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月万里照汉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龙摆尾巴

    好歹毒,一石二鸟啊。那些显贵、重臣,随便弄死哪一个,都是了不得的大事,就算事后天启皇帝想要袒护他们,也是做不到的,众口难堵啊。更何况,到时木匠哥本人也会出现在检阅台上。

    凭董宣武一句话,就足以调动两万多人,这样的实力,可以用来抓捕蟊贼,也足以威胁京师的安全。这样的力量存在一天,北京城中许多人就一天不能安枕。

    如果哪一天,董宣武带着这两万人,裹挟着百姓,杀进北京城,谁能抵挡得了

    这意味着,只要翠屏山上的炮声一响,五行卫、水泥厂、钢铁厂、各军工厂将会都被牵扯在内。这一年来,各个工厂的巨大利润,已经让各方眼红不已。五行卫更是一枝独秀,在许多人呢眼里,如同肉中的一根刺般叫人难受。

    凭着朝中那些大臣的嘴脸,应该不会将他怎么样。但他这一辈子也就只能这样了非但如此,董家必然会被大明无情的抹去,不止是大明,就连似乎与此事没有多大关系的熊廷弼、徐光启等人,也恐怕难保不受牵连。在有心人有意攀诬之下,谋逆大罪足以让所有人株连九族。

    这将是一场灭顶之灾。

    当然,这一切也许只是董宣武等人银子买两门报废了的大最坏的推测,也许根本没有什么贼人。那名千户偷偷买走那两门六磅炮,那背来对付什么人。

    马忠声音颤抖着这样宽慰大家。花两千两,借着这剥了才怪。董宣武这一年来所做的一切将彻底化为乌有。

    这样的话,就连他自己也都不信。没有重大的图谋,人家干嘛炮而且,两千两银子,只是那千户给那位总管的贿赂,至于那千户收了多少银子,天才知道,但肯定远远超出这两千两银子。

    “搜山!”董宣武当即立断,“调集所有将士和工人次机会,不把董宣武生吞活,立刻封锁翠屏山,搜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那虚无缥缈的“也许”上,人心深不可测,善良也许可以揣测,但恶毒永远都出人意料。而且,这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怪,越害怕什么,就越来什么。

    “不行啊!董将军,你疯了!”马忠急叫道,“这样无缘无故,调动这么多人马大规模搜山,而且是在授旗成军,皇上亲临的前一晚,你叫皇上怎么想,满朝文武大臣怎么想

    如若真的搜出了那两门大炮,还算勉后之人也许根本就没打算用它强能有所交代,但是万一搜不出来什么呢

    即使真的搜出了那两门大炮,董大人,你认为于事后,朝廷该怎么抓捕那些贼人,那是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的事,与咱们无关。朝廷还容”

    一旦董宣武发动所有的力量搜山,那可是近两万多人。如此肆无忌惮地展示出五行卫的真正实力,根据大明的惯例,朝廷是一定是要做出行动的。京偹重地,不能允许谁拥有这么大的实力。

    所以,五行卫被拆散,各种工厂被打散,甚至是被封停,几乎是必然的事情。至于董宣武等人,最好的结果也许是会被封一个高官虚职,像养猪般好好他们那肥腻的肚子里慢慢沉沦、腐朽,直至一地被养起来,但一举一动,都必然在严格的监视之中。一言一行都会记录在案,但这一辈子,就别想做出什么事来也有七八百斤重。如果这两门炮

    果真被布置在这里,山路难行,董宣武身子一震,犹豫了片刻,依然说道:“搜山,之后的事情我董宣武一力承担。大不了滚回京城继续做那个小霸王。”

    &




第二百一十一章 国士
    夜风阵阵,望着山下灯火通明的五行卫军营,范文程的嘴角弯出了一丝轻微的笑意。

    与董宣武交战了两场,一胜一负。

    输的自然是大半年前那场偷袭战,那时的他太骄傲,也太轻敌了。那场夜袭,非但没有将董宣武怎么样,反而损兵折将,成就了董宣武的威名,让人可以会因此踏入青史名臣之列,范文程就觉称不同而他的新兵营急速扩充为五行营。失败与挫折能让人迅速地成熟,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如果是换不会干那种鲁莽的事。

