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我说这田凝脑子坏了,致仕之后,怎么不想办法补上”薛泌有些纳闷,田凝致仕后,明知道这些事迟早会被发现,为何不赶紧补上
&nb
第754章 蓬柱任相
“陛下,丞相属意谁”左辰再度问道。
皇帝没有丝毫犹豫:“朕看就由蓬爱卿出任.....。”
“陛下!”左辰有些失态的打断皇帝,大声叫道:“不可!”
皇帝愠怒的看着左辰,这要换成旁人,恐怕就要治他御前失礼,可左辰是皇帝的老师,皇帝在很多时候要多给他几分面子。
左辰随即察觉自己的失态,连忙退后一步,整整衣冠,然后才郑重的说道:“陛下,蓬大人虽然才华横溢,可丞相需要统领百官,为百官表率,这需要极高的威望,蓬柱大人现在难以承担此责。”
“威望不是天生的,”皇帝很不高兴,冷冷的说道:“人人都说威望,哼,官场就是个大染缸,讲究和光同尘,你好我好大家好,可就是忘了朝廷好不好,百姓好不好。”
这话够诛心的,官场讲究和光同尘,那种特立独行的,往往是官场失意者,年青人在里面磨,磨去棱角,于是变得老成某国。
“看看现在的官们,想做事的作不了,能做事的,什么事都不做,十年了,这么长时间,但凡有一个官,有那么一点为朝廷着想,这群蛀贼能横行十年!”
皇帝越说越生气越愤怒,重重的拍了一掌。
“一群贼!我大晋朝廷就养了这样一群贼!”
皇帝的咆哮响彻内外,书房内的大臣们噤若寒蝉。
“朝廷府库空空,塞外胡族挑衅,天下流民遍野!可谁都不担心!圣人之言!都读到狗肚子去了!”
皇帝将登基三年来的愤懑委屈,对朝局的失望,通通发泄出来。
“陛下息怒,”张猛低声安慰道:“左大人所言也没有什么错,但那是在普通时期,左大人。”
张猛转身看着左辰说:“老大人,您没有察觉吗,今日的朝廷,从朝廷到地方,官员们得过且过,丝毫感受不到危机,塞外胡族蠢蠢欲动,天下流民日益增多,朝廷府库空空,文恬武嬉,拿不出半点办法,老大人,再这样下去,天下大乱,就在眼前。”
“我认为陛下的选择没错,蓬柱大人虽然年青,可好就好在年青,他有才华,有冲劲,靠他的干劲可以振奋朝纲,更重要的是,陛下信任蓬大人,由蓬大人出任丞相,必能君臣相宜!”
张猛的话句句刺中当前朝廷的弊端,朝廷府库空虚,天下流民日多,朝廷却没有丝毫办法,各级官员上下一体,其乐融融,对各种问题毫不在意。
要说当今皇帝,自上任来,要说勤政,那是没得说,可奈何大臣们却无动于衷,该怎么样还怎么样,皇帝每每气得不行。
“陛下,这丞相非同小可,是不是请朝中诸位大臣共同商议下。”潘链谨慎的上前一步,提议道。
“潘大人此言甚是,”左辰也赞同道:“丞相管辖六曹,度支曹,兵曹,民曹,吏曹,田曹,刑曹,六曹尚书均是老成持重的大臣,也是先帝任用多年的大臣,陛下....”
皇帝心中越发不耐,打断他说:“老成持重,老成持重,有什么用!田凝在时,是不是也一样老成持重!”
这话太重了,左辰脸色涨得通红,潘链这时想插话,皇帝却一挥手:“就这样,拟旨,拜蓬柱为丞相!”
张猛过去,坐在边上,很快起草了诏书,交给皇帝,皇帝粗粗看了看便拿起玉玺盖在上面。
潘链迟疑半响仍然不肯动,张猛叹口气:“太师,朝廷需要有个冲锋陷阵的干将,蓬柱蓬大人,是最好的人选!”
潘链沉默半响,抬头正好遇上皇帝冷冷的眼神,下意识的开口:“臣领旨。”
皇帝扭头看着蓬柱,蓬柱还有点傻,入尚书台,是他的梦想,可当上丞相,这出乎他的意料。
“蓬爱卿,怎么你没信心”
蓬柱一惊,振奋的抬头看着皇帝,大声说道:“陛下,臣,鞠躬尽瘁,那怕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好,咱们君臣,合力将这潭死水搅合搅合,为天下黎民搅合出一个安宁的天下!”皇帝很兴奋,多日来,他就想改组尚书台,今日才最终如意。
穆公公站在角落里,面不改色的看着,潘链左辰黯然退出御书房,不过,俩人心境有所不同,左辰眉头紧皱,忧心忡忡;潘链则神情阴沉,心思重重。
“蓬爱卿,你要有信心,朕选择你来作丞相,你一定要干好,让那些人看看,哼,老成持重,老成持重,朝廷现在要的是锐意进取,不是什么持重!”
