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感恩不能存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文勇加油

    在社会稳定,祖国繁荣,人民生活幸福的大环境下,父母亲从事的照相业,也会迎来新的春天,而迅速发展和壮大!照相服务,必然是一片繁忙。在大好形势下,父母必将会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为顾客服务,增加收入上。

    父母多了工作,就会少了家庭;顾了大家,必舍小家。父母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紧张的为民服务上,对处于婴幼儿阶段,急需为我们开启心灵的时间,也将会减少甚至没有。不过,父母虽然忙于工作,未能及时抽出时间,为我们开发大脑,但积极的为民服务,必然会带来可靠的经济收入。有了可靠的收入,我们的生活就有了保障。生活有了保障,首当其中的,必然是要用到我们的长身体上。身体的营养得到保障,使我们的身体机能,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不然,几年后,在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到来,面对严重的食物短缺,身体强壮的成年人,都难熬过那场可怕的食物危机,何况我们幼小的身体!若当时身体虚弱,即便有父母在前面,舍命为我们抵御饥饿的袭击,也难以熬过那漫长的食物危机




第29章 幸福的幼年 出生后三、四岁时的记忆3
    有了可靠的经营收入,父母虽然还没有能力,用这些钱来置业买房,但将增加的收入,用来改换更好的租房条件,改善家庭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生在这样的家庭,作为对子女疏于照应的补偿,父母自然要把更多的疼爱,采用雇人帮助,或者增加物质生活的保障,把劳动换来的成果,大多用到自己孩子的身上。有了可靠的物质生活保障和人为关照,我们的生活幸福,不言而喻!

    大概一个人有记忆,还是从认识事物开始的。记得我在很幼小的时候,一次走在街上,恍恍惚惚之中,自己就像刚出壳的小鸡一样,看见五彩缤纷的街市景观,以及来来往往的各色人等,既感到天地人间的混沌,又觉得新奇,更感觉到自己的迷糊和渺小!这大概就是我的大脑中,有了记忆的开端。就是这个对外界和自身的初步感觉,起码也是快到三岁了,应该算是醒事迟。

    在我已经有了三、四岁的时候,头脑里,对在自己身上,以及我所接触的人和事物中,所发生的事情,虽然大多都是些断续的感性认识,模模糊糊的,只能算是对事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仍没有多少记忆。但认真回忆起来,却总有几件事,不是该事件对我的大脑刺激强烈,就是该事件总能在我的生活中,反复多次的重复出现,给我的大脑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而终生难忘!

    外婆家由于隔城比较近,虽然外公已经不在人世,我的头脑中没有他



第30章 幸福的幼年 出生后三、四岁时的记忆4
    这个时候的外婆,已经比较衰老了,没有能力带着我们这些幼儿,去室外活动。但用她那温柔的双手,把我们这些年龄较小的幼儿,安抚在全封闭的屋内环境中,嬉戏玩乐,活动在她的视线范围以内,还是能够做到的。

    这个时候的我们,在乡下的外婆家,即便要到户外或坡上去玩耍,都必须有成年人带领和照管,或有过照管幼儿基础的少年负责照看。我们这些幼儿,在户外或坡上的游戏玩乐,始终处在照管、引领和监护之中。在有安全保障的前提下,让我们能够高高兴兴的去坡上游戏,平平安安的回来!

    当然,由于农村的大人们,白天不管是田间的农活,还是家里的拾柴喂猪做饭,总有做不完的事,忙得不亦乐乎,带我们这些幼儿,去户外的坡上玩耍的时间,少之又少。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屋内环境中玩耍。在外婆家,不管是外婆,还是幺舅幺舅娘等大人,对我们管控得当,从未出过安全事故!

    外婆所在的幺舅家人多,大大小小的房间也多。只要把房屋仅有的几个出口关闭,以及屋内有安全隐患的房屋锁上,我们这些幼儿,就能在有成人关注的视线下,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屋内房间中,开开心心的往来穿行,游戏打闹!

    外婆家的主房屋,从外面看,只占六、七个门面宽的房间,也就是只有六、七间房。由于房屋的尽深较长,里面的每个房间,又根据不同情况和功能,分隔成二到三个大小不等的小间。其



第31章 幸福的幼年 出生后三、四岁时的记忆5
    该仓屋又一分为二,从外到内,从中间用木板隔断成两个小仓。仓的外面,隔的两边从下到上各开了一个五十厘米宽,一人多高的仓口,而且各自仓内的中部,又有隔,留出的仓口与外面的仓口大小一致,均用多块活动木板镶嵌升降开闭仓口。也就是说,整个仓房呈一长方形的田字格,里面分隔出四个小仓。在各自的小仓内,可分别存放不同品种的粮食。

