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唐做可汗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海之尽头
“呵呵呵,辅机你这要求还不高啊,阿栈贤侄,你房伯伯要求没有你长孙伯伯那么高,这样,你以诸葛亮为题给老夫写首诗如何”房玄龄一向以诸葛亮为偶像,他提这要求也不低。
“阿栈”什么褚遂良,什么欧阳询,还有其他的文臣们纷纷向李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得全是大佬,一个也得罪不得,李路只好硬着头皮答应,就在此时一个大嗓门震惊了众人,“阿栈贤侄,老夫要求也不高,你拿老夫为题,做首诗夸夸老夫如何”
哟,这是谁这么不要脸啊,大家一看,原来是程咬金那个老妖精,这货就来到李路面前,一股浓浓的汉子味差点没把李路熏倒了,“阿栈,您看,你程伯伯是不是大唐名将”
李路只能点头说“是,程伯伯是大唐一等一的名将。”
“那名将是不是得有首和名将相称的诗句啊”卧槽,程咬金,你说的很对啊,在场的将军们纷纷心理合计起来,是不是也找李路写首诗好夸下自己啥,你说大唐将军们都不要脸皮,除掉李靖之外的大唐将军们一致表示脸皮这东西是啥,能吃吗
连李二也无奈的看向程咬金,不要脸的老货,程咬金这老货堵住李路,非要他现场给他做首诗,这可难坏了李路,就程咬金这厮,还配作诗可不做这老货又不肯不罢休,咋整啊,最后李路逼得没办法,给程老妖精写了一首《六言诗赠程大将军》,程咬金拿到手后很是高兴,这货不由得念道,“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程大将军!”
“唯我程大将军!!哈哈哈,阿栈,还是你懂你程伯伯我啊!!”程咬金用蒲扇一般的巴掌使劲的拍了下李路的肩头,要不是李路由内家功夫,就被这厮给拍散了架子。
文臣们觉得这诗句过于平直,但武将们喜欢啊,这首诗就是写给他们这些将军的,他们纷纷打定主意,要让李路把这程字换成自己的姓氏,连李二也动了心思,他在想是不是让李路帮自己写一首诗,自己好拿出来撑门面,没错,李二就是打算让李路当枪手,果然做皇帝的人想法就是不一样。
“呵呵呵,就这样的诗句,也就是你们这些武人才喜欢!”看到风头被李路抢去,自诩诗书画三绝的卢子迁不干了,他听完了李路写给程咬金的诗之后,忍不住冷嘲热讽,“小子,老夫说你没甚子文采,看来老夫还真没说错,你身上虽有汉人血统,但委实是个粗人,粗人怎么会有文采”
这时候李二再也忍不住了,这厮明着说李路,暗地里其实连他也包括了进去,因为李二也有胡人血统,也是统兵大将出身,“卢爱卿,阿栈这孩子有没有文采,你听完了他给你做的诗句再发表意见如何”说着李二就让大太监庞德念起来了李路的诗句,“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庞德刚念完上阙,下阙还没念,就看到卢子迁头上冒出了冷汗,李路这剽窃李白大大的《嘲鲁儒》骂的正是卢子迁这样的腐儒。可不,这诗句里明着是说那些白发苍苍的“鲁叟”们,实际上就是在说卢子迁这样腐儒,他们言必称“五经”,以毕生的精力,将《诗》《书》《礼》《易》《春秋》这几部儒家圣贤之书的章句背得滚瓜烂熟,学问可算是很大了。但是假如向他们请教一下经国济世的方略,就如坠烟雾,茫然不知所对。这些人精通经书却不谙时务,李路狠狠扒了他们的皮,让人们看到的都是他们无能的内核。
