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此一战,大明把整个南海舰队难移,指挥部设在了新加坡,然后万生屿为后勤保障处,雅加达为厄守南大门的咽喉。
同时,大明的海军触角第一次向南深入到了一个陌生的大岛。
没有人知道这个岛叫什么名字,只晓得岛上比较荒凉。朱由检在南洋待了两个多月,最后得到的消息是新的大岛上面很荒凉,有大片的沙漠。
于是,朱由检亲自给这座大岛取名“澳洲”,然后宣布此岛收归皇室领地。
为什么朱由检要这样强调
因为此时的大明国内早已经炸开了锅,各新兴勋贵们之前鼎力支持朱由检扩充海军打荷兰人。
现在仗真的打赢了,而且听说新得领土数万公里,这还得了,所有人都吵着要皇帝兑现自己的诺言。
关于南洋土地开发的事情,在经过朱由检深入的考察之后,他决定要回国了,同时也是兑现自己诺言的时候了。
1653年八月初十,大明皇帝朱由检坐着一级战舰回到了南京。
第二天,皇帝的封赏方案就出炉了。
按照朱由检的封赏,子爵以上爵位的勋贵,全部有资格在南洋认领一处岛屿,但是皇帝有新规定,认领岛屿的人家,每年必须缴纳一笔土地出纳今。
这笔钱不贵,一亩地一年一块钱。
&
第608章 帮助朝鲜硬气一回
朱由检卖起南洋的岛,那是一点也不心疼,反正不是自己的。而且,钱还是一年一交,这是专门坑有钱人啊。
不过,大明的有钱人就是这个调调,一听说可以独立拥有一个小岛,那是趋之若鹜的买,好像谁家不整个小岛,就不是上流社会的人了。
有岛和没岛,成了上流社会的门票。有了岛,自然要想着去拾掇拾掇,不然放着白糟蹋钱。
重阳节一过,大批勋贵家的“屋里人”都在计划着今年冬天去南方过冬的事。有一些头脑灵活的商人,已经提前去南洋谋划新的商机了。
可是朱由检明白,大明捡了这么大一个便宜,事情不可能就这么太太平平、顺顺利利就这么算了的。
荷兰人就算是吃亏,也会有一个态度出来。而且,在东方这边,和荷兰人关系最好的倭国,海贸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朱由检已经接到朝鲜方面的奏报了,说倭国派出了一些倭寇正在肆意劫掠朝鲜半岛东岸,以及靠近大明的海参崴地区。
倭国没有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样的人物,当然也动员不起来发动全面战争的能力。别以为发动战争就是一句话的事,尤其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没有足够的动员能力,多半是在找死。
倭国现在是动员不了全国的力量,但是他们又故技重施,派出了大量的浪人来充当倭寇。
别看德川家为了加强统治封闭了国门,但是日本的浪人一直存在。这些人当强盗,抢了东西是日本国内受益,出了事就是推托。日本这个国家,一向就是玩一些偷鸡摸狗的背后勾当,始终上不了正席。
朱由检一听就知道倭国人打得什么算盘,这原本是打算借荷兰人和大明交战的机会给大明添堵的,结果实力不济,变成了隔靴搔痒。
别说还有这回事,就算没有,朱由检就准备收拾日本的。
刘文秀抢日本女人这点事,就是朱由检摆明了想找日本人的事的,既然又出了这档子事,朱由检正好再向日本下点手。
“朝鲜国是怎么回应此事的”朱由检问。
“朝鲜国想让我大明替他们出面教训教训倭国。”朱舜水回话。
“呵呵,这算盘打得很精啊。有了事就让我大明出面,没事就可以安心过自己的小日子,连养兵的钱都省了。”朱由检笑了。
“……”朱舜水一阵迷糊,大明历来喜欢给朝鲜出头,不就是害怕倭国吞并朝鲜之后实力坐大嘛。
“这倭国比朝鲜国也大不了多少,为何总是倭国欺负朝鲜。难道朝鲜就不能争口气,欺负欺负倭国去”朱由检也是醉了,这两个东亚国家还真是这样。
每一次朝鲜被倭国揍,都是哭这一张柿饼脸来求中原救他,从来没见他自己欺负过倭国一次的。历史上的朝鲜,一旦强一点倒是喜欢跑过来闹事的。
这一次,朱由检决定换一种方式干涉朝鲜和倭国之间的事。
“朕愿意帮助朝鲜国训练士兵,提供战舰租赁,鼓励朝鲜打回去。这样吧!作为替人出头的出场费,朕只收取战争红利的一半儿,一切以战争中实际获取的收益为基准。”朱由检一副很慷慨的表情。
废话,大明现在不是傻子,没有实际好处的事,我们坚决不干。
想让大明再无私出兵,也不看是什么时候。说句不好听的,如果朱由检现在正打算靠明军一家的力量彻底解决日本问题,恐怕整个大明全国动员不说,一样会被战争拖垮。
日本就是一个漩涡,想想二战日本的动
第609章 朱由检嘴里的牛炖
南京的冬天湿冷湿冷的,就算烤上炭火,朱由检也总是不习惯这样的气候,难怪一部分南京城里的勋贵都吵着要去南洋看一看了。
