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万里照汉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神龙摆尾巴
想到这里,心中有了主意。
次日找来刁贵,让他赶回京城,联络上韩天放,让他千万千万尽快来一趟小刘庄,顺便把董三叫来。身边少了董三,做事还真不方便。
日暮时分,刁贵带着董三、韩天放回到了小刘庄。
听完董宣武的计划,韩天放眉头一皱,问道:“你对那个张宝真的有那么大的把握他可也是信王提到的那十八个必杀之人之一。”
“放心吧,就算没有没有十成把握,也有九成九!”董宣武信心满满。
韩天放沉思了片刻,说道:“千机药是没有的,你当宫中是什么地方,怎么会有这种东西不过,上好的蒙汗药我倒是可以弄来。此事若成了,我劝说一下王爷,单单放过一个张宝,赏他一个小
第三十二章 不怕你不上钩(1)
张宝来了,带着不少山中的土特产,其中熊掌就有四对,虎皮也有四张,价值不菲。看来对于这礼物,张宝花了不少心思,他知道眼前的四位根本不缺钱,专找那些北京城有钱也难买到的山货作为礼物。
分主客落坐,董宣武端起茶润了润嗓子,大大咧咧地说:“前几天在城里遇到点不开心的事情,心里烦躁,所以来山里小住几天。本不想麻烦张堂主,所以也没有登门拜会,不想张堂主竟然如此客气,劳动你亲自跑来一趟。来来来,正好见见我几位兄弟。”
“董三爷客气了,在各位面前,哪有我称堂主的份叫我张宝好了,听着亲切!”张宝急忙起身,勾着腰陪着笑,不停拱手施礼。
董宣武一一引荐,老郭和老薛在一旁说着闲话,只是朝张宝微微点了点头,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只有刁德贵起身笑着说:“张……宝兄,上次你我见过面,兄弟对你的武功十分钦佩,什么时候得空,也教兄弟两招,以后行走江湖用得着。”
“好说,好说,三脚猫的功夫,难得刁四爷看得起,张某荣幸之至!”
“你看你说哪里话你那本事若是三脚猫,我们兄弟可不就成了独脚猫了想那天,在翠云楼,咱们兄弟四人,四个打几十个的时候,若有张宝兄一成功夫,也不至于被打得鼻青脸肿。好在那场架,咱们哥几个总算是打赢了,没丢脸!亏你今天才来,早两天,咱们还真不好见人。”刁德贵自爆其短。
这些话是他们早就想好的,张宝来见他们,不会不派人去京城打探虚实。四人大闹翠云楼的事,已经传得街知巷闻了,遮盖不住了,索性说出来,反而显得坦荡。
张宝眼角的余光瞟了一旁伺候着的周通一眼,暗中揶揄道:“就你们这几个纨绔子弟,花花太岁,真当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若不是周通出手,你们早被人家打趴下了,还四个打几十个!”
心中虽这么想,脸上张宝可没带出丝毫,眉头一皱,张宝露出忿忿不平的神情:“谁吃了雄心豹子胆,欺负到四位爷头上来了。是谁,董二爷,刁四爷,只要您招呼一声,我张宝没其他的本事,打架可不含糊,我去收拾他们!”
“不用了!”董宣武摆了摆手,“一件小事而已!为了一个娘们,跟保国侯家的小侯爷打了一架,那没眼界的东西,竟然跟我抢女人,活腻味了!只把他打得在床上躺几个月,没废了他,已经算是便宜他了!”
“这事严重么”张宝摆出一副忧心肿肿的样子。
“严重”刁德嗣哈哈大笑起来,“这点小事算毛莫说一个过了气的小侯爷,我三哥连信王爷也打过,现在还不是一样跟信王爷称兄道弟,一起喝酒这叫不打不相识。咱们哥四个来这小刘庄可不是怕事,躲谁,纯粹是嫌家里的老爷子烦。
张宝兄,信王爷你应该知道,是当今皇上最宠爱的弟弟,那可是过景运门不用下轿,直接抬今乾清宫的主。
景运门你知道吧,各路藩王入朝,无论是惠王、瑞王,还是桂王,到了那里都得老老实实下轿,接受检查,检查完了才能从左边的小门进去,步行至乾清宫参见圣上。
众王之中,也只有信王爷不用管那些,独一份!”
刁德嗣说的事情,张宝有的
第三十二章 不怕你不上钩(2)
张宝脑中“轰”的一下炸开了,一时呆若木鸡。反复思量,该打典到的地方,应该都打典到了,还帮东厂做过不少的事,怎会飞来横祸,而且之前一点消息都没有透漏出来。
难道是董宣武在吓唬他,不可能啊,好端端的,董宣武吓唬他干嘛人家一不缺钱,二不缺势,听说前些日子还刚刚被当朝孙阁老收为了弟子,有必要来吓唬他么
一定是红缨会中哪个王八蛋不小心得罪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早知道红缨会这帮乌合之众成不了什么气候,迟早会出事,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张宝越想就越觉着是这么回事,董宣武的话已经信了九成,心中暗自侥幸:“幸亏今天来了,要不然,真的连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只可惜,我这么多年的努力付之流水,从此亡命天涯,偷偷摸摸,不知日后还有没有出头之日。
可叹我张宝一身的本事却无施展的地方,原以为巴结上这几位,终有我金鳞破水、扬眉吐气的一天,谁料到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水中捞月一场空。
不行,我不能就这么走了,这一走,一切就全都完了!”