当庞德念道第三和第四句的时候,在场的人们都恍然大悟,这些的不就是卢子迁嘛,老卢头此时脚下正是穿着文饰考究的远游履,头上戴着平整端重的方山巾,虽然卢子迁没有走路,但这诗句让人联想到卢子迁不慌不忙,很有风度地上了大路,宽大的襟袖拖在地上,步子还未迈动,却先扬起了一片尘土的可笑场景。卢子迁为代表的腐儒们故做庄严的神态与其实际上给人的滑稽感构成的对比让大伙儿产生出一种喜剧效果;“呵呵呵,阿栈这诗句没写错,这些腐儒就是表里不一的人!”刚才卢子迁讥讽程咬金,这下让老程可逮着机会了,这货嘴毒的很,老妖精这话一出,连李二也忍不住莞尔,为啥,他也很受不了这腐儒的酸臭气啊。
然而庞德的声音还在继续,“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第40章 早朝之前
李路让试图刷名望的卢子迁没吃到鸡反而惹了一身骚,那些腐儒眼里的一代大儒卢子迁就此名誉扫地,由于他是范阳卢氏的资深族老,这直接让五姓七望的范阳卢氏名望上很是过不去,毕竟一个能写出《嘲卢子迁》这样名篇的人,绝不是卢子迁嘴里的什么北狄小儿,相反人家不仅能武而且文也颇为不俗,再说这李路万里归宗的事迹已经广为人知,卢子迁小瞧了人家,试图踩着人家刷名望,被反怼,名誉一败涂地那是自找的。
道理虽然是这个道理,但是范阳卢氏,以及与范阳卢氏交好或者与卢子迁交好的某些人准备对李路下黑手了,这些人说难听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再说的难听点,就是搅屎棍一般的存在。
在临离开之前,李二派庞德告诉李路,要李路别忘了明儿去上朝,庞德最后说道,“小王爷,据老奴所知,明儿有人要弹劾你,你可要做好准备哟。”李路表面上感谢了庞德一通,实际上却在吐槽,李二,庞德这个死太监要是没有你许可,他会告诉我这么机密的事儿不过看在李二提前通知自己的份上,李路决定明儿少出点风头,只要不是太过分,他都认了。
就在他发愣的时候,李靖走了过来,“小子,你这下可捅了篓子喽,这卢子迁名誉扫地,他背后的卢家还有亲朋好友绝不会放过你,呵呵呵,老夫本来以为明儿只有老夫一人受罪,现在可好,你小子跳进坑里来陪老夫喽!”
咦,李靖,托塔李天王,哪吒他爹,你啥意思啊李靖都走远了,李路才一拍脑袋吗,麻蛋,怪不得李靖说自己跳进坑了呢,原来李二生怕李靖功高盖主,要打压下李天王,自己晕乎乎的一阵喷是高兴了,可是得罪了那些所谓的清流,他们和卢子迁可是穿一条裤子的,怎么,是不是想借着打压李靖一块整治下自己李路头一昂,一群腐儒,谁怕谁啊,既然你们要战,那就战,不和你们战个天翻地覆,把你们压在地上使劲摩擦,我就愧对穿越客的称号。李路从来就不是怕事儿的人!
“小王爷,陛下让我回来告诉你,明儿早些起,卯时是要上早朝的,可不要贪睡误了事!”就在李路打算回自己在安宁坊的王府的时候,庞德这个太监头急匆匆的又折回来,提醒自己别误了早朝,卯时,夭寿了噜,那不是就是早晨五点到七点嘛,李路一听头都大了,他在自己坚昆的时候,那有什么早朝的说法,早九晚五,周六周日还要休息放个假才对嘛。自己在的安宁坊离着太极宫还算近,可再近也隔着好几个坊呢,再说自己是第一次上早朝,还不能太随意了,肯定是要早起收拾的,老天啊,那是不是说半夜就得起来
钟鼓敲过四下,坐落在安宁坊的坚昆王府灯火依次点亮,仆役们忙着点火烧水,准备给他们的主人小王爷洗漱,做早饭。马夫将雪纤离洗刷干净,备好鞍鞯,就连那些亲卫也换好了锦衣,把横刀插在护腰板带上。跟着李路来长安的马长庆临时充当了王府的大管家,老头儿忙前忙后不敢有一丝大意,今天是他们家王爷第一次大朝觐见陛下。
