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崇祯本科生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坤琳婶

    且说淮南知府王行俭接到口谕,才知道路过的兵丁居然是由皇上亲自带的队。他哪里敢耽搁,赶紧召集府衙里所有的人手,迅速上街组织人手。

    “知府大人,这过路的军队又没有来淮南,怎么突然让咱们出粮饷劳军了”淮南的驻守都司赵禧:此人也就是跟随王行俭在重庆御敌张献忠的领兵都司。问。

    “你可知刚刚上头的命令是谁下的告诉你,那是皇上下的,那是圣旨。皇上口谕严令劳军,你有几颗脑袋够砍的还不快去。”

    王行俭机会是带着吼叫声催促赵禧的,而且还一边朝外跑,一边吼,等赵禧听完命令,王行俭都已经跑到十几步开外了。

    天色已经快黑了,一条火龙在王行俭的带领下朝城外的官道上




第一百七十六章:向后金宣战
    大明有三个都城:北京、南京以及中都凤阳。

    明中都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城区西北隅,为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安徽凤阳所营建的一座都城,由明朝开国第一文臣李善长并主持全部工程的设计工作。

    占地面积382万平方米,五千七百多亩。规模比一般的城池要大,比故宫还要大十二万个平方。

    整个城内的中轴线就长十三里,城内建筑以南京皇城为蓝本建造。此处了不罗嗦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百度,本书不需要水字。

    高迎祥当年攻下凤阳,少掉了城南的皇陵,但是凤阳城内还是保留了下来。

    朱由检这可是第一次来凤阳,毕竟是借用了原来那个朱由检的身份,这也算是回老家了。

    留守凤阳的太监卢九德以及兵部尚书史可法,还有跟随史可法一起过来的皇帝秘书处的人,全都在奉天殿前面跪着,迎接朱由检。

    两排甲胄鲜明的侍卫开道,一溜烟的太监陪护左右,一顶大大的黄罗盖桑华盖下面,朱由检头戴金丝皇冠,身穿明黄龙袍,威武的迈着大步,一步步朝奉天殿走来。

    “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随即高呼,虽然不是全部的朝臣,可是中都保留的各部门还是不少,气势也够。

    朱由检第一次以皇帝身份举行了一个类似大典一样的回乡仪式。

    “天地日月,宇宙赤红大明自凤阳始,太祖复汉人江山社稷以来,享国已二百七十七年。回首当年,中原受异族入侵,生灵涂炭,亦不远已。

    太祖忍无可忍,遂起兵举义,推翻异元,乃千年来得国最正之主。设太史公复在,亦不敢言他。今后金鞑怒,又起兵祸,占我京师,侵我土地,掳我百姓。

    小小鞑奴,本是我大明之贱民,反疑朕之大位得属,此乃对社稷不敬,对宗庙践踏。朕立此发誓:欲请天兵,伐暴虐,诛叛逆,复河山。敢请祖宗护佑,保我大明”

    自后金入关后,大明名义上也没有对后金正式宣战过。

    朱由检今日已经被逼到这个份上了,再不宣战,也显得太窝囊了。既然敌军都已经打到家门口了,朱由检当然得挺身而出。

    宣战檄文就此而出,整个凤阳城内,呼喊声高涨。

    中原百姓,都喜欢以自己家乡的某某大人物为荣,一般见到外人都会显摆:我们那出了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凤阳原本是个小地方,因为朱元璋,才全国出名。朱元璋的后辈亲自带兵在这里抵御外敌,这是一种呼喊,全凤阳的百姓都热血沸腾。

    明军没有时间折腾太久,仪式简单的走了个过场,几个主要的大人物就凑到了一起。

    “姚海,你先汇报敌军军情。”朱由检顾不得客气,刚刚撤走仪式布景的奉天殿,瞬间已经成了临时作战指挥部了。

    “敌军前锋已经攻占了怀远城,驻军已于昨夜全部撤离到了凤阳城。目前离凤阳还有六十里,半日可达。”作为一直在安徽一带做情报工作的姚海,已经暂时接管了整个凤阳的情报系统。

    “黄司令,合州军后军到了哪了”

    黄得功刚刚才进的奉天殿,急赶慢赶的,都没有赶上宣战仪式。听到朱由检叫他,咕隆咕隆喝了半壶凉水,赶紧说:“后军还需一日。”

    “史大人,你带了多少好东西过来了”

    史可法看到大家全望着他,沉声回答:“臣把南京武库里的兵器全都搬空了,另外还把新兵器局里制造的兵器也都搬空了。其中,经过改造的马车总共五千七百五十辆。各类火铳两万六千支,刀枪五万柄,火药万斤。另外还有白银五十万两。”

