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万里照汉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龙摆尾巴
一匹匹战马驮着他们的中冲了出来。挥舞着主人,从树林手中的钢刀,肾上腺了死亡,像一条条疯狗一般,狂呼着扑向五行卫的军阵。
在阵后观战的张宝部看得腿都有些发软,不少人这伙人,有一个算一个,一个也别心中骂道:“这些鞑子,打了鸡血还是踩了狗屎,不要命么难怪都说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
张宝部的战斗力在关宁军中算是不错的,但毕竟以新兵居多,这些新兵从来没有上过战场,没见过血,见到此等情景,怎么会不害怕
就连张宝也十分担心,策马来到董宣武身边,压低声音问道:“二爷,真挡得住吗要不,咱们撤吧,回广宁凭城而守,不好过在这野地与女真野人拼命好”
“挡得住吗”董宣武呵呵笑着说,“把‘吗’字去掉好不好,根本是两个时代的军队,不在一个层次上!再说,就算我们撤退,你认为女真人会放过咱们放心,你瞧好吧,呆会准备清扫战场!”
董宣武说得不错,这是两想象中的那么单个时代的战斗,是华夏大地上一支近代军队与旧式封建军队第一次大规模交火,而且,无论在武器、人数、士都占优势,这样的战斗,从开始结局就是注定的。
清末八里桥之战,僧格林沁率领三万人马,其中一万是骑兵,攻打英法八千联军,从早上七时打到十二时,三万多清军伤亡过半,大败而归,而英法联军仅仅战死十二人。当时,清军手上还有少量进口和仿制的旧式滑膛枪,以及自制的本国鸟枪、抬枪、抬炮、劈山炮等火器。
旧式军队靠气、勇武、士兵素质上,女真人的是士兵的望的是,五行卫的队靠的却是严格的纪律和尚处于萌芽状态模糊的信仰,两者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任何部队,只要
第三十二章 卓鲁之死
然而,事情不是卓鲁想象的那样,卓鲁听到了子弹从他耳边呼啸而过的声音。他看到,身边的伙伴一个又一个坠落马下,数量远比他预计的多得多。
“魔法,一定又是魔法!可恶的萨满!¥%#”刚刚褪去的恐惧又涌上了心头,卓鲁恶毒地诅咒着。
卓鲁翻身将自己藏身在马肚子下面,这种方法,用来躲避鸟铳非常有效,鸟铳很难击中他。只要马匹不被击倒,他就是安全的。以前,女真人常常派几个马术娴熟的人用这种办法引诱明军提前开火。
“砰砰砰”明军的鸟铳响个不停,弹雨如蝗虫般地撞进人体、马匹的明军近前,这场战斗就结束了,没有人身体里,战场上四处都是女真人的惨叫和战马的嘶号。周围的马到现在,他的马还没有被子弹击中。
卓鲁强压制住心中的恐惧,他深信,只要他冲到了敢直面女真人的钢刀。
三十丈、二十丈……卓鲁几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轰轰轰”巨大的爆炸声再次果真是被施了魔法,一直都响起,卓鲁一惊,偷瞄空中,只见天空中飞来无数的“石块”,那些“石块”也被施过了魔法,或者一落地就爆炸,或者凌空就爆炸开来,战场上又泛起了一片血雨。
“这不公平!卑鄙,无耻,肮脏,龌龊,歹毒,下流……”卓鲁心中把他能想到的所有词句都骂了出来,听说汉人能撒豆成兵,能施展五雷轰顶,能请来神仙上身,原来的都是真的。
不远了,只有不到十丈的距离,冲过这十丈,这场战斗就胜利了。
卓鲁强行控制住惊惶失措的战马,这么鼓励、安慰着自己。
就在这时,一个“石头”落在了响并没有发生,那居然他身边,他清楚地看到了那石头的本来模样,一个木柄,上面绑着一个柱状着火光。
完了!
