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末美僮传奇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龙吟森森

    一听声音便知道是余国柱那厮,卢高心想,这厮的筹算五题只做了三题就能高中,难道自己……

    便鼓起勇气继续往下看。

    第三名是一个叫杨柱朝的湖南临湘县人,第二名竟然就是余国柱这厮!

    卢高按住自己砰砰直跳的左胸,豁出去继续往下看。

    “第一名,武昌府兴国州,卢高,策论第二,筹算第一,综合第一”

    卢高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使劲儿揉了揉,终于确认无误。

    “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哈哈哈哈哈”

    ……

    次日,李安国在吉王府的偏殿接见了前三甲的考生,这三人在他的脑子里都没什么印象,不过他也不是很在意,一场考试能钓出大鱼自然是好事,不过即使没有也没什么,如今安**无论军政自有体制,并不是几个名人能左右的。

    这次考试,他出的这策论题目自然饱含深意,不过很多人都是瞎写一气,有的还写了家族的兴亡更替论,像这种没有半点政治敏感性的人他自然没有好感,通筹算的人倒挺多,他仔细打听过,多是商家的子弟。

    最终,他实际上将策论的前五十名以及筹算的前五十名全部录取了。

    他今天穿了以前楚王府的那件郡王袍服,帽子却改成黑色的唐巾,如今安**下辖的文官便是这种装束,明国的袍服、大唐的官帽,李安国也不想在服饰上上纠缠太多,与谢凤洲等人略略商议后便定下来了。

    “学生卢高/余国柱/杨柱朝拜见大都督!”

    这三人刚走进来李安国便在仔细瞧着,杨柱朝家里条件应该好一些,二十多岁,国字脸,山羊胡子,一身白色的棉袍,灰色的唐巾,身材中等,走路不卑不亢,一看就是一个沉稳的人。

    卢高和余国柱都是麻布长衫,卢高的身上还有补丁,看来都是寒门子弟,卢高身形健壮,却生了一张俏脸,余国柱身材瘦小,一双眼睛滴溜溜乱转,一看就是一个聪明人物。

    这三人中,余国柱的的策论虽然是陈词滥调,无非是“君明臣贤,轻徭薄赋”之类,不过胜在有大局观,面面俱到。

    杨柱朝的书法优美、文辞华丽,更难得的是他的筹算还做出了四道,仅次于卢高。

    三人中李安国最期待的便是卢高,此人的策论不入俗套,对大明之衰微也言之有物,特别是他那“大明之危,在于赋税”的论调令他印象深刻,筹算更是五题全对,让他成为一甲之首便顺理成章了。

    更难得的是,这三人最大的杨柱朝才二十六岁,另外两人都才及冠,如此年纪竟有这些见识,还是寒门子弟,虽然不是名人,也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了。

    令李安国想不到的是,此三人在后世也有些名气,特别是余国柱和卢高,更是为满清江山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

    “三位请起”

    等卢高抬起头来,也是暗自惊骇,这安**的大都督他也听说过,说什么年纪很轻云云,他一直认为对方是一介武夫,只懂得战场厮杀的粗汉,没想到竟然是这般人物!

    “三位都是童生出身,又通算术,这一节就不多说了,算术乃我安**处理政务必备的手段,如今的户部兼工部尚书奚鼎铉也是兴国州人,他的算术之能还在你等之上




第八十章 2.0版的长沙整训(1)
    远在宁州的花小山在十日后终于等来了李安国的命令。

    “不用管钟洞的土匪了,已令岳州营前往歼灭;通山县已令武昌营占领,你部立即在通山、通城、崇阳、通山、平江、铜鼓、宁州、萍乡再招募适合山地作战的山民六千,训练三个月后,老兵留驻宁州,你亲自带着新兵南下桂阳县,以桂阳县为中心,徐徐进攻赣州的崇义以及韶州的乐昌”

    “自即日起,任命花小山为山地营都督,李思文为副都督,吴候为监军,山地营的粮秣全由上述各县的田赋供应,上述各县的田赋不用解往所属各府的粮库”

    “组建萍乡兵械所,除冶炼精铁送往衡州、长沙两地,成立作坊,专司打制山地营所需的佛朗机铳,铸造一百到三百斤的适合山地作战的佛朗机炮”

    甫一听到这个命令,看着李安国亲兵送来的大印以及文书,花小山一阵哽咽,二娃呀,你终于想到我了。

    “恭喜都督!”,吴候和李思文两人赶紧上前祝贺,

    “同喜同喜,你二人不也升了嘛”

    三人互相恭维一番后,吴候突然想到一事。

    “都督,这崇义县属于赣州府管辖,而乐昌县属于韶州府管辖,大都督这是何意如果要进攻赣州的话,将附近的上犹县、南安县、南康县拿下来才是正经”

    “如果要进军广东的话,何不直接进攻韶州听闻上次大西军打到郴州时,韶州府的分巡道还闻讯跑了,这韶州府应该不难攻下啊”

