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品庶女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晓村
梅宜轩却看着姚福生问:“姚师傅,可是身子不舒服晚辈从进屋就发现你身子太弱,要不,让晚辈给你看看“
说实话,梅宜轩对中医、外科并不擅长,她只是对生物医药有些研究,而且有了些成就。可是,作为医者,其他领域也均有涉猎,所以,她才需要打制一套在古代有可能用上的器具。
如果这些东西能打制,那么其它东西是不是也能弄出来呢
姚福生见梅宜轩样子不像玩笑,心里不禁又燃起了希望。
自从自己被京都一霸郑耀辉给削去了手指,虽然当时疼的晕了过去,但好在一条命保了下来,自己也从首席工匠沦落为了废人。每每想起他都郁结在心,悲愤难言。
可是,自己只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普通百姓,怎么惹得起当朝一品御史大夫的侄子这个哑巴亏不吃也得吃了。不过,就算他失去六根手指,就算成为废人,他也不会卖了自己。
当初郑耀辉竟然让他们全家都卖给他,而且是签死契,如果签了,意味着他们全家就成了别人的奴才,生死都捏在别人的手掌心。自己当场拒绝后,却招致了被剁去六根手指的下场。
不禁如此,还当场扬言,如果谁敢雇用他,他就要谁好看!
毕竟他多年积累的手艺,里面的小窍门可是千金难买,如果有他指点,不论是金银器皿、还是锻造铁器都会上升一个档次,财源也会滚滚而来。这也从根本上断绝了他的生路,因为一大家子基本上都是他在养活。
自己原来的东家迫以淫威给他结算了工钱,其他的工友也敢怒不敢言。等他醒过来,已经被工友们给抬回了家,家里已经兵荒马乱,一片凄惨的哭声。
原来,郑耀辉还派人对京都里的民间大夫暗地里打了招呼,不允许他们替他医治。后来,还是儿子启顺打听着好像回春堂背后的东家不怕郑家,这才求到了那里。
回春堂果然来了一位张大夫,替他止了血,敷上金疮药,才算是救了他一命。照当时流血的程度,如果继续流下去,他非得血流干了不可。
就算这样,他也元气大伤,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养了很久才勉强下地。
因为彼此之间地位相差悬殊,他虽然不甘心也无可奈何,慢慢的也就想开了。自己一家只是任人踩的烂泥,只求能平安的过活也就是
第九十一章 治病
于是,她进一步解释道:”姚师傅属于劳心伤神、思虑过度,所愿不随、所望不得,愤懑郁怒、肝气郁结,才会伤神而损脾,脾气受伤则气机郁结,升降失调而脾失健运呵呵,简单说,就是姚师傅身体并没有太大的毛病,只要每天保持心情愉快,不想出门就在院子里多走走,就能很快的恢复健康。
”是啊是啊,桑公子真是神人啊,我家老头子就是从我家接二连三的出事后,天天的怪自己,尤其是我儿子一去不回后,更是夜夜睡不着觉,总是说,要是他肯卖身,虽然是奴才最起码还活着,这么地一天天的身子才垮了的。以前老头子的身体可好着的呢,就是没有几根手指流了那么多的血也没垮得了“
姚夫人虽然听不懂梅宜轩前头所说的那些难懂的话,但大概意思却懂了,主要是梅宜轩说的和他们家的事都对上了,知道老头子身体没事,高兴之余,忍不住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
姚福生将信将疑的深呼吸了一口气,虽然心里还有些质疑,有些不敢置信,但内心却放下了压在心头的那块大石,感觉浑身都轻松了。
