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天苍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大晋这个庞大的帝都有完善的制度,皇帝虽然病重难以理事,官僚行政机构,上有三公,下有宰相,皇帝身边还有尚书台,在他们的督导下,庞大的帝国机器依旧在照常运转。

    渐渐的又有官员过来,见到秋云,有的上前寒暄,有的默默离开,秋云正要告辞,从宫门内又出来个穿着王袍的中年人,看到人群中的秋云便过来了。

    “秋大将军。”王爷刚开口,众官员立刻闪开一条通道,句誕悄悄向后挪了两步。秋云抬头快步过去施礼:“参见齐王。”

    齐王仔细端详下秋云,有些宽慰的笑道:“看来身体好了。”秋云微微点头,齐王又问:“见过皇兄了”秋云再度点头,齐王双手背在身




第96章 弹劾(下)
    “朝廷令制”齐王反驳道:“拓跋部落是自己买的粮食,秋云不过只是协助了他们,严格的说,秋云打的是擦边球,并没有违反朝廷令制。”

    裴舒闻言没有说话,齐王成心为秋云辩护,这擦边球难道就不是违背朝廷令制了吗他转向宰相甘棠:“甘大人,你是怎么看”

    甘棠正好将一份奏疏批复完,放下笔,活动下手腕,叹口气:“还是老了,这才多长一会,手腕便酸软无力,唉。”

    “甘大人!别绕来绕去,直接点!”裴舒心里有些不满,甘棠已经五十多了,虽然为宰相,多凭资历,威望却有些欠缺,赶不上齐王,也赶不上秋云。今天的朝中重臣,正处在新旧交替之中,泰定中兴的那些名臣们,大多数已经病故,还剩下极少数,比如秋云和齐王,他裴舒勉强可以算一个,甘棠却绝对算不上。

    甘棠是朝中有名的不倒翁,最擅长的便是不表示意见,只有皇上明确表示了,他才跟着说几句,政务上也循规蹈矩,三年以前,前宰相陆巡病故,选择新宰相时,有好几个人选,其中之一便是裴舒,可皇帝出人意料的选择了甘棠。

    裴舒猜想,皇帝恐怕就是看上甘棠这个应声虫的劲,否则怎么也轮不到他。

    裴舒的话有点不客气,可甘棠丝毫不生气,依旧笑呵呵的,捋捋花白的胡须说:“弹劾都送雅文阁了,皇上也没个说法,这秋大将军也是,连个分辨也没有,我看咱们也别着急,等皇上批下来再说,王爷,您说是不是”

    明明是裴舒在问,这甘棠却象是在回答齐王,在场之人都明白,这不是甘棠故意给裴舒添堵,而是他已经习惯如此了,齐王不管怎么都是在场中人地位最高的。

    裴舒尽管对甘棠行为举止不齿,可他的话却很有道理,几封弹劾都送进雅文阁了,皇上那没有一点消息,而秋云那也没动作。按照惯例,被弹劾官员要立刻上书自辩,有些冲动看重名声的官员还会立刻上书自动停职,非要皇上给个明确的结论,惩处污蔑他的御史。

    可秋云呢自从雅文阁见驾后,便搬到秋氏家族在帝都城外的宅子里,开始几天依旧闭门谢客,安心养病,现在病好了,偶尔出来游山玩水,多数时间依旧宅在家,可以说是惜步如金;御史弹劾他的消息恐怕早就知道了,可他就象没听见一样,只是家中大门关得更紧了。

    在众人眼中,秋云是个极为重视名声的名士,当年出镇凉州,有人嘲讽他好大喜功,所为不过是为名而已,秋云掷地有声,宣布将全家带到凉州,若凉州有失,他秋云一家老小共赴国难,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噤声,有自身赴危地的,但带上一家的却没有。