皇帝的怒火还没完全消去,这几年憋在心里的委屈都通通发泄出来,蓬柱点头:“臣明白,臣还是那句话,肝脑涂地,在所不辞!绝不负陛下所望。”
皇帝点头:“你首要的任务是,拟定个改革纲要,将陈国土地革新,扬州盐税革新的经验推广到全国。”
“臣,领旨!”蓬柱毫不迟疑,沉声应道。
皇帝点点头,蓬柱起身退出御书房,到了门外,蓬柱仰头看看天空,天空蔚蓝,一抹白云横在碧蓝的天幕上,恍若一幅美丽的画卷,院子里花香阵阵,眼中满是生机勃勃的绿色。
蓬柱很兴奋,对尚书台进行调整,是皇帝早就计划好的,可迟迟没能推进,连他都以为时机还不成熟,可没想到,皇帝借这次机会,断然下令,不但改组了尚书台,还将甘棠赶回家。
自己居然接任了丞相,这是他没想到的,不是他不想当丞相,但他也觉着自己的威望不足,如果五年或十年之后,他会毫不犹豫的答应。
书房内,张猛轻轻舒口气,改组尚书台,他和皇帝讨论过多次,不过,今天皇帝的举动同样出乎他的意料,但效果不错,雷霆万钧,逼得潘链不得不答应。
“陛下做得好,”张猛笑道:“长久以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也算是完成一桩心愿。”
“百里征程不过刚刚起步,没什么值得庆贺的,”皇帝轻轻叹了口气,目光落在廷尉府的奏疏上,这份奏疏上面是粮库一案的审讯过程和犯罪案由,以及对案犯的判处决定。
“廷尉府拟定的判决,你看看吧。”
张猛过去拿起奏疏,他一目十行的看过,案由不复杂,就是上下勾结,内外联手,盗卖朝廷库粮,涉案的有上百人,其中主要是粮库库丁和度支曹以田凝为首的官员。
但处置办
法却有点奇怪,三个窑守一律斩首,窑丁全数发配凉州服苦役十年,田凝抄没家财,度支曹左令丞王洵免官,十年内不得入仕,右令丞武威发配凉州服苦役五年,几个自杀的郎官全数抄没家财,家人发配凉州服苦役十年,另外还有些官只是罚银了事。
张猛看后忍不住摇头:“这梁琦在做什么,这样的判决都出来了,王洵居然都只是发配,丁聪是丁轩的族弟吧,判罚银一万两,这不荒唐吗!”
这十多年里,在度支曹任过职的官员,无论在朝还是在地方,全数抓捕,丁聪是原度支曹郎中,后升任民曹左令丞,这次也落马了。
“地方州郡抓的人还没到京,这梁琦就敢判了,唉。”张猛不咸不淡的叹口气。
皇帝闻言,怒气再度冒起,看着那份奏疏,恨不得将它撕了。
“银库一案还没判,草民估计,恐怕也是如此。”
“宣,薛泌,麦小年见驾!”皇帝扭头喝道,黄公公连忙传旨,皇帝瞪了穆公公一眼,穆公公低着头,一声不吭。
第755章 太后出手
夏阳宫在皇城西南,这一片宫殿属于先帝的嫔妃,包括仅存的几个光宗皇帝的嫔妃,这一带皇帝一般不奉召不来。
皇帝到时,太后并不在宫里,而是在小花园里看几个小宫女跳舞,看到皇帝过来,太后让人端来个绣墩,让皇帝坐下。
“皇上看她们跳得如何”太后笑眯眯的看着正跳舞的宫女问道,边上有个宫女正在弹琴。
皇帝对歌舞没有多少兴趣,登基后,还从未开过宴会,那怕上元节也仅仅在宫里举行个没有歌舞的便宴。
“还行吧。”皇帝随意的看了眼,便顺口答道。
太后微微摇头,看着皇帝:“你呀,不要整天做事,适当的调养也是必要的,你父皇就这样,我记得当初鲜卑人在并州打得那样凶,你父皇依旧在皇诞节举行宴会。”
皇帝勉强笑了笑:“母后说的是。”
太后摇摇头,怜惜的说:“你呀,给你说了多次,皇家最大的事是子嗣,你都三十二了,到现在还没有子嗣,你登基也三年了,还没选过秀女,哀家想,今年为你选秀女,不需要你花时间,这事就由哀家来操持,你看可好”
皇帝略微想了想:“母后,选秀女开销巨大,现在塞外作战在即,前方将士正浴血奋战,朕却在这个选秀女,这传到前方,会影响士气。”
“这什么话,哀家可不同意,”太后摇头:“这天下的事那有完,今年是出塞作战,明年不知道又有什么事,那有个完,你是天下之主,事情即便多,轻重缓急,只要有条理,什么事都不会耽误。”皇帝无心与太后争辩,想了想便点头:“那就有劳母后了。”
太后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看了眼皇帝:“我呢,在宫里也没什么期望,就希望你们都好好的,将来到地下见到先帝也有所交代。”
皇帝心说来了,勉强笑了笑说:“母后说的哪里话。”
扭头问太后身后的老宫女:“太后最近膳食可好今天午膳和晚膳都是什么用得可香”
“回皇上,”宫里恭敬回话道:“太后午膳用了半碗幽州香米,晚膳喝了半碗汤。”
“怎么才这么点”皇帝皱起眉头,关心的问:“母后身体可好”
“太后最近心情不好,所以用得少。”宫女答道。
“身体不好怎么没人向朕报告可传了御医”皇帝不悦的扭头盯了齐公公一眼。
齐公公连忙躬身答道:“陛下操持国事,太后不愿以这些小事打搅陛下,让陛下分心。”
“糊涂!太后体谅朕,你们不能这样,太后以天下养,她的事便是头等大事!”
