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大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东南
虽然李治不知道马克思,也没有读过资本论,但是他对
第五十六章上门踢馆招人恨
不一样的地方,同样的场景,苏小义十分后悔,好好的拍什么马屁,安安静静的做一个小透明,等到太医署轮值,皇城开始清人,自己就回家多好。
皇帝的马屁哪有那么好拍的
伴君如伴虎,别人躲都躲不及,自己还要凑上去,你不倒霉谁倒霉
薛讷啊薛讷,老子为了给你擦屁股,容易吗一点消息没打听出来,反而被困在了御膳房。
几个膀粗腰圆的厨子站在一旁对自己怒目而视,等着看苏小义出丑。
上门踢馆这种事非常招人记恨,苏小义把脚都伸到人家御厨脸上了,能给他笑脸才怪。忍到现在没动手还都是王福满的面子。
如果不是王福满站在一旁兴致勃勃的想看看苏小义庖厨的本事到底有何神奇之处,估计几个凶神恶煞的厨子早就把苏小义摁到一旁狠揍了。
拿你的爱好和人家吃饭的本事比,这是最大的侮辱。
还好那个厨娘此刻在,看到自己原来的主人居然也来到了御膳房,激动的直抹眼泪。
这可是自己最大的恩人,如果不是教会了自己做饭的手艺,此刻的她哪里能进宫给当今陛下做饭食吃。
现在回家的时候连坊官见到她都是点头哈腰一脸谄媚,说话都是捏着嗓子。
坊官啊,以前万万不敢惹的官儿,为了能过几天太平日子,时不时的要去给他送几文铜钱。不然总有人上门找麻烦。
现在不用,家里的孩子在昭国坊可以梗着走,只要不是惹到官家,坊官连问都不问。
从宫里带出去的几株花草买了一个好价钱,到底是宫里的东西,沾着龙气,戴在身上鬼神莫近。
坊官死皮赖脸的要有了最旺盛的一株,没提钱的事。
算了,反正宫里这些东西也不缺,有时间了再去找找,应该还能找出不少。
日子过的舒坦,厨娘从未想过有一天整个家族居然会以自己为傲,家中所有人都把她当成最有权威的人,连族里的长辈都说她是最有出息的一个。
以前娘家人从来瞧不起自己,每次回家都被遭受无数的白眼。
现在好了,回家的时候坐着牛车,穿上最干净的衣衫,再带上一点御膳房里的吃食。距离娘家还有几里路就看到一群人已经早早的在村子在等候,心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御膳房的东西可是稀罕之物,寻常人难得一见,就是一根最为普通的萝卜,也比外面的顺眼。皇帝吃的东西能是一般能比的
家中的长嫂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想让自己把做饭食的秘诀告诉她,好摆一个摊子赚点铜钱。
被厨娘严词拒绝。
这是传家的本事,以后还要传给儿子的媳妇儿,外人万不能再传。别的都好说,这事就是说破天去也断然不能同意。
厨娘的手很利索,半只肥猪在她的手里连一炷香的时间都没挺过去就被切割的整整齐齐。
宫里是没有猪肉的,羊肉、鸡肉、鹿肉甚至老虎肉都有,连熊掌都备的足足的,起码有十只。
只是猪肉这种肮脏之物向来等不了大雅之堂,身为宫里的御厨,自然不屑这种低贱之物。
况且蒸出来的肥厚肉片吃起来油腻无比,还有一种浓烈的腥味,实在下不去口。
听说苏小义居然要给陛下做几道猪肉的饭食,厨子差点把御膳房给掀掉。
这可是宫里,不是你家门口的肉铺子。猪肉这种贫贱之物岂能带进宫里来!不行,坚决不
第五十七章以示惩戒
李治吃的很满意,那道炸藕盒不错,里面的肉馅肥瘦刚好,外面的藕片清脆香甜,恰到好处。
武媚手里的筷子迟迟未动,虽然鲜香的肉味不断入鼻,但是几盘子的猪肉还是让武媚心生反感。
在心里嘀咕了几十遍,却未曾想到陛下口中盛赞的苏小义就是这副缩首缩尾之人,满肚子的圆滑,一点的风吹草动他自己就会毫不犹豫的缩回去,坚决不接触。
许敬宗足够的老奸巨猾,还不是被陛下捏的死死的,老老实实的窝在卫尉卿的位置上,一点怨言没有,只要陛下发话,随时准备撕咬朝廷中的重臣。
可是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武媚总觉得自己无法掌握。规矩做的很好,没有一丝逾越,此刻已经下面跪了好一会儿了,请求陛下恕罪。
拎着一盒饭食来请罪,还被罚到御膳房去做菜,真是难得的少见。陛下的童趣显露无疑,但是也足够证明,苏小义已经走进了陛下的内心。
难得啊,年纪轻轻就能靠住大唐皇帝这棵参天巨树,以后不可限量。武媚觉得自己要想在朝中有一个得力的助手,此人必不可少。
