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嘉元宁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杜二凡
“好好好,我说错话了,”吴成道,“那姑娘也是可怜,夹杂吴恒和齐延中间,吴恒又是个不中用的,姑娘只好入了齐延的后院里。”
周元宁心里有些凉意,这就是女子的悲哀,男人们做的事,都要推到女人的头上。那怕是吴成,他见惯了自己父亲的作为,又伤心于母亲的软弱,可在他心里,女子和男子,终归有高低。
“你准备怎么处置吴恒”
吴成很是冷漠,“这个人,我是不能要了。”
齐延手里有了吴恒妹妹这个人质,吴恒怕是不肯听从吴成的话。有这样一个不忠心的人放在身边,吴成不愿再提携,“国子监那里,我也不插手了,他爱去不去,最好早些回祖籍去。”
吴恒在吴家和妹妹之中选中了妹妹,那吴恒这人,就只能成为齐延手里的棋子。对吴成来说,这样的吴恒,连吴家那些酒色之辈都不如。那些人,还愿意维护吴家的名声,而吴恒,把吴家的颜面送到齐延脚下,任由齐延践踏。
这样子的人,枉费了吴成的心血,吴成怎会继续为他铺平道路让他走上仕途,成为齐延手里的一把剑
吴成道,“他是读书读傻了,他要是自己硬气些,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吴成气不过,“他妹妹也是吴家的,齐延都威胁到吴家人头上,吴恒说出来,我出手,那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
周元宁道,“你如何能插手其中女子与夫婿之间的事,你个外人算什么。”
周元宁又想起了李幼清,她能帮李幼清一次,可再帮下去,两人之间的瓜葛就说不清了。
“吴恒能如何他不过是个小人物,没什么本事,他能保住自己的妹妹已是万幸,你还能要求他什么,让他放弃自己的亲妹妹吗”
在夫和妻之间,女子总是落在下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三句话,如同枷锁,将大周女子,无论尊卑,牢牢得锁住。想要振翅翱翔,却发现,翅膀早就被折断,血淋淋的,触目惊心。
吴成还在讲着,“你说怎么办,把他还送到国
第六十四章 兄弟
吴成知道,周元宁是不会派人跟在自己身边,那他是如何能知道
周元宁有些得意,“饯花会上,姑姑请的不是四王八公府的,就是四品以上官员的女儿。四王八公那里,你肯定瞧不上。小门小户的女子,也不会看出你吴家的不足。这么算出来,也就是中等人家的女子。”
周元宁忍不住拾起一枚点心,尝了一口,“你之前没有瞧上的,饯花会一过,就有看中的,这么看来,那姑娘不是才到京中,就是十三四岁,刚被家中女眷带出来参加宴会的。”
“你这样的,小姑娘你估计不喜欢,那就只能是刚到京中的。”周元宁从书架上拿出一本奏折,“你看看,沈太傅的二儿子沈维伦刚调到京中,他家适龄的姑娘,就只有这个三姑娘了。”
沈氏和崔氏一样,是从前朝就有名的士族。不同的是,沈家人才济济,从沈太傅开始,有好几个沈家人在朝中做高官。
这个沈维伦,之前在东海做官,东海倭寇为患,他的女儿怕是和京中娇娇女不同,这才吸引了吴成的注意。
周元宁又说,“之前,你闷闷不乐,不会是为了这位姑娘吧”
周元宁这话,好像伤到了吴成,吴成不敢在重华宫停留,正要离开,周元宁嘱咐吴成,“东江那里怕是不简单,那里人手先别撤回,估计着还有后手。”
吴成一离开,魏福就进来回禀,说是九皇子递了折子,想要求见周元宁。周元宁只低头看书,书房里,良久的安静。
魏福小心翼翼开口道,“殿下,九皇子还在外头,您给个准信,奴才也好去回话啊。”
周元宁冷淡地说,“你去问问他有什么事,没什么要紧的,就散了吧,孤没时间见他。”
魏福无奈,只好离开书房。在书房外,正好碰见了佩秋,魏福连忙上前,“好姐姐,救救奴才吧。”
佩秋手里正提着食盒,里面装的都是刚做好的点心,“小福子,你别拦我,我还得给吴公子上点心呢。”
魏福忙说,“吴大人刚才就走了,姐姐你没有看到吗”
佩秋一下子就苦着脸,“啊,我刚从小厨房过来,还不知道呢。”佩秋又看见魏福满脸愁容的样子,“你这是怎么了,殿下安排你什么事,可是你做不到”
魏福道,“好姐姐,你是不知道,九殿下在宫外等着呢,咱们殿下不愿意见,我该怎么去回啊。”魏福在皇帝身边也伺候过,周元宁这样说,而不是让他去把九殿下请进来,明显就是不想见九殿下。
