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皇上,甘辉的船队来了。”郑成功用手一指,金黄色的




第522章 草原部落的优缺点
    为什么又是喜峰口?

    因为喜峰口比山海关好打,不管是皇台极还是三百年后的鬼子,都选择从这里入关。由此,二十九军大刀队扬名天下,《大刀进行曲》闻名海内。

    第八军没有必要扛着大刀进攻,他们带着已经在辽东战役中大放异彩的臼炮打击着喜峰口的守军。

    这一场攻守战,明军的装备优势开始得到前面的展现,像是正史里两百多年以后西方人对清兵的战争重新。

    首先就是炮兵的优势。喜峰口上伪军的铁炮勉强打出几炮,那炮弹根本就伤及不到明军,而后便被明军的大炮点名式地掀翻。

    等到把敌人的远程武器清除,步兵端着刺刀就直接冲上去了。遇到扎堆的敌人,或者有点难度的防御点,臼炮,手榴弹就丢过去收割。

    很显然,对手还没有适应这种战斗方式,他们根本就没有学会隐藏自己的火力,防守也只是一味地靠人数去堆。

    战术上的落后比武器落后更要命,就像印加帝国对上西班牙殖民者,再多人数上的冲锋也不顶用。

    “这仗打得越来越无聊了。”郝摇旗远远地看着几里外的战场,丝毫没有一点热血沸腾的感觉。

    “以前攻这样的一个关隘最少需要两个团,可是现在我们只派出去了一个营就拿下了。”参谋长回应郝摇旗的话。

    “说到底还是因为敌人是待在哪不会动,就像我们用燧发枪打鸟一样。如果鸟站在原地,我一枪打不死就多打几枪,总会打死。

    可是鸟是不会挺在原地让我们打的,它听到枪声肯定会飞。这么简单的道理却没人会学,活该被人打。

    同样的道理,我军现在打这种关隘非常容易,可是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科尔沁的骑兵我们却一点办法没有。我反而觉得打科尔沁骑兵更有意思。”郝摇旗说。

    “军长是不是有什么好点子了”参谋长问。

    “小时候抓鸟,要么去掏鸟窝,要么用网。一个人一支枪想打鸟是很难的。要想打科尔沁骑兵,最好的办法也是用网。”郝摇旗说。

    “用网?”参谋长不解。

    “我已经把想法写成奏折报给皇上了,希望皇上能采纳。”郝摇旗看了看前方,喜峰口的几个烽火台已经插上了第八军的旗帜。

    “传令下去,全军集合,全速进关。”郝摇旗说。

    ……

    宣化城外。

    布尔民带着三千多察哈尔骑兵焦虑不安,他们的身边也只有三千明军。而宣化城头上却站满了守城的金兵,起码超过万人。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而以少量兵力去攻打多自己几倍的敌人,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要不是迫于无奈,他布尔民早就扭头就跑了。

    “布尔民,你是不是草原上的勇士?你好像很害怕?”李铭依旧是坐在马车上的,他的脸最近有些干,草原上的风已经吹干了他脸上的油腻,像是裹紧的一层薄膜,有些皱纹。

    “胡说,草原的男人永远不知道害怕。尤其是像我布尔民这样有着黄金家族血脉的勇士,我可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布尔民骄傲地一梗脖子,实际上他当然会害怕。

    要不是知道鞑子在南方大败,他也不会反抗多尔衮,主要是胆子不够。

    “布尔民你想想,为什么你会跟着我们来攻打宣府呢”李铭笑一笑说。

    “那是因为我要复仇,我是草原的汗。”布尔民说。

    “那是因为我军有大炮,有无数的大炮。”高一功靠了过来。

    “好吧!我承认你们有大炮,可是如果不是因为我的部落不想迁徙,你们的大炮能打中我飞驰的战马吗”布尔民不服。

    “我打不中你奔驰的骏马,但是我可以打中不会跑的京城。能替你报仇!”高一功说:“你马上就能看到我军大炮的威力了。”

    “那就让我们拭目以待。我们说好了,如果能让我见识到你们的威力,我就拿出我的部落里所有的粮食供应你们打到京城。”布尔民说。

    “你错了。我们是借,借你的牛羊。等我们打下京城,大明皇帝会用粮食还给你的。”李铭说。

    布尔民压根就没听进去李铭的话,在他看来这些汉人都是狡猾的狐狸,汉人的话不可信。要不是他祖父林丹汗跟明朝是盟友,加上这些明军的确有些实力,他才不会帮忙



第523章 大明凸显出的国力
    渤海湾里,晴朗的天气下白帆满满,海鸟竟相飞翔,欢呼雀跃的声音似一场音乐盛宴。自西方不停地有船驶来,迎头劈开海浪,一路漂向辽东湾。

