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传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百梦千回
孙少华对这个孩子给予了额外的关注,每天抽出半小时,系统地给他补了补小学三年所落下的课程,作为奖励,还特意送给他一个由弹壳加工制成的坦克工艺品,霍建功拿着爱不释手,兴奋的直蹦高。
连绵的春雨到了五月中旬达到峰值,一场大雨过后的第二天上午,孙少华所在的青林检查站和月亮湾村都接到了青林水库大坝准备放流的消息。水库大坝放流是青林电厂和当地村民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孙少华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次放流事件,一场新的危机正在等着他。
通俗点说,水库放流是水库的水位达到警戒值后,为缓解库容压力和溃坝危险所采取开闸泄洪的举措。青林水库共有26个泄洪闸口,泄洪时通常只开启两到三个闸口,孙少华曾经听老兵讲过,如果开启10个闸口以上,60多公里的晋安市将变成一片汪洋。老兵们还说,水库放流通常三到五年才能赶上一次,你们这届兵赶上了,这是天大的运气。
对于当地村民来说,水库放流犹如盛大节日般重要,放流的头几天,他们通常会带着渔网等捕鱼工具,聚集在水库大坝下游干江段,一面观赏着巨大的水流从百余米的闸口奔流而下,冲击到干江段干涸的河床底部,随后溅起六十多米高的白色滔天浪花,天气晴好的时候,还能看到跨越两岸的巨大彩虹;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放流时,村民们会四下分散开来,在干江段的岸边能够时常捡到被水流冲昏的草鱼、鲤鱼和胖头鱼等,小的有十几斤,大的重达百余斤。也有少数村民冒险到水流复杂的干江里捕捞,常有巨大的收获。
青林水库开闸放流增至6个闸口的那天正值周末,头天下午放学后,孙
第123章 水中救美的兵哥哥
“咱俩还是分头在岸边看一看吧。”看着只在河槽底部流淌的江水在迅速上涨着,李参花忧心忡忡地对孙少华说。她心里想着老校长的一再叮嘱,也熟悉学校20多个男孩子的脾气秉性,不时地来回走着看一上圈,心里很不踏实。
按照李参花的分工孙少华刚刚向前走了不远,忽然隐约听到身后李参花在喊:“霍建功,你马上给我上来!!”回头一看,只见远处站在岸边的李参花站正向河里用力挥着手。
孙少华看了看干江里的水势,顿觉情形不妙,转过身跑了过去。
急急地跑到跟前,眼前河里的情形让孙少华吃了一惊,只见距河岸100多米的河床上有一处占地面积很大的沙厂,简易围墙圈起的厂地院门大开,重要的设备已运走,里面堆积着一些还未运走的河沙。此时,一个黑瘦的男孩只穿着裤头,冒险从涨起的河里出来刚刚进到沙厂里,正试图拿起挂在围墙上的鱼篓,里面装满了大大小小的鱼。
孙少华仔细一看,这个黑瘦的男孩正是霍建功!也在这个时候,李参花不顾危险地下了堤坝跑进院子,看情景,她正试图说着霍建功放下鱼篓,赶紧上岸。
干江里的水情瞬息万变,一个浪头过来,水线已经到了沙厂围墙的底部。孙少华一看情形不妙,跺着脚边吼边招手:“霍建功!扔掉鱼篓!马上上来!!”
霍建功远远的似乎听见了孙少华的呐喊,他抬头看了看岸边方向,犹豫了一下,终于把鱼篓放在地上。
一道水浪涌过来,撞到围墙未果后退了回去,围墙一晃的瞬间孙少华感觉情形危急,便迅速甩掉上衣,脱掉裤子,顺着岸边延伸到沙厂坎坷不平的简易土路也跑了下去。
第二道水浪涌来的时候,已经被第一波水浪冲击得根基不稳的围墙摇晃了一下,“轰!”的一声趴在了水里,溅起数米高的水墙,已从四周赶来站在岸边的几个女村民见此情形一阵惊呼:“快跑!快跑!”