    幺舅爷家的人口虽然众多,需要消耗和存储的粮食必然就得多,因为农民当年生产分配的粮食,最低都要保证一家大小,能够吃到第二年的小春粮食收获。当然,这样大的一个仓屋,每个小仓都装满粮食,不会少于两万斤。

    事实上,就是两、三个仓装满的时候,都没有出现过。而且仓内的粮食,秋收一过,就会随着日积月累的消耗,而不断递减。到了第二年的春夏之交,新粮收获的前期,几个小仓,还能用活动木板闭合仓口的,也就只剩下一个了。

    其它几个小仓,已经没有粮食堆放了。这些仓仓口的活动插板,已经全部去掉。仓内都是摆放着一些大大小小的坛坛罐罐,数量已经不多的子实类粮食,已经转进了这些坛坛罐罐之中,以及一些日用杂物。这些空出来的小仓,里面光线暗淡,又有坛坛罐罐和杂物等屏障,成为我们玩迷藏的最佳场所!

    那时候寄住在外婆家,虽然大多数时间,整天都被关在全封闭的室



第32章 幸福的幼年 出生后三、四岁时的记忆6
    我和姐姐与表同龄,和院内的幼儿们,在屋内玩耍游戏,不仅有隐患的房间不能进入,通向屋外的几个房门,也被关闭或控制。通向院内的靠近外婆小屋的房门,就是受外婆的控制,屋内的幼儿,一般都不会允许外出。院内的小朋友,经我们的要求,会被外婆开闭门放其出入,和我们一道玩耍。

    其实,外婆给我们这些幼儿尽的义务,不仅仅就是给孩子们看看门,控制进出,小孩子们在屋内的一切活动,均在她的掌控之中。我们中一有人哭叫,或有人打闹声高,都会惊动外婆。外婆只要发现孩子们在屋内,有异样的声响,就会很快到达现场,化解打闹矛盾,安抚哭叫的委屈方,恢复和平环境!

    我和姐姐在外婆所管控的这些幼儿中,总能得到她额外的照顾!在屋内和表同龄及院内孩子们玩耍,很多时候,外婆都会乘其他小朋友不注意,或我和姐姐双处的时候,拿出糖果或鲜果,甚至坚果来稀奇我们!

    每次给点心,不是递眼色,就是直接叫我们,自己躲着吃,不让其他同伴知道,或不告诉其他孩子,是她给的。有时给了果品,就把我们赶到一个角落,护着我们吃完才放心,以免其他孙辈,想要得到同样的份额,去找她“耍泼”。

    特别是有的时候,我和姐姐同院内的小伙伴,及表同龄们,刚



第33章 幸福的幼年 出生后三、四岁时的记忆7
    让我想不到的是,父母在时工作繁忙,照顾我们有困难,经常把我和姐姐,送到乡下,托付给外婆和幺舅。她们的家,成了我和姐姐幼年时的乐园!父母去世后,虽然外婆也已不在,但外婆所在的幺舅家庭,却是我和姐姐在整个童年期间,真正能够得到少有的家庭温暖的地方,同时也是感受亲情最多的地方!

    孩子对玩具的兴趣,都不会小。相信我的父母,也给我们买了很多的玩具,但就是在头脑中,能够留下印象的,其实已不多。记得妈妈给我买了一辆玩具坦克,是那种外面用铁皮做的,有炮筒,外形与真坦克相似,也是草绿色的,很好看。体积不大,长十几厘米,宽和高都不过十厘米。

    该玩具吸引孩子的地方,不在炮筒上,没有发射功能,也就基本没有安全隐患,小孩子可以放心的玩。玩具吸引孩子的地方在轮子上。坦克的肚里面有弹簧片发条,发条在被扭紧,再在大小不等的齿轮控制下,均速地松开,产生的力,可以带动玩具坦克身下的轮子,在地上绕着圈子,跑好长的距离。

    玩的时候,将与该玩具配套的,像钥匙样的小套筒,插入坦克腰部的一个小孔洞里面,挂有发条的铁条。转动小套筒,使被套住的铁条转动,让挂在铁条上的弹簧圈,随铁条的转动而被扭紧。再取出套筒,将坦克放在平整的地上。

    此时,只要按下插孔旁边的制动机关,扭紧的发条就会松开。但发



第34章 幸福的幼年 出生后三、四岁时的记忆8
    我们那里都是丘陵地区,坡地较多,平坝稀少。这样的地势,对于生产我们南方城里人,供应的主粮大米,极为困难。因为要多产出大米,就得多种稻谷,而稻谷只适宜在水地里生长。只有在平整的土地里驻上水,使其成为水田,成长为稻米的秧苗,栽下后才能在里面正常的生长。由于受到种植条件的限制,如果不改变土地的性能,变坡地为梯地,改旱地为水地,出产的稻米极为有限。

