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月万里照汉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龙摆尾巴

    “董大人,接旨谢恩吧!”传旨的李公公笑着说道。

    董宣武懵懵懂懂地接下旨意,站起来先给李公公袖子里塞了一张银票,问道:“李公公,这圣旨上究竟说的是啥意思又是从九品又是从七品,究竟算是几品官呀”

    也许是那张银票的数额让李公公十分满意,李公公哈哈大笑,说道:“也难怪董大人不明白,毕竟是初入官场,咱家就给董大人解释解释。

    董大人,你可知本朝的官职可分为三种,一种叫散官,一种叫实授,一种叫勋爵”

    董宣武点点头,这些他当然知道,这是常识。中国古代的官员制度基本都是按照这个套路来的。

    散官,在明朝就是有官名而无职事的官称,与职事官表示所任职务的称号相对而言。可以认为是荣誉称号,跟军衔有些类似。虽然不用干活,但还是有相应的俸禄和待遇,这个董宣武还是蛮喜欢。

    明朝的散官分为文散和武散。

    文散,顾名思义,就是文职散官,是封给文官的,最低是从九品,直到正一品,总共四十三阶。

    武散,则是武职散官,是封给武将的,最低是从六品,直到正一品,总共三十阶。

    而实授,就是指职事官,是有实际职位的,有实际权力,也分为文官和武官。

    而勋爵,其实是两种,一种称为勋职,一种称为爵位。

    其中勋职,也分为文勋和武勋。文勋从最低等的从五品协正庶尹到最高级别的正一品左、右柱国,总共有十个级别。而武勋从最低等的从六品武骑尉到最高级别的正一品左、右柱国,总共也有十二阶。

    而爵位,明朝这时只保留了伯、侯、公三级爵位,而不像以前朝代那样分男、子、伯、侯、公五级爵位。其中公爵最高,为超品一等爵;侯爵其次,为超品二等爵;伯爵再次,为超品三等爵。另外再加上一个驸马都尉,超品位在伯爵之上,但仅限于封给驸马爷,而且不能世袭。

    董宣武在京城混,怎么会弄清楚这些东西只是他弄不清楚这其中具体的名称罢了。

    “李公公,你是说这两个官职一个是散官,一个是实授”董宣武问道,勋和爵他这时还不敢想,那东西,在当前值钱着呢。要不然郭振朝也不会以一个伯爷的儿子敢横行京师。

    李公公点点头,说道:“董大人果然是聪明,一点便透。这从九品将仕佐郎,就是最低等的文职散官。武功左卫卫指挥使司经历司从七品经历,则是属于京师二十八卫之一的武功左卫,属于卫指挥使司机下的经历司的主官,官阶从七品。属于武职,主要负责一些文案事宜!”

    “武职文案事宜”董宣武眼皮一跳,在大明这个时候,武官地位可不高,在文官眼里,恐怕只比猪狗高上那么一点点。后来袁崇焕杀大将毛文龙,毛文龙可是一品大员,可是袁崇焕杀起他来,就凭着一口上方宝剑,连圣旨都不请,眼睛都不眨一下,说宰就给宰了。事后崇祯皇帝竟然半点惩罚都没有,默认了。

    这木匠皇帝究竟在搞什么鬼干嘛弄这么一个芝麻绿豆大小的弼马温来糊弄人啊!张宝都封了一个千总,那可是从五品的实授官,虽然也是武职。那岂不是日后见了张宝,还得先行礼,称一声大人想想都觉着恶心。

    送走了李公公,董宣武久思不得其解。

    &nb




第六十八章 受命于牢骚之际
    董宣武哥四个正满腹牢骚无处可发之时,忽然有下人来报:“二爷,外面有一位朱公子求见。”

    “什么猪公子羊公子,不见!”董宣武还没开口,薛荣已经没好气地说道。

    那下人犹豫了一下,又说道:“二爷,那位朱公子说他在济安居曾与二爷您有过一面之缘!”

    董宣武腾地站了起来:“快请,不,咱们赶快去迎接这位朱公子!”

