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之中州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孤舟
见到此景,帐内众人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杨督师,这就殉国了”
左良玉眼神恍惚,木然说道。
帐内无人应答,大家几乎都傻掉一般。
而此时,李亭带着1000枪兵,越过毫无起作用的壕沟鹿砦等地,来到已经倒塌的南门寨墙。站立在那里,一只只黝黑的枪管,冷然无声,面前的官军,
吓的弓不敢举,铳不敢抬,手里拿着刀矛的,依旧不住的颤抖着。
“顽抗者死,投降者活!”
铁拳军弟兄齐声高喊,如同惊雷滚过军营,眼前所有官兵,惊恐万分,手足无措。
“快!快!紧急将人叫回来,固守中军大营!”
左良玉焦急的喊叫着。
杨嗣昌一死,官军群龙无首,营帐之内一阵大乱,顿时陷入空前的混乱中。
左良玉还命令着他的亲兵抵抗,贺人龙、刘国能都不知去向。
第二九四章 张献忠再起波澜
解决了此地官军,李亭接连下了几道命令。
首先,命高鹏带人进兵宜昌,彻底堵住四川进军湖北之通道。
其次,命张凯带着骑兵火速占领湖北其余各地,若有抵抗,铁拳军炮兵、枪兵立即攻城。
第三,命海船直接在洞庭湖岳阳一带巡弋,派人明确告诫朝廷。若此时朝廷有异动,铁拳军将毫不客气直接进兵岳阳府,然后将再下长沙府。
最后,命刘国能去跟朝廷接洽,料理杨嗣昌、左良玉、贺人龙等人的后事。
不到半个月,李亭已经近乎掌控湖北之地,与河南连成一片,等于是大明朝的腹心,生生挖出一大块来。
朝廷大肆表彰杨嗣昌等烈士,简直把他们吹捧成圣人一般。
但是对于进兵湖北、河南之事,愤怒的朝堂争论了好几天,主战派与主和派互相难以说服。
再说,李亭又不是建虏,主和派没有向夷狄低头之舆论压力,全力说明与李亭大战之利弊。
李亭之铁拳军下,杨嗣昌所带朝廷十余万兵马,两天之内覆灭。
若朝廷再派人来,也难逃杨嗣昌命运的覆辙。但对于朝廷,则更是难以承受的后果。
终究,主和派占了上风,湖北、河南之地,朝廷暂不用兵。至于是否再派重臣来先安抚住李亭,虽有人建议,但愤怒的崇祯还是先将这提议搁置了。
李亭这边,虽控制湖北大部,但是一个敌人,一直还在身边,甚至最近越发嚣张起来。
他就是张献忠。
张献忠果然厉害,进来英霍大山,不到十天时间,革左五营人马竟全被他收编,罗汝才后来也乖乖的跟着他。
他又拥有20万大军,其中能与官军相提并论的精锐有5万多,还有一两万骑兵,可谓再次恢复他兵强马壮的枭雄身份。
革左五营兵力加起来是不亚于张献忠、李自成的兵力,现在又有张献忠这个枭雄统领,一下子强强联合,实力更胜以往。
李亭在处理湖北这些后续之事,张献忠反复出击。
三月十三,袭扰商城,抢走当地百姓之粮上千石。
三月十五,偷袭光山,杀害百姓百余口。
三月二十三,围攻黄安县城。
三月二十五,阴雨笼罩着武昌城。
原来的楚王府,现在的总兵府大厅内。
李亭看着袁时中发来的战报,旁边张凯、刘国能眉头紧皱,肃立一旁。
“看来,我还小瞧了这张献忠,他最近可是够猖狂的。”李亭淡淡一笑,将战报交给他们两个。
李亭最近一直忙于湖北的安顿之事,抄剩下的几个王府,分王府之田,俘虏的近七万官兵进行铁拳军式的训练等等。
没想到,驻扎在麻城的袁时中完全不是张献忠的对手,被张献忠耍的团团转。
张凯看看战报,沉吟一会道:
“张献忠一代枭雄,岂是易于之辈,袁时中带的都是前期俘虏的贼寇,还有部分官军,训练不够,再加上枪炮都不怎么熟悉,就很难是张献忠的对手。