    城里的人,按照国家的政策,可以得到大部分比例的大米供应。普遍生产粮食的农民,本来生产的稻谷就少,再将大部分的稻谷交售了公粮,余下的就极为稀少和珍贵。这样一来,真正生产粮食的农民,一年倒难得吃到几顿饱饱的白米饭。由于稻米的稀少和来之不易,人们普遍将其称之为细粮。

    很大部分农民,生活在坡地较多的地方,缺少了稻谷的生产和收获,只得靠小麦、包谷、高粱、红苕等粗粮为主食。即便有少部分坝地较多的乡村,可以多生产稻谷,吃到比较多的白米饭,都是那里的农民的福分。

    坡地较多的农村,要想多种水稻,就只能绕着坡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种水稻又离不开水,而有的坡上水源奇缺,没有更高的地方自流来水。从别的地方引水,也难以引往高处,无法保证这些坡上的梯田里,都能种上秧苗。由于没有水源保证,一部分田



第35章 幸福的幼年 出生后三、四岁时的记忆9
    居住在这些地势较高的农民,打井取不到水,又没有其它自来水源,更不可能到很远的坡下去取水。由于没有其它的水源,一年四季的吃水、用水,以及饲养的畜禽供水,都必须依靠,这些囤水田里的水,来维持。

    这些居住在坡上的农民,选留的冬水田,既要照顾种植排灌的方便,又要方便人畜用水,一般都离居住的院落不远,甚至就在房前或房边不远的下方。他们将水田一头或田中靠房一边的田后边,挖成比该田更深的水坑,增加持水深度和蓄水量,再用石头围成浅井,便于取水。条件较好的农户,在井口修有井台,并从屋外铺有石板,一直通往井边,方便取到更洁净的水,和取水更安全。

    有一年冬天,同大人一道去乡下走亲戚,地点就在城南乡的五里店附近。那次同大人们所走的人户,不是在我家隔房大舅娘家,但距离大舅娘家不是太远,在一个比较大的四合院里,那个院里的居民,少说也有十几家人。院子的地势也在接近坡顶的地方,院子外面的大地坝上,院内的多数房间里,包括院内的天井坝内,都摆满了吃饭用的方桌和圆桌,不下四、五十张桌子。

    不知道是这个院子里的哪家大户,办寿宴还是婚庆大喜。到了中午,好多人到该院来吃桌席,非常热闹。这家人在院门外的街沿边,摆了一张桌子,专门有人在桌边负责收取礼金。去吃席桌的客人,都得先到



第36章 幸福的幼年 出生后三、四岁时的记忆10
    爸妈走后,一个人待在大舅娘家里,又没有小孩子一起玩耍,总是磨皮擦痒的不自在。大舅娘见我板着脸,呆在屋内的角落也不言语。只好丢下屋内的手工活,对我说:“勇勇,开心些,你爸爸妈妈一会就来了!来,我先带你到办喜事的院子里去,那里人多,可以找到人和你玩。反正你爸妈回来,我们大家,都要去那里吃午饭。”于是,我跟着大舅娘,又回到了办席桌的院子。

    同爸爸妈妈去那个院子时,没有注意院内外的人和环境。这时和大舅娘回来,还没有走到院外的大地坝边,就看见摆在地坝靠边的一些桌边,稀稀拉拉的坐了一些成年男女。地坝里面,也有好几个与我差不多大小的孩子,在围着地坝摆的桌凳穿梭,打闹嬉戏。我看见这些孩子,就来了精神,丢下大舅娘,跑向了这几个孩子的地方。大舅娘在后面叫道:“就跟他们一块玩,莫乱跑!”

    虽然小孩子也认生,但我在他们旁边,当了没有五分钟的观众,就跟他们“疯”到了一块。刚同他们在地坝里玩了一会,其中的一个,在嬉戏跑动中,不小心碰翻了桌边的凳子,误伤了坐在桌边的一个大人。立即遭到了,这个人的一顿臭骂,并把一起玩耍的孩子,都扩进了他的骂阵,弄得大家都没了玩兴。

    小孩子总是



第37章 幸福的幼年 出生后三、四岁时的记忆11
    此时,上面院子的一个中年男人挑着水桶,正从梯步上下来,去井里取水,看见孩子们在井边搞水,就吵开了:“你们这些x娃儿,又在井里来搞水,淹死你们,还不快点滚!”孩子们一个个,只得灰溜溜的从井口边退出来。领头的孩子,带着大家,绕出石板路,去囤水田的田坎边洗了个手。再沿着土路到田下边,不远的麦地边玩了一会。就听见上面院坝边有人喊,孩子们赶紧退回院坝。