    这次失败,损失巨大,可是,四贝勒爷皇太极并没有怪他,连句责备的话都没有说过,对他信任如故。

    四贝勒以国士待之,范文程觉得自己也当以崇焕与董宣武反目,逼得董宣武狼奔鼠窜,只可国士报答四贝勒。从此为皇太极做事愈发用心。四贝勒说得没错,中原的前例。

    想到能辅佐一位开国皇帝,马踏中原,自己失败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他范文程将死无葬身之也朝政乱上一阵。天启皇帝还没有立太子,众多王爷争夺皇位何汉已。女真人、汉人,亦是如此。

    胜利的那一场,则地逃过了袁崇焕的重重追杀,未免让范文程感到这次是辽西那次。

    范文程仅凭他那做现在的范文程,在没有弄清对手的真实实力之前,绝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袁惜,董宣武凭借着雪爬犁那怪东西,居然险而又险胜利并不是那么完美。

    可笑那董宣武,从始至终,恐怕都没有猜到他真正的对手其实不是袁崇焕,而是他——范文程。

    这一次,与那人合作,布下这完美的一局,范文程认为他完全可以完胜董宣武。

    对于刺杀天启皇帝,范文程其实是不感兴趣的。杀了天启皇帝又如何朱家的人多,大明会立刻再立一个皇帝起来。当初瓦剌土木堡大捷,抓了当时的皇帝朱祁镇又如何于谦还不是立刻就立了一个新皇帝朱祁钰

    不过,话又说回来,要是真能成功汉人、女真人,其实都是一样的人,为人又不是没有统治刺杀天启皇帝,范文程也不介意为之。至少这会让大明的当皇帝,统治中原,女真人就不可以女真,大明说不定因此而内战不休,这对大金国是有利的。

    范文程在意的是董宣武,是五行卫,是永定河沿岸那越来越多的工厂。从那高高矗立的烟筒和水车,范文程感到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真正迅速成长壮大,他无法抵挡,大金国也无法抗衡的强大力量。要想让四贝勒有机会入主中原,成就他生前身后名,就必须毁掉这一切。

    而这一计划,正好可以帮他解决这一个原本看来难以解决的问题。所以,当那人提出这一计划时,范文程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范文程看得出,那人也很忌惮董宣武,不过,那人的主要目的却不是董宣武。那人是真心想要除去大明的皇帝。这让范文程感到有些奇怪,大明谁做皇帝,关那人何事不过想到了那人的身份,范文程也就明白过来了,心中对那人更是不屑。

    大明该亡了,这是天意!当一个十四岁的小孩居然也懂已经尽了。

    大明的臣子中,这样的人太多,那人只不过是其中一个。为了自己的那一点私利,不停地挖掘着大明的根基,这样的朝廷,还能维持多久

    从那时起,范文程就不再为自己没有考上举人而得浑身发热,激动



第二百一十二章 汉奸论
    正因为如此,杨大洪对董宣武有一种莫名的畏惧。直到今天,他想不通,五百多武功高强的江洋大盗,怎么会在不到三百的新兵手下,溃不成军,遗尸遍野。

    他没有范文程那样的智慧,他唯一的优点就是谨慎小心,正是这谨慎小心,数次都救了他的命。在大杨庄是如此,在当初偷袭新兵营也是如此。

    这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在真正成功之前,任何变故都可能发生。所以,他会愈发的小心谨慎。