天知道,自从家里连续出事,他的心理压力有多大,等到他真的躺下了,也曾去回春堂去找那位张大夫,可是他却说自己没事。他以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四处求医问药,钱花了不少,病情让那些大夫忽悠的越来越重,自己也以为就要不久于人世了。
现在,这位桑公子却说自己没病,且说的头头是道,心里先就信了几分。于是,轻咳一声,打断了老婆子的话,问:“桑公子,真的不用吃药吗”
梅宜轩沉吟了一下,说:“如果想要尽快的恢复,还是吃些汤药比较好。这样,晚辈给你开一副汤药可好”
姚福生苦笑了一下,暗道,看吧,天下的大夫都一样,这不,还是得开方子既然没病还开药干什么自家现在哪里还有药钱他刚想拒绝,却听梅宜轩笑着道:“晚辈进院子时,发现在东南角有一片花卉,其中有一种百合花,只要”
“桑公子你请喝水。”小霞娘端着一杯热水走了进来,把水杯放到了梅宜轩面前,刚好听到梅宜轩的话,不禁问道,“百合百合能治病吗”
院子里那些花卉,有好几种,还是自己刚嫁进来时种植的。那个百合寓意着百年好合,还是和夫君一起种下的。现如今百合早已经历经几个寒暑,花开花落,夫君却杳无音讯,也不知是生是死,心里不禁黯然神伤。
不过,想到百合竟然能医治公爹的病,心中感觉很安慰,只是,这百合花真的能能治病吗
梅宜轩肯定的说:“是啊,百合花可是味良药,能治疗多种疾病。姚师傅的病只要按照晚辈的吩咐,过不多久就会好的。“然后话锋一转,语气间带了丝规劝,”只是,姚师傅,就算生活不如意,也不要自我放弃,更不能失去活下去的勇气。要知道,在这世上,活着远比死去更艰难。你都不在乎死了,还在乎活着吗”
虽然梅宜轩并不了解姚福生家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但毋庸置疑他这是心病,要不也不会自己放弃了求生的**。还好得病的时间不长,自己稍加规劝也许还来得及。
其实,就算姚福生守口如瓶,梅宜轩也能从他家的落魄以及他被人削断的六根手指中,能猜出背后的隐情。无非是得罪了京都里的权贵,所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些权贵哪里是他们这些普通百姓招惹得起的
“谢谢桑公子金玉良言,老朽受教了!“姚福生抱拳在炕上给梅宜轩施了一礼,满面惭愧的说。
刚才梅宜轩的话犹如醍醐灌顶,让他瞬间惊醒过来。是啊,自己死都不怕了,还怕活着吗虽然儿子再也没有回来,但他相信他没有死,就算儿子已经不在了,他
第九十二章 泥巴
也不怪梅宜轩起疑心,如果不了解姚福生家的实际情况,她也就不会在乎。可是,这一反常现象让梅宜轩留了心,不禁凝神倾听着四周的动静。
果然从西厢房里传来隐隐约约的动静,动静不大,如果不是她饮用过空间水,又在空间泡过澡,第六感特别灵敏,肯定不会留意这微小的动静。就算听见,如果不是起疑也不会注意这些动静。
可是,两个孩子和一个还算是年轻的妇人能干什么呢再联想到刚才姚福生又把图纸要过去了,一个隐约的真相就呼之欲出了。
不过,梅宜轩不打算问什么,这样隐秘的所在,事关姚家全家的生死,她可不想贸然的问出口。只要把自己需要的东西给打制出来,管他是谁打制的,能看见合心意的器具就行。
梅宜轩看了看时辰,对姚福生说:”姚师傅,晚辈图纸上的东西能否打制出来“
姚福生苍老的脸上呈现一种少有的激动,像是突然之间又活过来一样,眼里闪烁着激情。他似是终于下定了决心,抚摸着图纸说:”好!我试试,不管怎么说,我要证明自己不是废物!“
其实,姚福生此举是冒了风险的,可以说,把全家的生死都赌上了。万一这位桑公子是对手派出的人来因他上钩,他们家就真的完了。
