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梦绕大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东南

    大战的时刻终于要来了,为了这次大战,程知节已经等了太久。

    没有什么战术,当你的力量足够强大的时候只要带领大军碾压过去就是胜利,那些讲究战术和谋略的战争往往是因为你处于弱势,不是武器不如人就是人数不如你,所以你才要遮遮掩掩,想办法让敌人犯错,让你的手下以一当十。历史上这样的战争从来就不缺乏,长平之战、淝水之战、赤壁之战、以及后世很多让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战例,都是在告诉你谋略的重要性。

    你会发现,这种战争的讲解总是从弱者的角度去分析,各种阴谋歌谋略,告诉你智慧比蛮力更重要。

    可是这样的战争之所以会名垂青史,成为例子,就是因为这是特殊情况。正常的情况下,当一方实力处于绝对优势的时候,另一方的胜算几乎没有。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任何谋略都显得微不足道。

    面对阿史那贺鲁,程知节有绝对的自信,只要能找到他的大军,取胜只是时间问题。

    鹰娑川?

    这里都是丘陵,倒是个藏兵的好地方。可是我已经等不及了,大军出长安到这里已经快要一年了,急切的需要一场胜利。

    大军浩浩荡荡的出发了,苏定方身先士卒,在前面开路,根本就没有任何阻碍。

    一直到鹰娑川在三十里,程知节命令苏定方从侧翼进攻,进攻时间比中军必须完上一个时辰,因为他担心阿史那贺鲁还隐藏着援军。

    有备无患,未胜先虑败,这是程知节这么多年取得胜利的不二法门。

    永远不要过于自信,永远不要轻视你的敌人。

    程知节现在营帐之中,看着地图思索,敌人就在这里,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从他们的排兵布阵来看,阿史那贺鲁已经发现了他。

    这是防御性的阵型,但是从阵型来看只要稍加变化就能迅速的转为进攻。

    打了这么多年交道,阿史那贺鲁学聪明了啊。

    看来这个混蛋并没有准备投降,而是想引诱我大军进攻,然后趁机反攻。

    这么说的话他肯定还会有援军在附近,他对手下说道,派人告诉苏定方,敌人有援军,他们的任务是攻打援军,没有看到敌人的援军,不得轻动。

    是!领命的将领驾马飞奔而去。

    整个过程王文度都是一头雾水,他只能眼巴巴的看着程知节发出一道又一道命令,一队又一队人马领命而去。

    这就是打仗?

    我都还没看明白呢。

    这让王文度觉得很丢脸,我可是全军节度,连程知节派这些人去做什么都不知道,这还得了?

    可是他有自己的傲气,让他去向程知节讨教是不可能的,他是皇帝亲封的节度,怎么能给皇帝丢脸?

    他就这么看着程知节,看着大营中的气氛越来越凝重。

    有些新兵甚至都在打哆嗦,被老兵一巴掌拍在地上,怕个屁,越害怕死的越快,到时候你就跟在我后面,拿着横刀往前冲,见到敌人就砍,千万不要犹豫,否则死的就是你,记得了?

    嗯,记得了。




第五章开打
    援军?

    苏定方接到程知节发来的命令,他的眉头紧紧拧在一起,看着地图和阿史那贺鲁的步兵,恩,是有这样的可能。

    他让斥候往四方再多查探二十里,看看援军到底在哪里。

    谨慎总是没错,好不容易找到了阿史那贺鲁的大军,不能让他跑了。

    毕其功于一役,这次如果能抓到阿史那贺鲁,那西域的战事就能彻底解决,起码二十年内不会有大的战争。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阿史那贺鲁根本就不在军中,他早已已经带着亲兵逃走,现在统军的,是他的大将。

    说起来阿史那贺鲁也是倒霉,当他听说大唐讨伐他的大军已经出发的时候并没有放在心上。上次和梁建芳的那次战争让他十分得意,大唐果然不行了,老子抢完就跑,你连找都找不到我。

    这次还不是一样?想抓我?做梦!

    轻敌的阿史那贺鲁并没有像上次那样带领大军极速向西撤退,而是准备和唐军打一场。他的大军已经几年没有经过大仗了,他觉得需要通过一场大战来磨砺一下。

    至于他的底气来自哪里,谁也不清楚。

    反正这次阿史那贺鲁没有西逃,而是积极备战,准备把唐军打的落荒而逃。

    可是当他听说这次带兵来征讨的居然是程知节时,他不淡定了,心里不由的生出了害怕的情绪。

    没办法,程知节的名头太大了,这么多年他和程知节较量,一次都没有赢过,每次都被打的屁股尿流,落荒而逃,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连草原上的小孩子都知道程知节就是一个杀神,遇到他除了逃就没有别的办法。

    当年程知节真的太厉害了,横扫他们突厥啊,连突厥最有名的吉琍可汗都被他打败,还被抓到了长安。

    整个突厥,根本就没有他的对手。

    阿史那贺鲁无比震惊,这个杀神怎么来了?