    杨大洪没有想到,正是他的小心谨慎,再次救了自己的性命,也救了范文程的性命。

    “不,不可能!放开我!”范文程已经完全醉了,他的酒量本来就不大,又怎么受得了董家出品的酒精度达到六十度的三杯倒他太高估自己了。

    世上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

    就是成功明明就在眼前,但是偏偏抓不住,风云突变,原本的失败者华丽转身再次变成了成功者。

    这样的打击范文程受不了,尤其是酒醉后的范文程。

    范文程的叫声显然已经惊动了山下的官兵,一队官兵举着火把直接朝他们这里攀爬而来。杨大洪果断地一掌刀劈晕了还在大声叫唤、挣扎的范文程,吩咐手下扛起范文程向翠屏山深处撤去。至于藏在草丛中的那两门大炮和弹药,杨大洪根本顾不上了。由于范文程的叫声已经暴露了目标,能逃脱官兵的追捕,就已经是万幸。

    也正是由于范文程这么一嗓子,五行卫没费什么功夫就找到了那两门六磅炮,还有二十多枚炮弹。非但如此,原本以为抓不到俘虏的,却没想到也是由于范文程那一嗓子,惊动了五行卫的战士,导致贼人逃跑时过于慌乱,一名贼人一脚踏空,摔伤了腿,竟然被抓了活的。

    那名贼人脸上都刻着字,竟然是官军出身。经过审问得知,此人原来是明军的炮手,沈阳失守时,投降了女真人。

    投降便投降吧,从后世穿越而来的董宣武可以理解这种行为,只是这家伙可恶,在戚家军驰援沈阳,打得女真八旗没有脾气时,竟然挺身而出,帮这女真人用沈阳城头的火炮攻击城下麓战的戚家军。这次,更是因为炮打得准被特地派到关内执行这次任务。

    这叫董宣武叹息不已,感到十分悲哀。

    华夏从来不缺英雄,但也不缺汉奸。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后世也是如此。

    董宣武不明白,泱泱中华,怎么就那么容易出汉奸。是本性卑劣,还是因为文化的原因也许两者皆有之。

    汉奸这词,好像出自于民国时期。在民国之前,似乎并没有这词。所以,后世的说法是民族意识还未觉醒。但董宣武觉得并不全是这样。

    儒家文化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它讲究“忠”,但是却只要求“忠”于某一个人。没有提出忠于国家,忠于民族。

    这与儒家产生的时代有关,春秋战国,诸侯无数,并没有严格的民族意识。儒家自然不会提出忠于国家、忠于民族,而是把忠局限于近乎奴才对主子的服从。这种文化误导了华夏两千多年。

    正因为如此,那些卖身番邦的诸多汉奸,非但不以为耻,反而以之为荣。以帮助异族欺压、杀戮自己的种族作为自己进身的手段。可笑的是,这些人的名字还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青史之中,并作为名臣、后世学习的榜样加以标榜。

    南北朝的王猛是如此,西夏的张元如此,元朝的张弘范也是



第二百一十三章 阅军(1)
    两门六磅炮已经找到,危险已经解除,虽然罪魁祸首范文程与杨大洪已经逃走。还有那个千户,似乎也预感到不妙,三天前已经逃之夭夭,不知去了哪里。所以熊兆琏去找那千户没有什么结果,只抓到了几个并不知内情的小喽啰。

    此事到此就算断了线索,次日清晨,北京城城门一开,董宣武就派人把所有人犯移交给了五城兵马司和顺天府,并且暗自通知了魏忠贤,京郊发生这么大的案子,厂卫居然没有丝毫察觉,这事魏忠贤脱不了干系。董宣武不想因为此事而与魏忠贤发生冲突,通知魏忠贤,让他有所准备,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马忠更是急赴紫禁城向木匠哥密奏此事。意图刺杀大明的皇帝呀,此事干系太大,不能不对皇帝有个交代。

    况且,两们六磅炮都已经找到,相关人员也都被抓捕归案,特别是那位偷卖六磅炮的主管本来就是工部派下来监管的小吏,有东林党背景,跟董宣武等人关系其实不大。也就是说五行卫的罪责已经被洗脱,不但无罪反而有功。五行卫不奏报此事,反而显得心怀鬼胎。

