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宋很野蛮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牧尘客

    “是啊,规划的确不错,看起来也非常有吸引力,但买卖就是买卖,没有客商货船,我们买下商铺也无人光顾,怕是最后要打水漂”

    “正是,此事还需好好考虑一些从长计议,毕竟这笔投资不是小数目,这一期的产业即便是一间不起眼的商铺也需要近五万贯”

    数十个前来看房的人许多都嘀嘀咕咕起来,一些本来有意向的人也开始有些犹豫。

    本来来的路上,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个项目已经开工很久了,码头房子仓库都已经差不多完工了,但没想到前来一看,我靠,除了一个大门修得比较壮观之外,就是那些五颜六色的旗帜比较好看,然后整个海港莫说房子了,尼玛地面都还刚刚开始平整,虽然看着人来人往比较热闹,的确是一副热火朝天的修建场面,但完全就还是一片荒地。

    虽然后世房地产公司买地就开始宣传炒卖楼花,老百姓也都已经习惯。

    但在宋朝这个时代,房屋买卖固然也很常见,但卖的都是修好的房子,地都还没平整就开始卖房子的事情不说没有见过,听特么的都没听说过。

    因此在赵颀还没回来之前,有些登记之后兴冲冲跑过来的客商一看场面转身就走了,嘀咕一声骗子直接再您妈的见,二麻子等人拉都拉不回来。

    biqu而剩下这些应该是有真实意向的客户,但面对这种圈一块荒地就开始大张旗鼓买楼的皮包开发商,也照样心神不宁。

    太特么不靠谱了

    因此刘掌柜加赵颀两人轮番的介绍,大部分人仍旧不太相信,处于谨慎的保留观望态度。

    “诸位的担心我能理解,但眼下这个海港的建设已经开工,最多两三个月就能看到规模,不过到那时这些房产售价可能要翻倍,诸位若是愿意等,想看到效果之后再来投资,我们也照样欢迎,只是到那时诸位不要后悔”赵颀大声解释。

    “某不担心涨价,就是担心等你们修完之后没有客商货船来”一个身体发福的中年男子大声说。

    “这个我也理解,可能大家开始没有听清楚我的话,我们这个小龙湾海港的投资者有三江口漕运司的官员,我们已经打通关节,一旦我们的码头货仓修好,就会有漕船前来停靠装卸,至少在货物这一块是不用担心的”

    “小哥,莫非你不知道漕运装卸利润微薄不挣钱么”一个身穿锦缎的中年男子大声说。

    “漕运货物也不是不挣钱,只是利润相对微薄些罢了,若是真的有漕船来停靠,人气说必定很快就能带动起来”人群中也有人不同意这个看法。

    这个说法自然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数十人嘀嘀咕咕的开始低声讨论起来。




第121章 万事开头难
    “诸位,漕运只是其一,我们还会对外统一招商联系一些价值高利润大的货物前来存取,统一的装卸和对外快运物流,我们这个海港的优势重在管理和运营,而不是像其他港口一般各自为政”赵颀大声解释。

    “小哥能否解释的更加清晰一些,何为统一装卸和对外快运物流,你们又是如何管理和运营”有人大声问。

    “统一装卸就是我们有训练过的装卸工人,用龙门吊和轨道车帮忙快速装卸入库出库,规划图上的设施你们都见过了龙门吊和轨道车了,只要有货船进出,我们都会统一安排不用诸位自己联系帮工脚夫,这样便会省却许多麻烦,至于对外的快运物流,我们海港会成立一家快运公司,打通三江口和临安苏州等一些大城市的仓储物流,诸位若是有要运送去这些地方的货物,都可以交给我们运送,价格公道而且方便快捷,因此也不用诸位自己去联系寻找商队”

    “咦,这倒的确是方便”

    “是啊,统一装卸还帮忙连通临安苏州等地,如此以来的确要少很多麻烦”

