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机器狗去唐朝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山堂

    在长孙父子看来,张华活着回来的可能性肯定是低于死在突厥的。

    “爹,那个张华不是以足智多谋著称于世吗,那下次讨论出征突厥的时候,正好就光明正大的把他编入大军,看他敢不敢不听号令。”

    “冲儿,你长大了。不错,为父今天很高兴。对付敌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这种光明正大的阳谋,别人即使是看破了也没有办法,也不会引起太多不必要的反弹。”

    阳谋的威力很多时候比阴谋诡计要厉害的多,这个在历史上也是有无数的例子证明过了的,最典型的应该要算汉武帝时候的“推恩令”了。

    西汉初年由于各地诸侯王势力逐渐增大,已经严重威胁了朝廷的统治,于是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了“推恩令”,汉武帝于是施行,最终瓦解了诸侯王的势力。

    推恩令的内容说起来其实很简单,总结起来就两条:一是由嫡长子继承制改为诸子继承制,原本只有嫡长子具有封国的继承权,而在“推恩令”下,嫡长子只拥有继承诸侯王封号的资格,而封地则由诸侯王的儿子们共同继承。二是除了嫡长子继承的封地拥有自主权外,其余继承封地的列侯全部归于各郡管辖。

    这种情况下,不仅成功将朝廷和诸侯的矛盾转移成为了诸侯内部矛盾,且导致各地诸侯王的封地越来越小,而封到土地的诸侯子孙则由于全部纳入了各郡的管辖,地位仅同于县,同样加大了朝廷的直属地区。

    各地诸侯王即使有聪明者,能够看出汉武帝的最终目的也无可奈何,一是由于景




第329章 变化中的华庭县
    华亭县越来越热闹了,每个月都有大量的人流拖家带口的从江南道、淮南道各

    处涌入这个原本不被大家重视的小县城。

    捕鲸业及其衍生产业、造船业及其衍生产业、晒盐、修路等各行各业都对人手

    的需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土生土长的华亭县人现在已经算少数人口了,八成以上的都是最近一年来到华

    庭县的新华庭人。这人多了,事情也就多了,虽然大部分愿意辛勤劳动的人都能在

    华亭县找到用武之地,但是总有一些游手好闲的混混夹杂在其中。

    马周作为华亭县县令,每天除了要忙着跟进各种规划的进度之外,各类案件的

    处理也慢慢的占据了他大量的时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争斗,就有事故。

    张华只是在县衙大堂旁听了几次马周处理案件的经过,就对马周这个未来大堂

    的宰相级别人物的才华有了深刻的认识。

    传说三国时期庞统一日之内就将积案如山的案件三下两除二的处理得干净利

    落,马周在这方面也不逞多让。

    “一个姑娘在黄浦江里洗衣服,她把一对金戒指放在岸边的石头上。来了一个

    无赖趁姑娘不注意把戒指偷走,被姑娘发现了,无赖不愿意归还。于是,两人拉拉

    扯扯来到了县衙。你们猜后面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县衙后院,绿剑又开始八卦今天在县衙大堂后面偷听到的马周审议案件的情况了。

    躲在大堂后面旁听马周审案,这几乎快成为绿剑的重要娱乐活动了。自从梦雨

    跟张华有了亲密关系之后,绿剑的自由时间就越来越多了,闲不住的她偶然发现马

    周审案很有意思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梅子:“马县令是怎么判断这个金戒指是谁的呢”

    “马周查问无赖,无赖说:这是我死去的母亲留给我的。马周又说:此案没有

    旁证,干脆你们一人拿走一只戒指算了。无赖马上表示同意,那姑娘死活不愿意。

    然后马周就说他知道戒指是谁的了,你们说神奇不神奇,这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呢。”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戒指就是那位姑娘的。因为那本来就是她的东西,所以

    她不愿意无缘无故地送给别人。而无赖不花任何代价就得到一只金戒指,他自然爽

    快地答应了。马周只要通过那位姑娘和无赖各自的态度,按照常理就能推断出金戒

    指真正的主人。”

    梦雨对于绿剑整天迷在各种案件上有点无奈,好像有种生怕华亭县的案件不够

    多的样子,所以直接把绿剑卖关子的话给堵上了。

    “姑娘,你又来了,人家都还没有说出结果呢。”