佩秋放下食盒,夏天暑气重,她刚走一会儿路,脸上香汗淋漓,只好拿着手帕擦着汗,“你先把殿下的原话说出来听听。”
魏福把周元宁的话,一字不落地都告诉了佩秋,佩秋想了一会儿,“你也别想多了,殿下不是不想见九殿下,你就原话去回,九殿下也不会拿你怎样。”
魏福脸一下子就耷拉下来,“九殿下那个脾气,还不拿奴才们撒气,我也是害怕,求姐姐帮帮忙。”
佩秋看魏福这段时间做事也尽心,“你等着,我先把这东西放回小厨房,我同你走一趟,一起去回了九殿下。”
魏福喜笑颜开,“还是姐姐疼我,那里用得着姐姐动手,我这就让小宫女拿回去。”
说着,魏福就要唤过宫女来,佩秋忙拦住,“这些小宫女我不放心,万一出来事,你我也担待不住,我自己走一趟,不费时间,你在前头等我,我很快就出来。”
佩秋不敢将
第六十五章 元安
“九殿下安好。”云来请过安后,让魏福带着小太监们退下。
周元安气冲冲地抚平衣裳上的皱褶,“这些下人实在不懂规矩,好好的衣服都扯得皱巴巴的。”
云来道,“九殿下,您为何要执意闯宫”
周元安带着挑衅的目光瞥了眼云来,“我当是谁呢你算什么东西,敢到我面前说话。”
云来不卑不亢,“微臣是正四品武官,保护殿下安全,九殿下要是执意闯宫,微臣只好得罪了。”
周元安虽然只有十五岁,比云来还矮半个头,气势倒不输给云来,周元安扬起头,趾高气昂地说,“云大人,你官威倒大,我这个小小皇子都不放在眼里了。”
云来行了一礼,“微臣不敢,还请九殿下恕罪。”云来嘴上说得客气,到底是没有放周元安进去。
周元安气急了,那些个茶盏点心,都被扫到地上,“今日我说什么都要见到六哥,云来,你放不放人!”
云来还是拦住了周元安,“九殿下,您请回吧。”
周元安气急败坏,他又不敢硬闯,一是因为云来的武功比他高;二来,这里毕竟是太子地居所,就算周元宁是她亲哥,朝中大臣也不会放过。
“好你个云来,你给我等着,早晚有一天我要扒了你身上这层皮!”说着,周元安从怀里掏出一封请帖,扔在地上,“皇兄既然不肯见,你把这玩意送进去。”
周元安一扔下东西,就带着他的人离了重华宫。
魏福看着满地狼藉,哭丧着脸,忙让小太监去收拾,自己去拾起那封请帖,“云大人,佩秋姐姐,快救救奴才吧,弄成这样,奴才该怎么回话啊”
佩秋瞧云来没有插手的意思,知道他这是让自己处理,“帮人帮到底,小福子,我同你再走一趟。”
魏福喜不自胜,“多谢姐姐。”
回到书房,佩秋奉上请帖,周元宁接过,原来是几个皇子想去围场狩猎,想邀她前去。
周元宁问,“怎么去了那么长时间”
魏福忙跪下,“是奴才惹了九殿下生气,还请殿下恕罪。”
周元宁也不在意,“你先下去吧,去把云来叫来。”
魏福舒了一口气,忙退出书房。
佩秋忧心忡忡,她知道周元宁身子不好,在江州好不容易养回一点,如何能去围场狩猎,“殿下,您要去吗”
周元宁只翻着书,没有回答。佩秋只好去磨墨,伺候周元宁读书写字。
屋子外头,有小太监传话,说云卫率求见。
云来一进来,佩秋也识趣,离了书房,只留下周元宁和云来两人。
周元宁问,“元安在外头闹过了”
云来道,“属下言语有失,冒犯了九殿下。”
周元宁笑着说,“元安什么性子,孤又不是不知道,宫外发生的事,孤在这儿,也能听到风声。”
周元宁把那请帖递给云来,“你看看吧。”
云来上前接过,那请帖上落款的是三皇子周元修,“殿下,这狩猎,您去不得。”
周元宁挑了挑眉,“孤如何去不得”
云来道,“这帖子是三皇子下的,送帖子的人却是九殿下,属下怕是有人设局,想对殿下不利。”
周元宁并未表态,云来无奈,只好接着说,“殿下,围场凶险,人多事杂,还请殿下三思。”
周元宁缓缓抬起头,“云来,孤回宫几日了”
云来脱口而出,“到今日,已满八十日了。”
周元宁看着云来,问,“宫里情形如何”
&nb
第六十六章 槭叶
周元安一出生,孝惠皇后就离世了。那时候,周元宁也才四岁。
周元宁和周元安,一起被送到了刘贵妃的迎春阁。刘贵妃待人亲厚,虽然有着亲生的周文媞,对周元宁和周元安两人,也一视同仁。在迎春阁的时光,日子过得清净而又安逸。
等到周元安七岁的时候,一切都变了。
“六哥。”小小的周元安嘟囔着嘴,仰起头,盯着周元宁手中的桂花糕。
周元宁蹲下身子,抚摸着周元安的脑袋,“元安,你想吃吗”
“想,我还想吃知春姐姐做的蟹粉狮子头,知春姐姐做得比御膳房做的还要好,我最喜欢了!”
