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绕大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东南

    他满怀热烈的投入到了大唐朝堂的怀抱,却被狠狠的浇了一盆冷水。

    等到他清醒过来才发现,马周的处境并没有他想的那般好,外表光鲜,可是内心里的苦楚外人根本就不知道。

    作为马周的跟班,李义府清楚的看到了马周的艰难,在这样艰难的朝局中,马周能做到现在的位置,真不是一般人可比。

    李义府对着铜镜看着自己尚生涩的脸,自己能做到马周这样吗?

    他不知道,他看不到什么希望,他只看勋贵的阻挡,世家的打压,外戚的嘲讽,没有人真正是马周的朋友,也没有人真正是马周的帮手,他只身一人,代表着庶民的最高峰,在大唐奋斗着,坚持着。

    当初马周举荐他的时候就曾说过,他希望自己能成为他的帮手,能成为他的朋友。他一个人在这偌大的朝堂,真的太寂寞了。

    李义府的胸腔里有一团火,是的,他代表的是庶民,他要想马周一样,成为天下庶民的榜样,成为他们的传奇,成为他们的信仰。他要用自己来证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只是个卑微的小人物,他和天下大多数人一样,如果没有人赏识,一辈子都会庸庸碌碌,活着清贫的生活,会娶一个女子,生一堆孩子,然后接着过清贫的生活。看不到希望,看不到尽头。

    马周给了他希望,给他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给他黑暗中照亮了烛光。

    他以为自己的时代来临了,以为自己的命运迎来了转机,可是没想到却被现实打的鼻青脸肿。

    马周已经尽力,可是长孙无忌的权势太大,马周没有任何办法。

    李义府终于发现,身为吏部尚书这样的高位,马周也有不足为外人道的苦涩。

    典仪?

    长孙无忌啊长孙无忌,你真是太吝啬了,马周的举荐就值一个区区的典仪?

    马周很不好意思,虽然他身为吏部尚书,李二面前的红人,但是他依然没有为李义府求来一个好位置。

    李义府很感动,他不过是个卑微的人,马周肯如此帮忙,他已经感激不尽。

    不就是典仪嘛,我的仕途就从这里开始,我相信,我绝对不会止步于此。

    当年威震天下的秦国廷尉李斯,不也是从一个小小的郎倌开始自己的仕途生涯嘛!

    和李斯比起来,我的起点已经足够高。

    翻开历史我们会发现,但凡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心态极其的好,身处逆境而心不死,时刻保持昂扬的斗志。即使看不到希望也不退缩,撞到南墙也要把墙撞出一个窟窿来。

    李斯是这样,刘邦是这样,刘备是这样,司马懿是这样,等等等等很多人都是这样,现在的李义府也是这样。

    不管这些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帝王还是臣子,是忠臣还是奸邪,这种品质确实让人敬仰。

    李义府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仕途,他以李斯为榜样,以马周为目标,在隐忍中度过了一天又一天。

    他在等待,等待一个机会,他不需要太多,他相信以自己的本事,只要一个机会,他就能风雨化龙,一飞冲天。

    在彷徨苦闷的时候,李义府总是会想起李斯,这个同样姓李的强悍之人。

    李斯从吕不韦的舍人到成为一个小小的郎官足足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我才用了不到半年,相比之下,我比他快多了。

    不能急,急是急不来的。

    耐心的等待吧,你还年轻,你现在的时间很充足。

    和李义府不同,许敬宗喜欢主动出击,而且他比李义府的条件要好的多。

    在李二为皇帝时,他许敬宗就已经扬名一时了,作为一个年轻的官员,他颇为李二倚重,李治立为太子后他还被选入东宫做了属官,和李治有一些交集。

    在长安的那些年,他结交了很多人,认识了很多勋贵。虽然他现在为郑州刺史,远离长安,但是他的消息并不闭塞。每年他都会派人去长安,带着巨额的财物,一家一家送过去,连宫里的小宦官都能收到他的一份礼物。

    对于这样一个出手大方的刺史,天然的就能引起人们的好感。虽然长孙无忌对这种做法很不屑,但是许敬宗还是成功的引起的长孙无忌的注意。

    毕竟是大唐的刺史,算得上是封疆大吏了,长孙无忌自然有必要重视一下。

    他对许敬宗的印象很差,当初许敬宗被外放刺史,就是他一力促成。因为这个许敬宗,真的太不听话了不仅不听话,还阴险狡诈,实在是一个难缠的家伙,这种人放在朝堂,长孙无忌很头疼。




第二十五章慎重
    许敬宗心思很深,轻易不表露自己的心计。但是聪明如长孙无忌者又怎么会看不出此人的危险?