卓鲁心中充满了绝望,这一劫他是逃不掉了。
想象中的巨是一颗哑弹,没有爆炸。
卓鲁欣喜若狂,他认为这是上天在佑护着他,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解释。
有了上天的佑护,还怕什么
卓鲁眼中又闪烁起必胜的光芒。
卓鲁的好运终于在的铁块,尾部还“滋滋”地冒离五行卫只有三匹和同伴越来越少,卓鲁很幸运,直四米的地方用完了,他的战马终于倒下了,胸口有血淋淋几个大窟窿。
在战马倒下的那一瞬间,卓鲁一蜷身,从马腹下滚了出来,顺手还拔出发之计,这个动作普通的女真人根本做不来,只有像卓鲁这样身经百战的白甲才能完成得如此熟稔,完美无缺。
借着这股势头,卓鲁直接滚到了明军的阵前,钢刀顺手往上一撩,只听一声惨叫,一名明军的小腿被他卸了下来。
这下明军该怕了,四散而逃了吧!
对这个动作,卓鲁十分满意。
趁机卓鲁站起身来,令卓鲁感到惊讶的是,周围的明军似乎根本没有看到这一切,依然机械地随着口令举枪射击,看也不看卓鲁一眼,黑色古怪的头盔和面甲遮住了他们脸,卓鲁根本看不到他们惊惶的表情。
而在他正前方,同样一名戴着黑色古怪的头盔、面甲,身穿半身黑甲的明军大踏步朝前迈了一步,看上去非常粗笨的鸟铳直直地顶住了他的胸口。从那面甲的缝隙中露出的眼光,卓鲁看到的不是惊慌与惶恐,而是惊喜与漠然。
这一刻,卓鲁知道自己已经完了。鸟铳的了马背上的一把钢刀。在这千钧一威力他知道,何况是这种被施过最恶毒咒语的鸟铳。
&n
第三十三章 援军
这次意想不到的战斗,震撼了张宝,让孙承宗意识到五行卫的真正实力。
在此之前,虽然炮轰努尔哈赤也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那毕竟是利用火炮,出奇不意才取得的。五行卫甚至都没有与女真人正面交手。
而这一战,是真正五行卫当面硬撼正蓝旗,觉华岛的张宝部虽然也有参战,但只是在战斗结束后,负责肃清受伤遗留在战场上又不愿投降的残敌。这是董宣武特意的安排,虽然他不喜欢张宝其人,但是作为友军,董宣武还是希望友军的战斗力更强一些,因此特意安排他的人上战场见见血。
据被俘的女真人交代,这次参与进攻的是正蓝旗八个牛录两千六百人左右,此战结束后,这八个牛录基本被打残了。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是很难再有勇气上战场的。
而五行卫的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两人阵亡,三人重伤,这损失比攻打广宁城还要小。当面硬撼女真人比自己人数还多的八个牛录,从头至尾几乎是压着对方打,这种战斗,明军还从来没有过。这让孙承宗看到了收复辽东全境,平息建奴叛乱的希望。
两千五行卫就有如此战果,如果五行卫的新兵全都练成了,凭着这七千多名五行卫精锐,岂不是想打谁就打谁,一举推平辽东。
孙承宗这时才明白董宣武当初为何那么有把握守住广宁城。的确,单靠这两千虎贲,不出意外,完全能够守住广宁这座坚城。
有人欢喜有人愁,广宁城这边欢天喜地庆胜利,祖大寿却觉得这段日子运气特别背。
辽东御史巡按方震儒来到了宁远城,听说督师孙承宗坚持要留守广宁,袁崇焕再不对广宁城迫在眉睫的危险视若无睹。方震儒虽然只是个七品御史,但弹劾折子的份量绝对不轻,不管怎样,袁崇焕都需要做做样子,不能让孙阁老战死在广宁城。
祖大寿正好率领着三千关宁铁骑接替了五行卫的任务,镇守锦州这修了一半的城池。于是,这个倒霉的任务当仁不让地落在了他的头上。谁叫他离广宁城最近呢袁崇焕给他的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确保孙承宗的安全。
可是孙承宗那个倔脾气,岂是他一个总兵官劝说得动的最大的可能,他和他这三千关宁铁骑会被孙承宗扣在广宁城,随孙督师一起殉葬。
祖大寿当然不敢埋怨孙承宗,所以一肚子火都撒在了董宣武身上。
你说你董二愣子,好好的花花公子纨绔子弟不当,来辽东充什么能啊你充能也就罢了,老老实实呆在锦州这鬼地方盯着这帮泥腿子干活不是挺好的,没事你跑去广宁做什么人家碍着你了咱们关宁军还指望人家发家致富呢!