不过,姚福生看这位桑公子眼神清正,小小年纪一身正气,这身气派不是装就能装的出来的。这样的人应该是可以相信的,绝不是那些鸡鸣狗盗之辈,所以,他才下决心接了这个活儿。
实在是家里的情况让他不得不冒险,他还要养活一大家子,还要传授孙子孙女技艺,只能咬牙搏一搏了。要知道,不论干什么没有钱寸步难行,但愿这位桑公子真的是可以信任的。
梅宜轩见姚福生真的接了自己的图纸,心里也很高兴,抱拳施礼道:“多谢姚师傅,不知多长时间能打制出来如果我没有空出来,就让今天跟着我的薛大哥来取,行吗”
“可以。”姚福生说,”一个月之后来取就行。“
“不知打制这些东西需要多少手工费今天晚辈带来些银钱,先付一部分。”梅宜轩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银袋,放到了炕沿上。“这是五十两银子,不够的话下次来时再全部付清。”
“够了够了,这些足够了!”姚福生说着,用颤抖的手拽过银袋,不禁百感交集。
这些银子在之前虽然也不少,但是因为自己有底气,一年下来也能挣几十两银子。今非昔比,现在家里连一两银子都拿不出了。这些年积蓄花光后,全凭着儿媳绣些绣品偷偷的拿去卖,才勉强维持一家人没被饿死。这也是他为什么要接下桑公子的活儿的原因。
“那,姚师傅,晚辈还有事先告辞了。”梅宜轩说着,向姚师傅施了一礼,就走出了正屋。
这时,姚夫人急忙从厨房走了过来,不好意思地说:“桑公子,你看也没什么招待你的,家里条件实在是”
梅宜轩笑道:”没事的大娘,您先忙着,晚辈多有打扰,告辞了。“说着,她不着痕迹的扫了西厢房一眼,转身走出了大门。
姚夫人非常热情的送了出去,到门口时往外看了一眼,小声说道:“桑公子,你慢走。”说完,赶紧缩了回去,关上了大门。
西厢房屋门后正扒着门缝往外看的一个小鬼,被梅宜轩刚才一望吓了一跳,急忙后怕的拍了拍胸脯,小心的看了一眼在地上忙碌的姐姐和姑姑,吐了吐舌头,嘻嘻的笑着也跟着忙活去了。
第九十三章 置办房产
梅宜轩走出姚家,四下看了看,却没发现薛八斤的身影。
这时,一条人影从门口的大槐树上无声的飘了下来,落到了梅宜轩面前,正是薛八斤。
“事情办妥了”薛八斤问。
“嗯,图纸留下了。”梅宜轩说着,率先往胡同里走去,边走边问,“赵大哥没来吗没出什么事吧怎么这么久了还没找过来”
薛八斤机警的看了看四周,低声说:“二里早就到了,我们俩分了工,他在前面门洞里呢,我负责姚家。”
梅宜轩皱了皱眉,问:“出了什么事”
薛八斤说:“咱们刚一进姚家就被人盯上了,多亏二里来得快,我们俩把人解决了,放心,我在树上观察了一下,周围已经没有人再盯着这里了。”
梅宜轩心里一咯噔,不由得放缓了脚步,问:”怎么解决的“
薛八斤用手往脖子上比了个手势,嘿嘿笑了笑,似是怕自己的动作吓着了她。
梅宜轩一听就坏了,自己可真是给姚家带来大麻烦了。
背后之人既然存心想要姚家家破人亡,还特意派人盯着姚家,那一定会时刻关注着姚家的动静。如果突然没了消息,那么姚家势必成为迁怒的对象。
现在姚家只剩下老弱妇孺了,哪里还能承受再一次的打击从幕后之人的行事来看,很明显在玩猫捉老鼠的游戏,一旦触怒他的底线,姚家就完了。
梅宜轩脑子里须臾间转了几个念头,最后才当机立断说:”薛大哥,你和赵大哥赶紧买套房子,最好在距离南城门近的地方,以后万一有什么事,离开也方便些。“
薛八斤不安的问:”小姐,我们是不是给你惹麻烦了“
”没关系,房子早晚我都得买,只是提前了而已。“梅宜轩说,”也不知一套一般的四合院需要多少钱“
“大约有两千两也就够了。”薛八斤想了想说。