    秋云说到做到,带着全家上了凉州,在凉州这苦寒之地,一待便是十多年,天下士民无不景仰佩服。

    “王爷,要不您去提醒下秋大将军。”裴舒提议道。

    齐王也很无语,他现在也见不到秋云。要说见驾之前,碍于朝廷制度,秋云不见外客,倒可以解释,可见驾之后,他依旧不见外客,齐王两次派人去邀其赴宴,均被拒绝。

    “我看啊,还是等等吧。”潘链终于不再玄修开口说道,在场四人中,齐王身份最高,过了其实便是这潘链,太师是朝廷三公之首,地位尊崇,可在这四人中,潘链的地位却象是最低的,究其原因则是,齐王出身皇族,裴甘二人则是上等士族,潘家虽然是士族一脉,却不过是小士族,家族地位在四人中是最低的,所以,潘链官职虽高,可实际上,话语权却是最低的。

    甘棠说完刚才那番话,便不再开口,拿起另一份文牒开始批起来,这些文牒有些是奏疏,有些是下面各州送来的请示,以及各种报告。

    这些奏报,有些必须上报皇帝,有些则不必,宰相有权处理,所以,相比其他三位,他的公务是最繁忙的。

    齐王和裴舒也不言声,算是默认了潘链的提议,几个人在各自的座位上,处理各自分管的公务。

    雅文阁里,泰定帝坐在床上,与十几天之前见过秋云之时相比,气色好多了,不过,这次换了个中年太监在边上伺候,这个中年太监比起前面那位来,身材稍微矮小点,脸更圆点。

    “皇上,外面这些人都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皇上这局布得高明。”圆脸太监笑呵呵拍着马屁。

    泰定帝枯干的脸上浮起一丝冷笑:“小程子,都是些老官痞了,恐怕都在猜朕是什么意思。”

    “那是肯定的,”小程子依旧笑眯眯的,端着杯子过来:“皇上,先把这药喝了,我再给您说说。”

    泰定帝盯着那药,小程子将药送到他嘴边,泰定帝微微皱眉,小程子连忙哄道:“皇上,这放了糖的,没那么苦了,您喝了也有精神听我说,是不。”

    这口气就象哄小孩,可泰定帝偏偏吃这一套,就着小程子的手将药喝下去,小程子将药碗放在一边,又端起边上的水杯:“来,漱漱口,这药味是苦。”

    &



第97章 迷局
    小程子心里噗通噗通的乱跳,后背淌下几粒汗珠,伺候这位主已经快三十年了,对这位主的心性了解早已熟透,他们这些近臣,除了穆公公,其他人想要说什么,做什么,都得看这位主的心情,这三十多年了,他这样评说大臣,屈指算来,也没超过五次。

    “忠臣奸臣谁知道呢!天知道!”泰定帝幽幽的叹道,小程子松口气,连忙说:“皇上知道,老祖宗也知道,小的这脑子,也就看看,那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

    “这话对,朕也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泰定帝叹口气,面无表情的说:“皇帝,什么是皇帝,孤家寡人罢了。”

    “皇上,您这说的什么,您不是还有小程子我吗!”小程子连忙劝道。

    泰定帝稍稍扭头看着他,露出一丝笑容:“是啊,最后朕还有你们在身边。”

    正说着,穆公公进来了,小程子连忙迎上去,穆公公低声问今天怎么样,小程子却大声笑着说:“今儿皇上精神好,进了两碗莲子羹,还喝了碗参汤。”

    穆公公进来正迎着泰定帝的目光,穆公公趋前简单施礼,小程子给他端来个绣凳,穆公公坐在床前,看着泰定帝说:“奴才已经安排妥了,以后每两天上一篇弹劾奏章。”

    泰定帝目光点了下,过了会,才问:“太子呢太子有信吗”

    “太子已经接到密旨,正往回走,估计七八天之后回朝。”穆公公答道。

    小程子听了两句便退出去了,到了院子里,几个小太监悄悄躲在一边低声嘀咕,没有注意到小程子过去。

    “你说外面那些人又在闹什么,也不想想,皇上身子骨不好,还在搞三搞四,干脆,砍几个,就老实了。”

    “就是,这帮家伙就不想让皇上安歇,都是些该杀的家伙!”

    .。。

    小太监们正说得热闹,小程子已经到了他们身后,抬腿便给了正说得热闹的小太监一脚,将小太监踢了踉跄,小太监们抬头看是小程子,连忙起身,陪着笑脸。

    “都在瞎说啥!”小程子低声喝斥,扭头瞧瞧屋里:“你们这些胡赖家伙,我可告诉你们这些小崽子,谁要敢在外面胡说八道,小心你们的狗命!”

