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很野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牧尘客
第118章 造反怎么样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如今的大宋,就是不断的在重复这种后人复哀后人的过程,朝堂倾轧,士人相轻,大部分人读书只为当官发财,即便是崇国公这些清廉正直之人登临中枢,也不过是在重复这个过程,大宋若是不能来一次天翻地覆的革命,华夏将从此落入蒙蛮之手,千年以降的华夏山河,从此将不复存在,到时候朝堂之上,高供端坐的都是一群蛮族,他们身穿羊毛短褂蛮靴,说着异族之语,逼迫我们汉人剃发易服,这满朝朱紫,皆成唯唯诺诺之辈,而这华夏山河,粮田美景,皆成了蛮族牧马之地,搜我华夏财宝,淫我汉家女儿,辱我百姓士绅,请问陈兄,到时候你等自诩以天下为己任的读书人又该如何自处”
“咔嚓”陈纪清瘦的手指直接将马车的窗帘撑杆折断,双眼通红脸色铁青的浑身不停颤抖。
“我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当下最严峻的态势,若是我们还不振作,十年八年之后就是如此结局,当今皇帝年迈昏庸,朝堂不靖,士族消沉,官员**,兵备不足,物价飞涨,内困外扰之局势,比之当初与辽金对抗之时严峻百倍不止,只可叹上到皇帝下到百姓犹自还不自觉,仍旧声色犬马熙熙攘攘只为升官发财”
“赵兄,我等我等不过是无权无势之民,你说说这些又有什么用”陈纪沉重的喘息着说。
“自然是想提醒陈兄,不要把一腔热血和抱负都放在读书上,读书只为明理,若是书上的道理都歪了,读之又有何用,我只希望将来陈兄若是当了丞相,能够废弃理学,让我华夏再次复现汉唐之强盛,外御强敌,内修民政,兴商业,重工学,强法令,除积弊,让我华夏能够走上一条万世长存之路,而不是一朝一代不断的重复这种后人复哀后人的局面”
“赵赵兄不要开开玩笑,我我如何能当丞丞相”陈纪结结巴巴的看着赵颀。
“不想当丞相的厨子嗯,举子不是好学生,以后的事谁也说不准,只要你想,一切皆有可能”赵颀脸色和煦的说。
“可可能吗”
“完全有可能”
“那那如何才能做到”
“比如造反怎么样”
“哐”陈纪一头杵在马车栏杆上,帽子都差点儿掉到马车下面,手忙脚乱的抓住帽子爬起来,额头上清晰可见的快速鼓起一个大包。
“造造反”陈纪摇摇晃晃满脸惊恐的看着赵颀。
“哈哈,开个玩笑而已,陈大哥别害怕,我只是觉得这一路太郁闷了而已,眼下我们的任务是赚钱,要不然和崇国公的打赌失败了,这笔钱我可拿不出来”赵颀笑着抓住陈纪的衣服笑的很开心。
“呼,赵兄吓死我了,此话要是传出去,只怕我们两个顷刻之间就会人头落地”陈纪脸色苍白的擦着额头的虚汗坐下来将帽子戴好。
“陈大哥你也太胆小了,朝堂如今乱作一团自顾无暇,谁来管我们两个乡巴佬,不信你问赶车的冬瓜,问他说造反害不害怕”赵颀笑着冲着坐在马车前面的赶车的年轻车夫大声说,“冬瓜,你敢大喊一声我要造反吗”
“哈哈,造反有啥不敢喊的,喂,路上的老少爷们听见啦,都快让开,老子要去造反,哈哈哈哈”冬瓜冲着路上的行人扯着破锣嗓子大吼。
“造反,造你个大头鬼,赶紧回去给婆娘倒洗脚水去吧”路上有行人大声哄笑。
“赶尼玛个破马车,造个球的反,有种学那梁山泊的好汉,下来跟爷比斗一场,打赢了爷爷也跟着你去造反”一个挑担的魁梧大汉冲着颠簸奔驰的马车大吼。
“哈哈哈哈,有本事你追上小爷再说,驾驾”
冬瓜大笑着连甩几鞭,马车在路人的哄笑和闪避叫骂声中瞬间远去。
大湾村海港,往日鸟不拉屎的不毛之地,最近非常的热闹,而今天尤其热闹的不像话。
一圈长达数里的篱笆将数千亩荒地完全围起来,篱笆上还隔着数丈插着一面彩色的旗帜,这些彩旗在海风的吹拂下整日呼呼啦啦招展飞扬,充满了视觉冲击。