想到这里,张宝“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对着董宣武磕头道:“万望董三爷救我红缨会!”
董宣武苦笑一声,说道:“张宝兄,你未免太看得起我董宣武了。朝堂上的这种事,我哪里插得上话”
一边的薛荣冷哼一声,说道:“死到临头,还不知死活,三弟肯把这事告诉你,已经是冒着风险了。你还是想想自己吧,实话告诉你,红缨会没得救了!”
刁德嗣叹了口气,说道:“红缨会是没得救了,只是张宝兄如此人才,一代豪杰,从此落个亡命天涯的下场,未免可惜!郭大哥,你跟信王是表亲,帮他说句话,救一个算一个吧!”
郭振朝横了刁德嗣一眼,训斥道:“四弟,你怎么这般不晓事我们四人虽说在京城里放荡不羁,但什么人可以惹,什么人不能惹,我们心中清清楚楚。我替他说话,谁又替我说话难道要我跟……罢了,不说了!”
张宝蓦然醒悟,红缨会的死活他管不着了,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自己从这莫名而来的漩涡中捞出来,看来想捞出自己,连董宣武也靠不上了,要靠也只能靠这位郭振朝了。
想到这里,张宝急忙转过身来,连连向郭振朝磕头:“郭爷救命呀!张宝愿献出五千两银子,只求能苟延残喘!”
郭振朝脸一冷,怒道:“你当爷是什么人没见过银子么”
张宝一想,的确如此,郭振朝又怎么可能把五千两银子放在眼里“啪啪”连抽了自己两个耳光:“是小人没把话说清楚,惹郭爷生气了!小人的意思是,小人愿意倾尽家产,供郭爷打典!如果不够,小人还知道红缨会的总库房藏在哪里,里面有二十多万两银子,奇珍异宝、古董字画更是无数。小人愿都献于朝廷和各位,以求豁免!”
二十多万两银子,还有无数奇珍异宝、古董字画
董宣武四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他们猜到红缨会一定搂了不少钱,却没想到竟然这么会搂前,居然搂了这么多钱,二十多万两银子啊,还有无数奇珍异宝、古董字画。
妈的,一直以为当官搂钱来得快,没想到当土匪来钱也不慢。
想到后堂内还有一人在偷听,董宣武恨不能抽自己一嘴巴,杀人灭口的心思都有了。
“大哥,你看这……”董宣武开口说道,“与其这功劳让别人得
第三十三章 挂上号了
张宝是聪明人,董宣武的伎俩还瞒不过他,这一点董宣武心里很清楚,上前拍了拍张宝的肩膀,笑着说:“张宝兄这样的英雄人物,屈就在红缨会这条破船上,实在是太浪费了。以后有咱们几个兄弟给你背后撑着,才是你大展宏图之时。”
张宝比董宣武高出半个头,这时为了让董宣武拍得更方便,低头屈膝勾腰,看上去还比董宣武低上半个头。
踏上这朝廷这名利场,就算他真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也能被磨成绕指柔,何况张宝根本不是。他很明白,给自己找座靠山的重要性。可是他没想到的是,董宣武此时想的不是怎么扶持他,而是紧盯着他的脖子,考虑如何下刀,才能一刀砍下这颗大好头颅。
没办法呀!张宝怀里揣着信王爷的亲笔书信,就等若是有了一块免死金牌。董宣武不是袁崇焕,还不敢私自砍下张宝的脑袋,触怒信王。用自己的脑袋去换张宝的脑袋,这笔生意怎么想都不值得,哪怕董宣武前世是一名警察,爱憎分明。
张宝揣着那包蒙汗药,带着他的亲信走了。十二天后,四月十五,就是红缨会每年一度大小头目聚首的日子,也将是红缨会彻底覆灭之时。巧得很,这次大会,红缨会全权交给了张宝筹办,这是天意么
“四月十五,看到张宝发出信号,就由你来率那三百精兵上去抓人吧!就算是为了他自己日后的安全和杀人灭口,张宝也绝不会让一人逃掉,我估计张宝杀的人不会少!”董宣武把调兵的那道圣旨交给了韩天放。
韩天放喜形于色,这件事办好了,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现在他对董宣武的态度完全不同了,韩天放深深地感到此人实在是太深不可测!同样的计策若是用在他身上,韩天放认为自己也会中计,像张宝一样任人摆布。
最为难得的是董宣武似乎丝毫也不贪功,一举铲除红缨会这样的大功,居然拱手送人,这人实在是太……懂事了!