    绿剑觉得自己还没有把案件的结果公布出来,梦雨就说出了结果,一点成就感

    都没有。

    梦雨对绿剑有点无语,“让你跟着梦雪多学一点东西你又不愿意,你要是读的

    书多了,自然也就能够明白这些东西。”

    张华来到华亭县,没有多久就重新在县衙旁边恢复了县学,各处居民聚集的地

    方更是设置了蒙学,让那些适龄儿童都有机会去识字。

    华亭县各处作坊对于识字和不识字的帮工,给出的工钱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

    一些有技术含量的活,由于作坊管事鼓励以老带新,如果你连字都不认识,学习起

    来的效率是很难高的起来。

    有了金钱的刺激,大家对于送自己孩子去蒙学免费上课都比较有热情,甚至就

    是这些帮工自己也会在下班后去到蒙学的夜校去识文断字。

    华亭县作为鲸油的集散地,县衙可以以非常优惠的价格拿到大量的鲸油蜡烛给

    到各处学堂使用,夜校也才有机会开展,要不然天一黑,哪怕你再想学习也没有办

    &nb



第330章 乐不思蜀
    从长崎到奈良,走海路的话其实很快就可以到达。

    “互助香茶号”一船当先的在海上航行,不断的倭国各地停留,既是为了高价销

    售船上的物品,也算是为了验证海图的准确性,进一步的了解倭国的地形。

    别看房遗爱以前只喜欢舞刀弄枪,看到四书五经就头昏脑涨,但是人家毕竟是

    从小开始接受教育,正常的识文断字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对于海上碰到的各种情

    况,他是非常乐意去做的,每天他的航海日志都是记录的最多的。

    ……

    贞观三年三月二十,晴空万里,无风。

    今天船队到达了一个叫做和歌山的地方,当地居民以打渔为生,许多人都是衣

    衫褴褛,据说有些人家中只有一件厚衣服,谁出门就谁穿。

    原本船队只是想再此地简单的补充一下淡水就继续前进,但是偶然之间发现许

    多居民居然都带着金光闪闪的手镯,船队在此地停留了三天之后,发现和歌山有金

    矿,但是倭国交易普遍以稻米为衡量单位,黄金并没有得到当地人的重视,倭国政

    府也还不知道此地有黄金。

    船队用十支长矛换取了超过一百斤的黄金,然后留下五十人的护卫和船员在港

    口兴建驻地,以便船队的下一次到临。

    张大哥说倭国有金山银山,我在长崎没有看到,在一路到达和歌山之前也没有

    看到,但是现在我看到了希望,倭国是个贫穷落后的国度,但是倭国又不想大家想

    象的那么贫穷,海外贸易大有可为。

    ……

    贞观三年三月二六,大雨,八级西北风,海浪三步高。

    昨天晚上,船队出海以来第一次碰上大风浪,许多华亭县土生土长的渔民都面

    露忧愁,往年在海上要是碰上这种风浪,鲜少有船只能够安然无恙的,但是“互助

    香茶号”和“名品阁号”两艏大海船虽然面对风浪漂泊的厉害,却是安然无恙。

    不过“威武雄壮房遗爱号”等三艘小船就稍微受到了一些影响,好在船只的稳定

    性都很好,并没有出现翻船事故。

    船员们全体奋战了一晚上,总算是战胜了这次的风浪。

    ……

    贞观三年三月二九,晴天,微风。

    根据海图上的指引,船队已经来到了奈良附近的海域,船队停靠在港口之后得

    到了当地大名的热烈欢迎。很快就有当地官员引导我们去奈良去见倭国所谓的天皇。

    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觉得倭国人的热情背后有着不一样的目的,但是暂时

    我还没有看透这个目的到底是什么。

    倭国的工艺还非常落后,我们这次出海携带的东西,不管是水晶制品还是香

    皂、香水,亦或是鲸油蜡烛,都在倭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倭国的大名们可以拿出大量的金银和我们进行交易,似乎

