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万里照汉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龙摆尾巴
董宣武摇摇头,说:“这要求一点也不高,我们的子弹,都是已经固定成形的,减少了不少的步骤,而且目前还是分散练习,还未加入队列练习。加入队列练习发射速度会降到每分钟三发。火枪兵要想阻止敌军的冲锋,每分钟三发,是最低的要求。”
又过了十多天,接下来是队列加装弹、射击练习,依然是模拟练习。要让士兵列成三行,按照口令射击依次轮流射击。这部分又分成两种,一种是防守射击阵形,和滚动进攻阵型。尤其是滚动进攻阵型,对士兵的走位要求极为苛刻。
果然,即使每个士兵已经装弹动作练成的十分熟练,依然不可避免出现了混乱。根本做不到每分钟三轮射击的标准。
……
实弹射击前的最后一个练习就是上刺刀,董宣武的要求,三秒钟之内,必须上好刺刀,并且做好预备刺杀动作。
一个半月过去了,总算所有熟练士兵掌握了其中的要点,终于可以进行实弹射击演练。为此,董宣武专门准备了一个射击场。实弹射击是免不了的,有些成本是不能省的,从后世穿越而来的董宣武深知一个道理,合格的士兵其实都是用无数弹药喂出来的。
就这样整整两个月过去了,耗费了无数弹药,第一批合格火枪兵终于练了出来。这时董宣武才松了一口气,其他的事,都可以交给这些火枪兵老兵了,让他们手把手地教那些已经完成了基本训练的新兵。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战争之神,火炮。
火炮的研制一直都不太顺利,虽然这个时代的大明已经装备了红衣大炮,而且可以自己生产。不得不说,这个时代制造铜炮的技术,西方已经走在了大明的前面。
董宣武要造的不是铜炮,而是钢炮。铜的密度要比钢炮大,所以同样的火炮,铜炮一定比钢炮重,这是一个常识。钢铁厂建立起来以后,钢的产量一直在稳步提升,董宣武现在已经不缺钢,但缺铜,不止他缺铜,整个大明都缺铜。耗费大量铜制造铜炮,董宣武耗不起。
但是钢的延展性、传热性能远远不及铜,这就造成,用钢做成的火炮很容易炸膛,质量并不过关。一些小的缺陷,铜炮也许不会有事,但钢炮却不行。
为了制造合格的钢炮,董宣武还曾从澳门特地请来了两名泰西技师。
一个是瑞士人,据说有俄罗斯血统,擅长钟表制造。但名字很猥琐,叫欧德斯几,不仅让董宣武想起了后世很流行的“老司机”这个词。所以,为了方便董宣武,直接叫他“老司机”,反正他也听不懂。
&n
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化入侵也要提防
咬着不放兴匆匆地找到了董宣武,告诉他这个喜讯。
董宣武沉思了一会儿,说:“才两成的合格率,太低,至少要达到八成才行。要不,咬着不放先生,将炮管改成三层怎么样,把凝固时间再加长一点怎么样炮管略厚一点不要紧。”
虽然觉得董宣武的要求有些苛刻,不过钢炮试制成功的兴奋还没过去,咬着不放先生还是答应了,临走还不忘提醒董宣武:“董将军,不要忘了像小山一样的银子。”
还是神父呢怎么老记着钱
董宣武撇了撇嘴:“这方法好像是我提出的,你只是照着我的办法做罢了!”
“nonono!这方法是我们一起弄出来的,就算不能把像小山一样的银子全给我,至少也该给我一半!”咬着不放认真的说。
“那还有徐老大人的那份呢,他也提了不少好的建议,这事还是由他主导的。”
咬着不放想了想,沮丧地低下了头,说道:“好吧,那我只拿走像小山一样的银子的三分之一,不能再少了。”
董宣武哈哈大笑,这洋鬼子比老司机可要老实多了,拍了拍咬着不放的肩膀,说:“放心吧,该你得的,我一文也少不了你的。只是我不明白,你是一个神父,怎么对金钱如此热情”
“因为……因为只有有足够的金钱,我才能建立自己的教堂,才能花钱招来上帝的信民,完成上帝交给我的使命!”咬着不放支支吾吾地说。
原来这家伙打的是花钱买教民的打算啊!看来这个神父也不是上帝真正的信仰者,花钱买信众捞取名声,回头好上位。自古很多邪教开始好像就是这么干的!
