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大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东南
现在好了,所有的担心都没有成为现实,皇后不能生养又如何现在不是也有了一个便宜儿子嘛,虽说和亲生的不能比,但是只要保住皇后的位子,其他都是小事。
亲情和权力相比,总是要逊上一筹。
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权力更是如此,比之钱财有过之而无不及。
圣旨宣读了,李忠为大唐太子,所有人都很满意,除了皇帝和武媚,可是那又如何
即使再不情愿,李治也不会和满朝的大臣为敌,那是最愚蠢的做法。
不觉间醉意朦胧,看到长孙无忌已经醉了,抱着殿里的盘龙柱在跳舞,连外袍都扯飞了。
下面附者如云。
雄厚苍凉的歌声传出太极宫,飘荡在外面,引的薛讷一阵鄙视。
这群连刀都拿不起来的文臣,居然唱如此雄壮浑厚的战歌,真是有辱我等武将。
熬过了三个时辰,喝了两坛上好的曹家酒,薛讷
第四十八章闻所未闻
到底是久经沙场之人,坊官的刀还没有提起来就被薛讷一脚踹翻,哎呦哎呦的起不来,看样子断了几根骨头。
其余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跑都来不及,不是倒在地上就是趴在墙角,脸上痛苦不已。
这个混蛋分明就是喝多了,在耍酒疯!
惹不起啊!
撞进苏家大门的时候苏小义手里的藕片正准备下油锅。
院门巨大的轰响惊的苏小义手心一哆嗦,筷子上夹着的藕片顺势跌落到油锅之中,溅起几点滚烫的热油。如果不是苏小义反应过来赶紧躲闪,此刻脸上定然多出几个血泡来。
谁呀!敢擅闯老子的地盘,这长安城都容不下你了坊官呢,武侯呢,金吾卫呢
宫里都已经吵闹三天了,三天来老子就没睡过一个好觉。谁说永兴坊好的,紧挨着皇城每天天还没亮就听上朝的鼓声也就罢了,这大宴群臣也不能连着三天不散场啊!
向来冷清的延禧门每到夜色降临就异常热闹。金光门每天照常关闭,即使天大的事都不容更改,那些晚上要进宫喝酒的,还有喝的酩酊大醉准备回家的,都来到了延禧门。
吵架的、叙旧的、吹牛的、打嗝的、放屁的,全都挤在这里,令守卫苦不堪言。
知道你们这群混蛋是去参加太子的加冕了,一个个吃的酒足饭饱,满脸都是油水。有更无耻的居然从袖子里掏出一只烤好的羊腿来,说吃的意犹未尽,准备回家再细细品尝。
这就过分了,我们兄弟在这值守,炎炎烈日之下想喝口酒都不能,饭食也是粗鄙不堪,宫里的那些混蛋厨子根本就没好好做,饼子居然是夹生的,还有那些菜,一点油水都没有。
你现在拿着一只烤羊腿在我面前晃悠,不是找着挨抢嘛。
大胆贼人,居然敢盗窃宫中之物,还在此招摇过市,恬不知耻,视我羽林卫如无物也
年轻的官员很不服气,哥们不过是拿了一只烤羊腿而已,属于文人的雅好,你们这帮糙汉不懂不要乱说!
还盗窃宫中之物帽子扣的好大啊,我家会缺这等贫贱之物
正要上前分辨就被羽林卫拦在一边,羊腿也被抢了去。哼,某看你也是无心之失,念在你是初犯,这次就不与你计较。下次再犯,定抓不绕。
这样的偷羊腿事件不断上演,乐此不疲,最开始羽林卫十分不解,左右不过就是羊腿而已,能来这里的人就没有一个简单的,家中即使在贫困也不会连羊腿肉都吃不起。
后来才发现端倪,原来宫里的厨子居然在羊腿之上撒了胡椒粉。
怪不得!
