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月万里照汉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龙摆尾巴

    “吃他娘,喝他娘,打开门来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一杆写着大大的“闯”字的大旗,引导着滚滚洪流终于杀到了熟悉的北京城下。

    夕阳西下,煤山的一颗歪脖树上,一丈白绫吊着一个身穿龙袍的中年男子,披头散发,在萧瑟的西风中荡来荡去,在他的身边,只有一位老太监的尸体挂在另一根粗大的树丫上任由乌鸦的啄食。

    ……

    “轰隆隆”铁蹄踏破,山河破碎,在一位身材魁梧的大将引领下,一群群清军像蝗虫一般冲入山海关,扫过整个华夏大地……

    “啊!”董宣武一声大叫,从噩梦中醒来,睡衣已经被淋漓的汗水湿透,贴在身上很不好受。

    原来只是一场梦!

    不,这绝不是一场梦,是未来历史在他梦中的重演!

    或者说这不是未来的重演,而是一次又一次过去的再现。

    人们总是这样,曾经的荣耀,可以被记得很多年,过去悲惨的经历,却会被有意无意地被忽略掉,慢慢地被人遗忘。人们总是自以为是的认为,他们比前人更聪明,一定不会重蹈覆辙,却不知历史一次又一次在重现。在真实的历史面前,那经过无数此涂改、充满谎言的史书显得如此苍白、没有任何意义。

    是啊,经过九十二年精心打磨生造出来的所谓史书,除了可以当做一曲正义战胜邪恶的赞歌,能起到什么历史借鉴意义

    两百多年




第七十六章 调教信王爷
    休息了一夜,董宣武发觉自己的腰似乎已经全好了。本来就伤得不重,纯粹是为偷懒,才故意装作很重,被人抬回来。

    虽然早就给陈老夫子打过招呼,可是人家不吃那一套。腰摔伤了又怎样,上次屁股被打开了花,该学的功课一天也没被落下。这位老夫子,顽固起来简直像一头老毛驴。

    陈老夫子讲得唾沫横飞,董宣武听得昏昏遇睡。事实证明,即便又这么好的老师一对一辅导,董宣武他也不是读书的料。

    “二少爷,信王殿下来了!”正当老夫子取过戒尺又要打手心时,翠袖解了燃眉之急。信王来了,总不能不接待吧

    “不妨事,不妨事,孤王正好听听!”董宣武刚刚站起身来,朱由检已经迈步走进了书房。

    这小子怎么跟她妹妹一样,一点也没有人家府中做客的自觉,真当董府是你自个家啊!你就不能老老实实呆在大堂我也好借机金蝉脱壳。自己也是,当初老夫子要辞职不干,干嘛死乞白赖的留人家大好时光就这么白白耗费掉了。

    董宣武心中自怨自艾。

    陈老夫子算是遇上知己了,摇头晃脑的讲得更起劲,朱由检满脸陶醉,击节称善、如饮甘醇。两人一个夸对方敏而好学,一个赞对方教导有方,相互吹捧着,一点也不害臊,差点没把董宣武听吐了。

    一个十三岁的小屁孩能懂啥呀信不信出一道一个水管进水,一个水管出水的题目立马让你懵逼

    “董兄,你很冷么”朱由检转头望向董宣武,丝毫没想到他浑身正起鸡皮疙瘩。

    “是……是啊,有点冷!”董宣武忽然灵机一动,说道,“不知怎么了,都快六月天了,怎么还这么冷!好像这天气,一年比一年冷!”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陈老夫子瞪了董宣武一眼,没有理会他,继续讲道。

    不能不再挑明一些啊!