    薛荣不解,问道:“这位朱公子究竟是什么人物啊,值得……”

    话未说完,已经被董宣武打断:“嘘——小声点,是信王爷!”

    四人客客气气地把信王朱由检迎接进了大堂,吃过一回亏,没人再敢得罪这小屁孩。

    “皇兄的圣旨各位可曾收到”信王喝了一口茶问道。

    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郭振朝开了口,说道:“表弟,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弄着弄着咱们四个变成了匠户”

    朱由检笑了笑,望了董宣武一眼,说道:“实不相瞒,红缨案一了,你们四位于国有功,孤王也觉着四位是个人才,弃之不用未免可惜。所以,本来是向皇兄举荐了四位去神枢营。”

    “神枢营那岂不是还是武官”薛荣心直口快,脱口而出,不满之意溢于言表。

    担心薛荣的话得罪了信王爷,老郭急忙补充解释说道:“表弟,老薛的意思是为国出力,咱们哥四个义不容辞,可是,你看看我们四个,歪瓜裂枣的,哪是当武官的料呀能不能弄个文官,文官不一样也能报效朝廷兴许报效得更好一些!”

    “那可不一样!”朱由检接过郭振朝的话茬,说道,“表兄,你看看朝中的文官,有几个股是科班出身最差也是举人,有功名在身。可是你们四位,别说是举人了,又有谁考中过秀才没有功名,四位又如何能在文官中立得住脚不说别的,就算是朝廷偏远小县不入品的小吏,又有哪个不是秀才出身

    请问几位,你们哪个又受得了那般的气”

    四人低下了头,朱由检这话说中了他们的短处,他们从小就在富贵中长大,哪肯吃那苦考什么秀才举人,家里又不指望着他们吃饭。虽然揣着一肚子阴损主意,但是胸无点墨,一手毛笔字写得跟狗爬似的,自己都未必认得,又凭什么去考秀才

    朱由检说得不错,大明的文官体制,很讲究出身,没有一定的功名,就算当上很大的官,人家也未必肯拿正眼瞧你。当文官,他们哥四个的确没有出头之日。充其量不过是做一辈子的小吏,受人白眼不说,冷嘲热讽必定少不了。当了十多年的爷,突然去当孙子,依着他们的臭脾气,不打起来才怪。

    这样说来,如果不想这般浑浑噩噩一辈子,去做武将倒是不错的选择。武将不讲究这些,有家族的支持,胡乱混点功勋,说不定升得比火箭还快。再说,去做武将,身边带上几个杂兵,胡作非为起来,岂不是比带几个恶奴更风光得多好歹也是官家的人啊!

    “可是,表弟,咱们怎么会发配到工部去做匠户头呢”老郭仍旧不满。

    朱由检看了董宣武一眼,笑着说:“这就要怪董兄了!董兄在皇上面前说下大话,以人头担保在一年之内弄出一个叫‘水泥’的东西,还说这东西有大用处。皇兄思来想去,觉着把四位放到工部匠营比较合适!”

    果然是这样!董宣武恨不能抽自己一大嘴巴,本来是忽悠木匠哥去弄大剧院,没想到竟然把自己,还有三个兄弟弄到匠营去了,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可是信



第六十九章 挑选匠户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几天后,董宣武屁股上的伤好得差不多了,四人到工部报了到,穿着崭新的官服,带着一群恶奴,在工部小吏的引导下去匠营挑选工匠。这气派,就好比胡汉三带着返乡团又打回来了。

    唯一不满的是身上的这身上的一身官袍,青了吧唧的像田里的土蛤蟆似的。胸口的补子上都是啥东西呀哪里像彪了彪就这模样,怎么看怎么就像喜羊羊,充满喜庆。

    不过看看老薛和老刁,董宣武觉着自己心里平衡了。两人从头绿到脚,补子更搞笑,一个像是母猪(犀牛),一个像是狐狸(海马)。

    来到工匠所居住的棚户区,董宣武的心沉到了水底。棚户区,真的是棚户区,除了这个词,董宣武想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这里的环境。卫生不必说了,臭气熏天,随处都能看见屎尿,污水乱流,苍蝇一片一片的,铺天盖地,很难想象,有人竟然能在这种环境下生存下去。