相比之下,怀中抱着半坛子酒就不算什么了。
张大在坊门口伸长了脖子,对着延嬉门长吁短叹,太子加冕这种隆重之事可不常见,家主没有资格去实在是天大的憾事。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张大身为苏家管事,每时每刻都在想着苏家可以变得强大。
虽然也知道苏小义以后绝对不可限量,拜官授爵是应有之事,能让皇帝亲自登门的放眼长安城,在家主这般年纪的有几人能做到
本应是胸怀天下的年纪,不知道为何家主对去太医署如此不屑。
虽说区区一个博士实在算不得什么,还没有左武卫的参军来的实在。但是在宫中做事啊,又是在太医署,见到陛下的机会选比寻常人要多。
只要家主勤奋做
第四十九章裴行俭的烦恼
撒了半天酒疯,把苏小义刚做好的红烧肉还有驴肉火烧全都塞进了肚子里,薛讷满意的沉沉睡去。
坊官一身是伤的去县衙上报,居然有人敢夜闯永兴坊,还打伤数人,此等大事让刚刚睡下的裴行俭惊出一身冷汗。
所以差役全部起来,拿着横刀、锁链就准备去永兴坊抓人,坊官积极的前面带路,一边走一边指着说就在前面不远处。
县衙距离永兴坊不远,熟悉的不能再熟悉,哪里用的着你一个坊官在面前带路
一脚把坊官踹开,裴行俭提马狂奔,永兴坊就在眼前,所有人都给我打起精神,放跑了歹人,谁都脱不了干系。
巡街的武侯全部往永兴坊靠拢,在薛讷睡的正高兴时裴行俭带着人马浩浩荡荡的围住了苏小义的住处。
左右不过一处小院子,裴行俭疑惑的看看随行的坊官,就是此处
坊官把胸脯拍的震天响,打着包票说绝对没错,他一直派人跟着,一刻不敢少离,那人进了这出院子就再也没出来。
苏家的门房吓的魂不守舍,赶紧去回禀,今天真是倒霉,刚才薛小公爷把门踹飞了,还没有找人修门,县令又带着一帮人气势汹汹而来,连锁链都拿上了,看样子是来者不善呐!
张大慌慌张张的赶来询问,连鞋都没来得及穿。还好是炸日,地上不凉,光着脚也是暖融融的。
不知裴县令深夜来访,有何见教张大是见过裴行俭的,不仅见过,还很熟悉。
裴行俭虽是长安县令,但对兵法一道甚为痴迷,数次去薛家登门拜访,向薛仁贵讨教兵法战阵。
张大原来身在薛家,自然时常遇到。
裴行俭本来一脸愤怒,这几日琐事实在太多,如果不是有狄仁杰在,他早就暴走了。
本来心情稍稍有些转变,太子加冕的仪式他也有幸去凑了个热闹。虽然人都排到了墙角,连太子什么样都没看到,但这份殊荣是跑不掉的。
满大唐你出去打听打听,有多少人能进宫,又有多少人能见识到太子加冕这样的盛事。
可是还没得意两天就有无数的琐事伴随而来。
好不容易处理完了准备一觉睡到天亮,被窝都还没暖热呢,就听到有人禀告说有人夜闯永兴坊。
这还了得!
顾不得小妾哀怨的眼神,裴行俭只得立刻带人前来擒拿。
这可不是小事,夜闯坊门,说不得要砍头的。也不知道是谁居然如此大胆,永兴坊可是紧挨着皇城啊,万一是行刺之人那麻烦就大了。
这几日宫中正在大宴群臣,如果出了差错,他裴行俭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遇到熟人了,裴行俭看到来人居然是张大,顿时一愣。抬头看看门楣之上那个苏府的匾额,十分不接。
张大赶紧躬身行礼:“裴县令深夜来访,可是有要紧之事”
“坊官回报,有人擅闯永兴坊,打伤坊官,翻墙而逃。又观此处大门已破,可是那歹人逃入此处”
张大大惊,赶紧否认:“裴县令明察,苏家遵礼守法,不敢为违,岂能做出夜闯坊门此等为违律法之事来。全家一十六口,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不僭越。坊官及众相邻皆有目共睹,望县令明察。”
明察是一定的,出了这样的事,他这个县令要是还不闻不问,不等到天亮就会有人进宫弹劾。
御史言官得罪不起啊,防火防盗防言官,亘古不变的真理。
既然遇到熟人,这事就有了眉目,把张大拉到一边,两个人在院内嘀嘀咕咕。
“小张,搞什么夜间闯坊门,你家不要命了幸亏来的是我,要是金吾卫来,早把你家搜个底朝天了。”
 
第五十章给李治的贿赂
还有庄子上那面嚣张的曹字旗,想破了脑袋也不知为何几家为何要打出曹字的旗号。
这其中定然还有自己不知道的隐情在里面。
越想就越是心惊,这样一个神秘莫测的年轻人,自己确实应该躲远一点,免得受了无妄之灾。
裴行俭拱手告辞,带着人马走了。走之前还对张大说有时间请苏参军一起喝茶云云,前后态度转变之大让张大茫然若失。
坊官屁股上挨了好几脚,趴在地上直哎呦,看样子被揍的不轻。
从屋里冲过来的大狗悻悻然,手里的横刀都准备好了却没派上用场,让大狗很不爽。
张大拍拍大狗的肩膀,摇摇头,一副孺子不可教也的失落模样,武力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有时候进就是退,退就是进,说话客气不代表服软,拳头紧握也意味着要杀人越货。
这样的道理大狗根本不懂,说了也是才说,整个苏家,除了家主,也就是自己明白这样高深的道理了。不被人理解是多么无奈啊!