    “都快六月天了,天气还这么冷,看来今年的收成又不会很好。如果天气再这么冷下去,不知以后是不是根本就不能再种庄稼”董宣武无奈之下,只得打断陈老夫子的话,把话题拉回来。虽然他已经看到,一顿戒尺就在前面等着他。

    “今天你也知道忧国忧民起来,难得,难得,孺子可教也!”不知是见到信王的缘故还是因为其他原因,老夫子今日脾气很好,没有动用戒尺。

    “天气冷就会收成不好吗”朱由检睁大眼睛,有些好奇。

    果然是宫里长大的孩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这样的常识都不知道。

    “是啊,庄稼的生长,依赖于外界的环境,其中气温非常重要……”董宣武开始向小屁孩普及农业基础知识,虽然他自己知道的也不多,不过凭借二十一世纪网络的发达,蒙蒙小孩和老夫子还是不成问题的。

    “难怪,孤王还说大冬天,温泉边怎么还能长出新鲜蔬菜,原来道理在这里。”朱由检满心欢喜。

    老夫子似有所思,说道:“难怪这些年来收成一直不好,原来与气候有关,如果天气真这么冷下去,那岂不是……”说到这里,老夫子的脸色变了。老夫子毕竟是经历的事多,想得也比小屁孩多。

    “陈老夫子,难道以前气温要比现在高得多”董宣武明知故问。

     



第七十七章 新的大帝
    朱由检来董府,原本是来探望一下受伤的董宣武,谁想到这一探望,竟然探望了一天。董宣武从万有引力,一直说到为何一年有四季之分,气温与维度的关系,讲得头头是道,就连陈老夫子也听得入了神。

    “依你所说,若使气候果真在逐渐变冷,又当如何解决,如何避免”在董宣武百般诱导下,朱由检总算又问回了正题。

    董宣武故意装作沉思的样子,想了半天才回答:“想避免气候变冷,肯定是做不到的。不过要解决或者减轻气候变冷所带来的问题,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可想。”

    朱由检眼睛一亮,问道:“有何办法”

    “一种办法,就是改种耐寒高产的粮食作物,比如土豆、玉米等。第二种,就是在南洋一带购买粮食,南洋一代比较接近赤道,气温应该仍旧适合农作物生长,而且据说那里的稻谷可以做到一年三熟,应该有很多富余的粮食。”董宣武低声说道。

    明朝这时已经有了土豆、玉米,董宣武见过。

    朱由检皱眉摇摇头说道:“改种其他农作物,只怕阻力不小,一时恐怕难以展开。去南洋一代购买,国库现在捉襟见肘,哪里还挤得出银子”

    董宣武压低声音说:“既然没钱买,那就只有去抢!让他们自己把粮食送来!”

    “万万不可!”陈老夫子大声叫道,“此举不仁,有违圣人教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大明乃天朝上国,怎可做这等不仁不义之事”

    董宣武摇了摇头,说道:“抢是形象的说法,也是最后的手段,我大明是泱泱大国,非不得以,激怒了我大明,也不必出此下策。

    安南、占城、真蜡、暹罗等国本是大明的藩属,如今大明母国有难,他们难道不该出一份力么效忠我大明可不是光嘴中说说。我大明这么多年来给他们的赏赐还不够多吗替他们调解纷争还少吗粮食又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他们粮食根本吃不完,这点小要求都不肯答应,还跟我大明说什么忠诚

    再说了,日后他们国家若发生了什么大的饥荒,出于人道主义考虑,我大明也不会见死不救不是

    爪哇、三佛机、吕宋等国,臣服我大明多年,现在竟然被泰西的弗朗机国占据,是可忍孰不可忍那是我大明的疆域,弗朗机怎么可以说占就占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莫说我大明的属国将会人心思去,就连我大明恐怕也难免唇亡齿寒。必须惩罚,每年要他进贡几千万担粮食,以示臣服,不算是什么过份的要求吧!”