    他已经有好几年不带兵了啊,大唐的皇帝把这样的人物都派来了,看来所图非小。

    不行,这里不安全,我现在手里只有两万兵马,其他的大军还在别的地方,我必须找走,再不走就走不了了!

    阿史那贺鲁趁着月色只带着百余名亲兵逃走了。等到他的大军醒过来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可汗居然不见了。

    顿时一阵骚动,如果不是还有大将军在,根本不用程知节动手,他们自己就溃败了。

    突厥的战斗力很强大,虽然这些年被大唐压着打,但是没有被消灭,就已经证明了他们的本事。

    其实阿史那贺鲁也算是个将才,能这么多年屹立不倒,带着突厥人和大唐周旋,从李二到李治,一直打打降降,反反复复,没有被消灭,可见此人并不是一个庸才。

    可是这次他被程知节的名头吓到了,这种心理劣势根本就无法扭转,未战怯三分,这仗就不用打了,打了也是输。

    从他的出逃我们发现此人是一个杀伐果断之人,说跑就跑,扔下两万大军就不管了,这份凶狠远不是一般人能比。

    阿史那贺鲁跑了,可是接下来的仗还是要打啊。他的大将把阿史那贺鲁骂了无数遍,他么的,跑也不告诉我一声,你打不过程知节,我就能打的过?

    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打。

    投降是不可能的,两万人打都没打就投降,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况且,投降的结果也不见得有多好,能保住性命,但是像狗一样活着有什么意思?

    还不如打一场,说不定能赢呢?即使不能赢,说不定也能趁乱逃走呢?即使不能逃走,那也会成为突厥的英雄。

    打吧,大唐的大军已经近在眼前,在这个地方,不死点人谁都别想走。

    现在趁着唐军远道而来,立足未稳,正是出手的好时候,所有人听我的命令,给我出击!

    一声令下,突厥的大军居然主动进攻了,这让程知节倍感意外。

    他的大军刚刚到达这里,营帐才刚刚搭起来,大军还没有展开,突厥居然就主动进攻了,阿史那贺鲁倒是想的不错。

    可是程知节久经沙场,这点小小的变故又岂能难住他!

    他当即下令,前军将士弓弩准备,盾牌手在后,长矛兵再后。

    既然你主动进攻,那就让你见识一下我大唐弓弩的强悍。

    大唐的弓弩很强大,虽然没有当年秦国那么依赖弓弩,但是大唐把弓弩的作用真正发挥到了极致。

    各种各样的奇特弓弩层出不穷,杀伤力惊人,远超突厥人的简单弓箭。

    大唐的都是重武器,而突厥说只能算是轻武器。

    两军厮杀,弓弩是非常好的远程武器,程知节为了减少兵卒的伤亡带来了很多的弓弩,远比梁建芳那次携带的多。

    当突厥的起兵在距离大军五百步的时候巨大的八牛弩发出令人胆寒的咯吱声,蹦的一生,一杆巨大的箭矢射了出去,呼啸着冲入突厥的起兵之中。巨大的力量直接贯穿了前面两匹马的肚子,插在第三匹马的脖颈处,巨大的惯性使第三匹马生生的往后退了好几步。

    这种威慑力是巨大的,几十杆巨大箭矢飞射而出,如入无人之境,任何试图阻挡之物都会被撞击成碎片,运气不好的突厥兵有好几个被拦腰斩断。

    仅仅是第一波,就杀的突厥兵人仰马翻。

    八牛弩射出箭矢之后迅速撤退,后面的弓弩迅速补上,满天的箭矢犹如蝗虫一样铺天盖地,人根本就没有地方可躲,只能硬着头皮使劲拍打战马的屁股往前冲,运气好的冲到了大唐军队的面前,运气差的,早已经被射成了刺猬。

    五波箭矢,突厥人的先锋部队已经损伤大半。紧随其后的突厥精锐随即杀出,杀生震天,直奔程知节的大军。

    在距离大军还有百步之时,程知节的骑兵也杀出去,没有任何招式,就是蛮力拼杀。

    一个时辰之后苏定方从突厥人的侧翼杀了过去,本来就不占优势的突厥人被苏定方杀的大乱,根本就无法抵挡。

    苏定方已经派人把周围探查了几遍,根本就没发现埋伏的突厥人。



第六章撤退
    如果苏定方率军不动,程知节当然一样可以获胜,只不过要费些力气,死的人也会更多。

    既然没有发现突厥伏兵,一个时辰已到,苏定方当机立断,从侧翼包抄过去,准备全歼这股突厥兵。

    苏定方并没有带多少人,一共也就三千多人,但是突厥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到了,根本就没时间去察看苏定方这股力量有多少人。他们只知道大唐又有一只军队加入的战斗,他们想要取胜的可能性又小了。能不被全部杀死都算是他们的运气。

    没办法了,撤退吧!

