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绕大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东南

    这个女人疯了,她一定是疯了。

    她本能的想冲过去和武媚对峙一番,她没有杀公主,她也不可能杀公主,谁会蠢到做这种低劣之事?

    李治也很疑惑,武媚虽然说是皇后下的毒手,宫里的婢女也证实,皇后刚才确实来过,但是她会蠢到做这种事吗?

    即使要做,她也断然不会自己出手,而且还大张旗鼓的来到武媚的住处。无数人都看到皇后直奔武媚这里而来,她在这个时候杀公主?一个人不可能这么傻!

    可是事情已经出了,公主确实是死了,查是必须要查的,但是要看怎么查?

    直接查皇后?

    恐怕还没开始长孙无忌和柳奭的奏折就到了。

    而且这种事关系重大,直接查皇后是最蠢的。

    李治在伤心之余,仿佛也抓到了点什么,如果借着这个机会实现废后的目的,似乎也不错。

    他冷静下来,仔细考虑着这件事可以利用的地方。

    这件事交给大理寺是不妥的,大理寺丞袁公瑜虽然不是长孙无忌的人,但是这大理寺除了他全都是长孙无忌的眼线,根本就瞒不住任何事。

    还是交给千骑司吧。

    我们不知道最后调查的最后结果是什么,但是从历史中来看,似乎和王皇后没多大关系,毕竟没有证据。

    即使嫌疑再大你也不能随便定罪吧,那可是皇后,没有铁证一切都是白说。

    可是这件事对王皇后的打击很大,尤其对她的名声。

    因为毕竟武媚的孩子死了,而她是最大的嫌疑人。

    嫌疑人这种身份是最痛苦的,你百口莫辩,说的越多别人越不信,越描越黑就是这样。

    也没说你就是杀人凶手,可是你的嫌疑最大,这留给人们的想象空间就无比大。

    所有人都是同情弱者的,武媚的孩子不明不白的死了,自然成了众人同情的对象。至于你王皇后,平时你就自命清高,看不起任何人。现在又成了杀害公主的嫌疑人,我们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至于是真还是假,那就管不着了。反正我们离你远点没错。

    流言四起,谣传不绝。

    王皇后几乎崩溃。

    可是她没有任何办法,她根本就是百口莫辩。

    从后来李治一系列的举动来看,应该也没有查到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所以李治用这个借口去找长孙无忌谈废后之事时得到的回答并不满意。

    去找褚遂良谈的时候褚遂良更直接,两个字,不行!

    直接把李治给拒绝了,躲在帘子后面的武媚气急败坏的冲出来,指着褚遂良对李治说,何不扑杀此獠?

    当年大唐最下流的骂人话也就是这样了,武媚一个女人连这种话都给逼出来了,可见当时剑拔弩张的程度。

    我们可以理解武媚当时的心情,毕竟她等一刻等了很久,为了这一个机会,她连自己的孩子都杀掉了,现在你褚遂良说不行,你怎么不去死啊!

    当时武媚也是被逼急了,才会不顾形象的跳出来,指着褚遂良的鼻子骂。

    这让李治十分尴尬,毕竟废后之事涉及到的是朝局,武媚出现在这里很不合适,还是以偷听的方式。

    褚遂良很淡定,他看都没有看武媚一眼,对李治说道,皇后贤良淑德,无错,无过,不可废。此乃微臣肺腑之言,望陛下思之。

    说完就有了,整个过程仿佛武媚根本就不在场,这让武媚感受到了奇耻大辱,也为日后褚遂良的命运奠定了基调。

    李治废后的想法又一次被浇灭了。

    武媚这一局的成败无人能够评价,到底是惨败、平手,还是找胜,恐怕她自己心里有一个判断吧。

    从我个人来看,这次武媚败的十分凄惨,虽然她成功的把王皇后拉入了一个巨大的漩涡,让她的名声扫地,也让自己成为众人同情的对象。她的感情牌打的很好。

    李治为了医治她受伤的心再次提起了废后这件事。

    可是结果并不如意,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并没有因为王皇后陷入名声危机而放弃支持她。甚至支持的力度更大了,为了王皇后甚至当面拒绝了李治的建议,连一丝余地都没有留。

    这让武媚大为意外,也让她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她初步的判断是,王皇后陷入这样的风波,她的支持者定然会很为难,即使支持也不会和原来一样那样坚定,很多人为了不卷入这场风波肯定会退缩。

    毕竟这涉及到公主的死亡事件,处理的不好,有丢性命的可能。谁也不知道李治的态度,在这个时候明确的表示支持谁,很有可能上李治的黑名单。

    虽然李治朝局被长孙无忌把持着,但是谁能知道以后李治就夺不过来呢?毕竟李治并不昏聩,他还很年轻,年轻就是资本啊!