    赵颀的话让人群之中许多人眼睛一亮。

    “还有,今日我在三江口灵桥码头遇到崇国公,或许有人已经知道这件事,方才我回来的晚了一些,就是崇国公邀请前去介绍我们的小龙湾海港的规划,崇国公非常高兴,可能过些日子就会来我们小龙湾视察指导”

    “小兄弟你可没有撒谎,崇国公真的要来小龙湾”一位华服老者忍不住站出来问。

    “姚老不用怀疑,小兄弟的确没有撒谎,今日我们在灵桥码头的确看到崇国公和庆元府数十位官员亲自看了小龙湾的规划图,详细询问过龙门吊和轨道车的建造,不仅赞赏有加而且还亲口说要问小兄弟一些话,此事应该不会有假”人群中有人为赵颀证明。

    “若是崇国公都如此评价,这小龙湾当值得投资”老者捻须沉吟片刻之后微微点头。

    “不仅如此,今日我与崇国公在凌江阁喝茶聊天之时,西涧先生也在,若是诸位不信,可以托人去问问西涧先生,崇国公不愿见客,但西涧先生可是我们鄞县的大名士,一定不会将诸位拒之门外”赵颀再次祭出另一位身份低一些的名人来增加自己说话的可信度。

    “原来西涧先生也在,那这件事更加没跑了,西涧先生和崇国公相熟,时常在一起喝茶聊天,这个府城的人都知道”

    “不错,小兄弟既然如此笃定,肯定也不会撒谎,崇国公位高权重我们拜访不了,但西涧先生却为人亲和,上个月我才去他府上拜访过”

    “那我们回去问问西涧先生”

    “欸,何须去问,这种事既然说出来,肯定不会有假,不然后果怕是很严重,我听闻西涧先生三年丁忧时间已经结束,最多这一两个月之内便会再入朝堂任职,以他的资历,此次出仕,担任两府三司一个宰执之位绰绰有余,到时候我们庆元府的人去了京师也多了一个强大的靠山和门路”

    “正是正是,我不久前从临安回来,的确听人说起有人推荐西涧先生回京任职。”

    “如此以来这小龙湾海港怕是西涧先生也会多些照顾。”

    “是啊是啊,有崇国公和西涧先生照拂,只怕这海港很快便会繁华无比,听闻今日在灵桥码头,崇国公还想要把这龙门吊和轨道车在全国州县河海码头推广,如此以来我们岂不是占了先机”

    赵颀祭出吴潜和叶梦鼎两位庆元府的大佬,质疑的风向瞬间就变了。

    许多人都开始从海港联系到两位大人物日后的官场地位,以此来判断海港未来的发展前景。

    自古以来官商都联系的很紧密。

    尤其是大宋这个商业繁华官员多如牛毛的特殊朝代。

    冗官冗费造成了大宋朝廷巨大的压力。

    大量官员空有虚职而无实权,每年只能领取几十上百贯的普通薪俸度日,而要维持体面,这些官员就会接受商人的供奉,而这些没有实权的官员,则会通过自己的同学同乡同届关系,来为其疏通一些官场的关节,官商勾结在一起形成一张联系紧密的关系网。

    因此官员和商人之间的金钱来往资金非常庞大,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恶瘤和顽疾。

    千里做官只为财。

    宋朝官场的**只不过是中国官场文化的一个缩影而已,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明朝朱元璋为了遏制这种钱权**,挥起屠刀斩杀无数大小官僚,但仍旧无法遏制这种现象。

    而在大宋,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大量冗官的存在,给这种官商勾结的**了良好的温床。

    因此一旦任何商业活动和一些有名望的大官联系在一起,金钱的光芒便会闪耀的特别刺眼。

    “既然崇国公和西涧先生都看好这个海港,看来小龙湾海港的未来必然宏图远大,老夫也就放心了,小郎君,老夫姚胜,今日就做这你们第一个客户,买下一间货仓和一间商铺,希望不要让老夫失望”方才站出来说话的锦衣老者瞬间就下定了决心。