    至于天启皇帝是不是会利用此事做一些文章,就不关董宣武的事了。反正这事无论是大张旗鼓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段时间内都有一大批人要伤透了脑筋。

    紫禁城传来消息,成军授旗仪式不变,木匠哥依然会御驾亲临,只是时间略有推迟。

    这意味着天启皇帝没有丝毫对五行卫产生疑心,众人的心彻底放下,立刻忙碌起来,准备最后的迎驾事宜。

    出了此事,估计不管怎样,东林党与魏党要狗咬狗一阵子了,双方都无暇来管五行卫的事了。

    “脑瓜疼,脑瓜疼,看到铲屎的脑瓜疼……”

    董宣武心情一阵轻松,哼起了这首后世歌谣,全然没注意到周围人投来的异样眼光和嘴角的笑意。

    不久以后,董宣武这首随口哼的魔曲,迅速传遍了全五行卫,并火遍了全京城。看来,大明百姓的恶趣,其实跟后世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五行卫取消了当天所有训练任务,所有将士都穿上了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军服,五行卫独有的黑色深筒牛皮靴被擦得锃亮,几乎能照的着人影。

    原新兵营的老兵更是把各种勋章擦得一尘不染,全都挂在胸口上,一个个胸脯拔得高高的,生怕别人看不见他们胸口各式各样的勋章。

    这是他们的骄傲,是他们有别于那些新兵的标志。为了这些勋章,他们流过汗,也流过血,他们有骄傲的资格。

    荣誉感,一支伟大军队的灵魂,在此时体现无遗,五行卫逐渐表现出了与大明其他部队不同的风骨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大明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像太阳……”

    “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

    一首首雄壮激扬的军歌回响在校场的上空。

    校场上的新兵们一个个站得笔直,整齐的站在校场的两侧,随着军乐,放声齐唱。今天阅军的主角不是他们,他们只是背景,才



第二百一十三章 阅军(2)
    更关键的是,毛文龙是由王化贞一手提拔起来的,王化贞已经投靠了阉党,毛文龙虽然没有表态靠向阉党,但无形之中也烙上了阉党的烙印,教人难以相信。

    而辽东的新秀袁崇焕,也是一颗墙头草,在东林党与阉党之间摇摆不定。

    孙承宗虽在山海关练了十多万新军,但是此人太过君子,新军中并没有安插亲信,这导致东林党在新军缺乏影响力。

    难啊,手中无兵,做什么事都畏手畏脚,难以大展拳脚。说到底,这一切还是因为当初没有听从汪文言的建议,与董宣武打好交道,将董宣武拉入东林党的行列。现在再想拉董宣武,恐怕更难了。毕竟,此时的董宣武身上打上皇上的印记,挖皇帝的墙角,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想到这里,杨涟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心中后悔不已。

    同样的心思也在魏忠贤魏公公心中打着转,真正见到了董宣武的实力,感受到了那四千新兵迎面扑来的彪悍之气,魏忠贤意识到董宣武的实力可能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跟随天启皇帝来观礼的不止有朝中重要的文武大臣,更有各藩属国的使者,此刻也心胆俱裂。心中暗自思量:“都说大明气数将尽,连区区一个建奴也打不过,看这情形,哪有气数将尽的样子这么一支雄师,一旦拉到辽东,女真人只怕要吃大亏!”

    歌声停止,“踏踏踏”的脚步声传来,只见董宣武带着四名卫兵,全身戎装,手戴着洁白的白手套,从检阅台的左侧踢着正步走来。

    众人心中疑惑,这是闹的是哪一出啊阅兵仪式他们不是没有见过,主官一般都陪在皇帝左右,要不也是骑着高头大马站在将士丛中,哪有这样走向检阅台的而且这步伐,也十分稀奇,如同木头人似的,一板一眼,而且,董宣武五人步调出奇的一致,就像一个人似的,真不知道董宣武他是怎么做到的。

    不过,这么一来,的确显得董宣武这五人威武不已,不可侵犯。
1...5051525354...16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