热闹的工地吸引了附近几个村许多男女老幼没事跑过来看热闹,而今天端午节,来的人又多了不少,喧嚣闹腾甚至还有人挑着茶酒零食在人群中叫卖。
工地一座竹木搭建的雄伟大门,上面照样有数十面彩色旗帜,门楣上小龙湾海港几个大字隔数百米就能看的清清楚楚,门口不仅摆放着栅栏,两边还分别钉着两块大木牌,上面写着施工重地,闲人免进的大字。
而工地内部,数千亩的工地上,到处都用石灰画着各种横七竖八的线条和房屋地基的形状,各种建材竹木堆了几大堆,推车赶牛挑担抬木的民夫和帮工嘿呦嘿呦的号子声此起彼伏,数里外都听能听见。
而在工地里面停着十多辆豪华马车和数十匹骏马,一群气势不凡的华服男子,老老少少加起来近三四十人,正聚在码头处,听中央一个身形微胖的文士口吐白沫的对着一副巨大的海港规划图进行大声讲解,时不时的还用手中的马鞭指着荒地的某处不断解释,而四周一群人也都听的双眼放光,时不时爆发出一阵惊叹和喧闹,气氛看起来非常之热烈。
“快打开栅栏,颀哥儿回来了”
看着远处一辆马车嘚嘚嘚颠簸着疾驰而来,守在门口一群身穿统一青色短褂手持棍棒刀枪额头缠着红色布条的青壮汉子都赶紧嚷嚷起来。
随着一群人将栅栏移开,马车也瞬间到了面前,赵颀的头从窗户探了出来。
“颀哥儿,你可终于回来了,再不回来,前来看房的人都快要把我们的接待室挤爆了”二麻子激动的挤上来,满脸的麻子都兴奋的通红。
“挤爆了才好,这说明我们的策划和宣传已经成功了,你们仔细看着别让人进来闹事,我去里面看看”赵颀笑着说。
“嗯嗯,你快去码头那儿,刘掌柜快撑不住了”二麻子连连点头,等赵颀的马车进去之后,立刻大声呵斥着一群保安将栅栏重新摆好,然后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吩咐保安开始在工地附近巡逻起来。
第119章 本来只想做个罐子
赵颀不回来,一群人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没谱,这赵颀一回来,所有人都感觉突然间就振奋起来。
不知不觉,就这短短的个把月时间,二麻子二毛等跟一群茅湾村的年轻人几乎都以赵颀为核心,将他当做了主心骨。
要知道半个月前,这些人几乎都还是整天在码头当一个搬货的苦哈哈,但自从工地开工之后,每天不光车接车送管吃管喝发双倍的工资,听说等这个海港完全修好之后,所有人都还会有分一大笔钱。
尤其是二麻子和二毛这两个打酱油的核心跟班,更是亲眼看着赵颀从修一个破玻璃瓶开始,如同变戏法一般折腾鼓捣出来这样一个庞大的海港,而且还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将这个海港快速从一个单纯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而他们两个几乎啥事都没干,也都跟着混成了海港的投资方股东,如今大权在握,每人都戴上了一个工程管事的头衔,整天带着一群人在工地巡逻指挥,半个月混下来,俨然已经有了几分工程主管的模样,将平日一群嘻嘻哈哈无组织无纪律的年轻人训练的十分听话。
尤其是二麻子,采用了赵颀的军训式方法,每天将招募的十多个年轻力壮的保安集合到一起,早晚按时出操,跑步,操练刀枪,喊号子,虽然在赵颀看来仍旧是一群乌合之众,但加上统一装束和打造的铁棍刀枪,一个个英姿勃勃隐隐有了几分令行禁止的架势。
最主要的是这都是一群在码头打架赌博的混混,真的打起架来也很蛮横。
实际上在赵颀看来,宋朝的底层百姓并不柔弱,反而都很野蛮也很崇尚武力和暴力,一言不合拳脚相向实在是太常见了。