    匠户一个月的月钱七扣八扣后,不过七八钱银子,七八钱银子要养活一大家子人,贫穷是必然的。

    大明的匠户跟军户一样,都是世袭的,老子做了匠户,儿子、孙子也得继续做下去,不得改行。太祖皇帝朱元璋显然觉得这样比较稳定,也比较专业,有利于建设稳定繁荣的和谐社会,却不知铁饭碗这么一代代传下来,匠人们看不到前途,早就没了创新之心,精益求精之心。反正怎么都是这么一辈子,能糊弄就糊弄吧!

    工部的小吏将匠人们聚到一块,当众说明情况。

    匠人们一个个脸无表情,在他们脸上,除了麻木,看不到任何其他的表情。似乎丝毫不关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大部分名单董宣武早就准备好了,这是郭振朝等三人这些天辛苦劳作的结果,武功左卫数千匠户中,手艺好的无论是哪方面的人选都记录在名单上面,总共有二百六十多名。当然,这当中免不了要花银子,虽然有皇帝的旨意和信王爷传下来的话,只是让事情好办一些,银子总是少不了的,这是潜规则。

    另外三十五名人选,董宣武打算亲自挑选。

    “安家银子十两本色足银,日后每月月钱按一两二钱起算,不克扣,还有三十五个名额,谁愿意跟我走!”

    董宣武知道此时说什么都没有用,直接诱之以利,将月钱提高了五成。

    不是他不想提得更高,实在是不能。工部每月发给这些工匠的银子还会按原本的八钱左右发,另外的四钱得从皇帝发出的那一万两银子中出。

    安家银子工部根本不愿意出,说没这个预算,也得从那一万两银子中往外挤,单单这一块就去掉了三千两银子。

    除去这一年的工钱,再除去贿赂工部上下官员的费用,那一万两银子能剩下已经不足三千两银子了。

    人群一阵涌动,议论纷纷,多是些年轻人。老匠户们毕竟比较持重,一撇嘴,低声教训着周围的娃子:“你们懂啥,守着工部这铁饭碗,早晚还有顿饭吃。出去了,多挣那几钱的快钱,回头想回来也难,饿不死你!”

    但毕竟还是有些胆大的,耐不住寂寞的,大声叫道:“我去!”

    几千人中,除却那些已经被告知挑选好的,总共出来四十多人,董宣武一挥手,说道:“全要了!”

    这四十多人好歹有进取之心,手艺不行可以再培养,要是连进取之心都没了,那就没得救了。多出几户人家有什么关系只是几句话的事。

    水泥厂的地址已经选好,在城西南外十里左右,三面环山,一面正是缓缓流过的永定河。中间有一大块平地,方圆足有三四平方公里,只是地面不是很平整,没有人居住。

    三边的山中,石灰石储量极为丰富。再往上游一二十里内,有大量的粘土资源可供开釆。铁矿石、石膏以及其他所需的物资都可以通过永定河运过来,只要建起一座码头就成。

    &nbs



第七十章 管饭不
    规划完一切,信王朱由检奇怪地看了董宣武一眼,问道:“崇文兄,为何你似乎一点也不担心制不出水泥来”

    已经被后世证明的东西,能制不出来么无非就是温度问题,多试几次总能成功。

    董宣武心中暗翻白眼,可是嘴上却不能这么说,顺手捡起一块小石子,在手中掂了掂:“殿下,你看这块石头,我虽然还没有扔出去,但却知道,扔出去后一定会落地的,绝不会飞到天空中不落下来。”

    朱由检点了点头,满脸迷惑,说道:“这是自然,董兄你究竟想说什么”

    董宣武呵呵一笑,说道:“殿下知道这些,是因为经验。而我知道这些,是因为知道这其中的道理,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之为规律。如果给我足够的参数,我甚至能计算出这石头会落到何处去!”