    这些官场的老油条,不会把自己的退路堵死,也不会把皇帝得罪死,最多做一个装聋作哑的人,做一个墙头草。

    这个时候提出来废后,即使他们心里不愿意,但是也大多数会保持沉默,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毕竟此刻的皇帝正在气头上,轻易反对很容易引来牢狱之灾。




第四十九章太蠢了
    可是武媚没有想到,她的猜测和判断完全错了,长孙无忌反对很正常,他本来就是王皇后的坚定支持者,因为王皇后是他在后宫之中的重要棋子,正是凭着王皇后,长孙无忌才能对后宫之事了如指掌。

    况且,王家和柳家是他的合作伙伴,是朝堂上他的坚定支持者。如果长孙无忌同意废后,那才是天下奇闻,他怎么可能自断臂膀?

    但是褚遂良不一样啊,他虽然对长孙无忌唯命是从,但是在这件事他最好的做法应该是保持沉默,置身事外,或者干脆称病不入宫。都比他当着李治的面反对要好的多。

    他之所以如此激烈的反对,只能说明,事先长孙无忌已经和他商量过对策,并且一定对褚遂良有所许诺,褚遂良才会一大把年纪了依然这么风风火火,冲锋陷阵,身先士卒,甘愿作为长孙无忌的先锋官来阻挡李治。

    李治第二次废后的想法再次夭折,虽然这是一个机会,但是对于李治来说还是不够好,因为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堵住悠悠众口。这是最大的阻碍。

    任何事都需要一个借口,一个能让人无话可说的借口。很明显,这次的借口还不够好。

    这次的失败对于武媚的打击很大,让她一度怀疑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去和王皇后争夺后位。

    她连自己孩子都赌上了却还是没有达到自己目的,她还能怎么做?她又该怎么做?

    很长一段时间里,武媚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不知未来在哪里。

    她追逐权力的道路再次被阻隔,长路漫漫啊,武媚陷入长久的迷茫,她真的能够战胜阻挡她的那些人吗?

    武媚以为自己的机会越来越渺茫,曾经一度她几乎都想放弃,如果不是妖月和许敬宗的安慰,武媚真的想要放弃。

    她真的太累了,这几年的勾心斗角已经消耗了她不少的精力,再这么下去,她会支撑不住。

    就在武媚即将放弃的时候上天却又给了她一次机会,让在黑暗中痛哭的武媚再次看到了一丝曙光。

    她立刻振作精神,准备再次发动进攻。

    就这点来说我十分佩服武媚的心志,能够接受失败并且迅速的从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再次充满斗志的一往无前,这份坚韧就选不是一般人可比。

    失败的人各有各的原因,成功的人原因却极为相似。

    武媚的成功就说明,一颗可以接受失败并且不断努力的心脏是多么重要。

    永徽六年,武媚昏暗的日子迎来了新的转机,这不是武媚的主动出击,而且她的对手王皇后亲自给她送来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也不知道是王皇后疯了还是她的母亲柳奭疯了,居然在宫里搞什么厌胜之事。

    你做就做吧,偏偏被人发现,有看不惯王皇后的人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武媚,向来政治嗅觉极度灵敏的武媚立刻就感觉到,这是搬倒王皇后的又一次机会。

    关于厌胜,说白了就是搞封建迷信,在枕头或者床下面弄个玩偶,看谁不顺眼就把他的名字和身辰八字写到上面,然后进行扎针或者用蜡烛烤之类的行为。

    这是最低级最无聊最没有趣味的诅咒,根本就看不到效果,不过是古代人们聊以**的一种行为罢了。

    现在看来异常可笑,但是在当时,这可是被严令禁止的巫术。

    只要进行类似的活动,一般都会被严厉的惩罚。如果是在民间被人打死官府都不会追究。

    这种事发生在宫里,进行这种巫术的居然还是皇后和她的母亲。

    这要是被揭发出来,可够她们掉层皮的。

    谨慎的武媚并没有立刻采取行动,为了稳妥起见,她让妖月去察看了一番。

    妖月给的结果令武媚很满意,皇后确实在行厌胜之事,并且那个被诅咒的人,就是武媚。

    此刻的武媚恨不能敲破自己的脑袋,她怎么就没想起来进行栽赃呢?如果不是皇后自己露出马脚,她武媚还想不起来这种事呢。

    以妖月的身手,随便一下就能藏几个布偶过去。

    自己真是太蠢了!