    “好,恭喜姚老夺得头筹,我们小龙湾海港一定不会让姚老失望,陈大哥,麻烦带姚老去销售处看房签单”赵颀瞬间笑的合不拢嘴。

    陈纪如今已经成为了赵颀的贴身师爷,整理一下衣衫帽子走过来轻轻拱手,“姚老请”

    “陈先生请”面对一个举子,姚胜也不敢托大,拱手之后跟着陈纪往不远处的一排木屋走去。

    所谓万事开头难,任何事一旦有人开了头,接下来的事便会变得简单起来。

    在姚胜离开之后,接连又有几个年龄偏大的客商也跟着站出来要求下单,赵颀便让二麻子安排保安带着这些人去销售处看沙盘签署意向投资协议。

    剩下还有一些本来摇摆不定的看房者一看这就走了五六个了,顿时也按捺不住,嘀嘀咕咕商量一阵之后,又陆陆续续站出来七八个,有人要买仓库,有人要买商铺,短短不过一刻时间,签单人数就超过了十五个,这个成绩已经远远超出了赵颀和刘掌柜的预测,若是这十多个人最终全部确认缴纳首期房款,那么就会有接近二十万贯的收入,这笔钱,已经绰绰有余的启动首期项目,甚至连带将建码头的钱都差不多够用了。



第121章 万事开头难
    “诸位,漕运只是其一,我们还会对外统一招商联系一些价值高利润大的货物前来存取,提供统一的装卸和对外快运物流,我们这个海港的优势重在管理和运营,而不是像其他港口一般各自为政!”赵颀大声解释。

    “小哥能否解释的更加清晰一些,何为统一装卸和对外快运物流,你们又是如何管理和运营”有人大声问。

    “统一装卸就是我们有训练过的装卸工人,用龙门吊和轨道车帮忙快速装卸入库出库,规划图上的设施你们都见过了龙门吊和轨道车了,只要有货船进出,我们都会统一安排不用诸位自己联系帮工脚夫,这样便会省却许多麻烦,至于对外的快运物流,我们海港会成立一家快运公司,打通三江口和临安苏州等一些大城市的仓储物流,诸位若是有要运送去这些地方的货物,都可以交给我们运送,价格公道而且方便快捷,因此也不用诸位自己去联系寻找商队……”

    “咦,这倒的确是方便!”

    “是啊,统一装卸还帮忙连通临安苏州等地,如此以来的确要少很多麻烦!”

    赵颀的话让人群之中许多人眼睛一亮。

    “还有,今日我在三江口灵桥码头遇到崇国公,或许有人已经知道这件事,方才我回来的晚了一些,就是崇国公邀请前去介绍我们的小龙湾海港的规划,崇国公非常高兴,可能过些日子就会来我们小龙湾视察指导!”

    “小兄弟你可没有撒谎,崇国公真的要来小龙湾”一位华服老者忍不住站出来问。

    “姚老不用怀疑,小兄弟的确没有撒谎,今日我们在灵桥码头的确看到崇国公和庆元府数十位官员亲自看了小龙湾的规划图,详细询问过龙门吊和轨道车的建造,不仅赞赏有加而且还亲口说要问小兄弟一些话,此事应该不会有假!”人群中有人为赵颀证明。

    “若是崇国公都如此评价,这小龙湾当值得投资!”老者捻须沉吟片刻之后微微点头。

    “不仅如此,今日我与崇国公在凌江阁喝茶聊天之时,西涧先生也在,若是诸位不信,可以托人去问问西涧先生,崇国公不愿见客,但西涧先生可是我们鄞县的大名士,一定不会将诸位拒之门外!”赵颀再次祭出另一位身份低一些的名人来增加自己说话的可信度。

    “原来西涧先生也在,那这件事更加没跑了,西涧先生和崇国公相熟,时常在一起喝茶聊天,这个府城的人都知道!”

    “不错,小兄弟既然如此笃定,肯定也不会撒谎,崇国公位高权重我们拜访不了,但西涧先生却为人亲和,上个月我才去他府上拜访过!”

