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只是,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提拔句誕呢这让他想不明白。
更要命的是第三道圣旨,这道圣旨明明白白宣布齐王没戏,不
第99章 解惑
可让秋宜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是,秋云居然无所谓,而且也不让他上书反击,这让秋宜纳闷不已,也非常不服气,但又没办法。
思来想去,他决定从秋戈身上下手,秋戈也有官职,秋云上书推掉恩荫,但秋戈一出生便有士族嫡系子弟该有的官职,秋云上书推掉恩荫,可皇帝依旧给秋戈加了恩荫,而且官职不低,乃宣信校尉。
可让他更加郁闷的是秋戈居然也无所谓,无论他和秋爽怎么劝,秋戈就那一句话,无官一身轻,大不了回中山老家,省得操那心,说完之后便出门与帝都那些纨绔子弟喝酒玄修去了。
秋戈到了帝都算是如鱼得水,几乎没费什么劲便混进了帝都纨绔子弟圈中了,这才几天,便闹出了几件出格的事,立刻声名大振,风流潇洒之名传遍整个帝都,弄得秋云不得不出面,将他好生收拾了一次,可这没什么作用,反倒损了秋云的名声,被那些士子们说成食古不化。
面对秋云父子的顽固,秋宜非常无奈,准备联络几个同僚好友上书为叔父辩护,没等他的奏疏写好,两道圣旨便传出,举朝震动。
秋宜拿到消息便急忙赶往凝翠庄向秋云报告,秋云看过他誊写圣旨后,轻轻叹口气:“齐王危矣!”
“皇上这是改主意了”形势突然巨变,秋宜有点懵,齐王呼声高时,他也跟着叫嚣了几句,可万万没想到齐王居然就这样败了,事先还没有一点迹象。
“皇上的心思恐怕从来就没变过!”秋云淡淡的说,起身道:“走吧,随我到园子里走走。”
“是,三叔。”秋云在家排第三,这秋宜是秋云二哥的长子,年岁比起秋戈来要大上七八岁。
花园里,秋意正浓,百花萧瑟,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落,地面上满是落叶,不是下人不扫,而是秋云不让,他觉着这样挺好,于是,只要秋云住在园子里,这花园的秋叶便不会扫。
花园不算大,至少在帝都的富豪之家看来是这样,但打理得很精心,假山,水池,花圃,无不独具匠心,时值秋菊盛开时节,墙角,假山,时不时有盛开的菊花,黄的,红的,白的,为这秋意正浓的花园添加了几分暖色。
“花无百日红,”秋云看着已经衰落的花圃,轻轻叹道:“齐王当红时,你和他联系多不多”
秋宜迟疑,有些不安的说:“多倒是挺多,可那时候谁不这样呢”
“从今天开始,你不要再与齐王有什么联系了,”秋云吩咐道:“当然,也不要落井下石,清楚了吗”
“明白,二叔。”秋宜赶紧答应下来,秋云微微点头,秋家子弟中,除了秋歌,出色的其实不算少,这个秋宜不算最出色的,他之所以到朝廷做官,最主要的是秋家的家风,秋家一向不喜欢太张扬,按照秋家族长,秋云的大伯所言,朝中作不了多少事,所以,秋家子弟多数在地方上做官,荆州,扬州,徐州,青州,秋家子弟出仕为官的不少,相反朝廷中枢就只有这个秋宜。
“二叔,小侄听说又有几个准备上书弹劾您。”秋宜试探的再度提及此事,他实在不明白,为何秋云一点不着急,难道他是真的不着急
秋云顺着青石路慢慢踱步,闻听此言不由露出一丝讥笑,秋宜没有得到回答,抬头见前面有小亭,秋戈正在小亭中喝酒,看到秋云过来,他连忙放下酒杯,站起来。
“九弟也在。”秋宜略微有些惊讶,秋云冷冷的哼了声,秋宜从这声冷哼中听出不满,知道自己这位堂弟又闯祸了,果然,秋云过去坐在秋戈对面,拿起酒壶闻了下:“又在喝酒!除了喝酒,就不知道作点别的!”