至于李路,这厮被李二派来服侍他的太监高星在丑时刚过的时候就喊醒了,他好不容易和周公的女儿说了声拜拜,浑浑噩噩的站在床边任由宫女给他擦脸,刷牙。就连柳枝的苦涩和青盐的咸湿也没有赶走他的睡意。任由宫女还有太监们帮自己穿上四爪蟒龙紫王袍,挽起长发插上象牙簪,因为李路没成年,更没有加冠所以不能戴象征身份的冠帽,脚下换上薄底的鹿皮靴,挂好象征武将身份的仪剑,直到一个小宫女要给自己脸上擦粉时,李路才惊醒过来,这个可不能擦,小爷又不是人妖,他连忙说时候不早了,就不擦粉了。那小宫女还满脸遗憾,觉得自家小王爷应该能打扮得更漂亮一些。
就在李路起身离开的时候,还听见那个小宫女和其他的宫女在那里嘀咕,“小王爷的皮肤好滑腻,快要跟上咱们以前侍候的襄城殿下了”“是啊,锦云,你发现了没有,小王爷好漂亮啊”“还用你说,刚才给小王爷穿衣,你们就没发现小王爷皮肤比你我还要白”“若是让小王爷换上襦裙,再重新换下发髻,出去保准没人认得出这是小王爷,都会说是哪家的小娘子”李路听了好悬没被门槛绊倒,这群丫头,李路摇了摇头,他这王府里的几个宫女还有太监,都是长孙吩咐内务府送过来的,李路为人和善,加上他觉得这些宫女太监也是一些苦命人,就对他们放纵了一些,结果就是这几个丫头敢开自己主子的玩笑了,其中那个叫婉运的最可气,竟然想让他扮女妆,这绝不可以,生成这样已经很让李路苦恼了,还想让他换那啥
三两口吞下一碗瘦肉粥,李路感觉自己魂魄又回到身体,自是精神焕发,这时候自己的亲兵乌赛牵来了雪纤离,王府的中门打开,太监宫女仆役们站立两厢,李路在亲卫的护卫下出了王府,翻身上马,由于未到开坊门时间,整个坊市静悄悄的,那弯清冷的月牙就半挂在天空中,在凌晨时分,马蹄的嗒嗒声格外清脆。李路呼出一口白气,在心里使劲的腹诽这没人性的早朝制度。
昨儿马长庆早就给坊官打过招呼,腰间挂满钥匙的坊官一一打开坊墙上的侧门,这道侧门就是专门为李路开的。要知道在大唐品级不到三品就没资格在坊墙上开侧门,李路是从一品的郡王显爵,自然有这个资格,至于那个坊门,唐律里有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无故夜开坊门,有擅开者徙三千里,以长安为中心流放三千里,流放能有什么好去处,不是蛮荒就是僻壤,不会让你舒服的。出了自己的安宁坊,沿着街道向西走不多时就来
第41章 朝会风波(一)
就在李孝恭和李道宗交代李路一些上朝的事宜的时候,宫门突然缓缓打开,全身光明铠的御林军站左厢,一身冷锻瘊子甲的黑豹骑站右厢,空出的通道正对朱雀大街的朱雀门,“咦,这不是黑豹骑嘛,咋让陛下给钓来守大门了”李路一瞧,我去,李二,这黑豹骑最大的价值是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你把这样一支马上重骑兵拉来替你看大门,做仪仗,真是,真是,真是买椟还珠啊。
他刚嘀咕完了,脑袋后面就挨了一个脑瓜崩,“憨娃,你胡说什么,陛下这么做是有讲究的,按照易学,白为阳,黑为阴;橙金为阳,青黑为阴;所以御林军站左,黑豹骑居右连这都不懂,你师傅逍遥真君咋教你易学的”李路扭头一看,原来是李道宗。
李孝恭也笑眯眯的看着李路,“咋的,心疼你的这些黑豹骑了告诉你,小子,这是陛下特别要求的,他就是借此来威慑那些藏在深处的不轨之人,告诉他们要小心自己的小命,要不然这些悍勇之士就能把他们碾成肉泥!”
