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求生尼古拉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金铃雪珠
1919后半年-1920年初这段时间里,在其它几条战线上也是捷报频传。高尔察克军队于1919年8月被击溃并被赶出乌拉尔后,协约国把战争重心转移到苏俄南方,决定以邓尼金军队为主力发动第二次进攻。1919年7月3日,邓尼金下令攻占莫斯科,从顿河西岸到伏尔加河分兵三路北犯。在主突方向库尔斯克、奥廖尔、图拉一线作战的是邓尼金的精锐部队。7月9日,俄共(布)中央和列宁发出“大家都去同邓尼金作斗争”的号召。8月,红军南方面军按照总部的命令发起反攻,从侧后袭击邓尼金的库班大本营,未果。9月12日,邓尼金军队再次在库尔斯克-奥廖尔方向发起进攻,至10月中旬先后占领库尔斯克、沃罗涅日和奥廖尔,直接威胁图拉和首都莫斯科。尤登尼奇军队在西线也再次突破红军防线,于10月中旬进抵彼得格勒郊区。
为适应新的作战形势,红军统帅部于9月下旬将南方面军分编为南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10月,俄共(布)中央政治局决定坚守图拉和莫斯科,在南线集中基本兵力,东南方面军则暂时转入防御。10月11~12日,南方面军在司令叶戈罗夫和军事委员斯大林率领下,在奥廖尔─克罗梅地域和沃罗涅
第67章 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
根据刘原的讲述,在原来的时空里,列宁更希望建立世界社会主义联邦。而俄国革命目标是建立统一的世界苏维埃共和国。苏波战争则成了苏俄推进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实践。这次实践让苏俄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苏俄很快调整了自己的对外政策,由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转为和资本主义和平共处,与周围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立陶宛签订了和平条约。但许多领导人竟然又在战后提出了“红色干预权理论”。幸而列宁还是比较清醒的。
托洛茨基的世界革命理论,与苏波战争之前的列宁不谋而合。但是苏波战争失利使得列宁重新审视了自己原先希望在较短时间里使得全世界无产阶级一起革命的想法,反而是斯大林的“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显得实际很多。
也正因为如此,虽然从波兰归国后,斯大林因拒绝援助图哈切夫斯基攻打华沙,而是另行去夺取利沃夫的行为受到批评,他也因此主动辞去军职,在党内第九次会议中,托洛茨基更是公开地指责了他,但不久之后斯大林仍然负责了民族事务工作,后来又担任了总书记的职位。闪舞当然,那时党的总书记实际地位没有后来那么重要也是事实。
这个时空的列宁因为之前早就被刘原剧透过21世纪的世界只剩下5个社会主义国家,而且里面还没有红色的俄国,所以比原来更早地把心中的天平偏向了斯大林一边,哪怕去掉还被剧透了在他身后真正接替了他的就是斯大林而不是托洛茨基这个因素也一样。
毕竟,俄共(布)党内不缺理论家,缺实际干事的人。更何况,列宁甚至还想,理论这块谁比得上刘原这个穿越者毕竟理论得经过实践检验才有效。
列宁又问刘原:“那你觉得该怎么做好”刘原心里暗暗叫苦:“明知道我基本上就是个军事小白,这个问题不问那些身经百战的将军却来问我,这不是强人所难吗”但是总不能就这样说出来。他想到了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又想到了结果完全不同的建国后和两个世界第三——西南某人口大国,和南边某个国家打的那两仗,轻轻说了一句:“我觉得,还是见好就收吧,别非要灭了人家不可。”
刘原继续说:“非要灭了对方,对方面临绝境时往往会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打仗归根到底打的是综合国力,现在的苏俄,国力已经很难再支撑这样规模的战争了。不要说现在,就算是经过二十几年工业化以后,都能爆坦克海了的苏联,后来攻入柏林时还是付出了三十多万伤亡的代价。再说,任何一个国家,革命时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是这个国家的无产阶级自己起来革命,我们给理论就可以,非要直接帮他们打,那肯定时机还没成熟。”