秋戈没有答话,这两天,他被秋云关在凝翠庄内,缘于前几天,他和同为中山门阀士族的石家的两位公子闯进太子妃的堂弟薛桢家中,将薛桢的几个姬女剥得精光,在她们身上作画,而后又命她们跳舞取乐。
这种事要换个时代,恐怕会激起两家仇恨,可在这个时代却不算什么,相反认为乃文雅之事,而且薛桢要反对或生气,反而会被认为没有胸襟肚量。
薛桢不觉着有什么,可秋云知道后大怒,将秋戈叫回来,严厉斥责后,下令禁足七日,罚抄《礼篇》十遍,秋戈只能郁闷的待在府里。
秋宜同样认为这没什么,士族子弟经常这样玩,甚至比这更加荒诞的事都有,可他不敢劝,在秋家的长辈中,秋云为人处事方正,对这样的事一向深恶痛疾。
“二叔,帝都风气一向如此,九弟也不算出格。”秋宜委婉的劝道,秋戈是秋云的二儿子,但在秋家这一代中排名第九,故而秋宜称其为九弟。
秋云在桌上拍了一掌:“连你也这样说,哼,世风日下,不知廉耻二字该作何解!”
秋宜不敢再劝了,以目注视秋戈,那意思便是,赶紧认错,可秋戈却象没瞧见似的,只是低着脑袋,任凭秋云斥骂。
好在秋云似乎对秋戈也没什么办法,骂了阵后也疲了,秋戈这时候才凑上前,嬉皮笑脸的解释:“父亲,咱们得入乡随俗不是,这帝都就是这样,再说了,薛桢都没说什么,您要再生气,这薛桢反倒觉着好像有什么事似的。”
“呵呵,好像你还有理似的!”秋云怒极反笑,秋戈依旧笑嘻嘻:“倒不是儿子觉着有理,而是实情如此,这几天儿子没出去,知道的,是说您在惩处我,不知道的呢会认为儿子小气,儿子反倒不好和他们交往了。”
秋云不知道该说什么,这秋戈从小便这样,长大了变得更荒唐,自己这么守礼方正,怎么教出的儿子是这个样子。
“三哥,怎么那事还没完啊,不就是个弹劾吗!有什么着紧的。”秋戈口气依旧很大,但秋云没吩咐,他还是不敢在秋云对面坐下。
“九弟啊,弹劾可大可小,二叔这个弹劾,皇上要准了,那就抄家杀头的大罪,亏你还能稳坐钓鱼台。”秋宜叹息着斜斜的看了眼秋云。
秋戈笑了笑,冲着他直摇头:“三哥,这你就不明白了,象父亲这样谨慎的人,怎么会不向皇上报告,就算没有密奏,上次见驾时,也必定报告过了,皇上要治罪早就治罪了,还容他们弹劾!”
秋宜一下就愣住了,秋云冷冷的责骂道:“就知道耍点小聪明。”
秋戈呵呵干笑两声,给秋宜递个眼色,秋宜心里正松口气,秋家只要秋云不倒,就不会有什么大事,此刻见秋戈被责难,连忙上前,先给秋云倒了杯茶,然后才笑呵呵的说:“二叔,您也别责怪九弟了,这事在帝都也常见,别说他们,就算季伦、崔均、何瑁,他们也常这样;帝都风气就这样,您也别生气了。”
秋云闻言忍不住叹口气,季伦崔均何瑁都是一等士族门阀,天下赫赫有名的才子,朝廷官员,那季伦,号称天下首富,所住春晴园位于帝都东北,依山而建,引溪水入园成湖,蜿蜒几十里内舞榭歌台,高下错落,溪水川流其间,春天时,百花盛开,百鸟群集;冬日里,梅花飘香,香闻数十里;园内的屋宇金碧辉煌,宛如宫殿。
除了这些美景外,季伦还在春晴园内蓄美女上千,每有宴请,必以歌舞娱客,若宾客有意,则以美姬相赠
第100章 朝局隐秘
从凝翠庄出来,秋宜首次有了辞官返回中山的想法,虽然同为秋氏一族,家族内部亦有竞争,他父亲一直在地方出仕,默默无闻,秋云却能总督一方,直升到朝廷一品大员,名满天下,他曾暗地里为父亲抱屈。
当年朝廷征辟,族长让秋云应征,而将父亲留下,从此兄弟俩人发展便截然不同,每每说起秋云的功绩,他父亲虽然高兴,可他能感觉到父亲的失落。
一年前,他升任工曹参议,官居三品,他心中暗喜,觉着可以为父亲争口气,秋歌现在也不过四品校尉,自己已经可以压他一头。
可今天,秋云却给他上了一课,让他知道了什么是朝政,朝政的实质是什么,也让他这颗**的心渐渐受到沉重一击。
