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大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东南
在家族利益面前个人感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政治婚姻是一件很奇怪的事,让人着迷,使人疑惑。
只不过是两个年轻人的结合,竟然就能将两个家族捆绑在一起,从没有血缘关系变得密切不已。
他们的动力源自哪里?
是出于对自己一方孩子的爱护还是仅仅需要这样一个借口?
再或者是心理上的一种自我安慰?
要知道,虽然古人的婚姻相对稳固,但是感情之事是勉强不来的。没有感情的婚姻名存实亡。为何即使是这样名存实亡的婚姻依然能够有着强大的力量,让两个家族联合起来,为争取更大的利益而联手并进?
这种婚姻的哲学问题涉及到的人性复杂而深邃,即使是最厉害的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无法解释清楚。
好在王皇后并不反对,也并没有非常的排斥,因为相对于大部分女子而言,她能有这样的婚姻已经是所有女子所梦寐以求的了。
而且她对李治并不反感,他比长安城里那些纨绔强了无数倍。到底是李氏子孙,流传着李二身上的血,身份高贵,才学过人,风度翩翩,几乎满足了她对未来夫君所有的幻想,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李治其实也无所谓,此刻的李治年纪还很年轻,对女子的好奇心很重,爱情这样的字眼还没有出现在他的大脑里。
他在宫中所见,都是强大的父皇对女子予取予求,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样的强势让李治印象深刻,潜移默化之下只觉得天下女子都是这样,只要他想要,就能轻易得到。
这样的无声教育让李治对爱情并不十分向往,他简单的以为,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简单到就剩下性。
所以对于娶妻,他基本上是无所谓的,娶谁都一样,和这个女子欢爱或者和那个女子**,他都能接受。
况且,王皇后当时很美丽,在长安也是有名的美貌无双。
不用刻意追求,美人自己入怀,李治觉得还沾了点便宜。
羡慕?
当然羡慕!
君不见,我辈贫寒庸人,欲找一女子终老而不能,凭什么李治什么都不用做就有美女主动扣门啊?
羡慕不来的,说过了投胎是一门技术活儿,大家各安天命吧。
不管大家愿不愿意,太子的大婚隆重举行,普天同庆。无数长安纨绔子弟在恭贺李治的同时心碎了一地。美女结婚了,新郎不是我,人间惨剧啊!
可是这种美好的日子并没有过很长时间,因为李治发现,他的太子妃和他并没有共同语言,甚至干脆就没有语言。
自己的这个太子妃,真的太高傲了,根本就没有做太子妃的觉悟。
才子佳人的故事有很多,古往今来数不胜数。可是这些故事,无不是到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成最后结局,连外国的王子和公主故事也是同样。结局总是会用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意犹未尽的结束。
其实他们的生活不可能是幸福的,再美丽的爱情到最后都会不可避免的滑向庸俗。
爱情是两个人的,但是婚姻却是两个家庭,甚至两个家族的。
况且还有审美疲劳这种问题存在,这对于李治来说是不可忍受的。
王皇后年轻貌美,可是她的学识和智慧实在无法于她的美貌匹配。
刚开始李治贪恋她的美貌,对于她的一些不足视而不见,或者还觉得自己这个傻乎乎的妻子有几分天真烂漫的可爱。可是日子一长,当他对她的美貌失去兴趣,又没有什么新的兴趣点能让他着迷之时,李治的反感就随之而来。
第九十一章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他现在是太子,背负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不仅是东宫之事让他焦头烂额,更因为一种深深的危机感萦绕着他,让他心头犹如压着一块巨石,难以言说。
太子这个位置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高危职位,成为众矢之的。
前车之鉴太多了,让李治不得不思考自己的处境。
远的不说,前隋的杨勇,本朝的李建成,现在又有一个李承乾。如果再往前追,被废的、死掉的太子就太多了,这样的前车之鉴让他不得不多想。
毕竟承乾的死给他的阴影太大了,现在他居住的东宫,原来就是承乾的啊。
到现在他都不觉得东宫是自己的地方,有种鸠占鹊巢的错觉。偶尔的,他甚至感觉承乾还在这里,坐在某个地方阴测测的看着他,让他还回属于他承乾的太子之位。
这些他都不能和人说,只能自己默默承受。
