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大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东南
虽然心有不满,但太尉始终没有出言反对,那时正在全力的打压梁大将军,估计也是不想惹的陛下不快。
可是许敬宗是何许人也成精的人物啊,太宗皇帝一朝,就颇受倚重,虽然此人心术不正,但终究有几分才学。陛下把此人召到身边,恐大有深意。
师父你乃不出世的高人,一入大军就做出惊天之事,满朝堂都想看看左武卫一个小小的参军到底有何本事,能解几万大军的危难。陛下现在手脚被缚,能用之人少之又少,三省六部的官员不是太尉的手下也是他的故吏,剩下的全都是墙头草。做事的本事没有,见风使舵的本事倒是见涨。
那日的朝会,太尉明显有捧杀师父的意思,如果不是梁大将军护着,只怕此刻左武卫早已没有了师父的容身之地。杀人不见血,师父没有见过太尉,半点恩怨都没有,缺下如此的狠手,恐怕也是察觉师父不是凡人,有通天的大本事。
陛下让你去太医署当一个博士,恐怕也是为了让你躲清闲,毕竟身在宫中,太尉不好太过于威逼。”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却有无缘无故的恨哇,想到长孙无忌对自己虎视眈眈苏小义就觉得无比头疼,自己不过是一个涉世未深的年
第二十九章送上门的李治
此章节?
第三十章被揍的大狗
正在院里把一把横刀抡的虎虎生风的大狗余光到处就看到门房呆立在那里不再动弹,那个脸色惨白的内侍不屑一顾,把门房一脚踢开,给身后的一个年轻人让开路。
家里人被打了,大狗手里的横刀顿时有了目标,一个回身横刀的刀刃就冲向了王福满,虽然几日之前见过这个没有胡子的老头儿,但是大狗对他的印象很不好,一个走路都没有声音的人,本能的让大狗很排斥。
知道这个内侍本事不小,不然也不会走路的时候发不出一点声响,与其说是走路,不去说是飘更合适。
听主人说好像是宫里的大监,连薛小公爷见了都要礼让三分。大监是什么官大狗不知道,但是看到一家人被打大狗觉得自己需要做点什么,管你大监小监,敢闯进家里在大人,这么嚣张,分明就是目中无人,先砍你三刀再说。
横刀腕出一个漂亮的刀花,寒光闪闪就奔向王福满的双腿。按着大狗的想法和感觉,仅仅眨眼的功夫自己的横刀就应该砍中那内侍的皮肉。可是刀过去了,却扑了一个空。
王福满心中不屑,三脚猫的本事也敢在自己面前动刀,爷们提刀杀人的时候你这死奴仆还在娘胎里呢。仅仅看大狗握刀的手势就知道这个蠢货的本事全都是从战场上得来的,经过高人教授的本事决不会那样我着刀柄。
稍微一侧身就扣住了大狗的手腕,轻轻一提,大狗就和他的名字一样,成了一只不能动弹的死狗。
李治对大狗没有一点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苏小义的家,左边看看右边瞧瞧,一双龙眼似乎要把所有一切都收入眼中。
院子挺好,被整理的十分平整,墙边居然还有几只竹子,有附庸风雅的嫌疑。刘滔这个纨绔倒是大方,这一处院落可是在永兴坊,价格不菲啊。
李治慢悠悠的在院里里瞎逛,还捡起地上大狗的横刀像模像样的挥舞了几下,到底经过名家的指点,李治的刀法颇有章法,一招一式的基本功很好,就是不知道能不能上阵杀敌。
李家马上得天下,太祖李渊对自己的几个儿子要求甚为严苛,君子六艺一样没落下。特别是他最厉害的儿子李二,更是人中龙凤,能带兵打仗的人就没一个简单的。能把瓦岗寨的那群响马降服岂是一般人可比连李渊自己都感叹比不过。
好的传统需要继承,虽然李二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很失败,把好好的一个李成乾逼成了嗜血的变态,把李泰逼的想造反,但也有成功的地方。比如说六艺中的骑射,连最为老实的李治胯上战马也是威风凛凛,弓箭在手百发百中,每年皇家狩猎他能擒获几只梅花鹿。