秋宜走了,秋云和秋戈依旧在园子里喝茶,或许是刚才和秋宜说了太多,父子俩都有些累了,俩人静静的喝茶,林间有鸟雀扑腾,发出欢快的鸣叫,黄叶自枝间落下,随风悄然飘落。
“今天你说得太多。”秋云打破沉默,开口说道。
“心里烦,想说说话。”秋戈望着林间的小鸟,小鸟从一个枝头跳到另一个枝头,时而扑到地面,在草丛中寻觅。
“我知道你心里烦,”秋云轻轻叹口气,看着秋戈的神情中有一丝怜惜:“成大事者,当忍旁人不能忍之事。”
秋戈露出一丝苦笑,秋云明白他笑什么,轻轻叹口气:“这些年,你大哥和你,一正一反,一文一武,你呢,过柔,少了点阳刚;你大哥呢,过刚,刚则易折断;你们兄弟俩要综合下就好了。”
秋戈再度苦笑,大哥秋歌就象一颗耀眼的太阳,那么耀眼,令人炫目,父亲选择他,没有错。
“知道这次为什么我一定要带你回来吗”秋云问道。
“我是浪荡子,不成才,凉州,哦,不,天下皆知,正好给你掩护。”秋戈的神情也随意,张口便来。
秋云轻轻摇头,调侃道:“你呀,难怪无明说你乃红尘中人,修不了道。”
无明对他的评价全凉州都知道,秋戈无以为意的笑了笑,秋云也露出一丝笑容,这丝笑意一闪而过,随即肃然道:“你只说对了一半,我带你会帝都,更大的原因是,如果有事,你能活下来,而你哥哥却不能。”
秋戈愣了下,有些不相信,秋歌有宗室实力,而他手无缚鸡之力,秋云却说他能活下来,这.。。,如果别人说,他一定当个笑话听,可说这话的是他父亲,他无比佩服的父亲,这就由不得他不信。
“在帝都,或者说,在任何战场上,都不是修为高便能行的,”秋云叹口气,他曾经无数次让秋歌多学点朝政,可秋歌对这些不感兴趣,只对统兵征战感兴趣。
“还记得拓跋鹰遇刺吗”秋云问道,秋戈点点头,秋云说:“端木正判断说是拓跋家族的人,又判断说是朝中大臣干的,可我的判断是内卫干的。”
秋戈惊讶之极,禁不住重复道:“内卫不可能!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干”
“很简单,如果拓跋鹰被刺,拓跋千山便只能继续留在帝都为质,拓跋部落一时还派不出够分量的人来接替他,而拓跋千山虽然修为没有拓跋鹰高,可拓跋鹰不过匹夫之勇,拓跋千山才是统帅之才。不过,这只是其中之一,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我。”
“因为你!”秋戈有些惊讶,秋云点点头:“皇上下旨让我回朝,我担心凉州的安危,一直没有动身,于是皇上便开始猜忌了,杀掉拓跋鹰,有一举两得,不,是一举数得,首先,我要承担责任,不是免职便是回朝问罪;其次可以借此调整凉州地方和边军官员;第三才是留下拓跋千山。”
秋戈长长出口气,秋云对最近几个月凉州和朝廷发生的事的分析和预判,解开了几个一直在他脑中萦绕的疑团,他猜到了部分,但还有部分没有猜到,秋云明显比他看得远看得深,从凉州到帝都,秋云,甚至秋家,等于是从法场走了一遭。
朝局的变幻莫测,非普通人所能预料。
“现在应该没事了吧。”秋戈心里压着块沉甸甸的石头,小心的问道。
秋云摇摇头:“为山九仞,还差最后一着。”
“那一着”
“为父的新职,还有,齐王,”秋云思索着慢慢的说道:“我不太清楚皇上会怎么处置齐王,听说太后临去前曾要皇上照顾齐王,皇上答应了。如果,皇上还记得对太后的承诺,齐王恐怕会被封藩国,让齐王就国。”
秋戈没有再问,只是长长叹口气,给秋云添上水,秋云瞧着他,其实秋戈这次的表现让他非常意外,以往,秋戈总是做出些让他很恼火的事,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可一转头,他还是照旧,要说他完全废柴吧,可又能写几首诗,能作几首赋,在凉州还小有名气,几首诗赋还传到帝都去了。
