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绕大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东南
李治自然不是昏庸之人,他知道长孙无忌的重要性,虽然他很想换掉这个人,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起码他需要寻找一个合格的继任者,能够在接手后让帝国的政事不至于荒废。
第四十一章阴谋
这一年的大唐帝国过的格外缓慢,不管是对于李治还是武媚,不管是对于长孙无忌还是柳奭,不管是对于李绩还是薛仁贵,不管是对于许敬宗还是李义府,这都是难熬的一年。
武媚终于在宫里站稳的脚跟,现在的她终于能好好睡一觉,不再做噩梦。往日种种她都尽量的不去回想,尽量的告诉自己,你的未来已可期待,你需要往前看,现在横在你面前的只剩下几个人而已,只要再奋力向前,要不了多久,你就会等上人生的巅峰。
皇后的大位已经在向你招手,你没有理由去陷入回忆,也没有精力去感慨过去。
你已经是李治的女人,你已经是昭仪,以往黑暗的日子已经和你没有关系。
好好的睡一觉吧,因为当你醒来,又会是一场新的战斗,而且会更加的激烈和残酷。
权力的争夺向来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死,没有你好我好大家好,只有朋友和敌人。
既然你站在了我的对立面,那就注定我们之间会有一场战争,不管早或晚,它都会到来。
我已经准备好了长矛,你也已经手握利刃,只要有一个合适的机会,我们就会刀剑相向。
雪白的雪花洋洋洒洒的下了数月,覆盖了整个长安城,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武媚又怀孕了。
李治喜出望外,王皇后的脸犹如黑炭。
现在的王皇后无比焦躁,只要有人提到孩子她就发莫名的发疯,吓的宫里的婢女和宦官都不敢出声,生害怕一句话说错引来无妄之灾。
李治的心情无比的好,他仰天大笑,抚摸着武媚日渐隆起的肚子骄傲不已。
朕的战斗力果然不凡,武媚这都怀上朕的第二个孩子了!
从李治的战果来说他自然应该骄傲,武媚进宫三年就有了他李治两个孩子,频率颇高。
中间武媚仅仅休息了几个月。
和王皇后同样焦虑不安的还有中书令柳奭和长孙无忌,他们没有想到武媚的肚子居然如此强悍,三年两个孩子,这频率已经很高了啊!
而且看李治对武媚恩宠的样子,两个孩子绝对不止,以后只怕还会更多。
这对王皇后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虽然李忠现在是太子,但是他们看的出来,李治并不喜欢李忠。当初立李忠为太子也不过是为了和武媚的昭仪之位做交换。本来李治就不情愿,现在好了,武媚生了一个李弘,这肚子里又怀了一个,如果又是一个皇子,恐怕李治废后的念头会不可抑制的疯狂生长。
可是再着急又能如何?想办法把武媚肚子里的孩子打掉?
不可能的,如果你那样想,只能证明你看宫斗戏太多了。
当年看了一部著名的宫斗戏,那里的勾心斗角着实厉害,随便一盆花、一件器物、一炷香都是杀人的利器,轻轻松松就让人流产了。
真的是恐怖如斯!
可是现实会是这样吗?很不幸的告诉你,基本不可能。
以武媚在宫里的地位,她宫里的所有的器物都会经过严格的质量把关,从院子里的一棵树,到脚下的一块地砖,都需要严格的把关。
如果你觉得小小的一盆花或者一炷香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能说明你太天真了。
如果能成功,你以为长孙无忌柳奭他们还会让武媚的孩子出生吗?别说她现在肚子里的孩子,就是李弘,当年也不会出生。
就在这样的焦虑中,武媚的孩子出生了,一个美丽的公主。
公主?
王皇后不禁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这次是个公主,不然我都不好意思出门见人了。
人在放松警惕的情况总是会犯下致命的错误,王皇后也不例外。
听说武媚这次生下的是个公主,王皇后心中窃喜不已,武媚啊武媚,这次你生的是个公主,不是皇子。可惜啊,你这怀胎十月如此辛苦,到头来却是一个公主。想必你很失望吧。
王皇后就是如此的没有大脑,她此刻已经忘记了,她连个公主都没有。
可是原来紧张了一年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王皇后无比的想看看武媚失落的表情。
她担惊受怕了一年,此刻武媚真在失落,如此好事,不去看看实在对不起武媚。
她不知道,正是她的幸灾乐祸害了她。
从感情上讲,我理解她的这种情绪,人非圣贤,总有一些情绪在我们的胸腔中活动跳跃,等着我们去宣泄。
王皇后也是人,而且从她做的种种事来看,她并不是一个有心机的人都而且一个比较率性的人,说的直接一点就是大脑太单纯,她考虑的太少,而她拥有的太多。
这样的性格根本就守不住她所拥有的东西。
上天给了她强大的家世,给了她无双的美貌,却没有给她谨慎的心思。
她就是怀着幸灾乐祸的神情一路直奔武媚的住处。
身后的婢女甚至都跟不上她的脚步。王皇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像今天这么高兴了,从萧淑妃进宫,她就一直不高兴,一直到现在,她越来越不高兴,再这样下去,她觉得自己会发疯。
今天她一定要好好的宣泄自己心中的怨气。
武媚宫里的婢女远远的看到皇后过来,赶紧进去禀报。
王皇后如此步履匆匆,不顾皇后威仪,定是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说不得是来昭仪的麻烦的。
婢女匆匆进去禀告。
娘娘,皇后来了,很着急的样子,看样子对您似乎不利啊!