    不吠叫的狗凶狠,不出声的人阴险,越谦卑的人往往越难以让人驾驭。许敬宗就属于这类人,不管是面对谁,他的脸上都带着春风般的笑容,即使是面对宫里最卑微的宦官,他也把礼数做的滴水不漏,绝对不会做出不屑的表情来。

    这是一个危险的人,长孙无忌远远的就能感觉到许敬宗身体里自带的阴险和奸诈。

    虽然长孙无忌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但是他还是希望自己的身边都是一群老实人,能够好好的干活,从不问待遇,也不嫌苦累,该冲锋的时候冲锋,还替领导背锅的时候主动出来背锅,这才是一个合格的合作者和下属。

    像许敬宗这样的家伙表现的更像是一个领导者而不是下属,长孙无忌自然不待见。

    我可以阴险,可以奸诈,但是你不可以。

    一只狼可以领导一群羊,但是如果大家都是狼,那么谁来领导?

    许敬宗同样没有强大的家世,他在仕途上算的上是一个小暴发户,虽然同样是暴发户,但是他和长孙无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人家都是大财阀大集团,他许敬宗充其量就是个个体户。

    所以面对长孙无忌的打压,他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只能乖乖的卷着铺盖卷滚出长安。

    还好李二并不糊涂,也很念旧情,没有把他流放的太远,也没有把他的待遇降的太低,给了他一个刺史的位置。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结局了,只要许敬宗不犯大错误,他就可以安逸的度过余生,做一个逍遥快活的自由人。

    许敬宗很清楚,他被贬出长安可不是李二为了以后给李治赚人情用。

    如果没有意外,只要长孙无忌还把持着朝堂,他许敬宗回长安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见过了最美的风景,待过了最华丽的宫殿,体验过了最高的权力,骤然的变化让许敬宗一时无法接受。

    经济学中有一个定义叫棘轮效应,大概意思是说人一旦体验过美好的东西,想要再降低生活标准是很难的。

    此刻的许敬宗就觉得生活艰难,不是物质上,而且精神上。

    作为刺史,他不缺吃穿,不缺女人,在物质生活上,他甚至比在长安的时候还要高一个层次。

    毕竟他是郑州的最高长官,所有的一切他都可以任意享用,不管是最奢华的衣服还是最美丽的女子,只要他一句话就能实现。

    可是物质的充足并不能弥补精神上的空虚,反而因为物质的衬托,他的精神异常的匮乏。

    这种精神生活的匮乏源于朝堂权力的缺失。

    在长安之时他的精神生活是很丰富的,每日在朝堂之上都能听到大唐各地的情况,能听到所有大臣的陈词,能见到尔虞我诈,能感受到胸怀天下的激情。

    不管是边地的军情还是南边的土蛮,或者是各国来朝,或者是西域胡商,他都能了如指掌。

    那种掌握天下大势的踏实感让他能够睥睨一切。

    现在窝在一个小小的郑州,虽说是一个不小的官,但是远离权力中心的长安,许敬宗总有一种被遗忘的错觉。

    他还年轻,选没有到能够从容看破一切的程度,他的仕途之路不能就此终结。如果他已经六十多岁,到了随心所欲的年纪,自然不会有太大的失落感。毕竟每个人都会老去,不可能一直紧握着权力不放。

    可是他现在才四十岁,正值人生壮年,真是仕途上最美好的时候,怎么能就此放弃?

    他花了大把的钱财,派出去无数的人,就为了能够听到长安的风吹草动,哪怕是谣言他也会仔细琢磨。

    武媚从感业寺回到宫里给了他极大的震撼,他万万没想到,一个女人居然有如此的手段,能把一盘死棋下的如此风生水起,连长孙无忌都招架不住。

    厉害啊!

    许敬宗对武媚佩服的五体头地,同时也对这个不同寻常的女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年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小才人,居然有如此的手段,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所有的大臣都玩弄于股掌之中,这份本事让许敬宗惊叹不已。

    从武媚的进宫,对长安城极其敏感的许敬宗就感受到了异样,他从空气中嗅到了一丝火药味。

    武媚,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许敬宗把自己关在房里,苦苦思索着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切。

    他的房间绝对的禁止打扰,连送饭的仆人都不得近房门十步。

    许敬宗眉头紧锁,他从武媚进宫这一反常事件开始思考,抽丝剥茧,拨开层层的迷雾,推演着事件的大致经过。

    越推演他越兴奋,越推演他越觉得武媚的手段了得。

    这是一个值得他冒险的女人,值得他赌上身家性命的女人,因为武媚和他一样,都是一个赌徒,永远不会安分守己,她和自己一样,目标远大而清晰,心志坚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许敬宗异常的兴奋,既然有了突破口,那下一步就是谋划如何投入武媚的阵营,只要获得武媚的肯定,那就等于获得了李治的肯定,而反过来也是一样。