梅宜轩看着他真心佩服的说:“薛大哥懂得真多,刚来这么两天就把房价摸清了,而且在南方这么多年,一口京都话还真地道,不知道的,一定以为你是京都人士。”
薛八斤沉默了一会儿,才黯然的说:“我本就是在京都出生的,七岁那年才离开了。”
梅宜轩有些意外,没想到薛八斤竟然是京都本地人,不由问道:“怎么就离开了”
薛八斤一边观察着胡同里的动静,一边解释道:“我父母都过世了,我就去了南方外祖家里,谁知道外祖父母都已去世,舅母舅母不是很喜欢我。后来我趁着一个机会就离开了舅舅家,被童将军救了一命,并让师傅教授了武艺,留在了童家。这次被童将军特意派过来就是因为我会说京都话,免得让人起疑。”
“那赵大哥也是京都人吗”梅宜轩问。
“他是京都外郊的,他是十岁那年离开的,只不过他是童家的家奴,是童将军有一次来京都办事买的下人。童将军见他聪明伶俐,就请师父教授了武艺。只是,他底子好,以前学过,悟性也高,师傅还经常夸他呢。”薛八斤不无羡慕的说。
梅宜轩这才知道为什么他们二人对京都这么熟悉,口音也是正宗的京都口音,心里不由对舅舅万分感激。
同样是两个人,如果操着外地口音,很轻易的就会引起注意。如果是本地口音,就算是做邻居,也不会惹人怀疑。
这就是至亲之人,方方面面的都给你考虑到了。他不会说太多
第九十四章 货郎
梅宜轩待薛八斤、赵二里离开后,她也紧接着走出了银碗胡同。她手里摇着扇子,信步在街上走着,看似观看街上的风景,却在留心着周围的动静。
这一留心,还真是有了发现。在自己的左侧,始终有一人在距离几米远的地方,不紧不慢的跟着自己。只是,这人跟踪的很高明,并没有向自己看一眼,自己也没有那种被人盯着的感觉。
这个男子一身普通的装扮,中等身材,身穿青色长衫,一双小眼睛讨好的看着路人,看着有几分市侩的味道。他肩上挑着一副担子,担子两头各挑着一个方形木箱,木箱里花花绿绿的什么都有。他左肩挑着担子,右手拿着一个拨浪鼓,边走边吆喝着唱。
“都是兄弟姐妹京都人儿,
给您们送点儿好东西儿,
咱家的东西可不骗人儿,
糖果、玩具、针头线脑、还有那胭脂水粉儿,
粗布、细布、绸缎布,鞋底、鞋面、鞋拔子,
木梳、篦子、瓜果、小吃、笤帚、簸箕样样那个全儿
他这一吆喝,附近的妇人们都纷纷走出家门,聚拢到了他的货担前,纷纷挑选着里面合自己心意的东西,每次他都点头哈腰的说着讨喜的话,逗得老少妇人们喜笑颜开,心满意足的又纷纷离去。
梅宜轩起初并没有留意他,因为他好似没有目的地,就那样在街上肆意叫卖,遇到有人买时就停下来,一点也不东张西望,也不特意盯着某一个人、或地方瞧。
她还饶有兴趣的盯着那货郎担子看了看,感觉别有趣味。直到她走了两条街,这个货郎还在自己后边跟着时,她才警觉起来。
自己为了怕有心之人跟踪,特意饶了一圈,没有直接去舅舅家。这个货郎竟然跟了她两条街,这绝不是巧合和偶然。还真是有耐心,竟然不动声色、巧妙的用货郎作掩护来跟踪他。如果不是自己机警,岂不是把他引到舅舅家去了这么一想,梅宜轩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舅舅在京都也就几天的时间,这次进京一定与南疆的公事有关。南疆可是敏感地带,那里驻扎着十几万兵马,而舅舅可是从五品的归德郎将,有心之人一定少不了拉拢。如果拉拢不成,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对付他。
舅舅的家眷不在京里,在京都只有她们母女三人是舅舅的软肋。自己虽然化了妆,但如果被人跟踪到梅府,立即就会被人联想到一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