    不过一切都不晚,我忘了,可是皇后你现在不是自己做了嘛,我连栽赃都不用,这可是真的是你自己做的蠢事,怪不得我。

    武媚风风火火的就把这件事告诉了李治。

    李治何等聪明,立刻就从这里感受到了兴奋点。

    他带着王福满还有曹仁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就冲进了皇后的寝宫。

    寻找结果是简单的,曹仁是搜查的老手,没几下就搜出了皇后进行诅咒的东西。

    面对突如其来的李治,王皇后早就吓的魂不附体,她不是一个会撒谎的人,在李治的质问下,她干脆利落的承认了,没有进行丝毫的辩护。

    王皇后昂着高傲的头颅,做了就是做了,我不会撒谎,也不屑撒谎。我就是恨透了武媚,我希望她死,我巴不得她死,我诅咒她痛苦的死去。

    从王皇后的性格来说,她做事光明磊落,我佩服她。

    但是从权力争斗来说,她真的太天真。她的天真害了她,也害了王家和柳家,同时也把长孙无忌这些人都拉下了无底深渊。

    代价可谓巨大。

    长孙无忌已经在府里骂了一个时辰了,依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屋子里所有能摔的东西都被他摔碎。

    可是依然消除不了他的滔天怒火。

    蠢女人!愚蠢的女人!脑子的女人!你怎么能承认呢?你傻了还是疯了?

    你知道你做了什么吗?

    你知道皇后的位子有重要吗?

    你知道因为你的愚蠢会害死多少人吗?

    就因为你的愚蠢,害的老夫要想尽办法去对付皇帝,还要稳住手底下的大臣。

    如果不是因为王家和柳家支持老夫,老夫才懒得帮你呢。

    没有一点智慧,你就不能反咬一口说是武昭仪在陷害你吗?这种事本来就说不清楚,有什么证据能说那东西是你的?你完全可以说是武媚在陷害你,甚至还可以说这是她的第二次陷害。只要你死不承认,皇帝拿你就办法。



第五十章来济
    长孙无忌真的很想冲进宫里去揪着皇后的衣领问问,你是不是疯了?你要疯也不要拉着别人给你陪葬吧?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王皇后承认的时候连一个磕巴都没打,她就像一个孤独的斗士一样轻蔑的看着眼前围着她的人,颇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味道。

    她挑衅的看着李治,陛下,我就是诅咒了武媚,我诅咒她不得好死,诅咒她下地狱,诅咒她永世不得翻身。你看不过去了?你心疼了?有本事你把我拉出去杀了啊,反正我在这深宫之中活着也没有什么意思。如果我妨碍你的眼,你就处死我吧。

    这当然是气话,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在失去了一切之后,很容易歇斯底里,很容易感情用事。她用自己的死亡来威胁所有人,来证明自己的无畏。

    即使她的眼前是皇帝,她也依然无所畏惧,因为此刻的她,并没有从一个皇后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且从一个女人考虑问题。这就注定了她思考问题的简单化和平面化。

    此时的王皇后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无畏生死的圣人,她俾倪一切,毫不在乎,既然注定无法挽回皇帝的恩宠,还有什么是可怕的?

    她回想着自己这些年过的日子,那些美好的日子如此短暂,而那些痛苦的日子如此漫长。她从一个十六岁的少女变成现在一个泼妇,一个疯女人,这一切都是拜武媚所赐。

    她憎恨武媚,即使我杀不了她,我也要诅咒她。

    年轻是一个美好的字眼,让无数老去的人回忆羡慕。

    年轻是一个会冲动的年纪,等你老了的时候会为自己年轻时的冲动而宛然一笑。

    年轻是一个高爱敢恨的阶段,为了你的爱人你可以放弃一切。

    可是对于王皇后来说,年轻是一段痛苦的岁月,不堪回首,她憎恨,她迷茫,她流泪,她无奈。

    她要彻底的爆发,她要毁灭这一切。

    李治怒气冲冲的走了,身后的王皇后泪流满面。

    没有人看到,李治独自一人端坐在太极宫里的时候,他的脸上没有愤怒,只有一抹冷笑。

    长孙无忌,我们两人的战争,开始了。

    李治迅速的下旨,王皇后的母亲王氏以后禁止入宫,并且将王皇后的舅舅柳奭贬到边远之地遂州去做刺史。

    长孙无忌少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

    柳奭此刻是中书令,兼任吏部尚书,他的离去让长孙无忌的权力大为削减。中书令和吏部尚书这两个重要位置空了出来,李治想趁机提拔许敬宗顶替柳奭的位置,毕竟到现在,李治身边并无可用之人。
1...5556575859...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