    大伙一听,都有些失望。要说这一次战斗的希望,基本上都指望着史可法的兵部了。

    所有知道内情的人都明白,明军兵力并不占优势,而且士兵战斗力还占劣势。如果兵部没有比后金厉害得多的武器或者数量足够多的援军,这场仗,根本就打不下去。

    “卢九德,你这边呢”

    “万岁爷,奴婢遵照您的吩咐,早两日就把这凤阳周围一百里的牛羊牲畜全都圈在城里了。如今这凤阳府周围,连一支猪都找不出来。”

    大伙一听卢九德的话,有些想笑。这皇上的命令好奇怪,难道是准备拿这些牲畜们犒赏将士们吃顿肉



第一百七十七章:多铎来了
    多铎的大军行军速度没有朱由检预料的那么快,他完全高估了后金的行动力。

    当后金军真正出现在凤阳城外的时候,夜不收打探到这只是多铎部的前锋,总数不过两千人而已。

    “,前锋都这么嚣张。”朱由检换了一身普通的铠甲,骑在马上看着对面挑衅的后金兵,却毫无办法。

    谁让自己这边没有骑兵的呢。

    “皇上,去打他一下子吧,不过是丁点骑兵。”黄得功看着着急,不停的跃跃欲试。

    “你挑一个师,过去试一试。”在自己家门口被敌人戏弄,这种滋味他难受了,朱由检也受不了。

    早知道是这种情况,不如之前埋伏点人,吃掉对方,可惜啊,还是经验不足。大明对战后金最有经验的将领不是死了就是降了。

    “好嘞!”黄得功听到朱由检说完,然后自己居然亲自带人上去了,把朱由检气得吹胡子瞪眼的。

    步兵追骑兵,那就是被耍弄的份儿。黄得功带着三千人朝对方撵过去的时候,人家一直保持这两百步的距离,远远的吊着明军,让你死活都挨不着。

    这可把黄得功给气的,整个三千人的队伍,就没几个骑马的。他在马背上黑着脸不停的催促士兵快点。

    眼看着都已经跑出城外十里地了,朱由检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喊回来吧!再追就追到怀远去了。”

    多铎没来,这一场双方的脚力赛,以明军完胜。

    凤阳城里,是住不下这么多的军队的,双方几十万大军的大战,不可能是一场纯粹的攻城战。

    明军要是真的只守在凤阳城,多铎围住凤阳,明军只怕就死定了。所以,这种规模的防御战,都是以守方在城外占据节点,攻方一个个拔。

    凤阳城的防守难点在城北,城北二里外,有一片小山丘,叫庙山。庙山分东山和西山,东山离凤阳城最近,西山是一片山丘,距离城池最近的地方已经在五里开外了。

    如果多铎把携带的大炮架在东山上面,对凤阳城的威胁最大。所以,整个凤阳最关键的节点就是先守住东山。

    “皇上,这东山仅仅只有一个山头,只能布置一万人。西山足足可以容纳五万人。臣建议,在东山布精兵,藏重兵于西山,城内留守两万即可。”

    朱由检跟左懋第骑马跑了一圈郊外,左懋第的作战谋划立刻就出来了。

    “左爱卿跟朕想到一块去了。不过,朕觉得西山放五万人少了点,朕打算放十三万人在这里。”

    “十三万人会不会太多了,咱们总共才十万战兵啊。”

    “黄得功领一万精兵驻守东山史可法领三万合州军和五万青壮驻凤阳城卢九德带一万人去守皇陵剩下的五万合州军和三万凤阳军以及五万民夫全部跟着朕驻守西山。”

    “皇上,万一多铎进攻的重点是西山,您可就身处险地了。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多铎的主力就是孔有德的天佑军和蒙军骑兵,他是不会轻易使用后金的重步兵的。

    西山有大小十几个山头,蒙古骑兵在这里根本没用,孔有德的火器在这里也会大打折扣。

    就算多铎知道西山有重兵,他也不会在这里决战,他更有可能围住西山。

    东山只有两个山头,而且一眼就能看出重要性。黄得功驻守那里,多铎从山下都能清楚的看到他的兵力。

    所以,多铎最有可能的选择只有两个:攻东山或者直接攻城。

    凤阳城异常坚固,光护城河都够多铎填一天的,他远途奔袭,攻城器械不足。探马报告说只有十门红衣大炮,他不会直接选择攻城的。”

    “臣觉得西山还是太危险了,皇上坐镇凤阳,让臣去西山。”

