头儿子给您和老大人把事情交代清楚,认打认罚,随便您老!”

    这时董福早已经端来茶水给徐老头漱口,徐老头还是蛮通情达理,漱完口,对老爷子说道:“文墨,先别动怒,咱们先听听他怎么说,到时再处置他也不晚!”

    董老爷子连赔了多个不是,众人一齐往厅堂走去。后面丫鬟、婆子、仆人跟了一路,都是赶来看热闹的。

    直跟到厅堂门口便,董宣武火了,转身停住脚步大声呵斥:“看什么看,都没事干么没事干每人找两个木桶,到永定河边打十担水回来!”又对董三、周通说道:“谁要敢踏入客堂周围十丈内半步,给我往死里打!”

    丫鬟、婆子、仆人听了撒鸭子就跑。董二愣董二愣,那愣劲上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

    董福原本也想跟进堂内,却被周通拦住,周通眼睛一横,说道:“没听二爷说话么想找揍啊”

    “我是管……”董福还想争辩,却觉着身子一轻,已经被周通拎起来,整整走到十丈外,一步不多,一步不少,被扔到了地上。

    “在这儿呆这吧,俺就不揍你!”周通的话差点没把董福气吐血。

    堂中伺候的丫鬟仆人也被董宣武赶了出来,掩上门,堂内只剩下老爷子、徐光启、陈老夫子、熊兆琏和董宣武五人。

    “啪”老爷子猛地一拍桌案,大声喝道:“兔崽子,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好说”

    老爷子、徐光启、陈老夫子“刷”“刷”“刷”三道目光一齐朝董宣武射来,好家伙,这是三司会审哪!

    事到如今,已经不能再瞒下去了。

    董宣武轻叹了一声,说道:“这时候我说什么估计你们都不会相信,这样吧,兆琏哥哥,你来说吧,不用隐瞒了,这里的几位,都信得过!”

    熊兆琏于是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一五一十、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别看这家伙脑袋又些糊涂,口才还真不错,把事情的原委交代得清清楚楚。

    这也难怪,他老子的口才也好,要不然也不会凭着一张臭嘴巴,把朝廷上下的文武百官都得罪得干干净净,当初判斩刑时竟然无一人肯出来替他说句公道话。

    “真的是这样今天府门前所发生的事,也是你



第六十章 明哲保身
    这样最好,毕竟徐光启有根基在,就算阉党或者东林党人知道此事是他所为,也不敢轻易向他出手。

    交待好一切,董宣武也算是沉冤得雪了。不过,徐老头子,你这么就拉着熊兆琏往外走,算是什么你是不是忘了点什么

    “徐老大人,岳父大人,老丈人!我的婚事……”董宣武急了,大声叫道。

    徐光启站住了,他还真把这事给忘了,不由得与陈老夫子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董老爷子又气又恼,狠狠瞪了董宣武一眼:“你这小无赖……”

    有徐光启出面,怎么也要给他面子,而且董老爷子昨夜又与老娘商量妥当,也是被董宣武这小子弄怕了,怕他真的一冲动做出傻事来,董宣武与李轻盈的婚事就这么给定了下来。双方以陈老夫子为媒证,立下婚书,交换了八字,约定来年重阳之时婚嫁。

    这日子还是董宣武选的,毕竟大眼美眉年纪还小,身子还未完全长开,太早经历人事并不太好,董宣武才不是想刁德嗣那样的畜生。

    待到一年之后,正是蜜桃成熟之时,郎情妾意,豺狼虎豹,啊——哈哈哈哈……

    “你跟老夫过来!”正当董宣武沉湎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之中时,送走徐光启、陈老夫子的老爷子又回来了,将董宣武带到了董宣武的书房里。

    “你说,你是什么时候有这些鬼心眼的”将翠袖轰了出去后,老爷子来回踱着步,过了半天方才阴沉这脸问道。

    什么叫鬼心眼这叫大智慧好吧!

    “应该是那次被信王爷揍昏过去后吧!爹,我要是说有个白胡子老爷爷授我无字天书三卷,您说会不会有人相信!”董宣武半开玩笑地说道。

    “大胆!”董老爷子脸色都变了,出门朝四周望了望,压低声音说道,“这种话怎么能随便乱说,传扬出去,不止你要拉到菜市口去砍头,我们董家,一个也恐怕逃不了!”

    天天骂熊廷弼是大嘴巴,原来自己也是个大嘴巴,一兴奋,嘴上就没把门的了。三部无字天书,当自己是张粱、张角,还张宝在这个时代,这种话也能说得

    董宣武也知道自己唐突了,十分后悔,急忙又说道:“那一定是孩儿七窍原本就通了六窍,被皇家的龙气这么一冲,那最后的一窍也通了!”