身为太子妃,当时的王皇后理应体会到李治的烦恼,毕竟是一个屋檐下的人,只要稍稍留心,就能知道李治所有的心事。
可是王皇后根本就没有这样的心思,她还沉寂在自己编织的美好爱情之中,幻想着自己以后会成为大唐的皇后,母仪天下,为女子表率。
进宫之前,她的族人就告诉她,她的未来尊贵无比,大唐所有的勋贵都要敬她三分。被恭维之声冲昏头脑的她并没有意识到,李治才是她的天,她的主宰。她所得到的一切,都源于李治。
作为一个聆听者,她是不合格的,所以李治非常的苦闷,当性的需求退去,李治对她充满了失望,他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上的满足,更需要精神的慰藉。
所以武媚的出现才让李治彻底沉沦。
武媚最高明的地方在于,她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李治内心的苦楚她都了解,不用李治说出来武媚就已了然。
相对于王皇后,武媚才是李治的知己,是他可以发泄苦闷的地方。
从一开始,王皇后的定位就是错误的,这才有了萧淑妃的趁虚而入,有了武媚的情感寄托。
说到底,王皇后不是败给了别人,而是败给了自己。
妖月的话让王皇后幡然醒悟,原来她的高傲一文不值。她可以对任何人仰起高傲的头,但是在李治面前,她必须谦卑恭敬,这样才能走的长远。
可惜她明白的着实有些晚,武媚作为李治的红颜知己,已经在李治心里有了一块地方。
可是对于她来说,现在最大的危机依然是萧淑妃,只要萧淑妃失宠,她就有把握重新获得李治的关爱。
至于武媚,威胁并不大,不过是先帝的一个才人而已,能翻出多大的浪来?
只要打败萧淑妃,她就获得了胜利,自己只要稍微动动手指,武媚就会乖乖就范。
妖月说的不错,此刻的她确实需要一个帮手,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武媚都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武媚就是以这样奇特的方式重新回到了宫中,匪夷所思的过程连武媚自己都不敢相信。
心灰意冷的武媚从来没有想到,自己还能够回到李治身边,而且帮她脱离苦海的,居然是王皇后。
这个世界上是没有后悔药的,不然王皇后一定会买回来大吃特吃。她从未想到,武媚不仅打败了萧淑妃,还打败了她。到最后甚至连她皇后的位置都给夺了过来,还夺去了她的性命。
这样的结果,她没有想到,妖月没有想到,整个王家都没有想到。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王皇后已经达到了她能达到的顶峰,接下来的日子,她就像秋天的鲜花一样,不可避免的凋谢了。
武媚终于进宫了,当群臣发觉的时候武媚已经堂而皇之的入了李治的房子。
木已成舟,满朝文武虽然惊骇莫名,但是也毫无办法。
总不能再把她赶回感业寺吧。不仅李治不同意,整个李氏也不会同意。
这样的丑事不能宣扬,连御史都默契的保持了沉默。
所有人都默认了武媚的回宫,没有反对。
刚入宫的武媚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她抚摸着宫殿高大粗壮的柱子,仰望着插入天际的太极宫的屋檐,感受着重获新生的美好,感叹着命运的无常,世事的艰难。
我武媚,时隔两年,终于又回来了!
她已经完成了蜕变,完成了成长,一路荆棘的走来,让她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子变成一个对权力充满渴望的女人。
这是时代的造就,这是命运的裂变,这是世事的逼迫,这是生命的绽放。
武媚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受到新生的魅力,她尽情的呼吸着自由的味道,感受着权力的强大。
宫里的所有妃嫔都压抑着,沉默着,冷眼旁观着,以一种局外人的心态准备看一场争宠比赛。
平静如水的皇宫总需要一点意外之事来点缀,不然实在无聊的可怕。
对于这场争宠大战,她们十分期待,无论谁输谁赢,对于她们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嚣张跋扈在宫里人尽皆知,如果说你没有受过两个人的窝囊气,那只能说明你的运气实在太好。
她们都怀着热烈的期望,希望两个人能打个你死我活,两败俱伤。最好是两个人都被打入冷宫才好。
精明的萧淑妃从武媚进宫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她疯狂的打砸着宫殿里的一切东西,瓷器、玉器、金银器,所有她看到的东西此刻都格外的碍眼。
皇后啊皇后,你的脑子进水了吗?武媚这样的人你都敢把她拉进宫来,你是傻了还是疯了?
能让太宗皇帝都防范的女人能是善良之辈?胆大包天的她在李治还是太子时就极尽勾引之能事,祸乱宫闱,做出有悖人伦的天大丑事。
这样心机的女子你都敢把她弄进宫来,还有你我的活路?