    说完,董宣武扬手臂,远远地将小石子抛了出去。

    “哎呀!”忽然数十米外一个光头和尚捂着脑袋,提着哨棒从草丛中钻了出来,四处张望,大声叫道,“哪个混账东西暗算老子,拉坨屎都不让人消停”

    众人听了又惊奇又好笑。

    那莽和尚这时也瞅着了董宣武等人,哨棒指着他们一众人,大声怒骂道:“是不是你们这些兔崽子肯定是你们这些兔崽子,这里没别的兔崽子了!”

    “兔崽子你骂谁”董宣武等人在北京城几时被人这般指着鼻子骂过,何况身后还有信王爷做靠山刁德一立刻跳了出来,指着那莽和尚大叫道。

    “兔崽子骂你怎么了”那莽和尚大怒,不假思索立刻回口骂道,丝毫没意识到这话中的圈套。

    众人轰然大笑,就连信王朱由检也不觉莞尔。

    “太欺负人了!”那莽和尚醒悟过来,更是怒火中烧,大叫一声,“忽”的一棍子直朝刁德一拦腰砸了过来。

    见那莽和尚真的动武了,刁德一也知道自己吃几两米,惊叫一声,抱头就往回跑。

    信王的侍卫长韩天放眉头一皱,正要上前拿住那不知好歹的莽和尚,却被信王拉住。朱由检不想多生事端,同时也想看看董宣武他们会怎么应付。

    “上啊,傻站着干嘛”董宣武朝周通屁股踹了一脚。

    一看那莽和尚的架势,董宣武就知道这家伙武功不弱,他们这一伙人,除了韩天放,估计也就周通能打得过他。

    “好嘞,看俺的!”别看周通这傻大个傻乎乎的,动作却很灵活,几步就冲了上去,一把抓住莽和尚的棍尾,大叫道:“给俺吧!”

    那莽和尚没料到这群劣公子恶奴才中竟然藏有一个高手,棍尾竟然被周通一把抓住,连挣了两挣,居然没能抢回哨棍。周通虽然只是单手抓着棍尾,那哨棍却如长在他手中一般,莽和尚心中一惊,暗道:“这大个子好大的力气!”

    眼珠一转,莽和尚忽然转换劲力,猛地往前一送哨棍,叫道:“给你就给你!”

    周通不防莽和尚有这一招,“蹬蹬蹬”连退了数步,一个趔趄坐倒在地上,哨棍棍尾正捅在胸口上,只觉着气息有些不顺畅,脑袋有些发晕。

    晃了晃脑袋,周通站了起来,扔掉手中的哨棍,指着那莽和尚说道:“大和尚,你耍诈,刚才不算,咱们再来打过!”

    那莽和尚暗自心惊,刚才那一招顺水推舟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使得出来的,劲道之间的转换,稍不小心就会岔了劲伤了自己。但是这招使出来,对手也往往很难防备。反送过去的劲道加上对手自己的力气,被那哨棍捅中,断几个肋骨算是轻的



第七十一章 拜祭牛神
    莽和尚扫了一眼董宣武,眼中满是不以为意,问道:“大个子,你也算条好汉,怎么跟这帮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混到一块了能有什么出息,不如跟着洒家,日后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番事业来。”

    我靠,被鄙视了!还当着我的面挖我的墙角,你当我是死人啊

    周通回头看了看董宣武,有些犹豫:“二爷很好啊,吃饭管饱,每餐有酒有肉,还能经常打架。和尚,你管饭不”

    玛德,革命意志也太不坚定了吧,几句话就被人家忽悠住了。听他的意思,如果这莽和尚也管饱饭,他说不准真的就跟人家走了。原来这夯货不是被我的王霸之气所降服,纯粹把我这里当成免费食堂啊这难道就是所谓的英雄惜英雄不对,他们若算英雄,那我算什么狗熊,呸呸呸!

    信王爷脸上含着笑望向董宣武,董宣武脸上有些挂不住,恨不能冲上去对那夯货一阵拳打脚踢,以泄心头之忿。
1...1718192021...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