后世人常说积弱积贫的大宋主要表现还是在朝廷方面,重文抑武导致了上层阴盛阳衰,朝廷充斥的都是手无缚鸡之力满口之乎者也的读书人,因此看起来比较阴柔,而打仗的时候,领兵主帅一般也不是武将,而是文人,甚至有的时候是太监,这种将不知兵,兵不知将,外行指挥内行的军事行动,注定不会有太多太好的结局,只要不是皇帝御驾亲征,打平就算是大胜,至于打输那个实在太正常了,而皇帝亲征从来都没赢过,基本上每次都输的很惨。
秦皇汉武,唐宗明祖的名头都是打仗打出来的,绝对不是读书读出来的。
虽然大多数朝代打完仗都开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偃武修文,然而中国两千年封建王朝,唯独只有宋朝还没打完仗就开始偃武修文了,这种还没成功便自残三刀的风格,完全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对手,因此整个大宋一朝,历经契丹、女真、蒙古等蛮族的欺辱,三百年国土沦丧越打越小,边界从黄河移到淮河,从淮河移到长江,眼下,已经快到了亡国的边缘。
然而穿越到了这个操蛋的时代,赵颀必须振奋精神,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即将亡国的大宋做些什么,而这种想法几乎毫无理由,纯粹就是一种身为华夏子孙血脉中的不甘。
赵颀对宋朝文化非常喜爱和倾慕,无论诗词歌舞,还是瓷器书画,甚至风俗习惯以及科技文明,历朝历代都没有能够超越宋朝的存在,可以说宋朝是中华文化最为辉煌集大成的时代,而宋朝留下的各种宝贵遗产,也是中国收益最多最大的一个朝代。
因此宋朝在精神文化方面造就的辉煌和为后世留下的遗产,不亚于秦汉盛唐。
即便是有人想否认也否认不了。
喝酒饮茶、琴棋书画、小说故事、诗词歌舞,农业、工业、航海、教育、商业、科技,凡是后世所有能够看到想到用到的东西,大部分都是宋朝发明和传承下来的,宋朝虽然羸弱,但士族回望三代的寻根发掘,但却将秦汉盛唐粗狂和豪放的文化雏形慢慢变成了一种精致的文明传承,不光影响了后世数百年,而且还影响了整个东南亚甚至整个世界。
范仲淹、欧阳修、辛弃疾、苏轼、王安石、司马光、李清照、柳永、陆游、岳飞、包拯、朱熹、赵孟頫、黄庭坚、文天祥
若是细细数来,怕是流传千古的名人都能列出数百位来,这些人随便拿出一个,都是令人油然恭敬之辈,他们的诗词书画,他们的传说故事都能写成厚厚一本传记,然而在宋朝,他们却都混迹在官场民间,过着普普通通甚至是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
但眼下,这个时代终于要结束了。
如果没有人去拉他一把,十多年之后,蒙古人的铁骑将会踏遍华夏的五湖四海,锦绣江南,也将变成野蛮人的牧马场,汉人彻底沦为奴隶。
但无论理想多么丰满,摸起来多么柔软,一切都要有自己的基础。
眼下这湾小小的海港,就是赵颀拯救华夏的之地。
甚至赵颀自己都没想到,自己只想做一个玻璃罐子赔给别人而已,阴差阳错之下竟然混成了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不得不说这就是大宋商业繁荣宽松的魅力所在,除此之外,其他的朝代恐怕都不会如此简单的成功。
“聿”驾车的冬瓜一收缰绳,马车稳稳的就停在了一群人旁边。
围观者只以为又来了感兴趣的房客,皆都没有太过在意,而正在圈中讲的口干舌燥的刘掌柜却一下如同见到了救星一般撇下所有人大步走上来激动的说“大郎你可终于回来了,这事还得你亲自来做”
“不急不急,方才我听刘员外讲的挺好”赵颀笑着拱手打招呼。
“好啥,我都是赶鸭子上架,虽然都是按照你说的介绍,但总感觉有些说不清楚,还是你来吧”刘掌柜一把抓住赵颀的胳膊直接就拖进人群之中。
“咦,这不是在三江口码头遇到的小哥么”人群中有几个从鄞县赶过来的客商认出了赵颀。