    花小山在舆图上看了一下,向李思文问道:“你的意思呢”

    李思文琢磨了一下,“我估摸着,大都督是不想让敌军知道他最终的企图,虚虚实实,兵法之要也”

    花小山瞪了他一下,“你就别掉书袋了,我以前听二娃说过,说什么今年之内要将广东占下来,攻打崇义自然是为了麻痹赣州明军”

    李思文、吴候一听,眼睛皆是大亮。

    ……

    长沙,五月下旬某日。

    楚王府的大校场几乎有后世四个足球场大,李安国入驻后将其一分为二,一处供步军操练,一处供骑兵操练。

    卯时中刻左右(早上六点),大校场的起床号吹响了。

    悠长的牛角号声刺破了长沙城的清晨,随着这一身号角声,不仅是军营,整个长沙城都慢慢沸腾起来。

    张全有是长沙火铳作坊张天云的儿子,今年十九岁,自从经历了用区区“纸片”也能买到以前用真金白银也很难买到的物品后,张天云心里便起了誓死捍卫安**的心思,于是不顾工部的人劝阻,硬是将已经跟着自己学打铁五年的张全有扔进了新兵营。

    张全有身材高大,是湖南地界少见的高个子,又常年抡大锤打铁,更练出了一身雄壮的体魄,加入新兵营后便别安排进了重型隧发铳营。

    进入大营后,传说中的大铳没有瞧见,不过用普通火铳加上砖块也练了快四个月了。

    起床号一响,张全有所在的营舍全部开动起来。

    张全有朝营房外面看了一下,“今日怎地早了一些”

    嘀咕归嘀咕,他还是快速穿好了衣服——安**的标准夏季制服,丝绸的内衣、棉布的袍服、草鞋,四个月下来,张全有的一双脚满是茧子,配上草鞋倒正合适。

    穿好衣服后赶紧叠好被褥,等他冲到大校场时,已经有不少人已经排好队了。

    等所有的人全部在大校场排好队时,第二通鼓刚刚响起。

    大校场如今已经被李安国彻底改造了一番,周围是一圈跑道,上面铺着煤渣,中间则铺满了大砖,他的用意也很明显——风雨无阻。

    大校场里整整齐齐排着四个大方队,依次是两千重型火铳兵、三千长枪兵、三千普通火铳兵、三千刀盾兵,一共一万一千人,加上隔壁的骑兵,长沙营的总兵力是一万两千五百人,比周边各府的一万六千人要少四千五百人。

    每个兵种都是一排三百人,这也是李安国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的,长江以南地界平原地虽不少,可惜却遍布水网,想找到一地完全展开上万人马也不容易,三百人,意味着三百米,这已经是比较大的平地了,更何况战时随时可能遇敌,你想要挑选自己理想的战场也不可能。

    火铳兵的总管李振国一早便来到了重型火铳兵的前面。

    “全体都有!”

    “立正!”

    “稍息”

    “跑步走!”

    随着他一声令下,两千重型火铳兵先开动了,不过此时队伍却按照六列一组依次出发。

    李振国带头跑在跑道上,这跑道李安国亲自丈量过,一圈下来差不多一千米,营里无论什么兵种,一早起来跑五圈是每日操练的第一个科目。

    以前在武昌时大概是三千米,到长沙后,眼看着最艰难的一年即将到来,他一下狠心,便增加了两千米。

    刚开始他还以为有很多人坚持不下来,结果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这个时代的人,特别是农家子弟、匠户子弟,平日里出行基本靠走,有大车、马匹的微乎其微,加上常年劳作,结果几乎人人都有一副好身板、一双铁脚板,再加上军营里一日三餐管饱,区区五千米实在不在话下。

    跑完之后,李振国带着火铳兵回到营地,他们简单漱洗之后便带着各自的餐具——一个木盘,两个木



第八十一章 2.0版的长沙整训(2)
    “凌风,限你一刻的时间将列入守备营的士兵集合好,我要训话”,李安国在两人面前下了马,直接对凌风说道。

    在等待凌风整队的时间,李安国将那一大摞箱子挑出来两个打开了,他先是从一个箱子里拿出一物,众人一看,只见竟然是一顶铜盔!

    李安国进入长沙后,原本也想打制一些铁甲的,不过后来一想,这都快进入火器时代了,要这么多铁甲有何用

    于是便将精力全部放到如何提高火器和冷兵器的质量上来,最后一看境内还有不少铜矿和铜匠,干脆利用这些铜矿给士兵打制了铜盔,这也算安**士兵唯一的金属盔甲了。

    夏天无甲,冬天就用齐腰甲,全年铜盔,这便是李安国在盔甲上的计划。

    铜盔还是明军的制式,与后世越南的军帽差不多,不过在李安国参与进来后,使用了整体铸造再锻打的模式,产量大幅提高,另外铜盔周围还有一圈小眼,利用麻绳在里面编制了一副网兜,这样的话戴着既舒服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钝器的打击,还能防止敌军弓箭的抛射,下面还吊着两根带子,方便系在脖子上。