    董家本就是靠经营南海的家,所以董宣武对南洋这一带的情况还是很熟悉的。

    “这样说倒有几分道理!”陈老夫子还是比较好忽悠的,只是改变了一种说法,他便信以为真,“不过几千万担粮食会不会太多会不会闹得战乱四起,被群起而攻之”

    董宣武哈哈大笑:“老师,你过虑了。小子也没说一下全都搞定,一家家来。佛郎机听说十分强大,先暂时不要招惹他。

    等我大明建立起强大的水师,那时候让他好瞧。他若识相,退出大琉球岛,再每年进贡几千万担大米,我大明将爪哇、三佛机、吕宋等国先租给他们几十年也未为不可。他若不识抬举,我大明出动水师,一举荡平这群卷毛鬼子,也不是难事。

    想那弗朗机国本土远在几万里之外,就算闻讯派来援军,那也是几年后的事情,我大明以逸待劳,一举歼灭他,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就算战事不利,弗朗机补给困难,迟早也会不战而退



第七十八章 被熊大嘴算计了
    听说董宣武腰摔伤了,熊廷弼带着他那笨儿子又来拜访了。

    拜访就拜访,带着那么多腰子来是啥意思猪腰、虎腰、鹿腰……居然还有兔腰,这也太埋汰人了吧,这老头是诚心的吧

    虽然差点被砍头,熊大嘴嘴臭的毛病还是没改掉,不知道老爷子是吏部的人,酒宴之中你把吏部的大小官员除了老爷子都损了一个遍,这算是怎么回事没看见老爷子脸色青白吗,嘴唇直抖吗

    这要传扬出去,明白事理的知道是你嘴臭,不知道的还以为老爷子跟你在背后说人小话呢,这叫老爷子日后在吏部还怎么混呀

    偏偏这家伙的口才还贼好,脑筋特灵活,董宣武感觉跟他斗嘴估计很难斗得过他。难怪东林党人一心要把他拉过去,估计靠嘴皮子起家东林党人居然在嘴皮子上说不过人家,感觉太丢脸了,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为了堵住熊廷弼这张臭嘴,董宣武决定跟他斗酒,说不过你,还喝不过你吗

    事实证明,董宣武还真喝不过熊大嘴。看见董宣武钻到桌子底下时,熊大嘴满面红光,哈哈大笑。

    唉,一天的大好时光,就这么让熊大嘴给耽误掉了。

    第二清晨醒来,董宣武感觉头还在疼。洗漱完毕,董宣武一如既往的开始了晨跑。跑着跑着,董宣武总觉着身后多了一个人,回头一看,还真没错,真的多出来一个人——熊兆琏。

    我靠,这家伙是怎么混进队伍里来的

    董宣武大为奇怪,停下脚步,问道:“兆琏兄,你怎么在这里”

    “董兄,你忘了么”熊兆琏摸了摸脑袋,说道,“昨天董兄不是答应过家父,以后你我就是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同意我以后都跟着你吗以后你叫我向东,我绝不向西;叫我抓狗,我绝不撵鸡。总之,我这一条命是就是你的了!”

    什么跟什么呀,我哪有答应过这事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

    董宣武疑惑地望向董三,董三连连点头。

    我靠,中计了!熊大嘴昨天拜访就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估计昨天当着我爷俩大举揶揄老爷子同僚就是在逼我跟他拼酒。趁着我被灌得大醉之际,签下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管怎么说,熊廷弼的年纪、辈份、名望和地位在那里,主动找我拼酒没道理。难怪他昨天喝酒喝得那么爽快!

    跟着我董宣武,只有福享,哪会有什么难天启朝就不说了,崇祯朝的路我都已经铺好了!就算有难,也是熊兆琏和他爹招来的,要我跟他一起当。熊大嘴啊熊大嘴,想不到你大事糊涂,小事还是蛮精明的。

    董宣武一阵懊恼,又问道:“兆琏兄,我昨日个还没答应别的什么吧”

    “昨日个……昨日个……”熊兆琏吱吱呜呜了几声,一咬牙,说道:“董兄,你放心,我女儿今年已经三岁了,你要觉着吃亏,我日后一定努力再生出一个来,绝不会亏待了令公子!”

