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绕大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东南

    他已经衣食无忧,甚至自己的爵位都能传给子孙,至于钱财,如果他想的话,只需要一个眼神就会有无数的商贾来攀附。

    我现在好像挺好的啊,为何还要冒这么大的风险和长孙无忌对着干?

    赢了固然好,万一输了呢,李治输了没什么事,大不了从头再来。他许敬宗呢?他还能从头再来么?长孙无忌还会给他机会么?

    他又想到了商鞅,想到了李斯,想到了韩信,想到了那些功成名就但是最后死于非命的人。

    功名利禄到头来,终是一场空啊,许敬宗唏嘘着,感慨着,同时也为自己的命运焦虑着。

    有那么一刻,他实在想要放弃,想要立刻起身回郑州,踏踏实实的做一个刺史,安静的过完自己的一生。自己已经足够好了,为何还要去争夺那些终将逝去的权力?

    李斯被腰斩之时幡然悔悟,他对自己的一生无比悔恨,如果能够再做一次选择,他肯定会选择默默无闻的待在上蔡郡,可以安稳的度过一生,可以儿孙绕膝,可以牵着黄狗追逐野兔。

    可惜啊,当年的他被权力迷失了双眼,以为得到权力才是得到生命的意义,他从几只老鼠那里得到了启示,却失去了他最宝贵的东西。

    历史上从来不缺乏不得善终的例子,许敬宗越想越心惊,越想越生出退缩之意,他突然觉得自己这些年过的了无生趣,完全没有好好享受生活,没有体会生命的美好。

    当繁华落尽,热闹退去,终归只剩下你一个人啊。

    他想了很多,也回忆了很多,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个聪明的读书人,许敬宗觉得人生也不过如此,何必去争那些注定失去的功名利禄?

    如果不是窗外大亮,许敬宗还会继续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烦恼纠结。

    老子什么时候心里开始向佛了?许敬宗看着窗外升的老高的太阳,揉揉脸,让自己清醒过来。

    许敬宗啊许敬宗,你不要忘了自己冒着巨大的风险来长安的目的,昨夜不过见到一个摩尼教的妖女,怎么就开始胡思乱想了?

    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自当要奋发进取,得高位、拜官爵、名动天下,方不枉此生。盛名不显,功绩不彰,虽有百岁之身和蝼蚁又有何异?

    他丢掉那些负能量,大喝一声,给自己打气,今日就要见到武媚,是龙是虫,是得无尽富贵还是无功而返,就在今日。

    他已经把和武媚见面的场景想了无数遍,话题也想了无数多,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验验武媚的成色,以及探探李治的虚实,看看李治是头热发热还是铁心而动。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许敬宗整理好衣衫,深吸一口气,走出了院门,走出了巷口,走出了长安城,直奔郊外而去。

    武媚今日的兴致很高,一大早就一身胡服在身,戎装鲜亮,铠甲照耀,别有一番韵味,看的李治心姿摇曳。

    许敬宗居然身在长安,这出乎李治的意料,虽然他对这个人印象不深,但是毕竟是先帝的臣子,又在东宫做过属官,所以李治有几分印象。只不过许敬宗此人向来与长孙无忌等人不合,那时的李治忙于学习政事,又被武媚迷的不知南北,哪里会留意东宫一个属官!

    后来许敬宗被贬出,李治更是对此人印象不佳。如果不是武媚提起,他几乎已经忘记了这个人。

    武媚详细的给李治讲了许敬宗此来的目的,让李治大为感动。不管是投机也好,还是真的忠心也好,起码让李治明白了,这个朝堂还是有人想投靠他的。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而已,通过这件事,李治敏锐的察觉到,长孙无忌的手依然有没有伸到的地方,诸如许敬宗这样的人,绝对不止一个。只要他释放出一点意思,就会有很多人蜂拥而至,这股力量绝对不容忽视,如果运用的好,足以和长孙无忌相抗衡。

    只是许敬宗对的政治灵敏度在这群人里绝对是顶尖的,高季辅刚死,长孙无忌忙于寻找新的替代者,李治准备通过这件事来达到自己的一些目的。

    许敬宗这个时候出现,绝对不是偶然。

    这是一个聪明绝顶之人啊!