    而自东向西,朝鲜国王李淏派出的大小船只一百艘正向西开来。相比较大明的船只,朝鲜的船显得又破又小,其中全是典型的硬帆帆船,而且船帆上的布丁很多。

    大明此次参与行动的船只也不都是战舰,大部分都是民用船只。其中一大半还是福建沿海的渔船以及原福建郑家水师淘汰下来的战船。

    但是就是这样的船,也远远强于朝鲜的船队。

    “朱爱卿,这一次朝鲜国派了多少船只过来帮忙?”朱由检看着已经有序地分成来去两队的船队问朱舜水。

    “启禀皇上,朝鲜国自亲后金的仁祖李倧薨后,由新即位的李淏执掌国事。李淏心向大明,此次更是派出所有水师来支援我军作战,可谓忠心王事。”朱舜水替李淏说好话,这也是他接任外交司之后办成的第一件外交大事,脸上有光。

    “李淏,朕好像记得他。此人不错,等战事了却,可准其从我水师舰船中选购一些自用。朕观他朝鲜的船也太破旧了一些,有损我宗主国的颜面。”

    对于李淏,贴吧里最常说的一个帖子就是他在位的时候,朝鲜国内心向大明的士大夫阶层还有很多人。

    当时朝鲜君臣认为,“我朝三百年来,服事大明,其情其义,固不暇言。而神宗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再造之恩,自开辟以来,亦未闻于载籍者。宣祖大王所谓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实是真诚痛切语也”。

    李朝李淏则以光复大明天下为己任,倡议北伐。他对大臣说:“群臣皆欲予勿治兵,而予固不听者,天时人事,不知何日是好机会来时。故欲养精兵十万,爱恤如子,皆为敢死之卒,然后待其有衅,出其不意,直抵关外,则中原义士豪杰,岂无响应者!”。

    对大臣“万一蹉跎,有覆亡之祸,则奈何”的担心,他说:“以大志举大事,岂可保其万全也。大义则明,则覆亡何愧,益有光举于天下万世也。且天意有在,予以为似无覆亡之虞也”。

    在仁祖之后的历代朝鲜国王《实录》,只书干支纪年和国王在位纪年。至于私人著述,直到清末,仍有人书写崇祯年号,以至竟然有“崇祯后二百六十五年”的纪年。

    对于这样一个把崇祯记在心里的人,朱由检岂能亏待?

    “臣代朝鲜谢过皇上隆恩。”朱舜水赶紧磕头,他没想到皇帝会如此大方,要知道海船造价都很贵,与其说是让朝鲜购买不如说是半买半送。

    “这一次总共调集了多少船只?”朱由检对于一下子见到这么多船还是有些意外,他印象中大明好像也没造多少船,主要还是郑家舰队那些家底而已。

    “皇上有所不知,我水师自从战胜后金水师,荷兰人舰队,以及施琅在南海的剿灭海盗等海战之后,水师实力大增。光是各型大小船只就有五千多艘。

    这一次三大舰队除了留下必备的战船巡逻之外,把所有能调出的船只全都派出来了,总共三千多艘。皇上现在看到的,只是参与到天津港的一千多艘,还有大量的船只在登莱和长江口一带参与运输移民和粮草事宜。”于大海骄傲地回答。

    “你是说山东移民的计划没有停下?而粮草是从江南运过来的?”朱由检最近只顾得操心天津的战事,完全没有管后勤。

    “是的。朝廷按陈大人调度,一直都是从江南调集粮草啊!”于大海回答。

    “嗯,朕的担心总算可以放下了。”其实朱由检现在很震惊,他没想到陈子龙的成长这么快,大有能挑起内阁首辅重担的本事了。

    如果陈子龙能担起更大责任,那么李岩就可以另派大用了。



第524章 佟养甲的人肉炮弹
    眼见的一点距离,可是为什么这么难靠近?