纳尼,真服了你们古人了,还能这么解释李路摸摸头,小声嘀咕,“我以前在西陵,要开个什么会,从来不摆什么仪仗。”
“这就是你为什么是个王,陛下却是帝皇的原因咯,好了,阿栈,好好跟在你任城王叔后边”李孝恭笑了笑然后吩咐道,李路嘀咕着站到了李道宗身后,文官以长孙无忌为首,武官以李孝恭为首,文官一行,武官一行徐徐而进,每个人都肃穆庄严,怀抱朝笏,惶惶若干城之具,李路有模有样的抱着笏板也混在武官队列里徐徐前进。
作为大唐最高权力象征的太极宫,立于三十六节石阶之上,要是站在石阶下只能看到翘起的飞檐,檐首的吉兽狻猊,獬豸在微明的天光下显得威风凛凛。在这个时代讲究的是皇权至高无上,那几乎要刺破青天的尖檐,将帝皇的至高无上表现无疑,可是落在了李路眼里却不由得轻笑,这特么不是找着被雷劈吗,更要命的是那尖檐还是用青铜制成的,多好的导电器啊,要知道青铜可比钢铁导电性强多了,听说去年夏天时候才被雷劈了几下,那些腐儒就说这是老天爷不满李二陛下的所作所为,还说这次只不过是轻轻教训了几下,想到这里李路不由得有些不怀好意的想到,是不是上苍在劝李二陛下杀兄逼父,收了嫂子占了弟媳妇之后不要做的太过,仅存的老爹就不要杀了。这当然是李路心头的恶意味,可不能说出来,一说出来,自己脑袋准会落地,恼羞成怒的李二才不会管你有没有才,是不是李家后裔,有没有对大唐做出了多大功劳,李二保准让自己变成原子状态。
庞德这个大太监站在高高的台阶上,扯着嗓子吼:“大朝觐开始,诸臣工觐见。”就这一句让李路佩服不已,尖厉的嗓音硬是喊出煌煌正大的意味。哎哟,这庞德是个人才啊,看来以后要亲近才是啊。
空荡荡的太极殿顷刻间人声鼎沸,有寻找自己位置的,有偷拿别人垫子的,也有互相施礼请坐的,还有满嘴酒气居然睁眼说瞎话,说甚子自己从来滴酒不沾的,更过份的还有一位不要脸的放了一个又臭又响的屁,惹得周围众人纷纷拿手扇鼻,那意思是说这屁啊,不是我放的,估计放屁的仁兄此刻就躲在在扇鼻子的人群里面。
平日里只有百十人早朝,大朝觐一下子塞进来近千多号人,这不乱才怪,队伍都排到殿外,按照李道宗所言,这啊还是人少,赶上万国来朝,人更多更挤。李路是从一品的郡王,又是检校兵部右侍郎,爵高官重,自然位置不错,他是武官里位置很靠前的几个人之一,在他周围不是李道宗这样的皇族战将就是李靖,李绩,程咬金,尉迟恭这样的大唐名将,这些大唐名将们看见李路,都冲他和善的笑笑,在他左侧的薛万彻还小声的冲李路说道,“阿栈,啥时候给哥哥我写首诗,哥哥要求不高,跟程大将军的差不多就好了”
李路刚想说没门,就见维持朝堂秩序的侍御史瞅了过来,“大殿上不许交头接耳!”李路只好冲着薛万彻使劲的摇摇头,哪知道这厮竟然扭过头去,装作啥都没看到的样子。
这时候就听得庞德高声喝到“陛下驾到,百官迎接!”李路这时候才看到李二出来了,他头戴通天冠,身穿五爪蟒龙皇袍,通天冠垂下的珍珠穗恰好与他的眼睛平齐,在九十九只牛油巨烛的照耀下,光华四射,就像后世的那些在舞台上乱抛媚眼的某些歌星,叫人头晕目眩,看不清楚人长得什么模样,这大概就是通天冠的最大作用了。
长孙无忌和李孝恭带领众臣三呼万岁,李二接受完了大家的跪拜,口称免礼,大家跪坐在案几之后,低头垂目作肃穆状,李路也不好做的太过分,也跟着陷入了沉思状态。
大朝
第42章 朝会风波(二)
“噢温爱卿不知你要弹劾谁啊”李二明知故问,这厮等着看好戏呢。
“启禀陛下,臣要弹劾的不是别人,正是您的族侄坚昆王李路!”温彦博看向了皇族将领那边的少年人,一脸的狡黠,一脸的不怀好意。