列宁一听就明白了,刘原的后面几句话是针对托洛茨基来说的。当时托洛茨基以及他那一派的人乐观地认为对波兰的战事若是顺利的话,整个欧洲都会变成一片红色,革命之火甚至可以熊熊燃烧到其余各大洲。但是,现实却给了持这种想法的人无情的打击。
此时,刘原正在想象自身还立足未稳的苏俄在欧亚非美各大洲全面“输出革命”的情景,觉得那可真是“画面太美不敢看”。然而,列宁此时和他想的是一样的。
 
第68章 家里的几件大事
本来,刘原对四个女儿的婚事是不抱多少希望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她们不适合生孩子。闪舞后面三个凝血功能比一般人要差,生孩子的风险比较大。老大虽然看起来凝血功能没什么问题,但是只能说基本上不会增加她本人生孩子的风险,也不能保证她不是血友病携带者,不会和外曾祖母、外祖母、姨外祖母、母亲、姨妈、姨表姐妹们一样也生出有血友病的儿子来——毕竟要是凝血功能只比普通人的平均水平下降个5%、10%根本不明显。而别说刘原了,就是她们自己,都不希望生出血友病儿子——暴露身份是一回事,当初看着阿列克谢一次次发病,最后不治身亡时鲜血喷得到处都是的情景太过震撼给她们留下的心理阴影面积太大,实在不想未来哪天在自己的亲生骨肉身上再重演一次。
上回娜杰日达跟着斯大林来看刘原刚出生的小儿子谢廖沙时,亚历山德拉对她提起女儿们因为不适合生育所以都还没出嫁,也就是说了那么一句。没想到,后来娜杰日达还真的特别留意起了那些不想要孩子或者起码有没有孩子无所谓的人。过不了多久,她倒是真的找到了一批合适的人选推荐给了亚历山德拉——都是斯大林担任政委的西南方面军里面的人。
说来也巧,其中有一个,刚好和老大欧仙娜从前的恋人长得很像——当然肯定不是,名字都不一样。当初那个人是否还活着不知道,即使真的还活着,也只会在托洛茨基收编的旧沙皇军队里面。
不过,即使明知道他不是,欧仙娜还是看上了他,原来那个还不见得愿意不要孩子呢。刘原则想,要是在21世纪,倒是可以给她做基因检测,确定她究竟有没有遗传到血友病基因,可是现在却毫无办法,只能吃不准有没有的当作有来对待。
此外,老二塔季扬娜、老三玛丽亚、老四安娜也都在里面找到了合适的对象。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阳光灿烂的日子,四个女儿一起出嫁了。
亚历山德拉拿出了她当年婚礼上穿过的婚纱——可惜只有一套,于是只能四对新人一对一对亮相,谁上台亮相谁穿上,不上台的只能换穿自己平时的衣服——尽管是平时的衣服里面最好的。场面和从前的皇室婚礼相比,实在是寒酸太多了,最多只是一群人聚一聚而已,但是现在也只能做到这样了。闪舞对于听说过并且在电视上见识过“革命化婚礼”的样子的刘原来说,倒是觉得这还行。
这样一来,尽管四对新人的婚礼是一起举行的,在看的人眼里,仍然感觉是四个婚礼,只不过是连续进行的。刘原看着女儿们一脸甜蜜的样子,心想:“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小确幸’吗”
女儿们都出嫁了以后,家里一下子变得冷清了很多,孩子里面只剩下还不到一岁的小谢廖沙了。刘原想到后世的中国很提倡从小对孩子“双语教育”,让孩子从学说话开始就多学一门外语,而谢廖沙从学说话开始,受的何止是“双语教育”,他一学就是五种语言:尼古拉二世和亚历山德拉会的俄语、德语、英语、法语,还有刘原会的汉语。
之前曾经说过,1918年至1920年,彼得格勒失去了75%的人口,莫斯科减少了50%。这还是协约国并没有像刘原想象中那样使用生化武器的情况下。刘原这个穿越者在这一点上并没有能够改
第69章 带娃上班
刘原收到医护人员给他的纸条时,纸条是从开水里捞出来放在盘子里端给他的——要不然早该烂了。铅笔写的字倒是泡不掉。
只见,上面写着:“我就要去和阿列克谢会合了。好好照顾谢廖沙长大,以后别忘了告诉他的身世。”看着纸条,刘原的眼泪掉了下来……
和阿列克谢死的时候刘原根本没感觉还要假装悲伤不同,这两年相处下来,刘原对亚历山德拉还真有了感情。她当初在尼古拉二世在位时做了什么也没必要计较了,起码在刘原穿越以后,她没给刘原拖过什么后腿,本来刘原最担心她不愿意被自我改造成平民,没想到她倒是从无怨言——后来刘原想起来她曾经提过,原来她的母亲爱丽丝公主在维多利亚女王那里时就和她的兄弟姐妹们每天穿着中产阶级的服装,睡在没有供暖的空荡荡的卧室里。貌似她觉得,没有了珠宝华服、锦衣玉食,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刘原刚穿越过来,“生死未卜”的那段日子里——当然那是她以为的生死未卜——也都看得出她对尼古拉二世是真心爱恋的。也正因为如此,刘原对她总怀有一种歉疚感,觉得自己是在用尼古拉二世的假面具欺骗她——在她和女儿们面前,他总是小心翼翼地隐藏着自己作为21世纪中国人的一面,而是用原来尼古拉二世的样子对待她们。