现在不是太祖皇帝之时,李治不需要亲自上阵杀敌,就是真的统兵打仗,也不会跑到阵前去砍人,所以学习刀剑更多的是为了保持一份血性,保持皇家优良的传统。
大狗依然被拎在半空,王福满没有要放下的意思,就这么举着大狗跟在李治的身后,小心伺候。李治随手劈出去的一招被王福满夸成了一朵花。
“圣人身手不凡,这刀剑的功夫又精进不少,假以时日,只怕老奴也不是圣人的对手了。”
拍马屁的本事让大狗汗颜,这个没胡子的老头一肚子坏水,连他都看的出来,即使再来十个这样的年轻人,在这老头的手下也走不过三招。
 
第三十一章最吓人的是人
李治进了后院,迈着四方步,大模大样,一点也没见外,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是在私闯他宅,按照大唐的律法,主人家此刻把他诛杀都没无罪。
可是他是大唐的皇帝,整个天下都是他的,一家小小的院子算什么!如果他愿意,三省六部所有官员的家门他都可以任意进出,把门砸了都没事。
大唐的律法是用来约束百姓的,他处在食物链的最顶端,律法于他而言只是一纸文书,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家天下的概念深入人心,虽说千年之前商鞅就对秦孝公说过大王犯法与庶民同罪,但也只是为了骗骗治下的百姓,给官员一个歌功颂德的机会而已,不能做数,皇帝不会当真,官员也不会当真,寻常百姓更不会当真。
曹操的战马踏坏了农田,装模作样的要拔剑自刎,旁边的谋士苦苦相劝,最后斩下几根头发就糊弄过去了。
这种事没必要当真,如果旁边的谋士没有眼里,准备眼睁睁的看着曹操自刎,估计曹操的脑袋没掉,他的尸首已经挂在城门之上了。
苏小义还没有成亲,也没什么亲人,后院自然没有什么不便,实际上如果不是李治来到后院,还看不到三个混蛋抱着肚子晒太阳的丑态。
一个是薛家的小公爷、一个是太医署丞、还有一个就差了许多,小小的八品参军,三个人四仰八叉的躺在皮裘之上,一副呆傻之状,让李治十分不爽。
朕每天都得正襟危坐,走路有走路的规矩,吃饭有吃饭的规矩,说话有说话的规矩,连和后宫佳丽们的床帷之事也有各种规矩,当皇帝真的很累,每一天都过的很辛苦。
朕如此的辛苦,你们这群混蛋凭什么可以这样惬意!一副饱暖思的欠揍模样,让人发指。
用鼻子嗅嗅,空气中还残存着饭食的味道,各种香气混合在一起飘过来,让李治不由的咽了一口口水。什么饭食如此喷香扑鼻
李治吃过无数的美味袖珍,本以为天下的食物也就那样,自己贵为天子,还能有什么自己没品尝过呢连传说中的烤骆驼宫中的御厨都能做出来,味道极好,就是耗费巨大,也就敢在群宴的时候拿出来。寻常时候如果被御史言官发现自己居然如此奢菲,劝谏的奏折能填满太极宫。
还不敢发脾气,打不能打,骂不能骂,只能忍气给群臣认错,不能让那帮沽名钓誉的言官得逞,自己如果忍不住惩罚了他们,只会让他们更兴奋。最后自己落一个昏君的指责,他们落一个忠臣的名头,自己亏大了。
王福满有揍人的冲动,脚都抬起来了被李治一个眼神给瞪回去了,揍人这种事当然要朕来做,这三个混蛋怎么说也是朕的臣子,既然行为无状,今日朕就好好管教一下。
孙正权自己见过无数次,几乎每日他都来宫里给自己治疗头疾。薛讷也不陌生,薛仁贵驻守玄武门,偶尔也带他去长长见识。况且自己去过薛家很多次,都揍过他好几次了。
另外一个摸着肚子在舒服的哼哼的肯定就是苏小义了。
没看出有几分隐士的样子,倒更想一个好吃懒做的废人。仅看鼓起的肚子就是吃撑了,没有节制的人都没有大出息,连自己的口腹之欲都把控不住,更恍论他事。
李治突然有些失望,把朝堂搅闹的犹如一池春水的苏小义,就是这副模样毕竟也是皇氏后人的高徒,
第三十二章厚黑学