正抱着孩子的武媚一愣,皇后,她来这里做什么?
从我进宫那天起,她可是一天都没太过,今天来这里,也不知道脑子里想的什么。
武媚从心底是瞧不起王皇后的,虽然王皇后把她从感业寺救了出来,还让她进了宫,从正常情况下来说,武媚需要感激她。
如果没有王皇后,武媚从感业寺出来的可能性基本为零。
可是后宫的争斗根本就不允许她武媚对王皇后有丝毫的感激之情。
权力斗争是残酷的,虽然你是我的恩人,但是我必须打败你。请不要怨我,也不要恨我,要怨要恨,就怨恨你是皇后吧。
第四十二章思想
武媚对权力充满了渴望,权力于她而言,宛若神明。
她对权力的崇拜是空前的,为了权力,她可以放弃一切,牺牲一切。
武媚这种对权力的渴望源自她的危机感。
身为女人,她必须依附男人才能生存下去,而当初那个她依附的男人李二并没有给他任何的安全感,反而数次把她扔在了死亡的边缘。
这种痛苦的经历给了武媚巨大的心理阴影,一生都挥之不去。现在的武媚,是对过去的抱复,是对过去的宣战,是对过去的释放。
当一个人压抑的太久,就需要寻找感情的宣泄口。武媚对权力的追逐就是一种宣泄的方式。
她要用这种方式来告诉李二,来告诉那些打压她的人,来告诉瞧不起她的人,来告诉天下人,她武媚,是不可战胜的。
她抬起高傲的头颅,把心底的那点怜悯隐藏起来,冷声说道,告诉皇后,就说我身体虚弱,不便见人。
啊?武媚的婢女一脸惊诧,那可是皇后啊,岂是说不见就不见的?满脸纠结的婢女不知如何是好,如果她就这么直接去阻拦皇后,肯定小命不保。
皇后可是这后宫的一号人物,她想见谁就见谁,只有她不见别人,哪有别人不见她的道理?在这后宫之中,只有皇帝有这样拒绝的权力,除此之外,再无二人。虽然娘娘得陛下宠幸,但是这尊卑还是要讲的啊!
看着婢女为难的样子,武媚火冒三丈,让你去你就去,哪有这么多废话?我是娘娘还是你是娘娘?跟着老娘混就要收老娘的规矩。还懂不懂规矩了?
从武媚进宫到现在已经三年多,她还是第一次这样发火。
此前的武媚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淑女形象,不管对谁都是谦谦有礼,即使面对的是婢女和宦官她也从没有摆过谱、红过脸,至于打骂责罚更是没有的事。武媚在所有人心里,就是一个好人,对谁都好的人。她赢得了宫里所有人的赞赏,除了萧淑妃和王皇后。当然还有一些看她不顺眼的妃子,只不过在武媚面前,她们也不敢造次。人家可是皇帝的宠妃,连王皇后和萧淑妃都拿武媚没办法,她们这些一年都见不到皇帝一次的妃子自然更没有办法。
有脑子灵活的妃子已经投入了武媚的阵营,不管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武媚都来者不拒。
宫里也是一个社会,而且比外面更加的凶险。
这几年牵扯到的人和事远比寻常之地复杂。
能进宫的女人都是勋贵之后,不管是国公还是一个小小的五品武官,都代表了一定的势力。虽然他们没有长孙无忌那样的权势,但是谁知道关键的时候能不能派上用场呢?