许敬宗可为鹰犬,然终不能为陛下所放心,注定了不会有太大的前途。寻常之时可用之,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自己人。苏小义就是陛下的自己人,这点武媚十分确定。
“几口粗鄙不堪的饭食就想让朕饶了薛讷,小子,你行贿的手段一点都不高明。”李治惬意的用筷子夹起一块肉,放在嘴里细细咀嚼几口,很满意肉的味道。
“薛讷夜闯坊门,你以为朕会不知长安县衙和京兆尹也就罢了,下面的差役都是一群蠢才,抓几个歹人绰绰有余,其他的就算了。
可是你连千骑司也不放在眼里,是瞧不起曹仁的本事还是不屑朕选人的眼光”
“陛下千载明君,才智无双,微臣的那点心思岂能瞒过陛下龙眼。
薛讷酒后无状,微臣不敢包庇。然骤然降罪,恐引众人猜疑。原左武卫大将军梁建芳被贬,如薛讷再活罪,只会让众武将人心惶惶。
况薛讷之父薛仁贵位高权重,高居羽林卫大将军,如薛讷被严惩,文臣定会捕风捉影,妄测君心,弹劾之声骤然而来。陛下该如何处置”
“你很聪明,可是朕不喜欢聪明的家伙。相比像你这样的聪明人,朕更喜欢用没有脑子的笨蛋。
滚吧,别打扰了朕吃饭的兴致。告诉薛讷,酒坊的利润,他家的那份,再减上三成,以示惩戒。”
“微臣替薛讷谢过陛下。陛下赏罚分明,实乃我辈之楷模,为表我等臣子的朗朗忠心,那减去的三成利润,臣等以为罚入内库最为合适。
虽然陛下堂堂天子不屑区区铜臭,但臣下忠心不可不表,还请陛下不吝收下,以全我等忠义。”
“嗯,也好。朕富有天下,德泽四海,区区几文铜臭只能污秽朕的宫殿。但尔等拳拳之心朕不可不察。此事你和曹仁言语,朕懒得理会。”
李治继续享用他的美食,武媚到底还是忍住了,减肥是不用减肥,她的体态正好,再减就要露骨头。只是猪肉这种东西她还是下不去口,二十多年的饮食习惯不好改。心理障碍这种东西很难克服。
苏小义无所谓,反正我是照着李治的要求做的,武媚你再不愿意我也没办法。虽然知道几年之后你会成为皇后,再过上几年就会成为大唐真正的决策者,名为后,实为帝。
可是现在李治是皇帝,只能先把李治
第五十八章坎坷的道路
可是长孙无忌依然在勤勤恳恳的拦权,打击异己,清除政敌。连梁建芳这样的大将军都被他趁机问罪。
为何
权力如深海行舟,不进则退。掌舵之人虽力有千钧亦难如履平地,盖天之风,吞舟之鱼,稍有不慎就会席卷而来,轻者木舟摇摆,重者有倾覆之危。
欲保大舟,必乘风波浪,虽风平浪静亦一往无前,切不可贪图美景,稍加松懈。
可是自己的家人呢躺在祖荫之下沾沾自喜,饱食终日,碌碌无为,不思进取。不知创业之艰难,不思家族之长远。以为今日之家业能得长久之传承,鼠目之光,安能视千里之事!
自己历尽艰难才从感业寺回到宫里,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也。
陛下恩宠极盛,以陈王李忠为太子才换来朝廷众臣的妥协,自己才被册封为昭仪。
自己的母亲倒是支持自己,到底是血溶于水,不管自己如何她都无条件的赞同,即使舍了命不要也要护自己周全。
两个姐姐也是近些时日才有缓和的征兆,不再对自己冷眼相待。
在她们心里,自己是不守人伦大道的,该被乱棍打死才对,此刻却被封为昭仪。虽然有意亲近,但是心底的不屑还是让她愤怒不已。
通往权力的道路上本就布满荆棘,鲜血淋漓,没有谁可以轻松的得到。天子如陛下者不是也同样血流满地
龙子啊,太宗皇帝的几个皇子就没一个简单的。李承乾、李泰、李恪,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
可是皇位只有一个,想要得到又岂是易事
李承乾最可惜,有一个好母亲,正儿八经的嫡子,又是长子,名正言顺的被太宗皇帝立为太子,满朝文武就没一个反对的。太宗皇帝也很满意,悉心教导,言传身教。
本以为会教出一个英明之主,可惜太宗皇帝太过用力,对李承乾期望太高,导致这个皇帝的好苗子几近发疯,嗜血成性。
位居东宫之时时常命太子六率互相冲杀,名其曰练兵。
都是真刀真枪啊,又不是打突厥,在郊外摆开战阵,杀的你死我活,好好的大唐精卒被李承乾无谓折损,怨声载道。文臣武将义愤填膺,弹劾之声不断。
面对朝廷的质问,李承乾不思悔改,反而不屑一顾,说出技不如人,死有余辜这样的混账话来,伤透了武将的心。
感情死的不是你家的人,武将很想把李承乾揪过来暴打一顿,这话不能说,否则有诅咒李二的嫌疑。
可是道理没错,都是娘生爹养的,就因为你李承乾,白白的死了。如果是死在战阵之上,谁都无话可说,打仗就没有不死人的,说不得谁倒霉,没能熬回来。
但是白白死在你李承乾的手里就太窝囊了,连个军功都没混到,一个敌人也没看到就丢了性命。这种结果无法让人接受。