水火无情。霍建功在突如其来的河水威力面前一下慌了手脚,他转过身,踏着水,拼命地向岸上跑去,李参花紧随其后。
已经跑下河道的孙少华让过霍建功,紧跑几步,拽住了已经气喘吁吁的李参花的手,此时的河水已经漫过俩人的膝盖,一个浪头打过来,李参花重心不稳,身子摇晃了两下,花颜失色,惊呼之中一下跌倒水里,接着就被冲到了两米开外,孙少华一个踉跄,也差点跌倒。
河水冰冷刺骨,孙少华咬牙站稳的时候,水已漫过他的腰部,他一转身,看到了前面倒在水里挣扎的李参花,便屏住呼吸,一个猛子扎了过去。
孙少华在水下
将李参花拉起,拼全力将她扶了起来,此时水线已漫至他的前胸,接连呛了好些水的李参花,神志已经不清,她死死地抱住孙少华的胳膊,俩人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岸边移动着。
“快去喊人帮忙!!”孙少华冲着河岸大声喊着。
当再一个浪头打过来的时候,重心不稳的孙少华,终于被李参花拖拽着倒在冰冷的河水里。疲惫不堪的孙少华再一次屏住呼吸,拼力托起李参花的上身,向岸边游去。
在随后赶到的众人帮助下,疲惫之极的孙少华和李参花总算上了岸。这时的李参花已经昏迷不醒,出现了重度溺水现象。
围观的村民面面相觑,有个村民说:“要是有头牛就好了,放她担在牛背上,头脚冲下,赶牛走上两圈就好了。”孙少华见此情景顾不上许多,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把李参花俯卧于自己屈膝的大腿上,然后拉起她马尾的发辫迫使她仰起头,不一会,李参花的嘴里、鼻子里相继流出了些水,但面部仍旧有些发紫,牙关紧咬,孙少华有些慌了神,他再次把李参花放倒在地,捏紧她的鼻子,口对口向她吹气进行人工呼吸,没过一会儿,李参花面部症状缓解,孙少华又俯在她的胸口听了听,心脏跳动有力,呼吸也渐渐开始恢复,这才松口气,瘫坐在一旁。
游泳及溺水人工救助是孙少华去年新兵下站后学习的科目之一,他没想到,一年后,竟派上了用场。
“赶紧送他到医院!”孙少华有气无力地冲着周围的村民说。
孙少华勇救溺水女教师的壮举三天后才陆续传到列车排和全站,也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站部让他参加全省军事业务比武选拔的通知。这让孙少华一度非常犹豫,因为他如果被选拔上以后,比赛的时间和升学考试的时间非常接近,一个在七月底、一个在八月上旬,有心参加,又怕耽误了决定自己人生命运的升学考试,就在这个时候,张芸巧又回了信,孙少华便把自己的烦恼通过信件告诉了她。
而眼下,孙少华最大的烦恼是自己勇救溺水女教师壮举后产生的效应,李参花是全站官兵公认的美女老师,得到消息后的同届兵甚至上一届不太熟悉的老兵,都在通过内线电话找到孙少华,几句寒暄后,直奔主题,了解他当时救助特别是人工呼吸的细节。已经是三排班长的谢桂芳更是津津有味地问起了他向李参花吹气的次数,有没有压腹等动作,这让孙少华一下想起了当兵前自己在治安大队时,警察杜边讯问自己时的情形。
“三十二次。”电话里,孙少华向谢桂芳平静地描述着。
“哇!这么多次啊!还有呢”谢桂芳在电话那端
喊了起来,接着又问。
“人工呼吸前,我仔细擦了擦她的小嘴。”
“还仔细擦,看的挺仔细啊,还小嘴呢!”电话里,谢桂芳一副羡慕嫉妒恨的语气。
第124章 从天而降的惊喜
孙少华回到站部的第二天,通城武警边防支队参加总队军事比武集训队就正式成立了。和站里参加支队军事会操的情形相似,支队警务科选拨了二十多名全支队范围内的训练尖子,采取边训练边考核淘汰的方式,最终确定十名参加总队比武的正式参赛队员。
支队对此次比武高度重视,正式开训前,个头不高浓眉大眼的刘支队长亲自到站,从目的意义到为何选址在青林检查站作为训练基地,以及赛前保障和赛后重奖等,口若悬河激情澎湃地做了半个小时的训前动员,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必须拿到总队会操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桂冠。