张大背着手走了,留下大狗在风中凌乱,手里的横刀无处安放。
苏小义很想剁了薛讷,试了试手里的菜刀,没好意思下手。
夜闯坊门啊,薛讷你这混蛋好大的狗胆。仗着你老子是羽林卫大将军就如此放肆大唐律法森严,这也就是裴行俭没好意思和你较真,他要是真把你抓了,你老子都不能出头,只能乖乖躲在家里闭门不出。
就这样言官也不会饶了他,不弹劾个十天半月就别想安生。
你薛讷在左武卫待傻了
前面梁建芳刚刚被陛下贬出长安,这里面有多少是文官下的绊子如果你不知道就回家问问你老子。
每天都把纨绔这个词儿挂在嘴巴就真以为在长安可以横行无忌了
那是众人不和你计较。
打几个人,掀翻几个小摊子,在普通人面前摆摆谱儿,这很正常。勋贵嘛,要是这点权力都没有,那还有什么意思只要不触及底线,就没有人来管。
毕竟谁家还几个不成器的后人,都是当后辈来看待,没必要那么较真。
可是如果你闹的不像话,那就是另一番道理了。
少不得会被人说成恃宠而骄,欺压百姓,一顶鱼肉乡里的大扣过来,谁都接不住。
你还不能辩解,毕竟家大业大,谁能保证自己不屁股一点阿堵之物都没有挺大的一家子人,你不会真的以为凭着朝廷的俸禄和封地的食邑就能养活吧
赶紧滚蛋,趁着裴行俭不知道是你,坊官也没有认出你来,赶紧走。
铠甲卸下来,这东西太招眼,穿着这身铠甲出去,没有走出永兴坊就会坊官认出来。
管一身大狗的衣服,什么都不要说,也不要回头,现在就走。只要不被曹仁发现,你就偷着乐吧,否则陛下知道了,你吃不了兜着走。为了给陛下一个交代薛伯伯也会把你禁足,没有两个月你别想出门。
薛讷哆哆嗦嗦的拍着脑门,一脸茫然:“老苏,我真的夜闯坊门,还把坊官给打了”
“如果没有人发现,这点事算个屁。可是把裴行俭给惊动了哇,人家带着一堆人马浩浩荡荡的过来,把门都给堵了,你指望这事儿能悄莫声息的过去
别说永兴坊,京兆尹、金吾卫、千骑司,就没一个不知道的。此刻你只能祈祷着没人知道是
第五十一章否个屁
大唐的朝参基本沿用了前朝的惯例,凡京司文武职事九品已上,每朔、望朝参;五品已上及供奉官、员外郎、监察御史、太常博士,每日朝参。
李治一朝又进行了稍微的调整,规定四品及以下的官员每个月逢一、五日朝参,三品及以上的每月一、五、九朝参,另外一群人很厉害,每天都要去,生不如死。文官五品以上,还有两省的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他们这群倒霉蛋被嘲笑为常参官。
像苏小义这样的左武卫行军参军根本就没有参加朝参的资格。
左武卫不属京司,只是在长安轮番,虽然苏小义是八品行军参军,但进宫参加朝参还是算了。
至于他兼任的那个太医署博士,问了下孙正权,从八品,品级也是低到尘埃里了。而且整个太医署根本就没有参加朝参的资格,太医署的职责就是好好的给皇家看病,至于讨论国家大事,那不是你们该考虑的事。
连孙正权都不参加朝参,他苏小义就更别提了。
不过去皇城当值是跑不掉的,苏小义穿戴好太医署的官服,手里拎着精美的食盒,两个丫鬟早早的就已经在屋在等候,接过食盒,放进大门外的牛车里。
家里的丫鬟已经放弃了伺候苏小义的念头,从家主进门的第一天她们这些丫鬟就被拦在门外,一律不得入内。
管事张大试探了几次都被苏小义狠狠痛斥,说自己堂堂左武卫参军,又是太医署的博士,不是酒囊饭袋,也不是长安城里的纨绔,哪里用得着下人伺候!在草原之时,爬冰卧雪,为保大唐江山奋勇杀敌,数月不洗衣,常年不卸甲,令突厥狗辈闻风丧胆,仓皇而逃。回到家中岂能奴役我大唐子民!
话说的振聋发聩,引人深思,连苏小义自己都觉得他的形象高大了许多。
张大深深的叹服,说家主真高义也。家里的丫鬟哭成了泪人,恨不能立刻为家主去死。
苏小义心中很失落,古人的审美真的有病,明明二十多岁才是女子最美好的年华,在大唐为何会被形容为年老色衰你们的眼睛都吓了吗
丫鬟把苏小义的官服整理一下,又跑到屋子里把苏小义忘记的鱼袋挂在腰间。里面是进宫用的鱼符,万不可忘,不然会被守卫拦住。
苏小义对门口的牛车十分不满,那辆木制的牛车走动的时候吱吱嘎嘎,隔着半条街都能听到。
全部都是木制,一点铁料都没用到。车轴是用纹理细腻的榆木制成,结实是结实,就是和车轮连接起来转动的时候摩擦力太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