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推理悬疑

神隐小面馆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南社村

    半年多前的一天,张铭造访的时候发现养鹅人一副沮丧表情。问其缘由,对方说了一则咄咄怪事。

    原来家里开春后孵出的一窝小鹅长势喜人。可是随着这一窝小鹅渐渐长大,却发现这一窝鹅串种了!雪白的羽毛变成了大雁羽毛那样的灰色。

    方圆几里就他们一家养鹅户,他家多年都只养大白鹅,想想也不知这肇事的鹅从哪里来。结果三天前,更加蹊跷的事情发生了。这一窝灰鹅翅膀渐渐长硬,飞的比其它鹅更高更远。昨天有两只干脆一飞不复返了!

    张铭虽然不是畜牧专家,但是分析能力毕竟比养鹅户强。观察了鹅笼,鹅塘和周遭环境后,初步有了点眉目。当晚张铭在互联网上联系到了本地的爱鸟协会会长,答案很快就浮出水面。

    原来忘忧湖的位置距离大雁迁徙的“千年鸟道”不远。大雁开春北归,偶尔会有零星小股大雁在忘忧湖畔短暂歇脚。本地爱鸟者协会已经连续几年跟踪,发现今年来此歇脚的北归大雁群最多!

    原来“肇事者”就是这群北归路途的过客!这些会飞的“雁鹅”就是他们与本地大白鹅杂交的后裔。大雁的血统让这些后裔继承了对蓝天白云的向往。

    张铭于是叮嘱养鹅人将还没飞走的雁鹅圈养起来。这也算是一种造化缘分,留着或许可以改良本地鹅种。

    此番创作“水击三千“,张铭便一下想起了这群大雁的后裔。原来那天早上张铭出去采购食材,目标并不是菜场,而是驱车来到这户人家,挑了一只最健壮的“雁鹅”。

    以此雁鹅料理的鹅汤,自然有别于普通鹅汤,细细品味,居然有“万物霜天竟自由”的味道。

    张铭说到此处,将脱骨的鹅腹轻轻拆开,大鹅腹中另有乾坤。原来在炖大鹅之前,张铭在鹅腹中还填入了一种鲜美的菌类——雁来蕈。

    忘忧湖畔有很多松林,松林脚下长有一种特别鲜美的蘑菇,呈褐色。此菌因生长时令不同,性味也不同。农历二月采摘,当地人称为“桃花菌”。而入秋时节大雁经过的时候,此菌最为鲜美,被当地百姓称为“雁来蕈”。

    张铭在去年入秋时从当地农家购得此菌,炖汤的时候随意投几颗便鲜美无比。于是将吃不完的鲜菌晒成干货储存起来。

    雁来蕈得名本来就与归雁有缘,如今与珍贵的“鹅雁”一同




四十三章 逍遥灵兕入梦来
    参加过无数的应酬饭局,蒲松龄从未觉得把话题切入正轨有这么难。宾主双方太多试探,太多犹疑。都希望更多看透对方底牌,同时都不希望漏了自己的底牌……

    蒲松龄判断,眼下是切入主题的好机会,然而还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究竟是先挑起《九幽万里江山图》的话题,还是先设法套取李鹿苹的下落

    蒲松龄认为涉及鹿苹的事情,张铭很难理性决策。因此必须自己替张铭做出选择!李鹿苹的下落固然重要,但是眼下我方手握两张重要底牌,是圣祖大王不掌握的:

    1.沈婆子造访神隐小馆,虽然没有透露自己的东家身份,却彻底暴露了她东家私藏的就是李鹿苹!

    2.凌凌七密道巧遇沈婆子,暴露了她的东家就在黑风山寨之中!

    因此没有胜算就冒然出击,相当于轻易亮出了两张关键底牌!后果同样有两种可能:

    1.鹿苹确为圣祖大王扣押,摊了牌双方必然提前翻脸!

    2.圣祖大王确实不知鹿苹下落,双方合力挖出黑风山寨内鬼,解救李鹿苹!