    “那我们回去问问西涧先生”

    “欸,何须去问,这种事既然说出来,肯定不会有假,不然后果怕是很严重,我听闻西涧先生三年丁忧时间已经结束,最多这一两个月之内便会再入朝堂任职,以他的资历,此次出仕,担任两府三司一个宰执之位绰绰有余,到时候我们庆元府的人去了京师也多了一个强大的靠山和门路!”

    “正是正是,我不久前从临安回来,的确听人说起有人推荐西涧先生回京任职。”

    “如此以来这小龙湾海港怕是西涧先生也会多些照顾。”

    “是啊是啊,有崇国公和西涧先生照拂,只怕这海港很快便会繁华无比,听闻今日在灵桥码头,崇国公还想要把这龙门吊和轨道车在全国州县河海码头推广,如此以来我们岂不是占了先机!”

    赵颀祭出吴潜和叶梦鼎两位庆元府的大佬,质疑的风向瞬间就变了。

    许多人都开始从海港联系到两位大人物日后的官场地位,以此来判断海港未来的发展前景。

    自古以来官商都联系的很紧密。

    尤其是大宋这个商业繁华官员多如牛毛的特殊朝代。

    冗官冗费造成了大宋朝廷巨大的压力。

    大量官员空有虚职而无实权,每年只能领取几十上百贯的普通薪俸度日,而要维持体面,这些官员就会接受商人的供奉,而这些没有实权的官员,则会通过自己的同学同。

    因此官员和商人之间的金钱来往资金非常庞大,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恶瘤和顽疾。

    千里做官只为财。

    宋朝官场的**只不过是中国官场文化的一个缩影而已,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明朝朱元璋为了遏制这种钱权**,挥起屠刀斩杀无数大小官僚,但仍旧无法遏制这种现象。

    而在大宋,这种现象尤其明显,大量冗官的存在,给这种官商勾结的**提供了良好的温床。

    因此一旦任何商业活动和一些有名望的大官联系在一起,金钱的光芒便会闪耀的特别刺眼。

    “既然崇国公和西涧先生都看好这个海港,看来小龙湾海港的未来必然宏图远大,老夫也就放心了,小郎君,老夫姚胜,今日就做这你们第一个客户,买下一间货仓和一间商铺,希望不要让老夫失望!”方才站出来说话的锦衣老者瞬间就下定了决心。

    “好,恭喜姚老夺得头筹,我们小龙湾海港一定不会让姚老失望,陈大哥,麻烦带姚老去销售处看房签单!”赵颀瞬间笑的合不拢嘴。

    陈纪如今已经成为了赵颀的贴身师爷,整理一下衣衫帽子走过来轻轻拱手,“姚老请!”

    “陈先生请!”面对一个举子,姚胜也不敢托大,拱手之后跟着陈纪往不远处的一排木屋走去。

    所谓万事开头难,任何事一旦有人开了头,接下来的事便会变得简单起来。

    在姚胜离开之后,接连又有几个年龄偏大的客商也跟着站出来要求下单,赵颀便让二麻子安排保安带着这些人去销售处看沙盘签署意向投资协议。

    剩下还有一些本来摇摆不定的看房者一看这就走了五六个了,顿时也按捺不住,嘀嘀咕咕商量一阵之后,又陆陆续续站出来七八个,有人要买仓库,有人要买商铺,短短不过一刻时间,签单人数就超过了十五个,这个成绩已经远远超出了赵颀和刘掌柜的预测,若是这十多个人最终全部确认缴纳首期房款,那么就会有接近二十万贯的收入,这笔钱,已经绰绰有余的启动首期项目,甚至连带将建码头的钱都差不多够用了。



第122章 售楼小姐
    所谓意向签单,只是先根据客户看好的房产立下一份契约,并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

    但若是三天之内不能将首期款项足额缴纳,则契约就会失效,海港有权将房产另外出售他人。

    而若是三天之后客户按时足额缴纳房款之后,则双方还会重新签署一份房产交易协议,明确规定双方后续的责任和义务。
1...4344454647...13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