董宣武对咬着不放顿时心生鄙夷。
“董大人,我有一个想法,不知方不方便说。”咬着不放忽然问道。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什么大便小便的。
在得到了董宣武首肯之后,咬着不放两眼放光,说道:“其实,如果董大人同意我在军中传教,建一座小小的教堂,我愿意无偿为董大人服务。”
咦,这倒是个好办法,省钱不说,最重要的是董宣武一直都想要建立有信仰的现代军队,但总也找不到切入点。如果打着天主教的幌子,学着后世某本穿越小说,建立一个什么“忠君爱大明天主教会”,趁机更改一下教义,将平等、自由等观念加入其中,不但能得到西方教庭人员与财力的支持,还能将五行营改造成一支为信仰而战的军队,岂不是一举两得
见董宣武有些意动,咬着不放接着劝说:“看得出董大人对泰西的文明十分景仰,东方文明虽然也很伟大,但太因循守旧了,只有西方文明才是世界的拯救者。董大人应该知道,我们泰西,早在公元前五、六世纪,就有了璀璨的古希腊文明,更建立起了强大的罗马帝国。与华夏文明相比,好不逊色。现在,泰西的科学文化已经全面超过了大明……”
咬着不放blablabla说了一大通赞美西方的鬼话,闭着眼睛吹牛。
这家伙在胡说什么当我真不知道现在和过去的西方是怎么样啊不错,后世文艺复兴后,西方的发展的确一度将东方远远地甩在后面,但这并不代表西方就有璀璨的过去。实际上,被西方吹得一塌糊涂的罗马帝国,也不过是围着地中海占了一圈地,论实际国土,其实并没有多大。
第一百五十章 大买家
天启一式钢炮跟这个时代的火炮并不一样。
这个时代的火炮,管壁是不均匀的,炮口管壁较薄,底部管壁较厚,整个炮身就像是一只细长的罐子,这是因为火炮在发射过程中,各处所受到的压力并不一样的缘故。天启一式火炮则不同,从炮口到炮尾,炮管都是一般粗。这完全是也了铸造的方便,因为不均匀的管壁很容易让炮身产生缺陷。
而且天启一式火炮也不是像这个时代的火炮那样一体成形,而是底部与炮管别成形,然后车出螺纹后,旋接在一起。最后钻出盲孔,灌上钢水固定住。
这九门炮立即被运抵五行营,再加上之前已经运到五行营交付营警卫连训练的那一门,董宣武终于可以组建计划中的火炮连了。
这九门火炮,被交给了螣蛇标十五连。
在董宣武的计划中,螣蛇标将会成为炮兵标,暂时总共将会配备三十六门三磅小钢炮,十八门六磅钢炮。
三磅小钢炮射程可达两里地,威力略小,但胜在十分轻盈,一匹马就能拉着跑得飞快,特殊情况下,一个普通士兵就能将它扛起来,十分利于野战。
六磅钢炮威力与射程都比三磅炮强得多,不过暂时还造不出钢制的来。
由于信王又从工部那里要来了不少熟练的工匠,再加上招收了不少工人,火炮厂三磅火炮的生产速度,可达到每月二十门左右。一个月的时间,炮标火炮的缺口就能补齐。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试制六磅火炮,相信有制造三磅火炮的经验,试制六磅火炮
制造出钢铁火炮后,董宣武立刻去信告知了老师孙承宗,军火这东西,不能光靠自己消化,不然,军工厂生产出那么多东西,五行营哪来那么多钱买需要开拓市场。山海关和宁远的兵马显然是最好的买家,所以董宣武最先想到了老师孙承宗。
孙承宗在山海关训练新军,也非常重视火器,但是京城铸造的火炮,都是铜炮,不但移动不便,而射程也不够远。听到董宣武在信中,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孙承宗立刻请旨回京。