周元宁唤过知春,知春手里拿着一个食盒,递给周元安身边的小太监手里,周元安凑过去,一掀开盖子,发现白瓷碗里只有一个蟹粉狮子头,脸立刻就耷拉下来,“六哥,怎么就一个,昨天我和知春姐姐说了,要给我做三个的。”
周元安年纪小,胃口倒大,每日吃的比十岁的周元宁还多,身上养了一堆的肉。周元宁捏了捏周元安腰上的肥肉,皱着眉,“你自己摸摸,都养了那么多肉,还想吃蟹粉狮子头,还不快去学习。”
周元安拉着周元宁的衣摆,“我才不要去上沈太傅的课,我要去学武功,将来我要当大将军!”
周云宁站起身来,“你不是要学功夫吗,和我过两招,等你赢了我再说。”
“六哥就会欺负小孩子,你武功那么好,师傅们都夸你,我才不和你动手。”
周元宁笑着说,“知道就好,你要当大将军,我不拦你,你看看那个大将军像你这样,肥嘟嘟的,哪里能领兵”
周元安不满道,“六哥你说谎,不吃饱了,哪有力气练功夫,你就喜欢诳我。”
“行行行,我说不过你,不过,你以后还想要吃蟹粉狮子头,没门!”
周元安哪里舍得心头好,“六哥哥,六哥哥,我听你的还不行吗一天一个也好,你别不让我吃啊。”
藏在记忆中的东西,总是美好的。可拨开层层迷雾,落在眼前的正如书里的槭叶,早已枯黄,不复当年的艳丽。
“殿下。”佩秋不知道周元宁心里在想什么,只好小心翼翼地说,“菜都凉了,您看,要不要奴婢去热热”
周元宁这才回过神来,原来,她躲在回忆里的时间,竟然都过了这么久了,“算了,孤也没有胃口了,都撤了吧。”
只几日,天就凉了下来,周元宁早早就穿上了厚的秋衣,屋内也早就点上了炉火。
佩秋从屋外进来,“殿下,燕来回来了。”
周元宁身上还盖着一张小毛毯子,手里握着一卷书,“回来啦,传进来吧。”
不消一盏茶的功夫,佩秋带进来一个人,正是许久未见的燕来。
燕来脸上有了些许风霜,敛衣下跪,“属下无能,在灵兴寺未能查出幕后之人。”
周元宁道,“你在灵兴寺呆了也有两个月了,有什么发现,随意说说吧。”
“殿下,庙里天天都在念经,我听得脑袋都大了,真没发现什么。”燕来脸上有些尴尬,“不过,我发现寺里有个院子神神秘秘的,主持每天都过去,在屋里一呆就是一个时辰。”
周元宁道,“什么院子”
燕来想了会,“就跟你之前住的那屋一个样,外边也种着翠竹的。”
周元宁问,“比丘法号可叫子颂”
燕来惊讶地张开了嘴,“殿下怎么知道的我听小和尚正好提到过。”
周行年,高祖幼弟,周元宁的曾叔公,法名正是子颂。
周元宁神色不变,“你可曾进去过”
燕来道,“那院子来往的人多,我反正进不去。”燕来回
第六十七章 协领
这几日,周元宁得了闲,去了趟吴府。也巧,吴成正在命下人准备秋猎一事。
周元宁喝着茶,问,“你也收到帖子了”
吴成忙得正焦头烂额,看周元宁如此清闲,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你倒好,看我忙着,你坐着,你好意思吗”
周元宁斜倚在榻上,“我乐得自在,说说,谁给你下的帖子”
吴成丢下手里的事,坐到周元宁的身旁,“还能有谁,你的好三哥,你不在的这两年,朝里可都是以他为尊,连大皇子都比不上。”
周元宁淡淡地说,“他倒是有本事。”
大周重嫡重长,三皇子非嫡非长,能越过周元建和周元安,看来,心计非同一般。
吴成比周元宁还激动,“你夸人家,人家还得感谢你,给了他这么一个好机会,你说说,你准备什么时候去上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