萧淑妃从内心生出一种深深的恐惧感,她不知道李治会是何种态度,但旧情复燃这种事到底会发展到何种地步她一点把握都没有。
第九十二章我的直觉
武媚有一种很神奇的魅力,她进宫之后没多久就和所有人都打成一片,成为大家的知心好友。
那些本来对武媚怀有莫名敌意的妃嫔突然发现,原来武媚不过也就是一个寻常的女子而已,虽然貌美,但到底已经不再年轻,快要三十岁了啊,她的美貌又能支撑几年呢?
而且,当初在宫里流传的传言说武媚心狠手辣,杀伐果断,她进宫来,所有的妃嫔都没有好果子吃。
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她很谦逊,也很温顺,待人很好,连宫里的婢女和宦官都能够感受出来。
她说话很轻,走路很轻,脸上总是带着温暖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
这样的人很受大家的欢迎,不过才进宫一个月,武媚就收获了大多数人的心。
最高兴莫过于李治,他惊讶的发现,大家接受武媚的速度异常的快,也异常的顺利,没有什么巨大的阻碍,很多人都称赞她,仿佛一夜之间,武媚就成了那个最受人欢迎的人。
当然有人不高兴,李治想来想去,好像也就只有萧淑妃,她已经不止一次的说过,武媚这样的人不该进宫,否则会给皇家带来巨大的麻烦。
那可是先帝的女人啊,萧淑妃几乎歇斯底里,如此有悖人伦之事,陛下难道就没有一点愧意?
这话从萧淑妃嘴里说出来就已经宣判了她的结局。可能是她一时激动,导致口无遮拦,不然这样伤自尊的话她断然不会说出口。
那可是李治啊,他和武媚之间的事情本来就处于一种微妙的状态,他心里当然有愧疚,还有害怕和兴奋。
可是所有人都不能指出来,李治最后的那点尊严使得所有人都不能直言。
所有人都知道武媚的身份,也都知道李治心里最忌讳的是什么。所以都心照不宣的保持了沉默,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不然有掉脑袋的危险。
以萧淑妃的智慧,这样没有水平的话确实不应该从她嘴里说出来。她最好的反击方法应该是稳扎稳打,避其锋芒,攻其不备。
毕竟李治好不容易才把武媚接到宫里来,还没温存几天呢,你就跳出来指责李治有悖人伦,这不是找着挨打吗?
萧淑妃这样昏聩的话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她能在宫里压王皇后一头就已经证明了她的智慧,如果不是她接近崩溃,断然不会说如此的话。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怀疑武媚一定在某个地方某个方面狠狠的刺激了萧淑妃,才导致她智商不在线。
不管如何,萧淑妃失宠了,速度之快让人瞠目结舌。谁也没有想到,武媚的战斗力居然如此强悍,不过区区数月,萧淑妃就败下阵来,连一场像样的撕逼大战都没发生。让大家不免兴趣缺缺。
王皇后志得意满,看着失宠的萧淑妃,心里十分的得意,原来萧淑妃如此不堪一击!早知道这样就不用武媚进宫了,她自己就能搞定。
这就是典型的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人不自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稍有不慎就会滑入无底深渊。
而王皇后正是如此。
她在得意的大笑时并没有看到身后武媚不屑的嘲讽。
萧淑妃失宠了,下一个就是你了王皇后,既然我已经进宫了,那你就把皇后的位置让出来吧。谢谢你给我的机会,没有你,这辈子我可能就只能在感业寺孤独终老了。可是宫里是危险的,我已经走过了太多的荆棘,我的痛苦和恐惧你不曾体会。
我和你不同,你出身高贵,从太子妃到皇后,一路走过来顺利的让人嫉妒。高高在上的你体会不到我跌到尘埃里的卑微。
我需要权力,无尽的权力,所有拦在我面前的人都必须让开,否则只有毁灭。
我很焦虑,十分焦虑,特别焦虑。我已不再年轻,必须趁着现在,用尽所有力气来抓住一切。
任何人都不能阻挡。
连萧淑妃都不是她的对手,王皇后就不足为虑。
事实上王皇后还没有感觉出来武媚的招式,她就莫名其妙的被李治冷落了。原来虽说她不得宠,但是隔几天李治还来这里瞧瞧。可是现在一个月她连李治的面都见不到。
后以后觉的王皇后这才猛然惊觉,自己好像给自己找了一个强大的对手,远比萧淑妃强大的对手。
她很郁闷,也很后悔。
她非常后悔自己为何要听妖月的话,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馊主意啊!
妖月那个贱人呢?她在哪里?我要亲手杀了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