    小太监们讨好的将小程子围着,边上的小太监压低声音报怨:“外面那些人实在太不像话了,皇上还病着,他们究竟要干什么,干脆让内卫出动,将这些王八羔子都收拾了。”

    小程子骂道:“你们一个个都消停点,别在这弄好卖乖,我可告诉你们,小李子就是前车之鉴,到时候,别怪我不给你们求情。”

    小程子在这些小太监们心中的威望很高,小太监们都知道别看他胖,其实心底很软,他们犯了什么过错,找程公公求情准没错。

    “公公,您坐这。”小太监殷勤的将石阶拂干净了,又垫了块帕子在地上,才让小程子坐下,小程子骂了会,胖乎乎的脸上淌下些许汗珠,虽然已经入秋,可天气还有些热,小太监们又给他打起扇来。

    “我可告诉你们,把嘴巴管严点,乱了皇上和老祖宗的部署,我可饶不了他。”小程子瞪眼威胁道,小太监们连连点头。

    有个小太监好奇的问:“公公,皇上和老祖宗究竟怎么想的,外面这些家伙简直无法无天了。”

    “哼,”小程子瞪了他一眼,轻蔑的哼了声:“怎么想的,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现在你们要作的是管好你们的嘴!”

    “是,是,小的一个字都不会说出去。”

    小太监们殷勤的捧来杯茶送到小程子手上,小程子伺候泰定帝半天,也累了,坐在石阶上,端着茶教训这些小太监:“你们给我记住,伺候好皇上是咱的本份,其他的啥都不要管,外面那些混蛋要闹腾,自然有老祖宗收拾他们,你们若敢瞎起哄,别忘了宫里的规矩!”

    小太监们连忙解释,他们只是发发牢骚,绝不敢乱说。小程子喝了半碗茶,又问了问药是不是准备好了,小太监们连忙说准备好了,温在灶上,随时可以端上来;另外参汤也准备好了,参灵汤也准备好了,什么都准备妥当了,就等里面叫了。

    但屋里却很安静,穆公公依旧还在和泰定帝商议,俩人的声音都不大,就算站在门口也听不见,小程子让小太监们别聚在一起,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他自己却依旧坐在石阶上。

    小太监们都散开了,小程子目光不时朝屋里看一眼,眼中满是忧虑,这次不知那个大臣要倒霉了,皇宫是个富贵地,也是是非窝,宫里的贵人们心眼都多,老祖宗心眼也不少,所以才能与这些贵人们周旋,才能护着他们这些孩儿们。

    在宫里几十年了,见识过的也多了,皇上和老祖宗肯定在谋划件大事,皇上卧床不起已经半年多了,身子一天比一天虚弱,能不能下床还不知道,朝局肯定有一番大变。

    抬头看看天,小程子重重叹口气,这明媚的阳光就像笼上一层黄沙,变得灰暗起来。

    门开了,



第98章 咨询
    “皇上没说。”程公公的回答很简单,这件事上,他不敢多说一个字,不,是半个字。

    裴舒有些着急,现在还只有几份弹劾,这皇上要还不表态,恐怕后面的奏疏就更多了,事情就更难以收拾了。

    “皇上到底怎么想的,程公公,现在还只有几份,我们还压得住,这要再没个表示,后面就更多了!”

    “裴大人,待会见到皇上,您就直接问皇上,我那知道。”

    裴舒见程公公将门关得死死的,也就不再问了,只是不断叹气。句誕见状却看出点端倪来,既然程公公都不敢说什么,说明此事体大,来头非同小可,于是打定主意不开口。

    又等了会,房间里有了动静,程公公连忙进去,过了会,出来叫裴舒和句誕进去。

    泰定帝带着淡淡愁意让俩人起来:“今天把你们叫来,有三个旨意,裴舒,你起草一下。”

    裴舒连忙坐到书案后,抬头望着泰定帝,泰定帝缓缓说道:“第一个,朕患病期间,由太子监国,除重要人事调整,其他事,太子均可决定。”