    许敬宗不知道武媚到底有多大的魅力,居然能够让李治为了她如此奋不顾身,这一定是一个善于使用感情的女人。

    不过许敬宗并没有冒然出手,他在兴奋的同时也在尽力的保持冷静,他接下来要走的路很凶险,一个不小心就有粉身碎骨的可能。

    毕竟长孙无忌这些人的势力太大了,如果失败,他连这个刺史也保不住,甚至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

    他必须慎重,这一步迈出去,可就再也收不回来了,他会和武媚绑在一起,不管他愿意不愿意,他就会被认为是武媚的人,即使武媚瞧不上他,他也必须接受这样的身份。

    为了保证自己的成功,许敬宗做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决定,去长安城见见武媚。即使见不到,也要打听一下武媚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第二十六章钱能解决问题
    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也是一个危险的决定,没有奉召而私进长安,可是重罪。

    可是许敬宗必须冒这个风险,因为他要投靠的是一个女人,一个他从未见过的女人,一个只闻其名不见其貌的女人。

    他必须确定一下,这个女人是否值得他投靠,是否值得他放手一搏。

    因为他一旦做出决定意味着他和长孙无忌这些人的彻底决裂。

    他对外称病,然后只身一人悄悄出了郑州,快马加鞭,直奔长安而来。

    此刻的许敬宗心情复杂,这条路他很熟悉,被贬出长安来郑州的时候走的就是这条官道。

    此时提马回长安,却不是趾高气扬,没有老子又杀回来来的快感,他连一句大话都不敢说,连一声大气都不敢出。

    许敬宗短衣蓑帽,一路上风尘仆仆,东躲西藏,终于在半个月之后悄悄来到了长安城。

    眼前的长安城依然繁华,车水马龙,巍峨高大的城墙让许敬宗生出一丝悸动。

    这才是大唐帝国的雄姿,这才是他许敬宗应该待的地方。

    我,许敬宗,在此发誓,一定会回来,一定!

    那些看我笑话的人,那些嘲笑我的人,那些打压我的人,那些驱赶我的人,我会让你们知道,许敬宗不是轻易可以招惹的,你们要十倍百倍的还回来!

    几年散出去的钱财此刻终于有了回报,那些受过许敬宗恩惠的人都很意外,没想到眼前这个农夫打扮的人居然是许敬宗。

    拐了无数的弯,走了无数的巷,终于进到了一处冷清的院子。

    所有武媚的资料都已经搜集过来,许敬宗此刻需要的,就是待在这里,一字一字的研读,从这些只言片语中,来勾勒武媚的模样。

    他贪婪的读者,像一个盗窃宝藏的盗匪,把宝库中见到的一切都塞进自己的口袋。

    几天之后,许敬宗对于武媚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尤其是宫里的宦官送出来的资料,让许敬宗对武媚这个人有了全新的认识。

    他需要见一见武媚。

    听到许敬宗这句话,宫里的宦官大惊失色,许刺史你疯了吧?别说你这个外臣,就是长安城的勋贵,又有哪个能轻易见到后宫的妃嫔!

    根本就不可能,趁早死了这份心!

    许敬宗没有发脾气,他知道眼前的这个宦官说的是实话,一点没有夸张。

    可是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许敬宗用了最简单的一种,钱。

    尝言道,有钱能使鬼推磨,又尝言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许敬宗相信,重赏之下,也必有勇宦。

    对于这种事,许敬宗向来很大方,他出手阔绰,用一个别人无法拒绝的价钱换来了一句通禀。

    到底花了多少钱现在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只要稍微想一下就能猜出大概,能让人忘记生死的价钱绝对不是小数目。

    许敬宗果然猜的没错,武媚对他很感兴趣。

    没过多久宫里来人就告诉许敬宗,过几日武媚要出城打猎,到时候他可以见到,时间很断,留给他的时间只有区区的一炷香。

    一炷香,够了。

    对于许敬宗来说,根本用不了这么久,他只要和武媚说上几句话,就可以知道武媚到底有几多斤两。

    这就是他的本事,他安身立命的本钱。

    许敬宗的身体因为激动而不断颤抖着,他紧紧握着拳头,不让自己失态,尤其是面对面前的女人。

    这次来找许敬宗的是一个女人,一个漂亮的女人,那个经常给他消息的小宦官没有来。许敬宗很清楚,那个小宦官可能永远来不了了,如果没有意外,此刻的小宦官已经变成一具尸体了。
1...4546474849...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