    朱由检身系大明安慰,左懋第怎么敢让他亲自冒险。万一出事了,后果很严重,朝廷估计又会回到两党互相争斗的局面。

    “不要担心,多铎围不住整个西山,如果打败了,朕就找个缺口突围。”朱由检笑了笑,安慰道。

    李大力和李大涛是俩亲兄弟,家是合州的。哥哥大力长三岁,是黄得功手下最能打的一个旅的一名班长,管着二十五个人。

    弟弟大力今年才十八,原本是要被抽调去南京的,因为一只耳朵有点听力障碍,被筛选下来了。

    这一次,大力随着黄司令去了东山,大涛却跟着一个三十多岁,穿着很普通的年轻将领去了西山。

    两兄弟分别的时候有些不舍,特别是哥哥大力,他实在



第一百七十八章:
    牛角号响起之后,从西南方向的天地交接处就出现了一条黑色的浪潮。

    一炷香的功夫,浪头就已经靠近到可以看清敌军衣服颜色了。

    后金军的衣服颜色跟明军不一样,旗子也是各种色彩。白的,蓝的,红的,每一个颜色旗子下对应穿同样颜色军服的士兵。

    大涛看不见他们的脸,但是几个颜色的阵势还是能很清楚的分辨的。

    “班长,你快看,还有大炮。比咱们城头上的大炮还大。”大涛惊恐的看着足足十门大炮被人推着排到了阵前。

    “我的天啊,那么多的马。每个人都有马,这得多少钱啊!”战友用夸张的表情瞅着,对于南方的大明人来讲,马是绝对的奢侈品。

    凤阳城的西面,两座城门禁闭,城头上没有挂皇帝龙旗,仅仅只挂着史可法的兵部尚书钦命旗。东山上黄得功的将旗更是竖得老高,有一种刻意挑衅的意思。

    “他们在干嘛”大涛指着后金军阵中跑出的一个骑兵,跑到城门口似乎在大声嚷嚷着什么,城上的守军半天没有回应,仿佛根本当不存在一样。

    “那是劝降,打仗之前都这样,装模作样的表示仁义。还不如我们村和隔壁村抢水干仗呢,说干就干。”大涛的班长对此嗤之以鼻。

    这边聊天的话还没说完,城外的大炮就响了。

    大涛很明显的看着一颗黑色的东西从空中直直的飞过,最后砸在城墙上面,城墙上有几块砖头乱飞。不过,城墙纹丝不动。

    “这么大的大炮,不会把城墙轰塌了吧”战友好像有些担心,这大炮声音太响了,脚底下都在抖动。

    “不会,咱们中都的城墙可是很厚的,就这点炮,的轰好多天还差不多。要是有个百十门大炮一起轰,才有可能塌。”班长一般观察,一边回答。

    “班长,你懂的真多。”

    “我也没见过这么大的炮,是教员门说的。我之前还以为他们吹牛呢,现在看,他们说的都是真的。”

    “既然打不垮,那他们为啥还要放炮”

    “这叫恐吓!”

    大涛对班长的话听的不是太清,这里的人说话的声音没有之前大了,他索性认真的看起打仗来。

    “你快看,有好几千人朝咱们这来了。会不会是来攻打我们这的”

    这处前沿观察哨还是很隐蔽的,遮挡做的很不错,远处看,这座山头根本没有。大涛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负责观察东山那边的军情战况。

    “大家快藏好,小心被敌人发现。”班长厉声呵斥着。

    远远的,一队数千人的敌军快速向东山这边扑了过来。敌人直接经过大涛他们的山脚下,理都没理就三面包围了东山的两座山头,只剩下靠近凤阳的那一面没人敢去。

    形势很明显了,多铎老于战事,战场什么情况一看就知道。

    “西山肯定有伏兵,只是进攻西山不划算。明军的伏兵不会很弱,在山里打我们没有优势。”

    对于打仗,多铎太了解了,就是利用自己的一切优势去攻击对方的劣势。没有所谓的硬拼,硬拼只是最没有办法的一种选择。

    “黄得功居然把他自己放在东山上,看了也是看准了东山的地势了。这一仗很明显,直接攻击凤阳城,怕是没有十天半个月是打不下来的。

    打下东山,就可以直接炮击凤阳城内,就等于攻破凤阳城了。西山里的伏兵,就不要去理会了,只要堵住它,里面的人没有供应,能待多久”

    “王爷高明,如此一来,咱们就以最少的兵力把东山拿下,一切就顺理成章了。”

    几十万人的大战,哪有那么多诡计,比拼的是实力,是武器战力,是将军统筹全军的智慧。

    “让亳州那些人先上,重步兵看守西山,骑兵随我看住本阵,你排点人给亳州兵掠阵。”

    “喳!”

    多铎说完,这才有了大涛看到的敌军朝东山而来。

    大炮一直没停,但是间隔时间却很长,有一发没一发的放着,就像在提醒时间一样。

    东山的战斗也不激烈,双方都在试探。

    亳州兵的装备没多大的提升,除了多穿了一身后金的棉甲之外,依旧拿着之前李本深发的武器。这些武器不如合州军,战力不如合州军的队伍已经冲了几次了,每一次都很快被山腰上的守军打了回来。

    大涛的心情随着东山上的战况不停的紧张又放松。

    “对面看得




第一百七十九章:后勤
1...5758596061...1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