现在,眼看夏季快到了,雨水越发多起来,我们枪炮难发威,张献忠就会利用我们这个弱点,反复找袁时中李岩的麻烦。
他们又藏在大山里,打了就跑,就是骑兵过去,效用也不大。”
“嗯。”李亭点点头,看来前期的计划得调整了,剿除张献忠还得自己出马不可。
“看来还得我去啊。”
“李总兵,我是做过流寇的。如今,张献忠他们在英霍大山之间,兵马20多万,又游离不定。说实话,照我看,比你些时间在荆州西打官军恐怕要难的多。
流寇,流寇,他就没个准地方,今日这里,明日那里,要想彻底铲除,可是千难万难。
&nbs
第二九五章 大山脚下
四月初二,天气晴朗,惨白的阳光,带着初夏的温热照射下来。
出了武昌城,往东北方向不远,就是残破的农村。
田野稀疏,秧苗里面长满杂草,一条官道,也是残破不堪。
行人不多,不少破衣烂衫的行路人,担心路上危险,不少还背着刀,枪等防身的家伙。
这些年到处都是贼寇,虽说最近贼寇不见了,可是谁敢保证,他们不会卷土重来。
还不到午时,一队盔明甲亮的官军开上官道,吓的不少行人纷纷闪退到路旁的稻田里,野草里,树林里,生怕被官军看到他们有值钱的东西。
也有胆子大的,身上一无分文的,也在官道之上大胆的走着。
先是骑兵,紧接着是新见的那种四轮马车,听说贵的不得了,都是有钱人坐的,这队伍里,也是不知有多少,一辆接一辆,一直没个尽头一般。
最后是步兵,也不知有多少。
这队伍足足从将近午时,一直走到天色黄昏之际,藏在树丛、草丛里的百姓,有些后悔,实在太耽误时间了。这队伍里的人,根本都没人下路抢百姓,连一个敢瞪百姓的都没有,都一个个急于赶路的样子。
“这是什么队伍”
“我看到他们的旗了,上面绣了一个拳头。”
“难不成是铁拳军”
“铁拳军纪律很好吗”
“好的很,至少从不会抢百姓,听说里面管的严着呢。就像当年的天雄军一样。”
“哦,是这样啊,那下一次就不必躲着他们了。这一天都给耽误了。”
百姓议论声中,渐渐对铁拳军有了认识。
也有人估算,这次过路的大军至少有七八万人,好像那里要打大仗一般。
百姓忐忑不安的议论着,慢慢走开。
大军在行动,若从天上看去,一条延绵至少百余里的红线在官道之上蜿蜒,这正是李亭此次出征的部分大军。
平日里征战,李亭所带之军并不多,基本都是两三千人,骑兵车兵配合使用。
他要求就是快捷,要求火力迅猛,并不需要太多兵力。
哪怕是跟多尔衮八万大军决战,他运用的兵力也才一两万人。
而这一次,他一反常态,为了对付张献忠,他足足准备了十五万兵马。
张献忠队伍的俘虏,李自成队伍的俘虏,官军的俘虏等等加一起,除了淘汰的一些老弱病残,现在剩下的还有20多万。
李亭一个兵都没招,光这些俘虏就有这么多。
当然不是张献忠多强,主要是这些兵还不够真正的精锐标准,有此练兵机会,岂能错过
另外,光是这些队伍拉到英霍山一周,就足以给张献忠手下贼寇造成天大的压力,就连做梦也不会安生。
四月初三,李亭到达麻城,袁时中和李岩早有五万兵在此训练。
四月初四,黄安县屯兵四万。
四月初五,商城县屯兵三万。
四月初五,光山县屯兵三万。
英霍大山南边黄安麻城乃湖北之地,北边商城光山乃为河南之地。两地都屯下重兵,可见对英霍大山里的贼寇,是势在必得。
山脚下,野地里,一支队伍开来,一个个帐篷立起来,从高山上俯瞰下去,犹如延绵不绝的一朵朵蘑菇般。兵丁们在空地里如同一只只红蚂蚁般排列成整齐的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往前走,往后走,往左,往右,头上荡起阵阵烟尘,山谷里,震天的回响不断的回荡。
日子一天天过去,队伍训练从反复的走步,跑步,到刀矛,到枪炮配合,到与战车配合,足足训练了有三个月。
