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几个大院子里,几百件房舍到处都是走动的人,每个房间几乎都是草纸。咬着笔杆的,奋笔疾书的,互相争吵的,满头查资料的,谁也没有觉察到穿着便装的朱由检的到来。
“这些人的日常是怎么安排的”朱由检转身问身后的王承恩。
“老奴根本就没怎么管他们,除了按照万岁爷的吩咐,找了三十个南京城里摆摊写书信的秀才给他们教授识字课之外,他们的作息时间老奴没过问过。他们都是辰时起床,一直到子时才肯入睡。这两个月,白白的耗掉了宫里几千两银子的烛火钱。”
王承恩不是真心疼哪点灯油钱,而是看不懂这些人整天起早贪黑的忙碌,到底在干些什么。看他们的样子,比读书考状元还要勤奋。
朱由检笑了,拍着王承恩的肩膀说:“以后给他们的灯油钱加倍,烛台也加倍。你找的那三十个代写书信的可靠吗”
“老奴没敢都在南京城里找,派人去了江北各个城里找的。南方人的口音和北方人不同,只有江北有大量的难民。这些人都快吃不上饭了,听说有稳定的活计,也都抢着来。”
“带一个过来我瞧瞧。”
带过来的人叫丁继兴,河北人,天启二年的举人,京朝被围之后难逃,在滁州城里活不下去,只好随着一位同乡的秀才在街头摆了个代写书信的小摊,勉强度日。
也就是两个月前的一天,有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来到丁继兴的桌子前,看了看丁继兴问:
“秀才”
丁继兴是后来进了宫才晓得,那天去他摊儿前的是大名鼎鼎的王公公——王承恩。
&nb
第五十九章:皇帝最贴身的人
丁继兴几乎快要昏过去了,到不是因为太阳大。自己前两天才听说太子才进了南京城,自然是要招很多人当太监的,今天怎么就没想起这茬来。
“你们不能这么随便抓人,我们可都是有功名的人,不能进宫当太监。”情急之下,丁继兴赶紧祭出读书人的功名这个杀手锏。
“这可不能由着你们说了算”王承恩笑嘻嘻的说:“招你们进宫,不光是要当太监,最初还要让你们给太监端尿盆。”
“啊!你杀了我吧,天啊。”丁继兴脑袋一蒙,当场昏死在街上。
王承恩看着笑了笑,心说:这点玩笑都开不起,到底是读书人!死要面子活受罪。
“来人,把他们都带到马车上去,这大热的天,弄点酸梅汤解解暑,别把人都热坏了。
丁继兴一行人晃晃悠悠的坐着马车在黑夜里进了皇宫,每个人脸上都挂着霜,就等着天亮了挨那一刀呢。期间水米未进,全都是吓的,想着那一刀,胯下就直哆嗦。
有人是真后悔,昨晚媳妇还闹腾,自己都没好好配合,还骂了她几句骚浪贱,现在后悔的不得了。唉!人生要是多遇到几个骚浪贱该有多好啊!这一下可好,以后再也没机会了,赶紧趁还没挨刀子,且努力回忆回忆吧。
天亮了,大门打开。一队士兵走了进来,生拉硬拽的把丁继兴他们带到了一个大院子里。院子里到处都是人,还都是年轻男人。
丁继兴一看,心想:完了!这**不离十了。
“来!每个人拿点纸,都来写写文章吧”一个明显是军官的年轻人拿着纸和笔,递给他们每一个人。
“军爷,写什么”难道当太监之前还要写文章的吗
“写遗书。大伙都好好的写,要用白话写,万一你家人看不懂怎么办。”王承恩又恶作剧般的从拐角处走过来,一边走还一边劝,活脱脱一副恶人的帮凶。
又有人哭了起来,一把年纪了挨刀,生死未卜。万一死了,总得留下点啥吧。只是,这遗书为啥要用白话文啊,自己饱读史书,一肚子学问啊,可惜偏偏临死都没机会施展。
遗书写好了,随从拿给王承恩看。王承恩看都没看,对着院子里的年轻人说:“你们都过来。”
一大群年轻人笑嘻嘻的围了过来:“王公公,您今儿有啥好事”
“你们谁能看懂这里面写的是什么”王承恩把所谓的遗书递给了年轻的工匠们。
有几个自负读过几天书,能认识不少字的小伙子站了出来:“我能。”
“好,你把这些书信念给大伙听听,不准错字哦。”
年轻人拿着一摞书信,大声的念了起来。院子里的年轻人竖起耳朵听,有的听的懂,有的听不懂。其中有一封信写的很感人,大伙全都听懂了。
“大家觉得,谁的信写的最好”王承恩笑着问。
“就是刚刚那封信,我们都听懂了。”
“谁写的”王承恩朝后瞅瞅。
丁继兴站了出来,挺着胸膛说:“我写的,要杀要刮,悉听尊便。”
“好!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他们的头儿了。你们这些读书人,全都要听丁继兴的安排,以后的文章,只能写这些年轻人能够听得懂的话。另外每天下午还要负责这些年轻人的识字课。月俸二两。”王承恩说完转身就走了。
“啥不是让我们来当太监的”这一下,大伙都呆住了,这是掉进了阎王殿又活过来了啊。
在这之后的日子,丁继兴的队伍慢慢的扩大,已经有了三十个人的规模了。他们每天的任务里,上午要和所有年轻工匠们一起研读一大堆厚厚的抄写记录,把其中的知识内容整理成这些年轻人认可的文字表述;下午要给这些年轻人上识字课。
晚上还要备课,可以说忙碌异常。二两银子的月俸不好挣,两个月过去了,都没机会跟家人见上一面。