出于一种补偿的心理,他也总是尽可能在能做到的范围之内好好照顾关心她,尤其是在她高龄怀孕生育的时候。可惜,他尽管能使她逃脱难产、胎盘滞留和产褥热那几次死神的召唤,终究还是没能使她逃脱斑疹伤寒这一次。而且,她这次没能逃脱,肯定相当程度上和高龄生育以后身体恢复太慢有关。
尽管从一开始,身为穿越者的刘原就知道战时的那几年肯定日子不好过,但也总想着毕竟还有个期限,熬过去到新经济政策就好了——当然也只是相对的“好”,和在位时还是不能比。当然他事先没想到哪怕是最困难的那段时间,家人沾自己这个穿越者的光,起码也没挨饿受冻。但是如今,眼看日子要好过了,她却不在了……
刘原仔细地把纸条晾干,收藏起来。心想:“等到谢廖沙长大成人——如果他幸运地没有遗传到血友病的话——有合适的机会我是会告诉他的身世的,但是,那要他有了充分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行,他真正的身世比你想的更要复杂得多。闪舞”
亚历山德拉的遗体在医院里被喷洒过消毒液以后领出来,她和儿子相比,总算有了一场比较正式的葬礼。列宁和捷尔任斯基知道以后,特意替她找了几个“红色教士”来办理,也算是一种比较折衷的方式了。
当初埋葬阿列克谢的地方已经被改建成了公墓,阿列克谢的坟墓就在里面都不用迁移了,只是进行了一定的修葺。如今,他的母亲到他身边来陪伴他了。
亚历山德拉的葬礼上,女儿女婿们都来了,这倒是很正常。但是令他意外的是,斯大林也来了。
斯大林看到刘原惊奇的眼神,走到他面前低声说:“我的前妻也是因为斑疹伤寒去世的,得的和她是一样的病。”刘原这才明白,原来他和自己有相似的经历,感同身受。
参加完亚历山德拉的葬礼以后,斯大林很快就远赴苏波战争的战场去了——列宁说过见好就收、适可而止,可从来没
第70章 再婚
本来,刘原也想过干脆像亚历山德拉生前一样,在家工作。但是想想如果在家还要专门有人来拿自己写好的东西,再说反正就自己和谢廖沙两个人,到哪都差不多。
从前亚历山德拉是坐骨神经痛还没好轻易不敢出门,那时候谢廖沙又太小一天要吃好几次奶山羊的奶,又还不会走路,也不方便出门,总不能走到哪里都把羊带上。现在就不一样了,而且一直宅在家里对孩子的身体也不好。
有人可能会想,工作时孩子在旁边,还拿写的东西给孩子讲故事,不怕孩子以后会说话了,童言无忌一不小心泄露机密吗这倒是不用担心——因为翻译的新闻都是可以上报纸的,还有些内容是有意要对外宣传的,中国历史更加毫无机密可言,总不能说不在中国,就不能拿中国历史给孩子上早教吧!不在工作时间时,刘原也会给谢廖沙讲俄国历史,这可以调沙皇的记忆——尼古拉当初接受的教育。就算以后把儿子培养成了“精中”,也不见得不好,何况刘原觉得也不至于夸张到这个地步。
至于真正涉及到机密的内容,都只会在列宁或捷尔任斯基面前说,这时候肯定不会让谢廖沙在旁边了。这时候通常都是列宁或捷尔任斯基身边的工作人员带他到外面玩。闪舞
后来,经人介绍,刘原又和一个丧夫的从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女贵族结了婚。原来东正教有一项传统,就是如果丈夫先于妻子死去,妻子就要进修道院以示忠贞。当然这通常也只能在贵族中实行,贫民是做不到的,读过高尔基的作品的人都知道。
但是十月革命以后,一部分是因为要破除旧传统旧习惯,一部分是因为教会是苏维埃的敌人,所以在苏维埃控制区,就有意识地推动寡妇改嫁而不让她们进修道院。而这一个属于在苏俄眼里改造得算好的,所以把她介绍给刘原。
但是,这个女贵族虽然同意了改嫁,却对刘原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婚后不改姓,仍然姓前夫的姓——这也刚好对应了十月革命后苏俄实施的“妇女婚后有权保留原来的姓”;二是不要小孩,她和前夫有孩子而且已经长大成人;三是她活着的时候可以和刘原共同生活,但是等到她死后和前夫葬在一起。
毕竟保留着沙皇的记忆又穿越过来这段时间了,刘原猜到了她的想法:实际上,从前进修道院也是形式,事实上从前那些寡妇在修道院暗中和情人来往的也不少,只不过不再正式结婚,就算是忠于亡夫了。而她内心深处估计也不见得承认苏俄政府颁发的结婚证,所以提这三个要求,算是她用另一种方式忠贞于前夫。不过,刘原也不在乎,所以很痛快地就都答应了。她刚见到谢廖沙时不相信那是刘原的儿子,还以为是他的孙子。