李治惬意的坐在皮裘之上,王福满紧紧跟在身后,一双阴测测的眼睛盯的苏小义直冒冷汗。到底是皇帝,身体娇贵,经不起地上的寒意,王福满小心的把三张皮裘叠加在一起,还跪坐上去试了试,觉得软硬刚好才小心的搀扶着李治坐下。
苏小义、薛讷、孙正权此刻都跪在地上,不敢言语。刚才可是差点打了皇帝啊,想到刚才苏小义手几的棍子薛讷就一阵后怕,李治受伤自然不可能,他身后的大监王福满身手不凡,只怕苏小义的棍子还没抬起来脖子就被他拧断了。
王福满的本事他薛讷可是见识过,至今想起来都心有余悸,那就是一个杀神啊,惹不起惹不起。
幸好自己发现的早,如果不是自己觉得有人走进,翻身拽住了苏小义,真不敢想现在自己这几个人会有怎样的下场,断几根骨头是肯定的,以王福满的脾气,仅仅是断几根骨头那就是他大发慈悲了。
“苏小义,刚才朕听你说朕心思不纯,感觉十分好奇,不知可否为朕解惑一二令师皇家后裔,隐士高人,能调教出你这样的得意高徒,学问自然是深不可测。你得皇氏真传,不管是医术还是营造法式,都有独到之处,想必这学问同样精深。这帝王之术,令师难道也有涉猎”
这话十分阴险,别说苏小义,连王福满都暗暗吃惊,忍不住哆嗦了一下。帝王之术,圣人这话说的真是可怕至极。
孙正权冷汗连连,趴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这就不是也被了,这分明就是要杀人的征兆,被皇帝问的这般直白,一点遮掩的意思都没有。回答的稍有不慎,那就与谋反无疑。
苏小义也没有料到自己和大唐皇帝的第一次对话居然会如此凶险,令他本来挺激动的心一下加速了不少。虽然李治问的云淡风轻,甚至脸上的笑容都能让人如沐春风,但是和他问出的话连起来,就让人想到了笑里藏刀这个形容。
祸从口出啊,苏小义异常的后悔,现在可是盛世大唐,没有后世的言论自由,你多说一句都有可能被有心人听到,更不要说自己是李治的重点照顾对象,刚才说的兴起,早把千骑司忘在脑后了。更不要说偏偏遇到李治穿着常服进门,被人全都听去,曹仁连回禀都不用。
“小臣不敢欺瞒,家师久居深山,所学甚多,除医术外,对算学、格物、营造、化学等都有涉猎,因久居西域之地,对大秦、大食等地的新奇学问知之甚多。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以除我中原学问外又兼学各地之所长,以为我用。家师尝言,师夷长技以制夷,四方蛮夷能在荒芜之地扎根立命,绵延至今,久不断绝,定有其久存之法。
我大唐物华天宝,人才辈出,学问更是浩如烟海,虽百年不得窥其一隅。然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大唐学问高深之人数不胜数,不管是诗词歌赋,还是兵法谋略,再或是桑蚕农事,四夷皆不可比。然四夷能绵延至今,岂是蛮力若能为家师苦寻四方学问,从算学到格物,从营造法式到排兵布阵,无一不究。最后终有一家之言,虽不及孔孟之万一,但能用之当世,为我大唐尽绵薄之力,家师亦足愿。”
薛讷听的热血沸腾,恨不能马上奔去草原和突厥大战一场。孙正权高山仰止,对苏小义的师父神往不已,王福满一脸冷漠,但是
第三十三章惊鸿一瞥狄仁杰
梁建芳离开了长安,一家人走的静悄悄,没有惊动任何人。几辆牛车还有十多个部曲自太阳刚刚升起来,街鼓敲响的第一遍,就出了城门。
千骑司一路尾随,从梁建芳一家出门开始就有人去宫里回禀李治,没有任何异常,梁建芳连一句抱怨的话都没有,只是不断的催促奴仆尽快赶路,牛车被赶的很急,车轱辘快速转动,摩擦在青石砖上发出一阵轻响。梁家的部曲高度紧张,战马一刻不停,手摁在刀柄之上,稍有异动横刀就会出鞘。
皇帝的旨意写的很清楚,今日落日之前必须出长安前往郑州赴任,迟了就是抗旨之罪。