    这时候的院内外,人越聚越多,很大部分的桌子边,都已坐满了吃席的人,离开席已经不远。孩子们上到院坝边,一个个被各自的大人召唤,去找到空位,做吃席桌的准备。我也被大舅娘召唤,去院内一张桌边找到空位。我们坐好后,大舅娘还安慰我:“我们先吃午饭,待会你爸妈就来了。”不多一会就开始上菜吃饭,不用多说,这是一顿丰盛的午餐。我坐在大舅娘旁边吃了一会,见我们上午一起玩耍的,已有人下席,也不吃了,跑去与孩子们相聚。

    下桌时,大舅娘又叫我莫乱跑,晚上还要来吃饭。从院子里出来,我们上午玩的孩子们,很快又聚到了一起。我们来到院坝侧边,大家在一起,又办起了家家酒。没有多长时间,院里吃席的大人,也开始陆续下席。此时,一个不好的声音,从下席中大人的口中,传进我们这些孩子的耳中。

    说是下面田里的水,是被我们几个孩子给放掉了的。大人们的口信,越传越凶!有的人来到地坝侧边,指着我们这些孩子说:“就是这几个娃儿,把田里的水放干了的,看怎么办!”看着大人们的指责越来越凶,家家酒在这里是办不下去了。领头的只得带着我们转移。不敢再往下面水田边去,只得绕着院边,往后面的坡上走。我们不管在坡上的哪个地方,只



第38章 幸福的幼年 出生后三、四岁时的记忆12
    后来隔了好久,我到大舅娘家走人户,都还有人在提这件事。等我后来长大了,才知道,水对于农民和农业的重要性。由此让我不得不联想到,那天又是当地人办喜事,不排除个别心怀不满之人,借机放掉田里的积水,却让曾在田边玩耍过的幼童,来为其不可告人的行为“顶班”!须知,将囤水田里的水,白白地放掉,这可是破坏水利和农业!如果是大人干的,那可是要坐牢的!

    有一段时间,城里的大人们,总是拉起队伍,天天往乡下跑,一去就是一整天。我们父母所在单位跑的方向,正好是走大舅娘家五里店那条路上。那段时间,就是城里的幼儿园,都是放了假的,老师们都得去乡下。

    上不了幼儿园,我们这些三、四岁的小孩子,放到家里又不安全,大人们只好把我们带上,一起到乡下去。从南外街出去,过了我们的幼儿园,再爬一段坡,就进入广阔的农村。到了田间地头,大人就把我们这些小孩子,放在乡间的大路上玩耍,大人们都到山坡上去吆喝,从这个坡吆喝到那个坡。

    这些大人,相互之间,都隔着一定的距离,依次从一个坡的坡下,再到坡上,再下坡。扫荡式的前进,将所进入的土坡,像过篦子一样,实实在在地过了一遍,不放过每一个角落。只听到坡上的人们,每个人都在“喔、喔、喔……”地叫个不停。并不时有树林里的鸟儿被惊飞,更能激发吼叫人的积极性。

    由于是统一行动,好像有人在专门负责指挥,只要有人吼叫,整个连片的土坡,呈横向的一齐呐喊,场面非常壮观!大人们都在干什么,孩子们并不知道,也不会去关心。不过,孩子们在一起,虽然在乡间的路上,总能找到相互之间玩耍的事情,哪怕是扯路边的小草,来办家家酒,也能玩个一天半载。况且在乡间的石板路上玩耍,又是在空气新鲜的户外,比起在幼儿园里老师带领下的玩耍,又是



第39章 幸福的幼年 无情的大灾、夺去了父亲的生命1
    公元一九五九、六零、六一年,我国的这三年,农业生产出现了严重的灾荒,被统称为三年自然灾害。那时的中国,工业又不发达,人民的生活,对农业的依赖较强。而农业生产的成败,缺乏科学技术的强大支撑,很大程度就得靠天。若是受到大天灾的袭击,人们往往望而生畏,无能为力!

    当然,出现天灾的因素,里面也难免有人为的无知所致。比如,我亲身经历的“吆麻雀”事件,也叫好心办坏事,那毕竟是次要的。如果老天出了大事,又是连续几年,受到冲击最大的,必然是露天作业的农业。农业生产歉收,甚至颗粒无收,就成了大问题!其结果必然是粮食短缺,物资匮乏,人民遭难!

    连续的三年大灾荒,导致人们饿饭,恐怕最艰难最难熬,真正饿死人最多的一年,还是在六一年。这是在于,几年的灾害,也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累积过程。受到灾害的时间越长,累积的灾害越大,国家和人民遭受的冲击越严重!

    在计划经济、食物又不宽裕的年代,国家和人民,对于粮食的珍惜,尤为重视。有句话叫“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为了做到有备无患,政府号召“深挖洞、广积粮。”丰不忘荒,即便丰收年,也提倡节约、反对浪费。
12345...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