    裴舒一愣,背脊冒出一层冷汗,他完全知道这道诏书对朝局带来的震撼,皇上怎么会在这个时候让太子监国,前段时间,皇上的病更严重,都没有让太子监国,相反却是让太子出巡陈国,现在病情看上去好些了,却让太子监国,这.。。,皇上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其次,兄终弟及的论调正甚嚣尘上,不少朝廷元老重臣,都认为该由齐王继位。在大晋帝都的历史上,兄终弟及的事已经发生过四次,英明神武的武帝便是以弟继位。

    皇帝让太子监国,这就是放了个明确的信号,告诉朝臣们,这件事已经定了,皇位没有齐王的份,这对齐王和那些支持齐王的大臣们意味着什么裴舒用脚趾头想都知道。

    “第二件,句誕忠心为国,才具卓越,即日起由句誕担任尚书仆射,参与处理朝政。”

    裴舒手一抖,笔差点就掉下来,尚书仆射乃尚书令的副手,已经空缺好几年了,没成想皇上今天却提拔了,而且还是提拔了句誕。

    忠心为国,句誕不过一墙头草,投靠阉宦,见风使舵,这样一个哪有什么气节,忠心为国,忠心为官还差不多。

    才具卓越,那更是笑话,尚书台有七个尚书,句誕的才能排第七,除了会专营外,无论诗词歌赋,还是处理政务,都排在第七。

    更为关键的是最后一句话,参与朝政,这意思便是,句誕现在进入了他们四人小机构,步入帝国最高权力阶层。

    句誕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噗通跪在地上,哽咽着说:“皇上圣体欠安,还想着臣,臣,臣,只有鞠躬尽瘁,肝脑涂地!”

    “起来吧,”泰定帝叹口气,温言安慰:“这些年,辛苦你了,也委屈你了,尚书仆射已经空了很久,今儿你补上,要好好辅佐太子。”

    “臣一定不负圣上期望!”句誕伏在地上哽咽着,泰定帝安慰几句,裴舒心情更加动荡,以前尚书台缺仆射,尚书台完全在他掌控下,现在有了尚书仆射,就分了他的权,而且,按照他的观察,这句誕虽然没什么才干,可争权却是一把好手,什么下三滥的手段都用得出。

    可,要反对吧,难免给皇帝一种不好的印象,那意思就像自己依旧想独霸尚书台似的。

    裴舒边写边思考对策,他本才思敏捷之人,一眨眼便想出了三四个对策,可仔细思量,那个都不合适,都有不小的后患。

    两道圣旨很快拟就,裴舒拿到泰定帝面前,泰定帝仔细看过后,微微点头,裴舒将圣旨交给程公公:“请公公用玺。”

    小程子接过圣旨放在书案上,又从边上的书台上取出一个黄色的盒子,将盒子打开,双手抱出玉玺,端端正正的在圣旨上印了下。

    句誕看到玉玺落在圣旨的那瞬间,心顿时落下了,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终于走上了帝国权力的最高峰。

    “陛下,第三道旨意是”裴舒有些失落,可还记得刚才泰定帝说的,有三道旨意。

    “太子年青,政务还不熟悉,朕决定设辅政大臣,先设四个吧,潘链,左辰,你裴舒,加上甘棠,你们四个吧。”

    裴舒稍稍松口气,齐王被排斥在辅政大臣之外,由太子太保左辰取代,现在皇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帝位将传给太子而非齐王。

    句誕也在心里默默盘算,辅政大臣中没有齐王,这让他非常高兴,满朝大臣都知道,齐王瞧不上他,前段时间,齐王接位呼声高,大臣们象躲瘟疫一样躲他,现在他当上权重一时的尚书仆射,而齐王却失去了辅政大臣,而且他估计齐王很快会失去太尉之职。

    裴舒将圣旨起草好,程公公盖上印,泰定帝有些疲倦的叹口气,对裴舒说:“第三道先留下,前面两道立刻发,然后,你就回吧,句爱卿留下,陪朕说会话。”

    “臣遵旨告退。”裴舒心事重重的退出去,今天皇帝根本没有和他商议的意思,上来便直接宣布三道旨意,这三道旨意将齐王彻底打落尘间,他相信怀里的两道旨意一宣布,明天所谓兄终弟及的呼声便烟消云散。
1...2728293031...38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