尤其是武将,虽说见过无数的死人,亲手斩杀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可是对自己手下的兵卒,他们还是很爱惜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那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为了打仗,死再多的人他们都能接受。可是想李承乾这样,却有滥杀无辜的嫌疑。
不知悔改的李承乾居然还要效仿太宗皇帝准备造反,逼迫太宗皇帝退位。
该是有多愚蠢才会做出这样的事
皇帝的位子早晚都是他的,何必要急于一时他才二十多岁啊,那么心急做什么
李承乾的权力之路崩塌了,跟随的人被太宗皇帝杀的一个不剩,血流成河。
一个想得到权力,一个要守护权力,虽父子不能相让。
魏王李泰,聪明绝顶的人物,文治武功样
第五十九章不堪回首月明中
得到的再失去和从未得到到底哪一个更让人具有挫败感
对着青灯古佛,武媚深深的思索。
如果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孑然一身,不被打扰,武媚觉得也没什么不可接受。
事实已经是这样了,她又如何去更改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感业寺并没有表面看上去祥和宁静,反而波澜诡异,大有无风三尺浪的架势。
事实证明,能进宫做妃嫔的女人就没一个省油的,做李二陛下的女人更是个个有着莫大的心机,稍不留神就有被坑害的危险。
可是伟大的李二陛下已经驾崩了,上天之子注定要回到天上去,人间的坟冢不过是后人为了纪念的时候有个去处而已。
长孙皇后到底是杰出女子,陪到李二到最后,死后也能和李二葬在一起,永不分离。
其他的未亡人就要精彩的多,做为一位权倾天下的帝王,伟大的天可汗,他的妃嫔自然不会少。
虽然佳丽三千这样的形容词着实夸张,但是从皇后从采女,一共有十级,按照大唐律制,仅仅是最底层的采女就是二十七人之多,这么算下来的话李二有名分的老婆最少也得有四十多人。巅峰时期甚至可能有百人之多。
如此多的女人不可能都去殉葬的,大唐风气开放,这样的殉葬制度惨无人道,文臣武将都十分反感。李二自己也觉得自己死后应该不用这么多女子围在自己身边,所以特意下旨自己死后后宫不必殉葬,皆到感业寺出家即可。
这已经是莫大的皇恩了。感业寺乃皇家寺庙,地处禁苑,安置这些人再合适不过。
李二的驾崩对于这些女人来说和天崩地裂有着同样的效果。
管你是夫人还是才人,管你是妃还是嫔,管你是才人还是婕妤,统统都给我去感业寺出家。
曾经高高在上的妃子们此刻如有阶下之囚,随便一个下人都可以欺负。至于才人和宝林、采女这样的,更是被折磨的惨无人道,痛不欲生。
宫里的婢女和宦官好像都有一种欺软怕硬的病,在别人得势是拼命的讨好巴结,失势的时候又拼命的踩上两脚,恨不能把所有的愤怒都撒出去。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但却有无缘无故的恨。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并不是所有的妃嫔都和宦官还有婢女有仇。事实上在感业寺值守的宦官和婢女都是从宫里淘汰出来的。换言之,都是伺候主人的时候不卖力,或者年纪大了不中用被发配到这里。
这些人心底的怒火异常强大,犹如烈日下的干柴,只要有一点的火星就能成燎原之势,烧光一切阻挡之物。
来感业寺出家是不能带着随身婢女的,连衣服都需要自己清洗。
没办法,你来这里是出家的,不是游玩的,如果每个人都带着几个婢女,那感业寺不就乱套了!
佛门清静之地,人越少越好。
况且婢女宦官乃宫里之人,并非你个人的奴仆,宫里没你的位子,那些附属在位子上的待遇自然一并取消。
人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有些东西只有失去了才想到去珍惜,可惜已经悔之晚矣。
有一个特别庸俗的词语叫后悔药,俗不可耐,如果换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就要有诗意的多。
可惜当时这两种说法都没有。众多美丽的妃嫔只能在哀叹悔恨中回忆着自己美好的过往。
过去的一切仿佛都值得回忆,连自己受过的苦似乎都变得甜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