久而久之,他也不想管了,想来以秋氏家族的力量,保他个做个风流才子应该没有问题,可这次回朝,却让他刮目相看。
这一路,看似平静,波澜不惊,暗地里却是杀机重重,凶险异常。
原以为秋戈什么都不知道,可实际上他什么都知道,可他却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跟着,有意无意的配合他。
今天,他总算明白了,为何无明说秋戈是红尘之人,他看似浪荡的外表下,却是敏锐的视觉和嗅觉。
秋云完全可以确定,秋戈掌握的信息远远低于他,可居然能分析出这么多内情,这让他非常好奇。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秋云终于开口打破沉默。
秋戈却没有回答,只是默默的看着天边化出的一颗红球,那颗红色的光球正奋力喷出火一般的热量,将身周的云彩燃烧。
“怎么不想说,还是对父亲不满”秋云没有生气,依旧平静的问道。
虽然理解父亲的做法,大哥确实比自己更优秀更夺目,留下大哥也很正常,可心里依旧有几分难受。
“儿子哪敢生父亲的气,”秋戈微微摇头,笑了笑说:“说穿也没什么,这不过是父亲几十年言传身教的结果。”
他那一笑在秋云眼中是如此勉强,可秋云依旧满意,端起茶杯却没有送到嘴边,漫声吟道:“我本癫狂客,疯行人世间;笑看浮云游,渴饮沧海浪;痴男怨女情,豪杰雄才忙;平地起狼烟,野草埋残骸;.。”
秋戈苦笑下,这是他当初在凉州古战场凭吊时写的一首感怀,这首诗传遍凉州,继而传遍天下,成就了他才子的名声。
“好诗,好诗,”秋云称赞道,秋戈稍稍顶了一句:“父亲今日与往常大不相同。”
“说你几句好话,就与往日大不相同,”秋云笑了,将茶杯放下,看着儿子的侧面,轮廓分明,薄薄嘴唇紧闭着:“说
第101章 五里铺
秋雨,就像年老体衰之人的小便,不多不猛却淅淅沥沥没完没了,驿道变得泥泞不堪,车轮裹上厚厚的泥块,车棚上到处是飞溅起的泥点,精装活波的马匹也没了精神,瞪着大眼望着前方高大的青色城墙。
五里铺,进城出城官民停留休息的地方,自十多年前,鲜卑兵锋遥遥威胁过帝都外,数百年来,帝都没有遭受过战乱,城外便修起了大批住宅,这些房屋大都建在离城墙五里以外的地方,这是因为朝廷有法令,靠近帝都城墙三里范围内不准搭建任何建筑。
按照圣人之礼,送别亲朋好友,要离城五里,重要的朋友师长,则要送出十里,于是有商人便在五里或十里处建起了茶楼,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个个集市,帝都百姓也随口起名,五里铺,十里铺,容易懂,也好记。
五里铺最好的茶楼叫望都楼,望都楼对面是个小茶楼,说是茶楼,其实不过是用竹和茅草搭建的简易茶铺,小茶铺甚至没有名字,只用一个布片挑了个茶幌子,平时也多是行商脚夫在这里歇歇脚喝口水,稍微有点身份的便进了对面的望都楼。
于是两边形成鲜明对比,望都楼安安静静的,只是偶尔传来忧愁哀婉的曲调,那是士族公子带来的歌姬唱的离别曲。而小茶铺则热闹非凡,老板和客人大声说笑,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老人,声音洪亮嗓门很大,连带他的两个伙计也是大嗓门,一开口,不但响彻小茶铺,连对面的望都楼也能听见。
今天也同样,掌柜的和客人大声说笑着,客人们大多是周围的老顾客,彼此都很熟悉,他们肆无忌惮的嚷嚷着调侃着,不时发出一阵阵哄笑。
但在这些闹嚷中,门口的一桌却很安静,由于生意比较好,掌柜的在店门两侧也支起棚子,各摆了一张桌子,左边的这张桌子被几个军官占据,军官们安静的喝着茶,目光偶尔看看路上的马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