    第二种可能一旦成立,事情便柳暗花明,前景一片光明。可是眼下能否孤注一掷赌一把老江湖蒲松龄深深懂得风险对赌的“黄金原则”:

    一个风险是否值得赌博,不取决于冒险的成功率有多高,成功后的收益有多大。而是看决策人能否承受冒险失败的后果!眼下冒险一旦失败,对方必然重新隐匿李鹿苹,之前取得的线索直接归零!

    这个风险大家能否承受显然不能!斟酌再三,蒲松龄打定了主意。

    邀请大王携《九幽万里江山图》赴宴,这是张铭请柬中早已言明的,以此话题切入正题,顺其自然,风险极低。况且大家早就判定图中藏有幽冥大乱的玄机,这是营救孟婆娘子的关键线索!毕竟李鹿苹的下落如今已近在咫尺,孟婆娘子却杳无音信!

    想到此处,蒲松龄整了衣冠,毕恭毕敬地站起来举杯:

    “灵兕老圣祖,不知我家主人的款待可否中大王您的意”

    圣祖大王同样恭敬地起身回敬:

    “张铭公子的款待无微不至,独具匠心。加上您鬼圣亲自辅佐,山人此行志得意满!想必此刻大家最关心的是《九幽万里江山图》吧……“

    蒲松龄内心顿时松了一口气。看来这次赌对了,灵兕圣祖大王不打算回避宝图的存在。

    不料圣祖大王话锋一转,形式陡然又微妙了起来:

    “非是山人吝啬,不肯与诸位分享此图的奥妙。我曾经与凌凌七说过,此图怨念深重,修为不够之人若强立于图前,必为煞气所伤。轻则心旌摇曳,重则堕入魔道!”

    圣祖大王没有说谎,凌凌七就曾经描述过观图时被怨气震慑魂魄的情形。大家都等着听圣祖大王葫芦里究竟卖什么药:

    “关于此图前世今生的传说,山人尚有不解之处。欲先行向张铭公子与诸位圣贤求教!无论诸位能否解开故事里的迷思,山人都愿意借出宝图与诸位一观,可否”

    聪明人都听出了圣祖大王的用意!表面说的很客气,无论是否解开迷题均让大家观图。实际上老牛另有算盘,一旦张铭公子与众人解不开谜题,自然被证明你等修行不够,哪里还有颜面强行要求观图

    不信邪地张铭并不在意,淡定地要求灵兕圣祖大王尽快将传说讲来。此刻众人再次屏息凝神,准备聆听圣训。今晚大家听到了太多的精彩,“无用之树”也罢,”鲲鹏奇缘“也好,比起《九幽万里江山图》来不过都是“前菜”罢了。

    圣祖大王眉头微微拧紧,看得出内心还在犹疑和取舍。此刻残席撤下,曹雪芹吩咐鬼厮为宾主双方重新上茶。曹雪芹忙完了所有事务,落座在张铭右侧。

    环顾四周,所有鬼厮悉数退场,仅剩下二宾三主在席。

    就这样,神隐聊斋迎来了创办以来最重磅的“说书人”,灵兕圣祖大王的《宝图前传之一.灵石密码》正式开书……

    出乎预料之外,灵兕大王开书开篇没有直入主题。自从他在函谷关与主人一别,开启了一段悠游岁月。

    那是圣祖大王的青春期,还是一头意气风发的板角青牛。

    关于自己的旧主人,史上一直语焉不详。司马迁在《史记》为孔圣人立传达万言,可关于道家始祖老子却区区七百多个字。姓李,名老聃,大周朝图书馆长,骑着青牛过函谷关,为守门人写下《道德经》五千言后出关……然后,over !