现在好了,篓子捅下了,努尔哈赤率领三万五千精兵已经渡过了大辽河,不日就要攻打广宁城,知道不妙了,自己的屁股不擦,现在却撅着屁股要关宁军给你擦当初分军功、分缴获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咱关宁军
骑在马上,祖大寿一肚子牢骚,食指不停在屁股上画圈圈:“我诅咒你我诅咒你我诅咒你这个该死的董二愣子!”
想虽这么想,祖大寿可不敢怠慢,真要去迟了,孙阁老战死,袁崇焕逃不了,他祖大寿也会落下一个救援不力的罪名,跑不掉。
祖大寿只能寄希望于能在努尔哈赤的大军合围广宁城前,及时敢到广宁城,就算绑,也要把孙承宗给绑回来。至于广宁城的得失,与他何干袁大人的命令上写得很清楚
第三十四章 悲催
祖大寿没有想到,来得早不如赶得巧。虽然他竭力避开努尔哈赤的进攻路线,但造化就是这么作弄人,眼看就要到达关宁城的他与努尔哈赤撤退的兵马不期而遇了。
说实话,金军这时刚刚收到莽古尔泰战败、损失惨重的消息,士气再一次受到严重打击、人心惶惶,毫无准备的努尔哈赤看到前面突然出现了一支盔明甲亮的明军精锐骑兵,真被吓了一大跳,以为董宣武埋伏的伏军。
汉人的评话努尔哈赤听过:这时只听“duang”一声炮响,道边杀出一彪人马,为首一员大将,面色赤红,双眼微闭,五绺长髯,煞是威风;跨下赤兔马,手把一杆青龙偃月刀……
靠,这是不打算给女真人一条活路啊!
努尔哈赤的脸色都变了。
努尔哈赤脸色变了,祖大寿脸色更变了,心中暗暗叫苦:人要倒霉起来,真是喝凉水都塞牙,怕什么来什么呀!女真鞑子,你不去攻打广宁城,跑这里来干嘛三千人打三万五千女真蛮子,不用打也知道结果呀!还犹豫什么文明人不跟野蛮人打架,在野蛮人没反应过来之前,跑呗!
祖大寿当机立断,立刻拉转了马头,率先一骑,绝尘而去。
主将都跑了,还等什么关宁铁骑撒丫子了,纷纷跟随主将,拍马而去,锣鼓旗仗,还有随军的辎重,扔了一地。
这是什么情况诈败诱兵之计可是还没交战呢!
努尔哈赤还呆在那里傻乎乎地发愣,三千关宁铁骑已经在转眼漂亮地完成了转进动作,只见烟尘滚滚,马蹄震得大地都在发抖,辽西名将祖大寿又一次率领关宁铁骑在三万五千强大的金军面前,全是而退。阵前只留下一些不知所措运送粮草辎重的壮丁。
“是关宁军!”皇太极率先醒悟过来,也看到了机会,立马提马上前:“皇阿玛,皇儿讨一支令箭,让皇儿率本部兵马关宁军,弥补我军的损失!”
一边是董宣武的五行卫,两千人硬撼莽古尔泰正蓝旗两千六百女真勇士,打得正蓝旗落花流水,损失过半,八个牛录被打得都失去了战斗力;一边是装备精良,却望风而逃的数千关宁铁骑,这差别也未免太大了吧!
大金国大军在广宁城下损失了太多粮草辎重,正需要补充,柿子当然要捡软的捏,何去何从,是个傻子也知道该怎么做。
努尔哈赤当即下令,暂时放弃攻打广宁,大军转头朝南,以皇太极所部正白旗十个牛录为先锋,去锦州,揍关宁军去。发点小财,先!