    这不是明军无能,而是伪军太狡猾。明军的真实战力根本发挥不出来,还得被活活拖累死。

    用李岩的话讲,刘体纯部是此战的一个诱饵。如果不设下这个饵,洪承畴这条大鱼只会赖在京城,以京城为老窝来对抗。

    现在好了,大鱼是挪窝了,但是鱼太大,快要把钓鱼的线给拉断了,钓鱼的人还不能帮忙。

    原野上,一个个大行军锅架在新挖的灶坑上,大块大块的马肉丢在滚沸的锅里。不远处,人群像饿狼一样巴巴地看着锅里,如果不是有刺刀阻拦,恐怕这些马肉早已经被哄抢生吃了。

    “大火炖,使劲炖。都给我炖烂了,不许有大肉块。”一个后勤的负责人大声呵斥着火头军们。

    还有三十里,即使刘体纯把马杀光,也不够所有人吃的。他只能保证一部分攻击部队能先吃饱。

    肉汤熬了足足两个时辰,除了骨头,肉都熬成了碎末了。不过这种汤也确实香,虽然没有什么调料,可是袁宗第一口气喝了五大碗。

    “老刘,昨天咱们甩掉的那些百姓又跟上来了。你看怎么办,还是不让靠近部队吗”袁宗第那饿的苍白的脸总算缓了过来。

    “当然不能让他们靠近部队,谁知道那里面有没有伪军的奸细?这些人不是没粮吗,他们哪儿来的力气跟上来啊”刘体纯说。

    “这还不简单,洪承畴不给粮食,周围一百里就我们有粮。这些人不朝我们这跑他们能去哪”袁宗第回答。

    “合着我们就是那唯一的一块肉,狼群全盯上我们了”刘体纯说。

    “你现在才知道啊他李岩就是拿咱哥俩当这块肉在钓洪承畴这条鱼。谁知道洪承畴自己是赶着一大群狼来的?”袁宗第说。

    “不许胡说。李岩这几年对我们几个老哥们还是很不错的,没能达到作战预期是你我的能力不够。”刘体纯赶紧堵袁宗第的嘴,这家伙喜欢大嘴。

    李岩虽然和闯军的这几个老营出来的将领算不上一条心了,但是也没故意给小鞋穿。从派系论来讲,其实原鲁中军这一系的实力是最弱的,但是掌握的权利却是最大的。

    “现在咱们没有马了,想要再搞一次强袭已经不可能了。剩下的三十里怎么打”袁宗第问。

    “已经到了生死关头了,我们不能再像之前那样顾忌太多。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不死百姓咱们就要全死在这。我决定要杀开一条血路,完成这最后的行军。”刘体纯坚毅的眼神让人感觉像是心头被刺了一下。

    “早该这样了。”袁宗第立刻站了起来。

    ……

    洪承畴一个人待在军帐里,不容许随便有人去打扰他。作为文官,他一向都是不喜欢碰兵器。但是今天,洪承畴手拿着长剑,坐得端端正正。

    明军占领天津卫的码头他不意外,但是明军居然能有强大的海运能力这一点太超乎他的预料了。在这场角逐中,洪承畴的计算就是要拖垮明军的的补给,然后靠粮草最后不战而胜。

    但是这最后的三十里,如果让刘体纯部走完,那他必输无疑。但是他洪承畴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因为情报已经显示出,刘体纯部只有这最后一击的能力了。而码头上的增援部队,也没有能力打通这三十里。

    “轰……”明军的攻击开始了。

    洪承畴身子一震,他缓缓的站了起来,然后快速走了出去。

    “大帅,大战开始了。”佟养甲见洪承畴出来了,他的表情很兴奋。在佟养甲的心里,洪承畴实在是太厉害了。

    青县一仗之后已经足足过去了五天,几万明军被拖垮,还被打得死伤不少,以至于现在面临被包围的境地。而伪军这边,却几乎没有损失。

    部队还在,粮食还在,手里照样圈禁着几十万百姓。洪承畴这样的算计本事,怎么能让人不信服!

    &



第525章 洪承畴毒计破炮阵
    佟养甲看着明军狼狈的样子哈哈大笑,这一道开胃菜完全打乱了明军的攻势,别说杀一条血路,就是连厮杀,明军都束手束脚的。他们现在每杀一个人,大多数都是普通百姓。

    洪承畴端起千里镜,嘴角露出讥笑:“妇人之仁,不足以成大事。”

    明军被突如其来的人群冲得节节后退,多数士兵都不敢开枪或者突刺,实在下不了手,尤其是看到老人妇人,更是显得慌了神。

    平时这些大多数时候远远扣动扳机的年轻人,哪里是心狠手辣的角色。

    “结阵。”随着明军这边的一声命令,军号高昂。所有的士兵便以一个排为基本,开始集结成突击型刺刀枪阵,这是他们平日里练习过的对付骑兵的简单阵型,因为很少碰到敌军骑兵冲锋,所以用的很少。

    面对亮闪闪的刺刀阵,哪怕再被胁迫,人群也会避开,这是基本的求生条件反射。

    人流从一个个刺刀阵的两边快速挤过,像是洪水遇到坚固的桥墩一样。偶尔或是有一些敌军掺杂其中,也被警惕的明军士兵突刺刺杀。

    “快,丢火药包啊!”佟养甲急得直跺脚,他看到好些身上帮着火药包的百姓都故意避开了明军的枪阵。

    对付阵型,火药包当然是很管用的。可是伪军的火药包是导火索点燃式的。除非有人肉炸弹,否则肯定带着长长的导火索,刚等到丢到刺刀阵的中间,明军几脚都能踩灭。

    “他娘的,你要是不炸死几个明军,我就剁了你女儿的头。”远处,佟养甲手中的刀已经架在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的脖子上,小姑娘最多才两三岁,站都站不稳。

    “我们去……”一对年轻的父母含着眼泪一边哭一边把火药包朝自己身上绑。

    年轻的夫妻走的不快,但是他们身边捆着的东西却是许多人都看得清清楚楚的。

    “班长,怎么办”一个小战士吓得脸色发白,他端着燧发枪的手哆哆嗦嗦的,瞳孔收缩,死死盯在那两个人影。

    五十米了,明军还是没有开枪,小士兵的手心里满是汗水。

    四十米,明军这边已经全都瞄准了。导火索早已经被点燃,年轻夫妇身上的火药包上的火花清晰可见。

    “啊啊啊!”年轻夫妇突然相互对望了一眼,然后抱在一起从刺刀阵的左侧跑向了远处。

1...121122123124125...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