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明末之中州崛起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青山孤舟
李亭当即决定,所有队伍聚拢起来,当天就拿下武昌。
然后全军武昌城内修整。
三月初五,已经修整十天,队伍修整完毕。
今天他来到黄鹤楼上,一是看一看春天的长江,二是也和手下几个心腹张凯袁时中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动。
现在张献忠也跑进了山窝子里,李亭要追进山中,恐怕要旷日持久。
他一下又拿下三座要害之城,朝廷不震怒是不可能的,他还要做好与朝廷大军作战之准备。
现在杨嗣昌所领朝廷大军已经团团围困荆州,杨嗣昌日日攻城,可惜在铁拳军大炮面前,他的攻打毫无意义,徒耗人命。
他要彻底杀掉张献忠这个祸害,可又不想太耽搁时间,回头还想彻底跟朝廷方面有个说法,是战是和,总要打了再说。
楼梯处,响起脚步声,李亭回首一看,是张凯和袁时中身穿红军装,快步从下面跑上来。
张凯站立栏杆处,如同立了半截黑塔一般。
他往前看了看长江,一脸诧异道:“李总兵,这长江有什么好看的你都看半天了吧这上面的船啊,你还不熟悉”
李亭看着直爽的张凯,哈哈大笑。
这时,李岩穿着青衣长袍,手拿纸扇,从下面也慢慢走了上来。
他一摇纸扇,微微一笑道:“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我猜想李总兵看这长江,正是这浩渺碧空,天水一色,才能让他感觉心旷神怡吧。”
李亭看着李岩点头微微一笑,李岩赶紧上来躬身施礼道:“学生爱讲笑话,李总兵莫怪。”
李岩最近表现还不错,前面多次行动,他单独带兵,也表现的可圈可点,对于谋略方面也提了很多好的建议。
比如,队伍收拢之后,李亭本想休息之后再打武昌的,李岩建议,此时武昌城空虚,我们有海船支援,先拿下再说。
反正已经占了荆州和襄阳,朝廷已经雷霆震怒,那就再下武昌。
先把要害之地占领,就先立于不败之地,至于以后,那就等于多了很多的筹码。
李亭很是欣赏他的这番思路,当即在海船的配合下,半个时辰,拿下武昌。
进武昌之后,将楚王一杀,收拢楚王府之钱财有六百多万两银子,全部用于未来之建设,一下子,他就是经营湖广之地,也有了充足的钱财。
这时,张凯冲李岩道:“你们这些酸文人,什么时候能好好说话啊。”
李岩一笑,也不以为意。
这时,张凯扭头冲李亭道:
“李总兵,李岩有个想法,是关于我们下一步之行动的。我和袁时中也商议过了,都觉得不错。”
“哦说来听听”李亭一副欣赏的样子看着李岩。
作为上位者,要广开言路,让下属有多表现聪明的机会,这样,手下的聪明人就会越来越多。
“李总兵,现在张献忠已经进入英霍山内。英霍山东西七八百里,南北两三百里,横跨几个省,要进山追剿,恐怕耗费时日,又耗费钱粮,不知何时
第二八七章 会面黄鹤楼
当天,袁时中与李岩就带着第一批队伍10000人开赴英霍山了。
李亭继续留在武昌,准备与朝廷的作战。
这时,高鹏派人送信来说杨嗣昌在荆州围了三天,损兵折将有五六千人,高鹏后来派出500人出城,狠打官军一顿,逼的他们撤兵30里,又损兵折将有上万之多。
现在,杨嗣昌暂时不打了。他依旧怒气冲天,他已经表示,他要亲赴武昌,一探龙潭虎穴,会一会李亭这个乱臣贼子。
楚王府内,李亭手拿着高鹏的书信,冲旁边的张凯一笑道:“张凯大哥,杨嗣昌要来了,你看我们该如何对付他是要杀了他,还是跟他好好谈”
张凯瞳孔露出寒光,紧握拳头,猛地一挥,然后却手一松,接着一跺脚,长声一叹道:“我何尝不想杀他当年卢大人尸骨未寒,他竟说卢大人畏惧鞑子,不敢与鞑子作战,我们这些天雄军弟兄,莫说杀他,就是将他丢进长江喂鱼也难解我们心头之恨。