“多谢各位前来捧场,我上午正是去灵桥码头宣传小龙湾海港,自我介绍一下,小子赵颀,杨公镇茅湾村人氏,这小龙湾海港就是由我和刘员外还有漕运司吏杨长山等人合伙投资兴建的,可能大家先前也听刘掌柜介绍过了,整个海港分做三期工程,总投资超过七十万贯,建成之后将会形成十座新型码头和三十余座库房的庞大规模,当然还有各种配套的客栈商铺酒楼别墅等项目,诸位应该已经看过我们的宣传单和规划图,建成之后几乎会一模一样,这些商产房产其中一部分我们会拿出来对外售卖,剩下一些会保留下来作为资产对外租赁”
第120章 再您妈的见
赵颀站到圈中之后,很快便进入了角色,凭借当初在古玩界砍价的嘴皮子和后世见过的售楼部销售人员的习惯,张口就是一顿猛吹,反正房子都还没钱修,必须将这些人的钱骗到手才能正式开始。
看着赵颀在人群中面带笑容侃侃而谈,刘展柜擦着额头的汗站在人群外面长舒了一口气,此时他对赵颀这个策划已经再无半点儿怀疑。
只不过半天时间的宣传,眼下来看房的意向投资客已经超过了四十人,远远超出了他和赵颀先前的推测,也就是说,眼下想要在海港置业的人非常多,这些人也不过是先头部队,若是等到消息确实有人下手,等到两三个月之后工程正式进入大规模开发阶段,只怕想来买商铺房产的人会有数百。
不过那个时候的房价,至少要比现在翻一倍不止。
而眼下这群抢先下手的人到时候即便是见钱眼开转卖掉自己手中的楼花,只怕也会大赚一笔。
这是赵颀给他透露的一个炒作概念,也是这次看房销售的一个很有诱惑力的宣传亮点。
而眼前这些人,哪怕只要四分之一的人最终能够下手,那也能凑足十万贯以上的资金,这个借鸡生蛋的海港项目也就能顺利打开局面了。
“刘员外好”陈纪整理好衣服帽子之后从马车上下来拱手打招呼。
“陈先生好,我听闻先回来的人说你和大郎被崇国公邀请,不知是真是假”刘掌柜拱手之后有些不激动的问。
“不错,崇国公邀请我和赵兄去三江苑的凌江阁品茶聊天,因此晚回来了半个时辰,路上赵兄还担心来的人不够多,眼下看来刘员外在杨公镇宣传的效果还很不错,挺热闹的”陈纪笑着说。
“你们竟然真的能够得到崇国公的邀请,实在是令人羡慕,我去过鄞县无数次,听闻崇国公平日几乎从不见客”刘掌柜满脸羡慕。
“是啊,上次我们去鄞县也曾到崇国公府投寄拜帖,可惜被门子直接就退出来了,说是崇国公不见客,但今日却是托赵兄的福,不光见到了崇国公,还见到了西涧先生”陈纪同样有些唏嘘感慨的点头。
“你们还见到了西涧先生”刘员外更是惊诧。
“嗯,还陪着一起喝了几杯崇国公的龙团贡茶,味道果然绵香浓郁齿颊留香,实乃天大的福气”陈纪虽然平日沉默寡言,但明显喝了皇帝才能喝到的龙团贡茶,自然也按捺不住说出来显摆一下。
“龙团贡茶”刘员外张口结舌,果然被震惊到了,呆了半晌一把抓住陈纪的胳膊激动的说,“陈先生快好好与我说说你们如何遇到崇国公和西涧先生的”
于是陈纪便把在灵桥桥头摆摊宣传遇到吴潜到后面请喝茶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其中略去了赵颀与吴潜的百万贯赌约,这也是赵颀叮嘱他不能说的,免得把刘员外吓得退资自保,最后把这个工程弄成烂尾就麻烦了。
而此时圈内的赵颀,也口灿莲花一般将整个工程规划和各种项目全都仔细介绍完毕。
“这位小哥口才不错,但我等该如何相信你们这个海港会在一年之内修建起来,要知道整个海港长约三里,光是十座码头投资便不下十万贯,还有货仓商铺,光是你介绍的一期工程全部加起来,没有二三十万贯可做不出来”人群中有人大声质疑。
“投资好说,也不过是数十万贯罢了,但这个海湾如此狭小,还有两座小岛阻挡,即便是码头修好你们如何招来货船停靠,我们买下仓库可不能空着,要有货物来往才能挣钱”另有人大声询问。
“就是就是,说的再好也不行,这地方的确是太偏僻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