    兵败如山倒,一旦有人后退,就会有更多的人后退,没一会就无法阻挡的溃败。

    这是人的集体无意识在作怪。

    当所有人都保持一个行动的时候你会不由的和他们保持一致,即使这种行为是错误的,是滑稽的,你加入他们也丝毫不觉得别扭。

    战争中的个体已经没有了自我意识,他们全部都服从于庞大的战争机器。当统帅的命令发出,没有人回去反对,只会机械的按照统帅的命令执行。很多时候明知道是死也会跟随众人往前冲。

    强大的集体裹着着你不断被动机械的接受这一切。

    溃退同样如此,即使你有足够的勇气,有足够的信心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但是当你悲剧的发现有人居然在偷偷的做逃兵时,你对生的渴望就被重新唤醒。

    身体的条件反射促使着你跟随他们一起逃走,而不是做一个无名亡魂。

    溃败是危险的,这意味着一个将领已经失去了对他军队的控制。

    大唐军队的冲锋要开始了,如果没有意外,这将是一场巨大的胜利,斩杀突厥两万人,这样的功劳不会小。

    苏定方已经重新集结了大军,只要程知节一声令下,他就会重新投入战斗,追击是最容易的战斗。况且阿史那贺鲁很有可能就在前面,正是大好的机会。

    可是一个人突然跳了出来,将这大好的形势断送了。

    这个人就是王文度。

    做为全军的副总管,又有节度全军的权力,他突然要求程知节停止追击,理由是万一前面有埋伏,我军将会有重大的损失,还是见好就收的好,反正功劳已经有了。

    这个愚蠢之人难道眼瞎了吗很明显突厥人是被打败而逃,完全不是有计划的撤退。

    这是溃败,没有阴谋!

    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苏定方自然知道什么是溃败,什么是撤退。程知节也知道,如果现在追击,当然收获会更大。

    苏定方没有看王文度,而是着急的等着程知节下命令。

    在他眼里,程知节才是自己的领导,你王文度算个屁!

    在苏定方看来,程知节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只要这次抓住阿史那贺鲁,那他程知节的名气会更上一层楼。

    程知节看了一眼王文度,又看了一眼远处的突厥溃兵,再不追击就完了。

    他长叹了一口气,闭着眼睛说道,撤军吧。

    撤军

    不止是苏定方,其他将领也是大感意外,大总管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明明胜利就在眼前了啊。

    大总管!

    苏定方义愤填膺的说道,我们辛辛苦苦在这里寻找了一年,为的就是今天,为何要撤军

    只要我带领两千人,就能彻底歼灭这股敌人,说不定阿史那贺鲁就在里面,这不世之功唾手可得,大总管为何要在此时放弃你对得起战死的大唐将士吗

    苏定方的愤怒是可以理解的,程知节并没有解释,也没有发脾气。他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火爆脾气的程知节,现在的他已经英雄迟暮了。

    程知节没有说话,他调转马头,缓缓走下了山坡,在夕阳的映衬下,背影显得无比落寞。

    王文度见程知节识趣的听了自己的指令,心里简直爽翻了天。

    他趾高气扬的对着全军大声说道,撤军,没听见吗本总管可是奉陛下之命节度全军,你们想违抗军令不成

    奸贼!老子活剐了你!苏定方一把抽出横刀,对着王文度就要砍过去。王文度大惊,一个跟头就从马上跌落下来,躲入人群里再也不肯出来。

    苏定方喟然长叹,非我辈不用命,实在是奸臣乱政啊!

    他狠狠的抽了一下战马,战马吃痛,狂奔下山,追赶程知节而去。

    大总管,那王文度仗着有节度全军之权,昏聩无能,连累三军。大总管为何要听他指挥

    程知节看着落山的太阳,苏定方,皇帝的心思你真的不知道吗

    苏定方一愣,然后深深的叹口气,眼中热泪滚滚。
1...6364656667...10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