    慢着,这话怎么听着哪里似乎有些不对劲呀令公子大眼美眉我还没娶过门,我哪来的儿子啊难道……昨天一不小心,我连未来的亲生骨肉也出卖了还没等开工就定下了期房

    想到这里,董宣武心中苦笑不已,看来日后他的活更重了,不仅要调教未来的崇祯皇帝,还要教导眼前这位活宝。算了,一只鸡是抓,两只鸡也是抓,不跟熊廷弼那老东西一般见识。

    这熊兆琏虽然人傻了点,不过武功着实不错,虽然比不得莽和尚和傻大个,不过比董三强多了,要不然当初也不会把京城四少打得满地找牙。以后打架当炮灰还是蛮不错的。

    这时候,董宣武发现他身边的这三个打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傻,不过一个个傻得有自己的特色。

    傻大个周通就不说了,这家伙心眼实在,缺那么一股伶俐劲,属于猪油灯盏,不拨不亮。

    &nb



第七十九章 难道舜帝也是昏君
    吃完早饭,又在陈老夫子戒尺的淫威下逼着读了两个小时书,董宣武原准备带莽和尚去见慧见那老秃驴,然后再去济安居见大眼美眉,以解相思之苦。谁知道木匠皇帝的口谕来了,说立刻要召见董宣武。

    董宣武一阵心惊肉跳,上次见木匠哥,好悬脑袋没被砍下来,但是屁股被打开了花。这次被召入宫,不晓得是祸是福,又要受什么罪。

    你说你一个真龙天子,没事你找我这个从七品的芝麻绿豆官做什么

    这次召见可比上次正规多了,正经的御书房见的面,只是木匠哥的神情显得有些忧郁,正怔怔地想着事情。

    “微臣董宣武叩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该有的礼节还是不能省,虽然董宣武非常不喜欢这一套,正要跪下行礼。天启皇帝摆了摆,说道:“董爱卿平身,不必多礼。来人啦,给董爱卿看座,上茶!”

    我靠,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董爱卿、看座、上茶我没听错吧,这是朝中大臣才有的待遇

    董宣武受宠若惊,腰挺得直直的,椅面上只敢坐半个屁股。

    象征性的喝了口茶,董宣武拱手问道:“不知陛下召微臣来所为何事”

    沉默,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默。天启皇帝挥挥手,御书房中的两名小黄门立刻退出了御书房,并顺手将御书房的房门给带上了。显然,天启皇帝有极为机密的事情要说。

    机密的事情我不想知道啊!

    董宣武心里在呐喊,在这个时代,一个很容易掉脑袋的理由是:你知道得太多了!

    奇怪,皇帝身边的那位老太监怎么纹丝不动勾着腰,低着头,似乎全然没看见天启皇帝让他退下的动作。更奇的是,天启皇帝似乎也对他的存在毫不在意。

    “朕是不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天启皇帝的声音听起来很消沉。

    董宣武不明所以,这位天启皇帝,虽然生平没做成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也没犯什么大错。至于重用魏忠贤等阉党,董宣武现在也看明白了,木匠哥可能是怀的是平衡东林党的目的。

    魏忠贤收受贿赂,任用私人是有的,但还没有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完全没有后世传说的那么夸张。街坊里流传的厂卫故事虽然很吓人,但其实大半是经过夸大的,而且跟一般的老百姓没啥关系。说到底,无非就是些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的事情。

    “陛下何出此言”董宣武惊讶无比,他本想先拍两句马屁,又觉得此时拍恐怕不太合适,太假了。

    天启皇帝轻轻敲打了一下桌上的一本奏章,叹息了一声,说道:“朕派人查过钦天监历年来的记录,也着人查过工部、户部、吏部的相关档案,董爱卿,你说得没错,近几十年来,自万历二十八年起,天下间的气候的确在逐年下降,庄稼发芽的时间越来越晚,产量也越来越低。我大明可能真的进入了你所说的小冰河时期。难道这是上天对朕的不满还是朕身边真出了小人”
1...1920212223...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