    倭国很富裕,但是事实上这些倭国的大名们每天吃的还不如华亭县的普通富户,那

    些所谓当地比较有地位的“武士”每天吃的基本上都是饭团,很少见到肉,还不如华

    亭县的普通劳工。

    至于倭国的下层民众,普遍身材矮小,面黄肌瘦,没有几个能够填饱肚子。但

    是,虽然这些人长的像是大号的猴子,却是很能吃苦耐劳的样子。

    船队上岸之后雇佣了几十名当地的倭人帮忙搬运物品,这些人几乎只要给他们

    吃食,做什么都愿意。

    华亭县现在到处都缺少人手,而倭国虽然非常贫穷,人口却是不少,虽然还没

    有准确的数据,但是几十万户人家应该是有的,这些只要管饭就很满足的劳工,华

    亭县是不是可以考虑引进

    ……

    奈良飞鸟宫。

    房遗爱和尉迟环一行人见到了倭国的苏明天皇和大臣苏我虾夷。

    虽然苏我虾夷对房遗爱他们不对苏明天皇行跪拜礼表示了不满,但是这种不满



第331章 齐人之福
    九条英子是倭国贵族九条家族的一个庶女。

    不管是在大唐还是倭国,庶出的子女地位都是很低下的,在倭国更是如此,与货物没有太大的不一样。即使到了一千年以后,这种状况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作为大唐船队的重要人物,尉迟环这件天受到了倭国人的重点照顾,倭国的贵族们纷纷把自己貌美的女儿主动的送到尉迟环的房间。

    这事情听起来似乎很不靠谱,但是倭国人做事就有这么不靠谱。

    倭国人身材普遍矮小,在后面的不少时期,倭国都或公开或隐蔽的推行过“借种”的计划,中国强大的唐宋,倭国借种的对象就是中国人,等到近代之后,就开始把眼光转向了欧美白人。

    别看后世中国女人对白人,或者说是外国人有多么的崇拜,日本女人和中国女人比起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九条,你看的是什么书啊这么聚精会神,很好看吗,这书似乎非常精致的样子呢。”

    倭国的贵族之间,各自的子女也是经常聚在一起互相交流着,今天就是倭国几家贵族年轻未出嫁女子的聚会。

    倭国的姓氏有着很特殊的意义,它代表一种贵族身份和一个显赫的家族。在上流社会里,较为尊贵的姓氏当属藤原、橘、平等等,算的上是上流社会里的贵族了,而九条这个姓氏就是从藤原里面延伸出来的,虽然不是倭国最顶级的,也算是上流社会的贵族了。

    今天的聚会就放在九条家族的院子里面,不过往日还算是活跃的九条英子一直躲在角落里看书,这个异常现象很快就被发现了。

    “这是尉迟君送给我的,是有着长安第一才子之称的唐人张华写的一本小说,非常非常好看,我从昨天收到这个礼物之后就一直放不下它了。”

    九条英子的长相即使在长安也算是很不错的,所以尉迟环对她也很有感觉,专门送了一本《三国演义》给她,因为尉迟环发现这个九条英子一直盯着自己桌上的书看,随便一考教,发现她居然对汉学了解的还挺深的。

    想着让自己的张大哥名扬倭国,尉迟环就试着把《三国演义》送出去了,看看适不适合倭国人的胃口,不过他也没有想到这本书流出去之后,在未来的几年,《三国演义》这种类似的小说居然成为对倭贸易的重要物品,交易金额直追瓷器、水晶制品,实在是让人意外。

    这个时期的倭国,造纸技术还很落后。虽然三国时期开始,朝鲜半岛上的新罗、百济等国一直充当中国文化向倭国传播的桥梁。中国的造纸等技术也正是经由朝鲜半岛诸国东传倭国的。

    但是连新罗百济都还没有掌握比较成熟的造纸术,或者说连大唐自己的造纸术也是在这几年才慢慢的成熟起来,可想而知倭国的技术能高到哪里去

    所以像是《三国演义》这样印刷精美的书籍,就是给到了倭国人,他们也盗版不出来,足够让大唐好好的挣几年钱了。

    “《三国演义》你们听过吗,我只听说过《三国志》,我父亲有一本,视若珍宝,从来都不让我碰。”

    说话的是来自近藤家族的近藤百合子,近藤家和九条家在倭国的地位差不多。

    “《三国志》我虽然没有看过,但是陆陆续续的听说过里面的内容,我觉得这本《三国演义》要比它好多了。这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好看的书,不过毕竟遗憾的就是
1...9293949596...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