    “嗯!”老爷子点了点头,说道:“这种说法还勉强说得通!以后若有人问起,就按这个说,知道吗还有,以后这种关系朝政的事情,不许再插手,那是你能插手的吗

    不错,你很聪明,有些小点子。可是你以为你真能长久瞒过天下这无数双眼睛,无数只耳朵吗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啊!”

    说到这里,老爷子叹了口气,接着说:“英雄不好做呀,世上的英雄,有几个落个好结果的忠肃公(于谦)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立下盖世之功。他的结果怎样,你不知道吗更不消说再往前数,这样的例子不计其数。

    人活在这世上,能管好自己,管好家族就很不错了,哪里管得了那么多事情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害人,明哲保身就足够了!”

    这论调怎么跟老爷子平时说的有些不一样啊!

    戏曲是戏曲,现实是现实,有些东西说说可以,但是若当真身体力行,那就是傻子。

    董宣武心中忽然升起一股化不去的悲哀。

    老爷子说的这种处世哲学,不能说它是错的,至少它已经被验证过是有效的,老爷子就是凭借着这种哲学屹立官场数十年而不倒。而董家也是靠着这种哲学慢慢发展庞大起来。

     



第六十一章 朕给你一炷香的时间
    董二又挨揍了,这次挨揍的理由是:花花公子,挥霍无度,不揍不行。

    苦逼日子,没有天理啊!

    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挨了两顿板子了。如果再这样下去,董宣武怀疑很快他就能练成铁屁股神功了。

    “二爷,你叫大声点,小的尽量下手轻点,别让老爷发现就成了。但是这段日子二爷您就别四处跑了,算是可怜可怜我们这些做下人的吧!”一个下人悄悄在董宣武耳边轻轻地说道。

    咦,还有这好事

    董宣武偷眼看去,发现周通两手叉着腰,恶狠狠地盯着这两人。原来是这样,当初把周通弄过来真的是值。

    转眼两天过去了,这两天时间可把董宣武给憋坏了,不能去大眼美眉那里,生活就像没了阳光。

    趁着这个空闲,董宣武决定把皇家大剧院的草图搞出来。

    大剧院的地方还没选定,不过大明皇家艺术团已经招了大几百人了,现在都聚在薛荣提供的一所四合院里,在白牡丹的指导下正练习着呢。过几天,还得抽个时间去那边瞧瞧情况怎么样。

    大几百人就这么养着,一个月下来也是个不小的开支,得尽快把大剧院建立起来。

    找来府中的几名木匠商议,董宣武这才发现他原来的许多想法是不切实际的,除非他能把水泥和钢筋搞出来,要不然,靠土木结构的建筑。未来的大剧院最多只能容纳百余名观众,与他原本以为能建一座容纳一千多人的初衷相距太大。

    正在为难之际,忽然董三急匆匆跑了进来,喘着气说道:“二爷,二爷,快去,快去,宫里来使者了,说是要召二爷你入宫!”

    入宫,入宫做什么

    董宣武觉得眼皮直跳,不知是福是祸。

    紫禁城,乾清宫前。

    朱由校穿着一身便服,挽着袖子正聚精会神地做着一张桌案,已经初具形态。只有在这一刻,朱由校才能摆脱朝堂上那无休止的争吵,从沉重的国事中挣脱出来,享受这片刻的轻松。也只有在每一件作品完成的那一刻,他才能感受到那种无法描绘的喜悦和成就感。

    只是可惜了,这些耗费他无数心血的东西,最终几乎无不是劈成细柴,送往御厨房作为柴火之用。原因很简单,因为大臣们认为,一个贤明的君主不应该沉迷于这种下贱的活计中。

    他不明白,为什么就只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爱好,却要受到文武百官无端地指责,难道喜欢做木工也是一种罪过,难道喜欢做木工就不能成为个受人爱戴的好皇帝么

    魏忠贤就站在他身边,不时帮忙递上一根木料,送上一杯茶水,只要魏公公在,两名原本伺候皇上的小黄门会自觉地退到一边,像两只鹌鹑般低头谨立,大气也不敢吐一下。

    董宣武一眼就认出,朱由校正在打造的那张桌案,其实就是他给小太妹出主意时随手画的那张书桌。不过天启皇帝做了许多修改,桌子要比董宣武想象的要矮上一截。

    董宣武设计这书桌时是以方便使用蘸水笔而来的,天启皇帝显然认为这个高度对于写毛笔字有些不合适,所以降低了高度。相应的董宣武原本设计的三层抽屉,也被天启改为了两层,原来中间的抽屉也被取消了。

    为了美观,天启皇帝甚至将两边案沿做得微微的翘起,又雕刻上了精美的涂饰,让整个桌案显得格外的大气而又精致。

    忽然间,董宣武有种感觉,正在眼前忙碌的人好像不是掌握着大明未来命运的皇帝,而是一个拥有精湛技艺的大匠师。

    组装好最后一个零件,大功告成,剩



第六十二章 忽悠皇帝
    两个小太监抬着一只木案放在了董宣武身前,又准备好纸张与炭笔,接着点燃一根香,插在了木案上的香炉之中。

    这张素描可是关乎生死啊,半点轻率不得!