这天上午,丁继兴还像往常一样,左手拿着一块饼子,右手不停的写写画画。院子外的一个侍卫过来叫他,说是王公公要见他。
丁继兴慌忙丢下饼子,用右手摸了一下嘴巴,起身就随着侍卫出了门。
第六十章:皇帝和大臣之间的关系
朱由检回南京这件事,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但是该知道的必须知道。
史可法,马士英,卢九德这样的重臣自然要知道。而内阁三辅臣,也是必须知道的。朱由检不想上朝议政,并不代表不议政,明朝不上朝的皇帝多了。
朱由检首先正式接见的,就是内阁三辅臣。对于这三个人,朱由检只知道史书对朱聿键描写的很好,至于阮大铖,这个人物争议比较大。但是从资料看,确实能力出众。
本着相信晓松的梦幻团队的建议,朱由检把阮大铖拉进了核心队伍里来。至于堵胤锡,朱由检只知道是个忠臣,而且是招降李自成部是有大功的。既然是个大忠臣,那就重用吧。
朱聿键长得很一般,至少在皇族里,算不上帅哥,顶多也就一个普通人,不丑而已。朱由检想,这家伙可能长得像爹,所以父子俩才不受爷爷待见。
最后爷爷亲手毒死了自己的亲儿子,老唐王被官员告发了,唐王的继承权落在了他的身上。
这个人其貌不扬,但是很中二,就是一个愤青,至少年轻的时候愤青过。朱由检的记忆里有他,而且还是之前那个崇祯亲自把他关到凤阳的。
在凤阳关了好些年,沉稳了不少,一举一动颇有样子。眼神也干净,举止不轻浮,身上穿着非常普通的老百姓的衣服,朱由检甚至看到他的脚上是一双布条编织的草鞋。
第一感觉,朱聿键让朱由检很喜欢。到底是历史名人,不失偏颇。古人诚不欺我!
阮大铖就不一样了,一副儒衫,风流才子的样子,四十多岁的眼神里还带着一丝丝的傲气,大有一幅胸中有乾坤的神情。堵胤锡最年轻,有这年轻人的阳光气,完全不像高官样。
“三位爱卿坐吧!”内阁是皇帝最常见,也是最近的大臣,谈事情的时间多,赐坐是常事。当然,主要还是朱由检不喜欢看到总是有人站着说话。
“朕找你们来,是想问问最近可有要事”皇帝问政,臣子自然是要回答的。
“夏赋已经征收完毕,各地正在解压进京;广东沿海有海盗劫掠沿海渔民,臣等奏请皇上派福建总兵郑芝龙率部清剿;江北四镇奏请拨军饷二百万两,请皇上定夺。”阮大铖的能力是显而易见的,办事利索,大小事都安排的很不错。
“户部有这二百万两银子吗”南京毕竟是新立,所谓的南京户部到底有多少银子,朱由检还没过问。
“目前夏赋还未入库,户部存银不够。臣想把家产捐献给皇上,充作军饷。”朱聿键是个老实娃,还跟当初一样,准备散尽家财来救国难。
“加派税赋,国家危难之时,全国应当团结一致。”阮大铖不咸不淡的说了句。
“那,你觉得应该加征什么税”
京城都没有了,之前加征的辽饷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朱由检明白这个阮大铖肚子里的花花肠子,无非就是想把原先的辽饷改成现在的国防加饷继续征收。
阮大铖正想说,看到朱由检的脸色,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他很明白,自己的那点心思被朱由检看穿了。
“你呢没什么想说的”朱由检望着堵胤锡。
“皇上让臣怎么做,臣就这么做。”好嘛,这个来了一个一推三六九。
“我打算提高商税,江南富庶,商业发达,有钱人多啊!正好可以为国出出力。”朱由检立即抛出了这个重磅炸弹。
南京到目前为止,官面上一潭死水,除了抢着当官之外,其他政策毫无改变。朱由检其实也不知道该如何着手,但是他晓得,明末的税收制度是一大弊政,农税重而商税轻。
“万万不可。”阮大铖立刻就跳了出来,立即表示反对。
阮大铖虽然是阉党核心成员,马士英一伙的,但是阉党同样也是江南商业的获利者。在这一点上,阉党也好,藩王也好,东林党也罢,利益一致,根本就是一块铁板。
朱由检抛出商税这一炸弹,明知道暂时是不可行的,只不过是故意为之,示弱给这些人罢了。让阮大铖这些人觉得自己无能,没什么办法治国。
“爱卿觉得为何不可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朕只是想抽取一点点商税而已。”朱由检假装不懂。
&n
第六十一章:人才也是培养出来的
江南最强的势力是什么
当然是江北四镇的将领们,因为兵权在他们手上。历史上的南明,最能闹事的是文臣;最有气节的也是文成。至于武将们,除了要银子之外,就是会投降。以至于最后撑起南明天空的武将几乎全是农民军。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武将们空有实力,却没有利益。江南的利益全捏在乡绅手里在,所以武将很快全叛变了。
朱由检想要筹钱,就不能动江北四镇,反而应该尽力满足他们。
而史可法给出的建议却是:“臣以为,暂时可以拖欠江北的军饷,待秋收之后再行补发!”