到了后面的两个月,只要是晴天,枪炮一直响个不停,似乎弹药不要钱一般。
最可恶的是,炮
第二九六章 杀进山里
“何谓两手一是要能打,这是根本。还有一个,就是要能说。”李亭接着说道。
“能说”
大树之下,张凯、刘国能有些懵懂的站立在哪儿,面面相觑,有些不懂李亭之意。
这时,李亭笑着冲李岩一挥手道:“将宋献策他们叫出来吧。”
时间不大,宋献策在李岩带领下,身穿黑色道袍,手举平津帆,一步一歪斜,面带恐慌,来到李亭面前。
在他身后,居然还有30个和他一样打扮的道士,手举平津帆,紧紧的跟在宋献策身后,来到大树之下,跟着宋献策躬身施礼。
刘国能虽不知李亭何意,但是已经察觉到恐怕能说的任务是压在这些道士身上。
而且李亭今天召集几位将领这山脚之下,平时也少有人来。
看来,这一切在军中,都是悄悄准备的。
他不便多问,只是静静看着。
“宋先生,你们准备的如何”李亭看着宋献策淡淡的问道。
宋献策脸色一紧,赶紧再次施礼道:“回总兵,我和诸位道友都准备好了。道路我们都摸清楚了,进的山里,完全毫无障碍。”
李亭点点头道:“这次作战,你们也跟着。”
“是!”
宋献策还有他身后30位道士赶紧躬身答应。
这时,众将领才理解,这些人还是探路的向导,这才佩服李亭想的深远。
这时,李亭这才说道:
“我们已经在英霍大山之下三个月,我想不光是我们,就连张献忠都等的不耐烦了。”
刘国能张凯闻听此话,眼神闪亮,看来,李亭是终于打算打了。
现在铁拳军再不是以前只有万把人马打天下的时代,现在人马已经在20万以上,就在这里一带,就有十五万,兵强马壮,枪炮之杀伤力无敌于世。
那个当将领的现在不想立马杀进山中,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立下大功
“我们此次作战,就只有一个目的,展示我们的厉害,让所有贼寇都知道目前在山下之兵到底是何等之强!”
李亭声音洪亮,震荡在众人心头。
李亭准备这一战,可谓蓄势已久。这一仗,即是战斗,更是一种震慑。
这一战打完之后,英霍大山之上,那些剩余的贼寇,就该瑟瑟发抖,考虑他们的前途。
此时,李亭围困三个月,山上不用说,也是日子不好过,正是他们虚弱不堪的时候,这个正是出手的最好时机。
众将领听的心头激荡,李亭也开始点兵派将。
跟他们的期待不同,李亭将主力队伍将近十五万兵马全部拉开,沿着英霍大山一周,以每里地约150人,总共布置1500里差不多,将整个英霍大山完全包住,横跨湖北、河南、南直隶三省。
山下分别以李岩、袁时中负责,另外张凯骑兵,也分成小队,随时接应各处占据。
而李亭和刘国能率领3000枪兵,还有30余道士,将分成30个小队,直接杀进大山之内,每队以百户率领,负责一片固定区域山区,就在这山区之内,扫荡众贼寇。
分派已定,各自分头行动。
整个英霍大山之下,到处是兵马在调动。
红旗漫卷,后面是车队,马队,向着远处急急而行。
大山脚下,如同一道细细的红线,将整个山给包住一般。
第二天,整个包围圈布置完成。
3000进山的队伍,也在道士的带领下,沿着山谷,开始向山内走去。
李亭和刘国能各带100兵,身穿板甲,手拿枪支,背上子弹包,背上干粮袋,水囊等,一起进山,他们两个要一起直接杀进贼寇的要害核心之地——聚义厅。
山下酷热,但是山中一下子清凉起来,队伍穿梭在山谷中,两侧绿树青草甚多,但是队伍依旧迅如脱兔般,就连前面带路的宋献策还有另一个道士,也是身子轻
第二九七章 山谷之内
“是!”
随着如雷鸣般的万千大军同声响应,大山之内荡起阵阵回音。
张献忠满意地点点头,嘴角泛起笑容,接着高声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