    董宣武略一思索,有了主意,拿起炭笔,“刷刷刷”几笔勾勒出轮廓,回想木匠皇帝的模样,他上一世就是警察,曾经做过专门的训练,洞悉细微与细节几乎成为他的本能,凭着回忆画出一副天启皇帝的肖像还难不倒他。

    可是,董宣武并不打算仅仅只是将天启皇帝的形貌描绘出来,他要趁着这个机会,给这个木匠皇帝留下深刻的印象,顺便拍上一个大大马屁。若是成功了,几乎相当于得了一块免死金牌,至少在天启朝是这样。哪个皇帝会舍得把这么会拍马屁的人推出去砍头

    当香炉中那炷香的最后一段香灰落下时,董宣武吹尽纸上的碎炭末,一副“天启仙殿图”正好完成。画中的天启皇帝,形貌惟妙惟肖,正侧身制作一座殿堂的模型。那模型只是虚写,着重点却在天启那凝重的神情,那专注的眼神,无形之中画中之人散发出一种一代宗师的气度……

    “妙!妙!妙!”天启皇帝连赞了三声“妙”字,又长叹一口气,说道:“可惜啊!可惜朕恐怕没有机会造出这样一座仙殿!”

    董宣武等的就是这么一句话,立刻接口说道:“陛下贵为九五之尊,要亲手设计制造一座大殿又有何难”

    朱由校摇了摇头,心有感触,说道:“朕虽为大明天子,却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乱来。也只能做些小玩意打发一下时间罢了!而且,这些东西还不能流出宫去,要不然,又会招来大臣一堆奏折。可叹朕空有一身的好手艺,却不能留下一件传世之作。”

    “这就是那些大臣的不是了!许他们吟诗作对,青楼泡妞,就不许陛下展现在艺术方面精湛的才艺作为消遣,这跟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有什么区别草民建议,陛下应下旨,禁止朝中的大臣吟诗作对,参与本职工作不相干的活动。诗词歌赋曲画,一样都不许,就算作了,也要自行销毁掉,以免耽误国家大事。”

    朱由校哑然失笑:“朕要是真那么做了,那岂不是一个昏君”

    “请恕草民斗胆直言,所谓明君昏君,其实不过是那些腐儒说说罢了,盖棺后才有定论!秦皇汉武,还有人说他们是暴君呢,可是要是没有他们,又哪来今日我煌煌大明”董二就这性子,马屁拍开了头,后面的就接踵而来,如长江之水,滚滚而来,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朱由校哈哈大笑,说道:“这倒是个主意,不过朕不想与各位大臣的关系闹得太僵。朕听说你与乐安公主合伙要建一座什么‘大明皇家大剧院’,是不是把主意打到朕的头上来了”

    我靠,这个木匠皇帝挺精明的啊,才拍了那么几句马屁,一点小心眼就被他猜出了。史书上说他是个糊涂的皇帝,真不能当真啊!

    “嘿嘿!”董宣武连连干笑了几声,说道:“陛下英明,重瞳亲照之下,草民无所遁形。皇上,那大明皇家大剧院草民可只占了半成的股分,六成可都是皇家的。此乃大明第一座大剧院,恐怕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大剧院,谁要是能设计出这有史以来第一座大剧院,必定会扬名天下,遗芳百



第六十三章 水泥
    朱由校没太在意,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小题大做,让小太监给董宣武沏上一杯茶水,说道:“董宣武,刚才你所说的水泥、混凝土与钢筋,又为何物,朕可从来都未曾听说过。”

    “这个,这个草民还没弄出来,不过,水泥古来有之,草民曾听泰西人说过,西方有一大国叫大秦(即古罗马),他们很早的时候就会造水泥,只可惜因为战乱连连,水泥的配方早已经失传。

    不过幸运的是,草民经过多方打听,查阅古籍,总算弄清楚了水泥应该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过破碎、配料、磨细等工艺制成生料,然后放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磨细而成。

    详细究竟是什么配方,草民还不清楚,不过只要多试几次,总能试成功。陛下,这水泥可有大用,不仅用来建房方便耐用,用它来建筑城防工事,更是快速简单,省去了很多人工与麻烦,而且还不用耗费大量的财物。

    至于混凝土,只不过是水泥与沙石的混合物罢了,其坚固程度甚至超过石头,配合以钢筋使用,完全可以取代木材作为支撑结构。
1...1516171819...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