在她面前与在亚历山德拉面前不一样,刘原用不着刻意去表现得和穿越之前一模一样了,反正她只知道自己叫“尼古拉伊万诺夫”(女儿们就算偶尔回来看望也从来不在后妻面前提他从前是谁),是个“中国通”,只要不要过于明显表现出太超前时代的言行即可。
在这以后,刘原不需要带娃上班了。但是这并非是把谢廖沙放在家里让后妻照顾的结果(苏俄,包括后来的苏联,都不鼓励家庭主妇,而是尽可能让妇女参与工作),而是作为先行试点,在刘原住的地方附近有了最早的托儿所。
列宁虽然在图哈切夫斯基、叶戈罗夫及斯大林出发前告诫了他们适可而止、见好就收,尽可能保住胜利果实(特别是争议领土)以及一定要把人带回来等,但是他也看出来,说了也不见
第71章 密电码
原来,刘原想起了从前看过的诸如《潜伏》等系列的谍战剧,无论哪种,里面往往都有一个关键情节:对密电码的破译与反破译的斗争!他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重大错误:忘了一些后世人尽皆知的常识在从前却是鲜为人知的,比如通讯密电码的保密问题。闪舞那些谍战剧的故事背景往往都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甚至更晚,千方百计防止己方的密电码的密码被敌方知晓可谓是常识,就连不发电报和收电报的士兵都知道。但是现在,距离夫发明无线电报时间不算太长,保密意识是有的,但那时候的密码还属于初级阶段,在自己的密电码被敌人破解以后尽快发现的能力却也还没那么强。
实际上,原来时空里,2004年发现的文件证明波兰的破解密码员成功破解红军的加密无线电通讯对于波军的胜利起了重大作用。可惜刘原虽然是2018年才穿越的,却并不知道这个细节。所以直到现在,西南方面军作出了和原来完全不同的行动,波军却依然应对自如,才使刘原想到了通讯密码已经被对方破译的可能,事实也的确是这样。
自从无线电和摩尔斯电码问世后,军事通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但是无线电通讯完全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己方接受电文的同时,对方也可“一览无遗”,因此人类历史上伴随战争出现的密码,也就立即与无线电结合,出现了无线电密码。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所有无线电密码都是使用手工编码。毫无疑问,手工编码效率极其低下,同时由于受到手工编码与解码效率的限制,使得许多复杂的保密性强的加密方法无法在实际中应用,而简单的加密方法又很容易被破译。
虽说,1918年德国发明家亚瑟谢尔比乌斯(arthur scherbius)发明了一种能够自动编码的机器。谢尔比乌斯给自己所发明的电气编码机械取名“恩尼格玛”(enigma,意为哑谜),但是正式投入应用却要等到1926年。
在科学的其他领域,我们说失败乃成功之母;而在密码分析领域,我们则应该说恐惧乃成功之母。
一战灰烬中浴火重生的新独立的波兰,在她的西面,是对失去旧日领土耿耿于怀的德国,而在东面,则是要输出革命的苏维埃联盟。对于波兰来说,关于这两个强邻的情报是有关生死存亡的大事,波兰的密码分析专家必须知道这两个大国都在想什么。在此情况下波兰设立了自己的破译机构,波军总参二局密码处(biuro szyfrow)。密码处的高效率在1919-1920年苏波战争中明显地体现出来,军事上屡尝败绩的波兰在密码分析方面却一枝独秀。在苏军兵临华沙城下的情况下,1920年一年他们破译了大约400条苏军信息,从而成功扭转了战局。在对西面德国的通讯的监控方面,波兰人也保持了同样的高效率——直到1926年enigma登场。
顺便说两句题外话:后来二战时期波兰也成功破译了德国用enigma设置的密码。而1923年波兰总参2处的专家应邀访问日本,在日本执教3个月,传授破译苏联密码的诀窍。事后,日本又多次派遣人员赴波兰学习,日军的破译技术提高很快。当时中国的军事密码水平很低,日本的破
第72章 托洛茨基的大意
尽管料到了无线电密码已经被破译,但是现在更换新密码也已经来不及了,就算马上把新密码送到前线也有难度,而且在密码没有整体升级的情况下,就算换一套新的,很可能前脚送过去后脚又被破译了。因此,被刘原提醒以后,后方干脆就用旧密码发报,要求前线警惕密码很可能已经泄露——哪怕这一条信息被破译也无所谓了,起码敲打一下波军。此外就是提醒前线官兵,干脆能够不用无线电通讯就不要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