不过,高鹏刚刚教训过他。当年杀卢大人的鞑子多尔衮已经被我们杀了。他今天毕竟是朝廷督帅,我们还真不能杀他。”
李亭点点头,杨嗣昌打铁拳军,铁拳军还击是应有之理。
可他要亲赴武昌,李亭还真不能将他杀掉。一旦他杀掉杨嗣昌,这比杀那些亲王还要厉害。
杨嗣昌虽器量狭窄,对于明朝也算忠心耿耿,那些东林党之人,也对他多番掣肘。可是,李亭一旦杀了他,东林党人不知会泼多少脏水给自己。
到时候说不定杨嗣昌又会成为他们心目中对抗大恶魔李亭的英雄,从而流芳百世呢。
李亭虽做的事有点像造反一样,但他毕竟没有举起大旗,公开反叛。
李亭想一想,总感觉哪里不对,历史上杨嗣昌好像因为张献忠杀了襄王,忧愤而死。
李亭杀了福王,也杀了楚王,对于襄王,虽从张献忠手里救出来,可也是将他赶进另一个郡王府。
而直到现在,杨嗣昌居然还活的好好的。大概李亭杀那些王,没有他什么责任吧毕竟李亭已经杀了这么多,大家都习惯了。连朝廷都无可奈何,杨嗣昌的责任大概减轻了许多吧。
不管如何,既然杨嗣昌敢来,那就跟他谈,至于以后是打还是谈,一切悉听尊便,反正铁拳军有足够的实力。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来打,我们就打!他要来谈,我就跟他谈!”李亭大手一挥,做出决定道。
……
三月初八,阳光高照,正午的阳光已经让人微微出汗,已经有些初夏的味道。
黄鹤楼下,百余名铁拳军官兵持枪站立,一脸庄严。将周围看护的如同铜墙铁壁一般,没有铁拳军允许,任何人都难以靠近。
杨嗣昌已经乘船从宜昌到了武昌,李亭并没有去迎接,双方说好,就在黄鹤楼会面。
正午时分,在当地官员低头哈腰的陪同下,杨嗣昌带着左良玉,两个幕僚,来至在黄鹤楼下。
这时,杨嗣昌冲那些官员一摆手道:“你们回去吧,我亲自跟李亭谈。”
“是,是。”几个要员如释重负,擦擦额头之汗,脚步如飞,一溜烟跑开。
这时,李亭已经在黄鹤楼之顶楼,也就是第三层上,穿着一身红色锦袍,拿一纸扇,像个贵公子般,悠闲的喝着茶,等候着杨嗣昌的到来。在他身后,张凯则黑盔黑甲,腰悬马刀,黑面如铁,昂首站立在柱子前,如同黄鹤楼顶加了一个巨大的黑柱子一般。
&
第二八八章 杨嗣昌的威胁
“朝廷怕不怕我,你自己知道,你们围困荆州几天了可有什么效果吗”李亭淡淡一笑道。
“那是我们没有真正打,被你的人打个出其不意而已。要不然,区区一个荆州城,又算得了什么”左良玉也傲然说道。
“李亭,你终究是一小小的总兵,即使你现在兵强马壮,又有多少兵力,又有多少财力朝廷并没有发大兵来专门对付你而已。若是朝廷发下雷霆之怒,以你之罪,就是抄家灭门,诛灭九族之大罪。”
杨嗣昌一脸凝重地警告道
“杨督师何意”李亭有些奇怪。
“你之举动,早已为大明朝所不能容忍。朝廷之所以没有动你,就是不想百姓再遭兵火之灾。也念及你曾经对建虏之战,立下不世之功。
朝廷之意,让你携家带口,远离中原,从此去南洋之地,再也不必北返。
你之罪,朝廷不会赦免,但也不会再追究下去。”
“你固然立下不世之功,可是你犯下之罪,却是你之功劳远远不能弥补。如今朝廷宽宏大量,你该感谢朝廷不杀之恩,早早准备去南洋吧。”
杨嗣昌看着李亭接着说道:
“我知道你是一个骁将,光是制服建虏一事,就算是立下不世之功。”
“跟你相比,我们这些所有领兵之将,都是黯然失色。”
“哦看来杨督师还是知道我会打仗的。”李亭淡淡一笑道。
杨嗣昌哈哈一笑。
“睢陈兵备道关永杰乃是我提拔之官,早在前年,他就向我推荐过你,说你骁勇善战,若一直做团练,实在是埋没一员虎将。”
“可惜,我还没来得及提拔你,你就已经在南洋立下奇功。再一转眼,建虏竟被你打的只剩下半条命。”
“立下奇功是你,可闯下天大之祸也是你。”杨嗣昌冷冷的说道,
“福王、楚王、赵王、郑王、唐王等等亲王被你一人所杀,你犯下之罪,简直天理难容!人神共愤!”