听完韩天放的报告,信王朱由检沉默了,半天才抬头问李先道:“李先生,你看董宣武究竟是什么人放纵形骸的浪荡公子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还是隐居于市的世外高人”
李先道想了想,摇摇头:“微臣也看他不透!为一个妓子痛打小侯爷,而且打完了还不打算收了这妓子为姬妾,而是让她搞什么文艺团,这简直是书中才有的事,只有不知天高地厚、没有头脑又喜欢出风头的纨绔才会做这种事。
可是偏偏这种人,却被孙阁老收入眼底,收为了门生。孙阁老阅人无数,绝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他这般高看董宣武,不会没有原因。
而且,铲除红缨会、策反张宝这件事,他也做得极为漂亮,几乎无瑕疵可寻,这也表明他很聪明。
事后不居功,将大好的功劳送于他人之手,似乎表明他不喜欢居功自傲。
董宣武,你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朱由检闭上眼睛想了很久,忽然睁开眼睛问道:“李先生,你认为孤要不要向皇兄举荐此人”
李先道微微一笑,说道:“要,当然要!董宣武铲除红缨会这件事,功他可以不受,王爷却不可不赏,微臣倒有一策,董宣武究竟是怎么样的人,一试便知龙与凤!”
不止是朱由检、李先道弄不清楚董宣武是怎样的人,其实就连董宣武也弄不清楚自己是怎样的人。
有时候董宣武也在想,如今的他究竟是二十一世纪的小警察穿越到了明末,接受了纨绔子弟的记忆;还是纨绔子弟机缘凑巧,接受了二十一世纪小警察的记忆
他分不清,他性格中混合了那个小警察的一部分执
第三十四章 大明的第一张复写纸
董宣武遇到头痛事了,刚回到董府,被老爷子狠狠骂了一顿后,董三来禀报,孙府的陈先生求见。
这是来催交家庭作业呀!这个陈先生就是孙承宗安排指导和监督他功课的人。
“就说我不在!”董宣武本想出门到济安居去,听到陈先生来了,急忙转身,打算等陈先生走了以后再出府。
董三神情有些古怪,低声说:“陈先生就在你门外!”
什么这个蠢奴才,怎么不早说怎么忘了,老爷子早有交代,陈先生来了不必通禀,可直接进府。
“是谁说你不在呀”老夫子慢慢悠悠晃着脑袋从房外走进来。
还老先生呢,进来连门也不敲一下。
“是董三,这狗奴才,谁说我不在了早说过了,老夫子来了一定要恭恭敬敬请到屋里,好茶伺候着,你这脖子上长的是狗脑袋啊”没办法,只好冤枉董三了,要不然,刚被老爷子骂了一顿,接着又要被老夫子训一顿。
“别扯董三,老夫还听得清是谁说的!”老夫子啊,你是不是属狗的,耳朵也忒灵了点吧!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
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又来了,开篇一大段《荀子劝学》,接着会有一大段韩愈的《进学解》……
还是赶快趁老夫子刚说完《劝学》,岔开话题吧,要不然,至少要听和尚念经半个小时,还不许打瞌睡:“老夫子,学生才学到《小学集解》,荀子的话还听不懂啊!”
“什么孙阁老交待的书单,你才看到《小学集结》这十多天你是怎么过来的”老夫子瞪大了眼睛,胡子直抖,长长吸了一口气,说,“还好你没说《三字经》,不然老夫非被你气死不可!说吧,《小学集解》你读到哪里了”
这十多天,当然是喝酒、打架、郊游、打猎、冒坏水策反张宝……总之连书都没有碰过,不过这些都不能跟老夫子说。董宣武本想说《三字经》的,可是没好意思说。
董宣武赶忙在书架上翻了一下,没找到《小学集解》,倒是看到翠袖正躲在一边偷笑,不由得大怒:“翠袖,还不快过来给本公子找书你们这些丫鬟,三天不打,上屋拆瓦。早说过不许乱动本公子的书!”
翠袖战战兢兢跑过来,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送到董宣武手中,董宣武胡乱翻了二十几页,随意指了一处位置:“就是这儿!”
“是这儿吗”老夫子一把夺过《小学集解》,“那老夫问你,《小学集解》开篇第一篇是什么”
真把董宣武给问着了,他哪知道是什么
“小学内……第一。”翠袖在旁边低声提醒。
可惜没听清楚,董宣武不由得把耳朵朝翠袖那边凑了凑。
“小学内篇,立教第一!老夫都听清楚了,你简直连个丫鬟都不如!”老夫子一把将书砸在书案上,“老夫看你根本就没读过!《三字经》、《小学集解》、《龙文鞭影》、《幼学琼林》都是六岁孩童启蒙时才教的书。
够了,老夫也不检查你《三字经》读过没有,总之,今天你要把《三字经》抄写十遍,明天交给老夫!”老夫子吹胡子瞪眼睛,取过戒尺,狠狠抽了董宣武手掌心十下,然后一挥袖子,终于走了。
老夫子走后,董宣武立马把《三字经》翻出来。
妈呀,怎么这么多字呀至少有一千多字,十遍就是一万多字,那要抄死个人了!
看了一眼翠袖,董宣武有了主意:“翠袖,公子我对你好不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