在来到五行营,看到董宣武亲手演示三磅炮的射程极威力后,的确比同样大小的铜炮射程要远,这是因为董宣武的炮管比铜炮要更长一些。
同时,由于炮管内刻有三道螺旋线的缘故,炮弹更稳定,精度更高。
最重要的是,董宣武还开发出来了开花弹,威力在孙承宗看来非同小可,中弹点五米范围的标靶被乱飞的弹片撕成了碎片。
因此,孙承宗当即拍板,向董宣武定购三百门六磅炮,每门价格八十两银子。另外订购六千枚开花弹,每枚开花弹五两银子。
果然是财大气粗啊,单单这两项就是五万四千两银子。火炮厂一年多的产量不愁没销路了。
不过这也难怪,长城上需要火炮防守,新建的宁远城和堡垒也需要大炮防守,还有新军所需,的确不是个小数字。
董宣武一高兴,答应每门奉送十枚实心弹。
非但如此,孙承宗对天启一式步枪也很感兴趣,工部所造的鸟铳质量实在太不靠谱了,按照一支步枪加一柄刺刀四十两银子,一百发子弹一两银子的价格,下了三千支步枪,三十万发子弹的订单,并答应先支付两成的订金。
当然,是在五行营完成武装后,才能为他们生产。看来,步枪厂要扩建了,要不然,恐怕孙承宗猴年马月才能拿得到货。
对于其他的些军用品,孙承宗出手采购了一些。
真是大主顾,大买家呀!孙承宗一出手,就够诸多兵工厂好长一段时间吃喝不愁了。
至于六磅炮,孙承宗表示,等六磅炮造出来后再派人来商榷。估计到时这笔单子也跑不
第一百五十一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
“二爷休要取笑洒家,是洒家的师叔回来了,托人带信要洒家去见他一面。”莽和尚解释说,这大半年想处下来,莽和尚对董宣武观感改变了不少,心中生出了敬佩之意。若是以前董宣武这么对他说话,莽和尚早就动怒了。
“那老秃驴还没死”董宣武脱口而出,旋即感觉不妥,急忙改口说,“慧见大师原来已经安全回来了,我早就说大师武功高强,不会有事。要去你便去吧,回头我也要抽个时间去见见大师,多谢他救命之恩。”
当初莽古尔泰从虎跳峡逃脱以后,慧见和尚追出了虎跳峡,董宣武还特地安排了小刘庄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猎人作为向导。后来老猎人回来,告诉董宣武,慧见和尚在关内追寻未果后,又追出了关外。从此以后,这大半年来,一直都没有音信,董宣武以为他已经遭遇了不测,没想到今天突然得到了他的消息。
慧见和尚究竟是什么身份,董宣武一直很好奇,借此机会他打算再试探一下,而且,辽东的地形他并不熟悉,慧见和尚一去辽东大半年,正好也向他讨教一番。
不过这几日事忙,暂时还抽不出身来。
第二天燕无为便换上僧衣,匆匆赶往北京城内的广慧寺。
当天一天燕无为都没有回军营,直到第三天,才收到广慧寺的和尚来报信,说燕无双被顺天府衙门给抓了起来。
董宣武大惊,并且觉着奇怪,顺天府新任知府刘知善,谁给他这么大的胆子,竟然敢擅自抓捕朝廷的千总
董宣武顾不得其他,急忙叫上马忠马公公,带上周通和一个警卫排的士兵,气势汹汹前往去顺天府要人。
刘知善这才知道,昨天捕快抓回来的那名和尚竟然是五行营的千总,不由得额头上的汗都冒出来了。谁都知道当初北京城中的小霸王董二愣子是如今天子眼中的红人,当今天子用他编练新军,准备剿灭女真乱匪。这样的人岂是他能得罪的起的
而且,他身为知府,却不经兵部同意,不知会兵部擅自捉拿朝廷的千总,怎么说也说不过去。
刘知善急忙命人放人,并且解释说,昨日下午,钱塘有名的书香世家钱家大公子钱伯臣前来报案,说他在北京城街头亲眼看见钱塘县在逃人犯潜藏在广慧寺,请顺天府即刻抓人。他不知内情,但想到钱塘钱家素有名望,钱伯臣理应不会说谎,于是才会派人去广慧寺缉拿燕无为。却没想到燕无为竟然是五行营的千总。