但是南洋毕竟才是大明刚刚捏在手里的地盘,有些事还没处理周全,今年还只能从心里感受一下它的存在。
不过,这个冬天已经有一些南洋的物产朝南京涌来了,比如稻米和榴莲。香蕉和菠萝太容易坏掉,在这个时代还经不起海上一个月的漂泊。
南京城的皇上已经吃上了暹罗的稻米,同时也用上了马六甲的锡器。
“皇上,方大人、宋大人和毕大人到了。”已经在京城摆足了威风的王承恩又回到了南京,他最终还是放不下跟在朱由检的身边。
原本朱由检是想让他一个人轻松自在安度晚年的,结果这老头却已经习惯了几十年固有的生活模式。
王承恩已经没有家人了,作为一个太监,又经历了京城陷落的落魄境遇,他现在什么都想开了,连钱财都不贪了。倒是每日里陪着皇上这件事,是做得最习惯的。
“把他们请到后花园的翠波亭吧!不要让其他人靠近,你亲自伺候。”朱由检吩咐。
“是,老奴这就去。”王承恩是知道这些人的,如果说朱由检身上还有什么秘密,那也就是在这几个人身上了。
王承恩看了十年了,大约也知道朱由检带来的好处有些什么。首先肯定不是什么“仙家法器”,也不是“天兵天将”,那些都是传说。
朱由检没有改变大明的人,也没有改变大明的物,他只是改变了原有的这些人的位置而已。让不同的人待在他们最应该待的位置上,从而避免了大明再出错。
其二,朱由检带来了一些奇淫巧技,而这些奇怪技术创造了许多奇迹。但是这些技术又都是大明原有的人用双手营造出来的。
说到底,这位突然附身出现的皇帝,只是出了一些鬼点子和手段,大明一下子就回魂了,而且在短短的十年间比过去还要庞大。
“不,大明现在还很虚弱,只是空有架子而已,根本比不上张居正的时代。”这是朱由检最近的原话,但是王承恩却觉得现在的大明要比以往更大,至少南洋就是例证。
朱由检最大的本领都在将军山,这一点王承恩是知道的,所以他接待方以智的时候特别尽心。
“怎么样,最近有没有休息休息,南洋的岛屿你们买了没”朱由检一进亭子就放开了话题。
“没钱。我们都是穷人,可负担不起你那每年的盘剥。”方以智倒是不拘束,上来就损朱由检。这要是一般人,估计早吓坏了,但是方以智太知道朱由检的脾气了,他当初可是被朱由检耍过的。
“这都被你发现了!哈哈哈。”朱由检无所谓地大笑。
“那些小岛没什么好玩的,朕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养老的好地方,也是一个小岛,但是比南洋那些岛要大。到时候盖一批好房子,让你们这些做了一辈子学问的人,舒舒服服地去哪儿养老去。”朱由检说。
“皇上说得是新西兰吧”方以智问。
“有了世界地图,啥都瞒不过你啊!”朱由检说。
“那是,我早猜到皇上想去的地方是澳洲了。新西兰就在澳洲旁边,是块好地方,就是有点远。”方以智说。
“远点不怕,你可以研发出热气球,到时候我们飞过去……”一瞬间,几个人的话题又扯到了空中旅行了。
王承恩竖起耳朵在一旁听着,对于空中旅行,他是不敢兴趣的。但是他对朱由检的想法是有兴趣的。听到方以智说朱由检会去澳洲,王承恩认为方以智的猜测一定是对的。
王承恩特意找了一副地图看过了,那澳洲是一个大岛,地方不小呢,但是比起大明还是要小不少。
&nbs
第610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会
“皇上,最新的栓动式步枪暂时停止研发了,新式前装燧发枪已经定型,陆军后装火炮的研发也进入实验阶段…”负责武器具体研发的毕向东向朱由检汇报了最新的武器研发情况。
“基础理论不突破,整个行业的技术就跟不上来。同样是枪管露气的事,燧发枪的要求比栓动步枪的要求低得多。”朱由检说。
“千年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改变的,能教格物之学的老师严重短缺且水平不够,就算现在天天不睡觉现教也教不出来啊。”方以智补充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前不重视格物,是因为没有发现格物的好处。要想让格物之道发扬光大,在推广上就必须有所倾斜。
现在朝廷拿下了南洋之地还需要巩固,正好借机发展造船业。造船行业需要用到大量的格物之学。
索性就朝这个方向倾斜,等到把下一代人才培养出来了,再从海里转回来。教书育人是一个亏本的事情。朝廷以前为了照顾读书人制定了不纳税的政策,导致了大量百姓拿着土地投靠举子。
这是弊端,不能因为读了几天书就当霸王。以后朝廷的教育不能一味指望朝廷倒贴,要考行业来支撑。就先有造船业来支持适合造船技术发展的格物之学吧!”