    头盔的正中刻着一个“安”字,用黑漆描就,一眼便知晓是何人的营伍。

    铜盔的顶部是一个尖状的凸起,下面系着一缕红缨。

    明军里也只有锦衣卫以及少量精锐部队才拥有铜盔这种高级装备,安**标配后便与明军区分开来了。

    如此一来,下雨、下雪时戴斗笠,平时操练、作战戴铜盔,安**的装备便齐活了。

    “兄弟们!这可是铜做的啊,一顶铜盔能铸造多少铜钱如今我安**人丁众多,花费巨大,钱财很是缺少,可我没有将它铸成铜钱,而是铸成了铜盔,为何一是我安**缺少一个明显的标志,有了这顶铜盔就明显了”

    “还有自然就是考虑到兄弟们的安危,有了这顶不易生锈的的铜盔,既能防止刀砍锤击,还能防止弓箭”

    “兄弟们,这顶铜盔便是我安**的标志、象征,你等要像爱护自己的家人一样爱护它”

    说完他又拿起一杆大铳。

    “兄弟们,这杆大铳重十八斤,长五尺,装一两二钱铅子,一两五钱火药,有效射程六十丈,五十丈左右可击穿重甲”

    他所说的比他以前所构想的有些差距,原因便是冶铁技术提高、大量使用用灌钢法冶炼出来精铁的锻造枪管后,使原本设想的二十斤减少了两斤,铳口反而变大了一些,用药多了,这射程也提高了。

    另外预想的十五斤重的中型火铳还是长四尺,重十五斤,不过可以装一两铅子,一两二钱火药,有效射程一百五十米,百米左右可击穿重甲。

    最轻的火铳长度仍为三尺,重十二斤,不过口径也加宽,装八钱铅子,一两火药,有效射程一百二米,八十米左右可击穿重甲。

    由于优化了火药配方,自然又为铅弹的射程提供了更多的能量。

    “兄弟们,这可是长沙兵械局三千名工匠没日没夜赶了三个月才赶制出来的,彼等每日只歇息三个时辰,为的就是能尽快让你等装备上这些大铳”

    “这些大铳每一杆都造价不菲,与铜盔一样,你等也要想爱护自己的家人、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这杆火铳,这些火铳乃是我安**独有的利器,在战场上你人可以死,火铳却不能丢下,最差也要将它毁了”

    “我等夙兴夜寐,为你等打造这些个盔甲、利器,为的是什么”

    “.…..”

    “对,为的是我们的田地、我们的家人,更为了替天行道,打出一个都像湖南、武昌这样的朗朗乾坤出来!”

    队伍里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大都督万岁!”,接着两声、三声、……,最后一千八百人全部喊了起来。

    李安国也是激动万分,他也喊了一句,“安**万岁!”

    这下众人都静下来了,李安国瞬间便明白了为何,这个时代,“万岁”这一词只能属于一个人,他冒冒失失喊出“安**万岁”,众人自然不解。

    不过此事也无法与他们解释,看见凌风领着列入守备营的士兵来了,他赶紧跑开了。

    站在这一千一百名守备营面前,李安国又是另外一套说法。

    “兄弟们,不是你们不优秀,按照以往的标准,你们都是合格的安**军卒,不过凡事都得有一个规矩,我之前既然立下了按照最终的成绩淘汰一成的规矩,军令如山,自当严格遵守”

    “你等也不要灰心,长沙府一地,尚有益阳、湘阴、浏阳、醴陵、湘潭、攸县、茶陵、安化八县,都需要我安**的士卒守卫,你等无论是何兵种,成绩成绩排在前八位的便是八个县城的守备,等会儿将你等打散后,除靠近辰州的安化县驻兵四百以外,其余七县每县驻兵一百”

    “安化县的守备由成绩最高者充任,按照哨官的职衔来定,其它各县的守备都是队官”

    “你等进入各县后再挑选青壮在农闲时操练,操练完成后,分成四拨,轮流驻守三个月,青壮只有饭食没有薪饷,我等既给彼等分了田地,彼等也要协助我等守卫”

    “你等也不是全部进入守备营,当地官府又要从中挑拣十人进入衙役行列,你等进去后便是各班的班头、牢头,对于原来官府留下来的衙役等人细细甄别,凡是有违法乱纪的一律清除出去!”

    “兄弟们,战兵们负责作战,这战事也不是天天都有,日常各城、各里铺的大小诸事就有劳你等了,故此,你等肩上的担子一点也不必战兵轻,我就问你等一句话,有信心没有”

    “有!!!”

    一听说还有这么好的去处,守备营的士兵也兴奋起来,整整齐齐的声音震彻大校场,搞得还在中央列队的营头纷纷向这边望过来。

    装备到手之后,一天的正式训练开始了,张全有试了试手中的大铳,嗯,还行,他身高体重,自然领到了十八斤最重的大铳,像他这样的人有六


1...2829303132...5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