董宣武一直黑着脸没答话。
不多时,燕无为耷拉着脑袋被放了出来。
董宣武脸色一拉,喝道:“莽和尚,我看你是喝多了还是糊涂了你是我五行营的千总,朝廷的命官,岂是什么人说抓就能抓的么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就你这没出息的样,以后我怎么指望你独当一面,杀敌保国别人拿你,你就这么被人拿难道当了几天官,连骨头都当软了”
燕无双羞得面红耳赤,大声叫屈:“大人,此事不怪洒家啊!当时师叔拦着,不许洒家动武,洒家又能怎么办身上的令牌走得急,也没有带出来,证明不了身份。要不然,凭顺天府那几个捕快,岂能拿得了洒家”
&nbs
第一百五十二章 把他那东西给废了
“是你!”见到此人,燕无为的脸立刻黑得如一团墨汁,怒吼道。
“钱伯臣”董宣武眼珠一转,立刻猜到了燕无为所说之人是谁。钱伯臣就是那个害得燕无为流落江湖的薄悻公子。
之前董宣武为了帮燕无为洗脱罪名,曾派一名亲信家仆去钱塘去调查情况。那家仆几个月前回来告诉董宣武,说当初被燕无位揍的那个薄悻公子,也就是钱伯臣其实并没有死,只是被燕无为打得休克过去了。只是当时燕无为喝醉了酒,一时失察,又做贼心虚,疑心生暗鬼,以为自己杀了钱伯臣。
但也因为此事被传扬出去,钱塘县一代才子钱伯臣的名声也彻底的坏了。钱伯臣更因为此,索性破罐子破摔,彻底放荡形骸,经常出入烟花柳巷之地,揽香抱玉,自诩风流才子。
杀人罪变成了伤人罪,罪行轻了不少,所以钱塘知县念在燕无为曾为钱塘县破过无数疑案,敷衍钱家,只发了一张缉拿文书给邻近州县,并非海捕通缉,此事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这也是为什么董宣武在刑部找不通缉文书的缘故所在。
当然,当初如果燕无为不逃,以钱家在钱塘县的权势与影响,燕无为绝没好果子吃,说不准会被人不声不响弄死在狱中。钱伯臣不管怎么说,都是钱塘钱家的长子,未来的家主,就这样毁在了燕无为的手中,钱家不恨燕无为才怪。
这些事情,董宣武也曾告诉过燕无为,不过莽和尚半信半疑。
“不错,本公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钱名伯臣字敬贤,钱伯臣是我,我就是钱伯臣!”那小子倒也有几分胆色,面不改色,打量了董宣武几眼,便直接忽略过去,直接向知府刘知善行礼请罪:“刘大人,实在对不住,本来小生本不应该出来,让大人不好做人。只是这里有条没教养的狗,狂吠得厉害,小生实在忍不住,要教训它一顿,还请大人见谅!”
刘知善抬头看了看董宣武,又看了看钱伯臣,额头上的汗珠都出来了,心中暗暗叫苦。董宣武他得罪不起,那是连汪文言都敢打,魏忠贤都敢得罪的狠人,又得陛下宠信,与信王交好。可是,钱伯臣他同样得罪不起。
钱塘钱家与苏州钱家同脉连枝,在江南威望与影响力非同小可,苏州钱家更是深受江南东林党人推崇,足以左右江南一带的清流。
得罪了钱伯臣,就是得罪了钱塘钱家;得罪了钱塘钱家,就是得罪了苏州钱家;得罪了苏州钱家,就是得罪了江南儒林,得罪了大半个官场。那他刘知善就离卷铺盖回家的日子就不远了,不但如此,势必还会留下谄媚权贵的名声,一辈子抬不起头来做人。
“和尚,还愣着做什么这小子老子看不惯,他那个鼻梁又挺又拔,老子看着十分讨厌,你要不把它给老子弄平了,以后别来见我!”董宣武勃然大怒,指着钱伯臣大声喝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