朱由检一口气说得口干舌燥的,赶紧端起茶碗猛灌。穿越也不是万能的,大明就算是有朱由检带来一点后世的先进知识,也不能说整个社会就此大发展了。
什么事情都可以跨越式发展,唯独教育不行。一个时代如果没有教育支持,想一下子就发展出几百年的成就,那还真真是扯淡了。
“炼钢的技术发展现在很慢,老臣愧对皇上……”宋应星嘴巴蠕动几下,有苦难言。
“别这样想,宋爱卿已经做的很好了。”朱由检赶紧劝住。
炼钢看起来容易,实则相当困难。炉温的提高技术就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小炉到大炉也不是简单的把炉体扩大。
很多小说里写炼钢,只要一实验出来,然后一两年钢产量直逼二战的米国,再过几年中原大地就能跑火车了,而且还能从新疆修到中原,从河北修到关外。
胡扯!
能用小炉实验出的钢产量,怎么支撑一条铁路的用钢量,建一万座小炉子吗
钢铁洪流听起来激动人心,可惜钢铁行业的发展整整经历了几百年,而且从技术层面上,人们很早就知道原理了。
“炼钢技术不能停,如果钢材料不过关,武器就会落后。大明可以不装备栓动步枪,但是不能不产钢。”朱由检一语成谶,这是他不敢松懈的技术发展。
四个人聊了很久,看似轻松惬意的一场话会其实决定了大明未来的政策基调。
大明现在步子迈得有点大,然而国内其实已经严重空虚了。要不是海战这一仗打赢了,怕是亏空的厉害。
说到底,朱由检使用了国债这个手段来暂时填补了亏空,但是央行发行的国债是五年期的。难道到时候朱由检使用货币超发这种掠夺式的办法,来堵这个窟窿嘛
那是真不要脸的行为。
现在的大明不同于后世,大明没有工业规模,也没有商业规模。货币超发,抢那些从地里刨食的农民的血汗钱吗
大明必须在五年之内找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出来,而且还要填得上国债这个窟窿。
左想右想,实际上只有发展航海和海贸这一条路。再说明白点,就是抢荷兰人的生意。只有把“海上马车夫”荷兰的生意抢了才有可能得到这笔财富。
同时朱由检说得也没错,大明没有现
第611章 朱由检的远期计划
朱由检要制定计划,自然不只是跟将军山的人谈,但是科技毕竟是作为一个后世穿越者首要考虑的因素。
先定下科技未来发展的基调再谈其他的,比如军事和国内的政策。
大明现在的军队一直不算多,朱由检实行的就是精兵强将军事策略。严格说,辽东稳定之后,大明面对的军事威胁已经不大了。
一直都防范的很严密的草原威胁,在朱由检心里还需要朝后再放几年。葛尔丹还没起来,大明也没实力远征漠北。
别以为大明打败了后金,就能学刘彻一样发动对草原的反击。
大错特错,朱由检现在敢打南洋,但是他不敢打草原。船也好,马也好,都是耗钱的玩意。
但是对于船,朱由检更有信心。第一因为船是死物,只要发展技术就能提高产量。但是战马不同,这玩意跟人口一样是有基数的。你不能指望有十匹马种在两年之后就拥有十万匹战马。
你真当马可以二十四小时不停地生马崽呢。
战马的产量是有限的,没有个五年十年风调雨顺,持之以恒的养马,想拥有大规模的骑兵就是做梦。
大明在这种实力上还真比不过刘彻事情,虽然刘彻是一千七百年前的时代。
朱由检相信草原现在也无力南侵,他只要不修长城,把省下来的钱用来养马,相信就算遇到危机,草原也打不过大明。
所以,用长城防御北方的思路从一开始就是错的。修长城的钱如果用了发展战马,草原怕是早成汉人的了。
仔说说东部,倭国已经不具备找事的本钱了,大明不找他们,他们就该烧高香的。朱由检就是打算帮朝鲜养兵,然后让朝鲜人去消耗日本。
战争是一种会上瘾的行为,尤其是能在战争中获利的时候。朱由检相信当朝鲜人在日本国土上抢了好东西之后,朝鲜人的胃口只会越来越大,因为朝鲜比日本嗨穷。
朱由检瞧不上现在日本的那点东西,他只想要日本的一样——倭女。至于其他的,就让朝鲜先去拼吧,等到把日本拼得差不多了,大明再出手。这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