    李治突然对许敬宗充满了兴趣,如果这个人真的如此聪明,那以后绝对是一把利刃。

    他敢冒着巨大的风险来长安,说明此人已经有了决定,他会站在自己这边,他会成为长孙无忌绝对不是对手。

    羽林卫此刻头很大,因为李治昨天突然决定这次的狩猎不去皇家禁苑,而是去野外,这意外的决定让薛仁贵很头疼。

    他连夜召见羽林卫的几个郎将,制定全新的护驾方案。

    此次狩猎是皇帝和武媚出去散心,护驾之人不宜过多,如果人太多兴师动众会引起众人的猜疑。

    虽然薛仁贵不知道李治为何突然改变了计划,但是他知道,以李治的脾气,这略不是率性而为,而是有他自己的目的。

    至于目的是什么,那他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现在薛仁贵的头等大事,就是全方位的考虑李治一行人的安全,不出差错。

    作为李治绝对的心腹,薛仁贵的地位一直无人可以撼动,他也是少有的能同时被李二和李治两个皇帝同时看重之人。

    从这一点来说,薛仁贵不仅在行军打仗上有一套,在左右逢源上也有超人的智慧。而能让两个皇帝引为心腹,则只能说明这个人的政治嗅觉绝对高人一等。




第三十章来人
    看看薛仁贵的崛起之路,我们就会发现,他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天时地利人和加运气的结合体。

    从出身来说,薛仁贵的祖上也做过官,只不过到了他这一代,早已经家道中落,他的父亲薛轨,在隋朝也就是一个小官,本来家中还算可以,毕竟家中有人做官,比大部分人过的要舒服。可惜他爹早早的就死了,留给薛仁贵的,只有一个良人的身份。

    作为一代名将,他的开局,相对来说真的很惨,真的是开局一杆枪,装备全靠打。

    本来薛仁贵书读的不错,可惜他爹一死,家中根本就没钱供他读书,连肚子都吃不饱。

    为了能够活下去,薛仁贵听了家中妻子的建议,前去投军。

    正是这个决定,才让大唐又多了一个名将,一个传奇人物即将登场。

    经过在军中多年厮杀,薛仁贵终于出人头地,被李二所赏识。他勇猛过人,所到之处让敌人丢盔弃甲,头颅乱飞,堪比当年赵子龙,给了李二以极大的震撼。

    很多关于薛仁贵的演绎都把他给神话了,说当年伟大的李二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他在派兵攻打高丽时有一个身穿白袍的将军大显神威,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

    李二梦醒后立刻全大唐寻找这个白袍将军,最后发现了伟大的战将薛仁贵。

    只要仔细想想就会知道这个版本很不靠谱,非常的不靠谱。

    首先,李二有没有做这个梦就存在很大的疑问。梦这种东西很玄妙,除了自己谁也不知道。你翻翻历史就会发现,李二从来没有说过他做过这样的梦。

    即使做梦,以李二的脾气秉性他也只会梦到自己犹如战神一样于万军之中随意穿梭,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断然不会梦到别人威风凛凛,自己站在一旁感叹的场面。

    再者,大唐军队的铠甲都是有制式的,不可能别人都穿红色,就你可以穿白色。大家要红一起红,要白一起白,如果你非要特立独行,等待你的不是赞叹,而是军法。

    三者,如果李二仅凭着一身白袍来给大唐天军寻找大将,如此任性的做法估计会被满朝文武的口水喷死。

    四者,当时薛仁贵的领导张世贵其实是个不错的人,不仅行军打仗没的说,还颇有古人之风,见到有本事的人就忍不住推荐给皇帝,并没有什么嫉妒之心。

    所以薛仁贵从一个普通的兵卒成为大唐新一代的战神,是人家一步一步走出来,一刀一刀拼出来的。

    能从万军之中脱颖而出,这种几率非常之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可是薛仁贵居然杀出了一条血路,说明此人不仅有勇猛的身手,过人的谋略,还有超人的智慧。

    不然李治怎么会把玄武门这种具有特殊含义的宫门让薛仁贵驻守?

    要知道,玄武门可不仅仅是一个宫门而已,它的政治意义自李二开始就无比重要。

    李二始终对玄武门念念不忘,这道宫门跟随了他一辈子,到死都无法放下。这种执念深深影响了后来的李治,也影响大唐所有人。

    只要一提到玄武门,大家的表情都会有些不自然,再从容的人也会变得拘谨,再善言之人也会瞬间失语。

    随着玄武门政治意义的提高,驻守玄武门的将领,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大家都清楚,正是因为这座门巨大的政治意义,所以驻守在此的人,一定是皇帝的心腹。

    因为玄武门代表着造反,代表着逼宫,能在这里带兵,除了皇帝最信任的人,没人有这样的机会。

    薛仁贵能从一个普通人做到现在如此,就足已证明,此人绝对智慧超群,而且善于权谋,能窥人心。

    李治突然改变了行程,薛仁贵敏锐的绝对这其中必定有什么隐情,只是时间仓促,他一时无法猜透。

    可是心里再犯嘀咕,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的,防卫工作无小事,尤其保护的是大唐的大老板,更是一点差错都不允许有,否则等待他的只有死亡。

    在保护李治这件事上薛仁贵向来不怕麻烦,宁可准备一千套方案最后一个没用上,也不能等到用的时候发现没有。

    为了保护李治,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再繁琐的流程都是必要的。

    不管李治的目的是什么,只要他不说,薛仁贵就当不知道。有时候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装傻,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其他的不管自己的事。