同时,努尔哈赤下令,从辽东再调集三万多人马来辽西,同时将沈阳、海州、耀州等地火炮都运过来,由大贝勒代善率领,先将广宁城围困住。待到修理完关宁军,两军再合兵一处,攻打广宁。努尔哈赤还不信了,区区一个广宁城,合大金国六七万兵马,还有拿不下来的道理。
远在宁远的袁崇焕万万也没有想到,他派去援救孙承宗的祖大寿,非但没能救回孙督师,反而给他带回来这么一只大老虎。这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此时,祖大寿其实也十分郁闷,他只是一个打酱油的,这些女真人怎么正事不干,放着好好的关宁城不打,却追着他的屁股撵了下来
没有办法,继续逃吧!
锦州城他是不敢去了,锦州城还未建成,无险可守;宁远城他也不敢回
第三十五章 帝心
努尔哈赤抢上瘾了,一路向南,沿途的关宁军望风而逃,逃不掉的只能举手当俘虏,兵锋直指宁远城。
辽西一片混乱,广宁大捷的消息由于女真人的封锁,没有传出来,孙承宗生死未卜,而袁崇焕求救的折子几乎是一天一封飞往京师,京师震动,弹劾董宣武的折子几乎堆满了天启皇帝的御案。
木匠皇帝已经没有心思再做他的木匠活了,他不明白,他将五行卫虎贲之师调往辽东,怎么会闹成现在这模样朝廷花百万两银子打造的锦州完了,宁远也危在旦夕,辽西危急,山海关危急,野猪皮如同的野狗般在辽西肆虐,势不可挡、所向披靡,大明损失巨大无比。
而董宣武却无半点消息传来,唯一传来的好消息就是毛文龙在辽东攻占了几个不重要的据点。可是天启皇帝心里明白,那也只是暂时的,建奴辽东空虚才让毛文龙有机可乘。等到野猪皮回师辽东时,这一切又会像沙滩上的城堡,消失得无影无踪。
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信了董宣武
难道董宣武真是众大臣口中的那个登徒浪子,不堪重用
难道董宣武私自奔袭广宁根本就是战略性的错误
……
太多的疑问在木匠天子的心中纠缠,太多不利的消息也让这位大明皇帝无所适从。
也许我真的不适合当皇帝!可是有什么法子,这都是命啊!
人在怀疑一切的时候,总会自然地找一个借口,朱由校也一样,这个想法是他唯一能抵抗周围大臣投来不信任目光的盾牌。
“董兄不会辜负皇兄!五行卫天下无敌,野猪皮根本不可能打过董兄!”弟弟朱由检的眼睛炯炯有神、闪闪发光,坚持着他那难以理解的崇拜与信任,“皇兄你瞧,两百万两皇家债劵一举售空,不加赋而国用足,董兄乃是国之大才,今年,朝廷可以向百姓少征收两百万两新饷了!”
摸了摸弟弟的头,朱由校发觉信王又长高了,忽然,他心中生出了一个古怪的念头,也许,他的这个弟弟比他更适合做这个大明天子。
不能这么想!
天启皇帝迅速掐灭了这个想法,这会让他们兄弟俩反目为仇。皇位不是犁子,可以让来让去,这张龙椅,不止关系到他自己的兴衰荣辱,更关系到他这一系的子孙后代。
“借的始终是借的,迟早都要还的!拆东墙补西墙总不是个办法!”朱由校叹了口气,疼爱地看着自己这个弟弟。发行皇家债券的目的是为了辽事,辽事败坏到如此地步,就算再多发两百万两债券,又济什么事
“可是,董兄说过,其实不用还,债劵可以年年发,用后来债券得来的钱,来还现在的债券的银子。大明的农业、工业、商业环境越好,海贸的规模越大,债券得来的银子也就会越多。只要大明的信誉不破产,这银子就能一直借下去!”
信王侃侃而谈,这次亲手主持皇家债券的事,的确让他成熟了不少,考虑事情也周全了不少:“皇兄不必着急,辽东的困难只是暂时的。【¥¥ 最快更新】
董兄说过:战争打的其实就是钱粮与科技。只要不犯大错,最终胜利的一般都是钱粮多、科技更发达的一方。论起钱粮、科技,我大明不知比建奴强多少倍,咱们输得起。女真人不行,只要输一次,他们就完蛋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