没有人来送,梁建芳看看发白的天空,心里稍稍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欣慰,到底都知道自己的处境,如果一帮人浩浩荡荡的来送他,走不到郑州估计他就会身首异处。
高德逸在家闭门不出,虽然这次的征讨陛下并没有问罪高德逸,还因为牢山之战的功劳夸赞了几句。可是到底还是被人抓住了机会,有御史弹劾,说高德逸私蓄战马。虽然经过查证高德逸并无私蓄战马之事,但是在他的家中发现了两匹上好的汗血马,那是牢山之战时苏小义抓到的马群里少有的好马。
苏小义软磨硬泡的牵走了一匹,让高德逸十分心疼,一个狗都没养过的家伙,怎么能养这么好的马,可惜了。
在草原的时候就看到他两眼放光,眼睛盯着马就没松开过,比见到女子还兴奋。没想到这个混蛋胆大包天,居然偷偷的弄回家两匹。
私蓄战马没有,可是你家有这么好的马居然不献给陛下,而是自己留着,这就是不敬之罪。
御史的话让高德逸百口莫辩,怎么好端端的又多一个不敬的罪名
武将很直接,能动手一般都懒得去动罪解释,弹劾他的御史被高德逸追到家里,结结实实的打了一顿,听说腿骨都折了。
御史的家人用一块门板把人抬到了京兆尹哭天抢地的要求阎立本严惩凶手。
光天化日,朗朗乾坤,居然有人上门行凶,被打的还是朝廷命官,这还得了,阎立本气冲冲的冲了出来,却发现人家口中的凶手居然是刚刚从草原征讨归来的高德逸。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一边是以不怕死著称的御史,他们发起狠来连皇帝都发怵。一边又是位高权重的武将高德逸,谁都不能得罪。
阎立本被逼的左右为难,只得进宫觐见李治,请陛下做主。结果被骂了一个狗血淋头,李治一口茶差点吐到他的脸上,呛的李治直咳嗽,指着阎立本半天愣是没说出话来,身后的宫女赶紧上前拍背,一阵手忙脚乱。
阎立本啊阎立本,你才是京兆尹,朕把这么重要的位子交给你就是因为你秉公执法,铁面无私,长安勋贵无数,不怕死的也不在少数,稍有些软弱的人根本就做不了这京兆尹,你这样跑进宫来是来是告诉朕你软弱无能吗画画的本事了得,断案就不行了
被李治顶回来的阎立本大发淫威,对啊,老子才是京兆尹,管你是御史言官还是武将勋贵,只要在这长安城,都要遵纪守法,御史的婆娘,你也不必哭泣,根据我大唐的律令,不得越级上告,此事当由长安县管辖,你去击鼓鸣冤吧!
说完扔下愣在当场忘记哭泣的御史老婆,进宫画画去了,来召他进宫的内侍说,驳马国遣使朝贡,陛下召他进宫画像。
&n
第三十四章欺陛下年少
裴行俭夺门而出,留下刚刚进门的狄仁杰风中凌乱。
那妇人一看进入县衙大堂的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相貌普通,脸色略黑,一脸风霜之色,顿时一脸不屑。看此人的穿着不过是县衙内的一个小吏而已,有什么本事能管他家的事!
“你是何人”那妇人趾高气昂的问道,心里已经打定主意,今日就在这里等裴行俭回来,眼前的这个小吏要是敢多言老娘的一双利手可不是摆设。
“在下长安县衙法曹狄仁杰。”
狄仁杰妇人在脑子里搜寻了一下,没听过,长安城里好像也没有姓狄的勋贵,一个小小的法曹而已,根本不入流。
不理会,接着哭,裴行俭跑了,这长安县衙跑不了,你裴行俭难道还能一辈子不来案几推倒了,仪仗推倒了,连大堂的窗户都被卸下来一扇,这哪里是喊冤,这是来拆房子啊!
问过左右才知道地下躺着正在哎呦哎呦喊疼的那个老头是御史,被左武卫将军高德逸打断了骨头。
原来是此事啊,今日一早就听说高德逸提马纵市,直奔一名御史的住处,巡街的武侯连连避让,不敢阻拦。原来被揍的就是此人。
活该啊,狄仁杰心里嘀咕,一大把年纪了不好好的在家颐养天年,跑去太极宫弹劾人家刚刚征讨归来的将军,这不是摆明了让人家难堪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