    该聪明的时候绝对不犯傻,该装傻的时候就不要卖弄自己的聪明,皇帝喜欢聪明人,但不喜欢比他聪明的人。

    薛仁贵在夜里和自己的下属熬夜准备着,许敬宗已经整装待发,长安城的大门一开,他就奔向那个约定的地方,等待着那张面孔的来临。

    这是一次重要的会面,不管是对许敬宗还是武媚和李治,都对以后的朝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然,李治是不会出面的,这种阴暗之事他这个皇帝不能做,能做的只能武媚和许敬宗。

    天子需要行光明正大之事,很多阴暗面他不能插手,也不用插手,自会有人替他处理。

    有武媚这个贤内助在,李治如鱼得水,根本就不用操心。

    以前李治只是觉得武媚很聪敏,也很讨人欢心,和她在一起总是很放松,也很愉悦,能让他忘记白天的烦恼,像一个避风港一样让他感受到片刻的安静。

    相处的时间久了他发现武媚很有政治天赋,每次遇到棘手之事他和武媚说的时候她总能找出一个好办法来解决难题。

    仿佛一切事情到了她那里都变得异常顺利,看起来复杂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包括这次的事情,许敬宗来长安第一个联系的人居然是武媚而不是他这个皇帝,这让他多少有些不快,不过转念一想也就释然了。

    许敬宗根本就不可能联系他李治,也不敢联系。

    否则怎么说?皇上我许敬宗来看你了。

    哦?没有我的召见你跑过来,你心里怎么想的?

    你让李治忽略掉许敬宗的罪名?

    那以后别人也这么干他又该如何处理?



第三十一章踟蹰
    这个度很难把握。

    而联系武媚就大不一样了,他李治在幕后,可以操纵一切,又不用出面,既能保持天子的威严,又能不给别人留下把柄,可进可退。

    许敬宗正是想通了这一点才去找的武媚,而武媚也是知道了这一点才说出城后她去见许敬宗,而他李治不能见。

    因为一旦被人发现,他李治就是最后的退路。

    如果李治直接叫许敬宗,那万一有了问题,他李治怎么退?又往哪里退?

    想明白的李治心情大好,他理解了武媚的苦心,也清楚了许敬宗的考虑。

    李治很兴奋,因为这是第一个准备投靠他的人,这偌大的朝堂,他终于要撕开一个口子了。只要有了一个口子,就会越来越大,最终冲破牢笼,打开一片新天地。

    不管怎么说许敬宗也是个刺史,一方大员,分量还是有的。

    虽然不在朝中,但是有一定的话语权。

    许敬宗并不是一个人,他相信许敬宗的身边,还有很多像他一样的人。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像许敬宗这样没有根基的官员还有很多,他们不能找别人,只能围绕在许敬宗身边,让他成为他们的代言人。

    马周死了,庶民成为大唐重臣的,好像也就一个许敬宗还算有点分量,其他的根本不足为论。

    庶民官员的许敬宗自然就成了他们的精神领袖。况且许敬宗和马周还有一段情谊在里面,这就使得许敬宗的分量更加的重。

    对于马周的死,李治充满了悲伤,因为这是一个厉害的人,并且是一个不错的官员,不管是对父皇还是对他李治,都忠心耿耿。绝对不贪恋权力,你给他多大的权力他就行使多大的权力,你给他多高的官位他就做多高的官,没有抱怨,不去争夺,不会僭越,让人踏实。

    马周当年作为东宫长史,做的极其出色,即使他的政治对手长孙无忌都不得不佩服马周的才干。

    可惜啊,本来他是父皇就给自己的肱骨之臣,以后用来制衡功勋一派的,可是他却死了。

    许敬宗啊许敬宗,你也算是马周的半个学生,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本事来接替马周的职责。

    是金子还是粪土,今日就看看你的成色。

    天气很好,晨鼓敲响的第一声,一队人马就从朱雀大街上呼啸而过,硕大的唐字大旗迎风而动,哗哗做响。旌幡上绣着精美的五爪金龙,在太阳的照耀下显得嚣张无比。

    薛仁贵在前面开路,铠甲披身,一柄精铁长枪在手,威风凛凛。身后的羽林卫带刀的带刀,执戟的执戟,弓弩箭矢、战马披挂,一件不少。

    刚刚出坊门的百姓惊的赶紧躲回去,连头也不敢出,皇帝出行,闲杂人等必须避让。

    李治没有乘车,出门打猎一身戎装,乘车显得不合时宜,而是骑着一匹枣红马。

    武媚同样英姿飒爽,身着胡服,弓箭就背在身后,提马紧紧跟在李治身后。

    这是属于她的荣耀,能跟着李治狩猎的,整个后宫只此一人。
1...4748495051...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