面对军功和嘉奖的荣誉诱惑,所有初选队员都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而此时的孙少华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决定他未来人生命运的省武警指挥学校考试和省教导大队预提干部培训班考试将在七月下旬相继进行,以孙少华目前的成绩,考入省教导大队预提干部培训班比较有把握,而能否考入毕业发给中专文凭的省武警指挥学校则很难说,除非放弃参加省总队军事会操的机会全力以赴进行复习。
纠结之中,孙少华把自己的苦恼分别说给了站教导员杨戬和恰好回信的张芸巧。
张芸巧很快回了信,观点和杨戬惊人的一致:中专文凭算什么,大学本科文凭才是未来事业发展的基本。信里她还告诉孙少华,全力拼搏是年轻的资本,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惊喜等着他。
孙少华把张芸巧的信反反复复看了四、五遍,没有官样客套的说教,有的只是娓娓道来的关切之情,这是一段走心的文字,字里行间透着阳光灿烂美好向上的气息。
孙少华心里开了窍,决定参加省军事会操不动摇,同时报考省教导大队预提干部培训班,为了得到鱼和熊掌,放手一搏。
孙少华把自己的这个决定顺便也告诉了北京的赵东升。随即回信的赵东升表示尊重孙少华的抉择,信后不久,一个来自北京的硕大包裹发到站部,孙少华和战友打开一看,都乐了,整整四十只真空包装的北京烤鸭和20袋奶粉。
“北京你这个赵叔和你家到底啥关系对你这么好!”一同入选支队会操集训队的谢桂芳好奇地问孙少华。
“当年啊,他吃了我家的几个鸭蛋,这些鸭子都是当年这些鸭蛋孵出来的。孙少华不以为然地开着玩笑。
站领导和支队领导对孙少华的选择也非常感动,既参加支队集训又参加升学考试,这在通城边防支队孙少华是第一人,负责集训班的警务科长也尽可能地给孙少华创造着学习条件,当然是在没有集训任务的晚间,他还对孙少华充
满信心地说:“省教导大队预提干部培训班的升学比率是50%,你这个货真价实的高中毕业生,这点把握还没有吗”
“有。”孙少华不止一次地暗示着自己,这种强烈的自我暗示的方法也是张芸巧教授给他的。
然而,说归说,做归做,面对全支队训练的武林高手和高达50%的淘汰率,孙少华也是压力山大,训练从难从严,强度也远超参加支队会操时站里的水平。好在谢桂芳坚定地支持着他,入选集训队的站里成员也只有他们俩人,他俩惜惜相惜,互相砥砺,取长补短,各自训练的短板比如器械和射击科目都有了长足进步,在一次又一次的淘汰考核中涉险过关,携手笑到了最后。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七月上旬的一个下午,孙少华身著作训服、全副武装背挎包、双肩扛着八一一式自动步枪、胸前冲锋枪弹袋装满着石子、双腿绑着沙袋,气喘如牛地和其他九名正式参赛队员一道,缓慢而又整齐地奔跑在骄阳炙烤的青林镇盘山公路上,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双眼。
这时,一辆三菱越野车缓缓从他们身边经过,后座的车窗缓缓摇下,露出一个年轻女孩的俏丽容颜,发梢在窗外飞扬,孙少华没有理会,因为不停流淌的汗水让他无法看清前面更远的目标,他也无暇理会,此刻,正是考验他意志的最为关键时刻,他想的只是挺过这一段的漫坡,拐过前面的弯道,前方就是一片平坦向下的坦途直达站部方向,他还知道,这辆车是支队参谋长的坐骑,一定是他带着家属观摩和检验他们的训练成果来了。
目送着明晃晃的越野车慢慢驶向远方,孙少华的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坚持坚持再坚持,直到最后的胜利。
每天早晨和下午盘山路上重装带沙袋八公里武装越野,风雨不误,单单这一项,预选的参赛队员就淘汰了四分之一。