即使不能派上用场,在旁边冲个人数也是好的。
即使不能冲人数,不投入敌人的阵营,那也是好的。
两军对垒,自己这边人数没办法增加,那就想办法削弱敌人的人数。
在这样的对敌政策下,支持武媚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品级不高的美人、婕妤、才人都站到了武媚这边。
这些人原本就一直受皇后和萧淑妃的气,吃不好,穿不好,大气不敢出,想争宠吧,人家萧淑妃独占鳌头,连皇后都不是对手,她们自然更加没有那个胆量。否则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都不好说。
毕竟萧淑妃家世深厚,远不是她们这些小门小户可比。随便给她们找点麻烦,按个罪名,就能让她们永世不能翻身。至于说向陛下喊冤这种蠢事没人会去做。因为她们根本就见不到。
现在武媚来了,不仅对抗萧淑妃,同时也对抗王皇后,这让她们里充满了复仇的快感。自己打不过敌人,有人替自己在前面冲锋,这种好事她们喜闻乐见。
况且武媚人也不错,不仅对她们很好,还主动帮她们接近皇帝,这可是大恩呐!
以前陛下一年能见到一次就谢天谢地了,现在好了,在武昭仪的努力下,她们这些人居然差不多两个月就能见到一次,这简直超出了她们的意料。
只要能侍寝,那未来就有个指望,你王皇后生不出孩子,不代表我们也不能。以后如果也能生个皇子出来,母凭子贵,她们在宫里就有了一定的话语权,有了一定的地位。比现在不知道要强上多少。
武昭仪能做到不独占陛下,我们当然支持她。谁对我们好我们还是知道的。
事实上武媚的这一政策确实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不仅得到众多低品级妃嫔的支持,连李治也对武媚大为敬佩。
从这里我们不妨猜测一下李治的心理活动,作为一个男人,李治同样有审美疲劳,再美的女人看的时间长了也难免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李治同样如此,如果仅仅以外貌来吸引人,那一个女人即使得到李治的关注,也只是短暂的而已。
他很喜欢武媚,但是这并不证明李治除了武媚就对别的女人没兴趣了。恰恰相反,他同样对其它的妃嫔有一定的兴趣。因为作为千挑万选入宫来的女子,相貌不说如武媚一般美艳无双,那也是百里挑一,随便拉出一个出来都能让男人流口水。
和武媚相处的时间长了,李治难免感到一丝乏味,他是皇帝,需要新鲜感,需要新的女子来满足他的**之欲。
如果武媚大加阻止的话,只怕会引来李治的反感。
而且武媚怀孕的时候是禁止李治触碰的,为了腹中孩子着想,李治也不敢乱来。
一个正常男子这个时候只能强忍着,但是李治可不是正常的男人,他是皇帝,他是大唐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后宫中自己的女人很多,都眼巴巴的等着他去宠幸。
武媚对李治早就熟悉,他心里的想法和念头根本就逃不过武媚的眼睛。
她深知想要拴住李治的心并不能一味的靠自己的美色,如果一个女人靠自己的美色来留住自己的老公,那就落了下乘。
第四十三章智慧
武媚和宫里的其它妃嫔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她的见识。
放眼整个后宫,所有妃嫔的见识都不如武媚,因为她当年是李二的才人,她见过李二的威仪,也见过长孙皇后的手段。
英明如李二者也被长孙皇后服侍的老老实实,宠爱有加,可见长孙皇后的手段高明。
李二的女人并不少,姿色绝佳者数不胜数,武媚这样能迷倒李治的女子在李二面前也不讨不到任何的彩头,可以想见李二当时的后宫是多么的充实。
即使是这样长孙皇后所生的皇子和公主并不少,李二对长孙也是宠爱有加,后宫所有女子加起来也没有长孙一个人得到的宠爱多。
这绝对不是李二为了拉拢长孙无忌而实行的手段,而且李二真真切切的对长孙充满了感情。
武媚切身体会到长孙皇后在李二心中的地位,为此她进行过深刻的反思,是自己相貌不佳?自然不是,李二初见武媚就被她的美貌所打动,还饶有兴致的赐名武媚娘。
是心机不深?应该也不是,李二不喜欢心机重的女子,他自己心机已经够重了,只想从自己的女人那里得到一点温暖,而不是接着伪装。
可是无论武媚如何努力,她在李二心里也不过是件玩物而已,和长孙根本就无法相比。
看李二赐给她的名字吧,武媚娘,带着巨大玩笑的意思,还略微的有点轻佻,有点玩世不恭。
在长孙皇后那里,李二断然不会这么做。
他和长孙皇后之间是家人的关系,而在她们这些人面前,则是君臣。
这是截然不同的意义。
正是这样的耳读目染让武媚深刻领会了长孙皇后的精神内涵,并对她无比崇拜。
事实上武媚一直把长孙皇后当成她的精神领袖,从她身为李二的才人时就开始拙劣的模仿,一直到现在的熟练运用,都是武媚多年学习的结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