朱由检从心底笑了,这或许就是史可法在扬州兵败,孤立无援的原因吧。
“史可法和马士英留下,其他人且退下。”朱由检黑着脸,让其他人退下去。
“马士英,朕知道黄得功是你的人...”
“皇上。”
朱由检挥手打断了马士英的话说:“朕不关心这些。朕只是想让你知道,不管黄得功是谁的人,只要忠心大明朕就喜欢。你派人告诉他,端了刘泽清,他的军饷我给他补齐了。”
“还有高杰,就麻烦史大人亲自去一趟徐州吧。意思都一样,干不干就看他自己了。”
“你们千万不要想多了,刘泽清是刘泽清,江北四镇其他人是其他人,朕分得清好坏。”
刘泽清有钱,这谁都知道。但是刘泽清还是不停的跟南京要军饷,越要越多。江北的其他军阀都眼红刘泽清,他不光肥,怀里还揣着一个会下金蛋的老母鸡。
“皇上,惩办刘泽清总得有个罪名吧”史可法可是成了精的狐狸,朱由检的话他当然明白,刘泽清如果收拾了,他这个并不尚书也能沾光。
“皇上,黄得功那边,尽管放心。”马士英也奸猾,这看得到的利益谁都想咬一口。
朱由检这次来南京,就是来统一思想的。目的就是刘泽清,刘泽清不除,国库没银子,刘泽清不除,江北也是一潭死水。正好,刘泽清是最没有靠山的那一个,而且还贼肥!
“刘泽清的罪名还需要找吗王承恩,把刘泽清的罪证都拿出来吧。”朱由检朝外面喊了一嗓子,王承恩就颠颠儿的抱着一摞卷宗。
厂卫当然不是吃白饭的,王公公要刘泽清的罪证,厂卫半个月之前早就办好了。于是乎,三个狐狸在屋里嘀嘀咕咕了小半天。
马士英是带着笑容离开皇宫的,史可法也带着一脸凝重的表情去了徐州。只有朱由检,还留在南京继续他的第二件大事。
八月的天闷热,一场阵雨说下就下,电闪雷鸣之中,朱由检带着三百个工匠出了皇宫,一路西进。
将军山的营地就建在一片杂草荒芜之中。两个月的施工是不可能建庞大的建筑群的,这处营地只是围了一圈防护围墙,和十几排房舍,显得很有些简陋。
大雨中,朱由检站在高台上,三个人年轻人整齐的站在台下,一边的随从们却远远的看着。
“这里会很苦,你们怕不怕”朱由检大声问。
“不怕!”台下的年轻人大声回答。
“好!现在把牌匾打开。”
四个抬着一块巨大牌匾的侍卫手一扬,撤掉了牌匾上的绸布,露出四个大字“理工学院”。
“从现在起,你们不再是匠人了,你们新的身份是学生,是这所学校的学生。”朱由检摸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继续说:“这是你们的机会,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刻苦读书,报效大明。为复国而读书!”
“为复国而读书!”大伙异口同声。
朱由检的理工学院,就这样简单的开学了。这里没有正规的理工老师,只有三百名学生,甚至连教材都还没有编撰出来。但是,这并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学员们上的第一堂课很特别,朱由检安排所有人参观各种器械。从小部件到刀剑,所有的器物全都是拆开来的。
古人云:观千剑而知器!
朱由检没有时间去教授最基础的理论知识,所以,这些学生就必须从观察结构开始。
&
第六十二章:让文字传播的快一些
这样的进度,朱由检是不满意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