坚持说得轻松,对这种一再挑战身体极限的残酷训练,并不是每个人咬着牙死扛就能下来的,这种训练,不仅考验的是体能和意志,更检验着每个队员身体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的耐力和潜力。
这种高强度训练进行到第五天的时候,训练结束时,有队员就出现了咳血的现象,包括孙少华。
站里的军医随即要求每个队员每天补充一碗盐水,后来,这种症状慢慢消失,但有人因此打起了退堂鼓。
孙少华选择坚持,只是为了今后的扬眉吐气和渴望荣誉的强烈自尊。
跟随着其他九名正式参赛队员整齐地跑回站部楼前的空地上,三菱越野车静静地停在那,疲惫之极的孙少华卸下负重的
第125章 心服口服的谢桂芳
二十分钟后,孙少华没有例外地重新换上一身作训服,和其他九名正式参赛队员一道,精神抖擞地站在了站部办公楼后侧的训练场上。因为让他格外惊喜和振奋的是,在正式集合前,张芸巧悄悄告诉他,晚上还有见面的机会。
就凭着这句话,孙少华愈发坚定的认为,此次张芸巧的青林站之行,就是专程来看自己的。
渗透了啥信息孙少华相信,甚至不用自己说,周围的战友都会看个明白。
张芸巧喜欢自己孙少华在幸福快乐充盈着自己的内心后,依然不太敢相信这是真的。凭什么呀
感情这个东西,真是说不清楚。可是,自己喜欢她吗
孙少华默默想了半天,虽然陈香的阴影还在,但张芸巧清纯窈窕的影像已经清晰地走进自己这段长久空白的感情世界里了。
孙少华又想起了史耀威曾经回信给自己的那句话:岂怨红颜生得俏,无奈英雄总多情。
自己这是见一个爱一个不是吧再说了,自己有那个资本吗
正胡思乱想间,集合的号令响了。
与张芸巧同车到达站部的是一位省公安专科学校通城籍散打教员。个头不高,眼睛不大,矮墩墩的穿一件深黄色套头无领体恤杉,一副其貌不扬的样子。
孙少华和参赛队员们都清楚,支队司令部费尽心思请来省警校的散打教员,目的是从难从严,进一步提高擒敌配套这个参赛科目训练水平,说白了,是冲着总队比武第一名去的,问题是,眼前这个其貌不扬的教员行吗有这个水平吗
这不仅仅是孙少华,也是所有参赛队员心里的疑问。
支队参谋长简短的开场白后,这个被参谋长介绍为蜚声省城的散打高手白教员快步走到松软的擒敌训练场中央,面向列成一排成跨立姿势的参赛队员双手抱拳。
“你们参谋长找到我,要求我给大家编排的配套动作不但要有高度的观赏性,还要有很强的实战性。说实话,我对这个高度的观赏性和有很强的实战性是怎样的具体标准不清楚,更主要的,大家虽然学过擒敌拳的皮毛,但没有经过比赛和实战,对大家的训练基础更是没底…”
“你叫谢桂芳!”白教员说到这话音一顿,目光转向谢桂芳。
“到!是!”听到问询,谢桂芳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双脚并拢成立正姿势,目视白教员,大声回应着。
虽然谢桂芳只是悄悄地撇了一下嘴,还是被白教员眼观六路的小眼睛精准地扫描到了。
“出列!听参谋长说你是省城的跆拳道冠军,正好咱俩切磋一下,顺便我也探一探你们的底子。”
“放开手脚,别有什么压力,使出看家的本事。”白教员说着向右侧身走了几步,让开擒敌场地中间的位置。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走到训练场地中央的谢桂芳站定双手报拳,话音刚落,他一侧身,右脚蹬地,重心前移至左脚,随着左脚掌旋转的同时,右小腿快速向白教员横向踢出。
白教员敏捷地向后侧身一闪,紧接着收回右脚的谢桂芳继续以左脚掌为轴,上提右脚积蓄力量,绷直脚掌,迅猛地来了个下劈动作。
此时的白教员灵敏的像个猴子,在谢桂芳高抬右脚的时候上前一步,重心下移,抬掌拨挡的瞬间,伸出的右脚向谢桂芳的左脚脚踝扫了过去。
左脚离地的谢桂芳重心不稳,仰面摔个仰八叉。
大家轰堂大笑,孙少华甚至听到了远处张芸巧的笑声。
谢桂芳拍掉身上沙土站在那,一脸的恼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