杨嗣昌说着,陡然满脸怒容,拍着面前的茶桌,拍的茶杯里的水都要洒出来。
“可我要是不走呢”李亭微微一笑,淡淡的说着。
“半个月内,你若不走,不光是我之兵,四川、陕西,山西,南北直隶等等全国之兵,将全部会来对付你。
大明朝南七北六一十三省,你占几个省无非河南一地罢了。河南又是四战之地,四面受敌,到时候,你不光你之命保不住,你的家人之命保不住,就连无辜的河南百姓都要遭受池鱼之殃。”
“我实在看不出,谁能立足河南,还能跟全国之兵来对抗。莫说是你,就连神仙也难做到!”说着话,杨嗣昌摇摇头。
“你杀各路藩王,虽说他们在你眼中一无是处。可是,你要知道,这封藩体制,乃是太祖所创,成祖完备之祖宗**。
不是你一个小小的总兵可以妄议的,更不该是你对各亲王郡王下手的理由。”
“朝廷肯绕你一条小命,你该感到庆幸。若是迷途知返,如今就赶紧撤兵,带着你的家眷去南洋避祸吧。”
杨嗣昌说着,有些怜悯的看着李亭,最后还长叹一声道:
“一员虎将,竟是对朝廷不忠,可惜了。”
李亭听着杨嗣昌的威胁,淡淡一笑道:
“杨督师,我杀亲王郡王,都是因为他们该死,他们犯下了不赦之罪。有些亲王,郡王,我依旧保留他们的性命。”
“还有,杀了这些亲王郡王,百姓才能够活下去。”
“至于你说的全国之兵来对付我,我难道会怕吗不管来多少兵,不管来多少人马我敢保证,让他们一个个只要不投降,我就要杀他们个落花流水。”
李亭一脸自信的说着,似乎杨嗣昌的威胁他根本不介意。
“哦,对抗
第二八九章 进兵左良玉大营
宜昌东百余里,荆州五十余里的一处青山脚下,遍布着延绵的军营,足足有十几里地。
正中的中军大帐外,一面大旗正迎风飘摆,一个斗大的左字,显示着这里的主宰者是谁。
在中军大帐之内,左良玉一脸威严的高坐正中,冷冷的眼光扫过站立在面前的众位将领,厉声说道:“李亭,已经等于公开叛乱了,以后就是我们敌人。”
左良玉声音冰冷似铁,整个大帐都感受他话里的寒意。
两旁将领齐齐躬身施礼道:“末将知晓!”
“一定要注意李亭的队伍,前面猛如虎和刘国能未必能够挡住他。但是他要来,我们一定给他重重一击。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
左良玉厉声道。
“是!”
将领们昂首挺胸,一脸凝重,高声答道。
左良玉之兵,可谓是这里最大的一支,兵力将近10万。可谓是杨嗣昌手下头等主力。
左良玉之兵,与其是朝廷之军,莫如说是左良玉的队伍。他就是军阀。
对于领兵的统帅,以前的熊文灿,还是现在的杨嗣昌,他都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他打仗一向是挑肥拣瘦,用兵机巧,见弱敌就扑上去,见强敌能躲避则躲避。
哪怕是安营扎寨,他也是要放在最安全的后方。
但是对于李亭的队伍,他是不怕的。
他儿子左梦庚前年在禹州城外跟李亭打过交道,也知道李亭队伍中鸟铳的厉害,甚至能打一百二十步远,可比一般的鸟铳多二十步。
当年,陈州团练的鸟铳队伍,紧密的排成一排排人墙打鸟铳,给左梦庚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回来之后,他们的队伍也是如此训练。
效果果然很强,基本上遇到对面的弓箭手鸟铳之类,他们近乎于无敌。
所以这是他面对李亭最大的自信,你的铳强,我的铳也不弱!你的秘密别人不懂,可我懂!
更主要的是他的兵力多,将近10万兵马,李亭怎么能是他的对手
左良玉自信的想着。
他甚至有些激动:这次该我左良玉加官进爵了。
……
三月初十,浩渺的长江水面上,波光粼粼,一支长长的船队正逆水向西而行。
这船之大,长江之上少见,惊的旁边捕鱼的小船纷纷避让,然后凝神观看。
这里每一艘船,都比城墙还要高大,每一艘船上,上面都是一片片帆布,零碎的不像话,可是船速极快,在长江上划开白色浪花,迅如快马一般,正向前行。
李亭站立中间一艘大船甲板之上,穿着红军装,正摆弄着手里的枪。
这时,刚刚从岸边上船的一个夜不收来到李亭面前报告道:
“荆州城西30里到50里之地,排布着三个大的军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