    后世争议颇多,崇拜者赞其“神龙见首不见尾”;修道者吹捧他是法力无边的太上老君,居住三十三层离恨天外;疑古者却直接怀疑此人是否存在。

    一个来历不明的图书馆长,博大精深的五千言《道德经》,立于函谷关前即兴写就听着确实有点扯……

    圣祖大王的记忆中,自己生来通人语,但不懂得什么是修行得道。只记得幼年就听主人给弟子们说法,那时就依稀记得诸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之类的玄文。

    老牛起初无动于衷,然而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耳朵听出老茧了,难免会有些思考。隐约听主人与弟子提起这神秘道法乃沿袭自上古,绵延相传几千年。因李家世代为大周典藏史,故有幸将此神秘绝学变为家学,



四十四章 白马非马
    板角青牛对主人讲完梦境之事,老子半晌无语。内心反复吟诵灵石上之七言绝句:

    鸿蒙初分天地开,

    道法自然生三才。

    可怜绛珠命多舛,

    逍遥灵兕入梦来……

    圣人思忖良久,娓娓道来:

    “此诗用语平顺,不难猜度。老夫讲授之道法本就始于上古混沌,鸿蒙初分。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便有了这天地人三才。第三句说的是历劫万世的绛珠仙草,好在你一念之悲悯,成就一桩功德!“

    圣人说道此处话锋一转:

    ”前三句都很好理解,此诗之悬疑仅在最后一句。你这牛儿如今有了遨游北冥,搏击九天之境界。看来你我主仆之缘确实已尽,那立于南冥天池之巅的翩翩少年已点化你入道了!“

    青牛低头不语,细细揣摩:

    “主人,您说我已入道,但不知是何家法门”

    青牛言罢抬头才发现,主人已收罢行囊,欲自行西去。临行前交代了最后两句:

    ”今日起三界之内,逍遥境界唯你独有,逍遥大道任你悠游。入世可为逍遥大王,出世做个灵兕圣祖。一路珍重,老夫去也!“

    灵兕圣祖大王在背后默默相送,主人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函谷关前那一抹残阳里……

    牛眼里流下了几点珠泪,不是临别伤感,而是深深追悔自己先前的无知。修行小成,不知天高地厚,妄自轻蔑主人的道德境界,任性狂言“大自在境界”。

    原来这世间第一大自在境界——逍遥游,主人早已悟出。回想之前在主人面前大言不惭,自鸣得意是多么浅薄……

    电茶炉再次笃笃作响,古树茶饮罢两道,色味渐褪。曹雪芹为宾主双方重沏了新茶。《宝图前传之一.灵石密码》暂时告一段落。曹雪芹借取茶叶的机会,偷偷在柜台下面取了笔墨。趁记忆新鲜,暗自记下了又一首灵石绝句。

    此刻张铭以及“左右护法”内心激动不已。在双方相互试探的博弈中,竟然喜得意外收获。灵兕圣祖大王自以为说了一段无关的闲话,却不知故事中竟然隐藏着众人求之不得的《石头记密码》。

    数月前,程伟元造访,一段《芹溪公子传奇》开启了灵石幻境。如今《宝图前传》刚刚开书,一个事实铁板钉钉的展现在众人面前。原来这灵石幻境不仅确凿的存在,它如一张悄悄张开的大网,将灵兕圣祖也网罗其中。

    曹雪芹一入灵石幻境,至美悲欢《石头记》降临人间。程伟元二入灵石幻境,灵石了无踪影,却留下了第一首灵石绝句。今日第三个结缘幻境之人闯入大家视野!灵兕圣祖不仅邂逅仙草,对话灵石,还带来了第二首灵石绝句。

    张铭不露声色,将两首《灵石绝句》在心中细细品读……

    程伟元留七绝之《鹿铭奇缘》:

    顽石逐流染芹溪,

    缘聚梦散两依依。

    鹿殒凡尘芳草烬,

    三生石上铭归期。

    诗中带出“鹿铭”二字,似有隐喻,但张铭认为眼下不必牵强附会,不妨等待更多线索。

    灵兕大王留七绝之《逍遥灵兕》:

    鸿蒙初分天地开,

    道法自然生三才。

    可怜绛珠命多舛,

    逍遥灵兕入梦来。

    就字面来说,此诗玄机暗示了灵石幻境为圣祖大王得逍遥大道之处。然而一二首之间似有呼应,眼下暂不得解!且不知还有多少段《灵石绝句》如沧海遗珠般散落人间幽冥。

    如同《鹿鼎记》中韦小宝集齐八部《四十二章经》便可获大清龙脉宝藏。张铭从中获得灵感,只待更多的《灵石绝句》浮现人间,呼应关联,真相自然水落石出。甚至不妨大胆假设,欲破解《九幽万历江山图》中的“金乔觉密码”,必然先向灵石幻境里找答案。

    众人内心的窃喜,灵兕圣祖大王不得而知。茶过三巡,众人皆夸赞故事精彩,重点恭维了灵兕大王道德高深。看得出大王还是比较受用的。

    不过这也不完全算是马屁功夫。天下人皆以为“逍遥境界”源自庄子,今日才明白“老庄之学”的源头竟源自灵兕圣祖大王得道,如此看来大王确非等闲之辈。

    灵兕圣祖见众人意犹未尽,且距离天明尚早,《宝图前传之二.白马非马》继续开书……

    话说,函谷关一别,道家始祖老子从此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老牛反复品味主人临行交代,说自己”入世可为逍遥大王,出世方成灵兕圣祖“。

    原本以为逍遥游是出世脱俗境界,如今看来,大隐于市确实有道理。世上的事情都没搞明白,就隐遁出世,还自封“灵兕圣祖大王”岂不被人笑话

    万里之行,始于足下。灵兕大王认为逍遥天下之前,不妨先饱览函谷关内外的风土人情。圣祖大王的考虑不无道理,先秦时期的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这座雄关乃是天下锁钥。

    在这车水马龙的要道上,每日都上演着一段段人间传奇。光阴荏苒,随着东周列国诸侯割据,权柄下移,天下进入群雄割据的战国时代。

    此时无人知晓



四十五章 奇兵天降
    《宝图前传之二.白马非马》落幕,神隐聊斋开书以来最重磅的说书人完成了今晚的讲述。灵兕圣祖大王今夜破了神隐聊斋的两个记录:

    首先,圣祖大王是第一个讲了两个段子的说书人。两个故事相互独立,看起来没有必然联系。其次,《白马非马》为开书以来最为短小的段子。寥寥一千多字,仅简短记录了两人的对话,实则却奥义无穷。

    说书人讲完了,听书人却如函谷关前的小吏一样陷入了良久的沉思。灵兕大王刚开书的时候,张铭甚至觉得灵兕圣祖大王违反了神隐聊斋的规矩。

    因为神隐聊斋开办之初就明文晓谕来客:

    聊斋所收的段子力求质朴生动,说书人必须具备‘如是我闻’的态度。但凡成文出版的文学经典,或是民间早已流传的稗官野史、志异小说,小馆一概不收!

    而公孙龙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占有一席之地,《白马非马》更是闻名天下的典故。以此为故事显然不符合神隐聊斋的规矩。然而大家仍然不敢打断,耐心听完了段子。

    毕竟以灵兕圣祖的修为,绝不可能把成文典故改头换面来投机取巧。听完之后,众人果然茅塞顿开。

    故事的情节脉络虽然与《白马非马》典故相差不二,却有大量生动的细节为原著所没有的。看来此事确为灵兕圣祖的亲身经历!

    张铭仔细回忆了一下,初次接触这个典故是在大学语文选修课上,当时觉得故事完全不可信。

    公孙龙却有诡辩之术,然而以书中所载之寥寥数语。怎能唬住守门人可信度显然不高!

    而同样的段子在圣祖大王讲来却情节生动,细致入微。故事颇具画面感,可信度也陡然上升。

    揣摩灵兕圣祖的心态,亲身赴宴,摆了声势浩大的排场,双方又历经多番交锋与铺垫。《宝图前传》里的段子显然是大王精心设计,不大可能随意胡诌。
1...1112131415...4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