“阿栈,还躲在你任城王叔那里做甚子,没听到有人要弹劾你”李二此言一出,却让温彦博还有试图攀咬李路的那些人叫苦不迭,陛下这哪里是对子侄辈说话的语气,简直就是对皇子说话才有的语气嘛,看来传说中李二拿某郡王当儿子看还不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有李二还有李家皇族几个王爷护着,看来要彻底扳倒这李路是根本不可能了,甚至有可能连人家一点皮也碰不到,可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尤其是温彦博更是叫苦不迭,该死的卢寿,你咋不告诉老夫李路的靠山是陛下啊,要不老夫是绝不会趟这浑水的。
“阿栈,此人是御史大夫温彦博,卢子迁的好友,和范阳卢氏有姻亲关系,你可要小心了!”李道宗小声的对要起身的李路说道,“放心吧,王叔。”李路从席位上站了起来。
“虞国公,不知您为何要弹劾小王我啊”李路笑着走出来,那些只听闻坚昆王的文武百官们第一次看到了李路,“原来这小娃子就是坚昆王”“是啊,我等原本还以为是哪位老王爷的孩子呢”“这小王爷长得竟然我家里的小娘子还要漂亮,简直都快跟上前陈时候的韩子高了”“你可别乱说,这小王爷厉害呢,他可是有功夫的人,比劳什子韩子高厉害多了”
李路的听力很好,在听到有人把他比作前陈有男皇后之称的韩子高的时候,他红润的脸颊忍不住抖动了两下,你们太过分了,要不是不能弄死你们,小爷早把你们全弄死了。和李路交好的那些大佬们以及李二都向李路投来了满满的笑意,关于李路,他们笑话过不是一次两次了,可这相貌是爹娘给的,改变不了,李路也想过增肥,变成个胖子也好,可无论他怎么吃,就是不长肉,到现在关于这个相貌他已经无奈了。
温彦博看了看长身玉立在自己身旁的少年王爷,定了定神,果然和传闻一样,貌若女子,但是听说他骑熟,还有一身不错的武艺,有大唐兰陵王的雅号,哼,什么大唐兰陵王,一个男人长得这么妖孽,那就必然是妖孽转世,为天下计,老夫就算拼上全力也要诛除了你这妖孽,噗在温彦博这厮看来,颜值高就是有罪啊。
“你就是坚昆王李路”
“昂,虞国公,我都自称小王了,你老难道耳背没听见”
“你”温彦博差点没被气着,果然是牙尖嘴利,看来自己得好生应对才是,想到这里,温彦博顿了顿,扭身面向李二,“陛下,臣要参坚昆王五大罪,其一,既然同意并入大唐,就应该解散军队,教交出部众,由朝廷直接派人管理,坚昆王非但没有反而变本加厉,据老臣所知拥兵十万不假是吧其二,坚昆王所部虽然参加了阴山之战,也立了战功,但是由于这些番兵多是蛮人,抢掠斗殴,杀人越货,屡教不改,李大将军之所以被弹劾就与坚昆军很有关系;其三坚昆王此人依仗有几分歪才,就敢写诗讥讽一代大儒,毫无尊老之意,为人殊为可恨;其四臣听闻坚昆王不尊儒术,喜好奇技淫巧,作为陛下认可的宗室,尤其不该;其五。坚昆王长相颇似妇人,且言行出格,定是妖孽转世”
“够了,温彦博,你身为御史大夫,这样说一位大唐郡王,是不是有些觉得自己过得太舒服了”温彦博还没说完,就听的御座上的李二一拍御案,把御案上的镇纸都拍起来老高,李二看来生气了,温彦博好不知道好歹,这五条明着说李路,其实不是在说他李二
“陛下,臣所说皆有实证兼听则信,偏听则暗你若是不信,可以让我们当庭对质嘛!”温彦博硬着头皮说道,李路听了却是暗笑,温彦博你真行,这兼听则信,偏听则暗明明是几年后魏黑子提出来的,你倒好,这就发明出来了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