“是,老奴错了!”齐公公连忙下跪。
“是哀家吩咐的,起来吧,”太后稳稳的解释道,然后对皇帝说:“皇儿,哀家知道,国事艰难,听说最近又出了个大事,你把丞相甘棠免职了,给哀家说说,倒底怎么啦”
皇帝在心里叹口气,强摁不耐,笑了笑说:“母后不必担心,儿子会处理好的。”
太后神情微变,冷冷的说:“是啊,皇儿大了,不需要老太婆操心了,老太婆就要自知之明,不该知道的就不要知道。”
几个宫女吓得脸色雪白,通通跪下,一时间,院子里跪了一遍。
皇帝十分无奈,起身冲太后施礼,勉强笑了笑说:“母后说的哪里话,外面的事是比较繁杂,儿子不想扰了母后清修,不想母后就生气了,儿子请母后原谅。”
太后平静的说:“你们都下去吧。”
所有宫女和太监乱纷纷退下,眨眼间,花园里便只剩下皇帝和太后。
太后轻轻叹口气,示意皇帝过来,皇帝坐在她身边,太后拉着他的手,轻轻抚摸道:“皇儿,哀家知道,先帝留下的这遍江山千疮百孔,为了出塞的军饷,你费尽心力,可,圣人言道,治大国如煎小鲜,什么事都不要急,慢慢找办法,总能找到办法的,最主要的是保持朝局稳定,只要朝廷稳定了,其他的就不是什么大事。”
皇帝心不在焉,可表面上还是微笑着点头:“母后说的是,儿子记住了,这次免了甘棠是因为朝廷出了粮库大案,母后可能知道,太祖在城外设了三大粮库,武宗时又在城内设了四个小一点的粮库,按照规制,城内四个小粮库要存粮七十万石,可最近才发现,这四个粮库除了一个外,其他粮库总共只有八万石粮食,被盗的粮食总共有三十多万石,经廷尉府审讯,是前度支曹尚书田凝与度支曹上下内外勾结,这些盗窃粮库和银库,总计达三百多万两银子。”
皇帝将案情简单讲述了一遍,然后说:“此案震惊朝野,众多大臣弹劾甘棠,认为他负有失察之责,甘丞相不得不提出辞呈,儿子也没有更多的办法,只能让他致仕养老。”
“噢,原来是这样,那怨不得皇儿如此处置。”太后轻声说道,好像是喃喃自语,作为泰定皇后,她虽然从未处理过朝政,但在这个环境中,多少也知道些,如此大案,不找几个替罪羊出来,那帮清流绝不会罢休。
“既然如此,皇儿打算让谁接任丞相”
“儿子已经下旨,让蓬柱接任丞相。”皇帝平静的答道,他知道真正的事来了,对潘链愤恨不已。
“皇儿很信任蓬柱”
让皇帝意外的是,太后居然没有反对,他已经准备了一肚子的话辩解,没想到太后居然没反对。
r />
“是,母后,蓬柱与儿子相交有七年了,七年里不离不弃,儿子若连他都不能信任,那儿子就真没可信之人了。”
太后微微点头:“从这方面来说,蓬柱还是合适的,唯一的遗憾是蓬柱晋升过速,你登基三年,他先奉命到陈国办差,然后就入尚书台,这才一年多一点,就接任丞相,太快了。”
皇帝沉默下,这次他没有反驳,太后说得不错,蓬柱升迁过快,几乎是一年升一级,不,自从登基以来,蓬柱便从五品官升到一品大员,这次出任宰相,等于跨越两级。
可,不用蓬柱又用谁呢
“母后,朕觉着蓬柱能行。”
太后摇头,温和的笑了笑:“哀家没有质疑蓬柱的才干,就是觉着他升迁太快了,丞相府下辖六曹,管
第756章 大案疑点
朝野震动!
甘棠致仕,还没等人醒悟过来,另一个更令人震惊的消息出来,蓬柱当上了丞相。
蓬柱才三十多岁,在大晋的历史上,还没有如此年青的丞相,皇帝这是在做什么!
朝野目瞪口呆,没等他们醒悟过来,薛泌延平郡王入尚书台。
一时之间,朝野被这一连串消息给震蒙了,朝野失声。
平静了两天之后,朝野议论纷纷,但除了少数几个耆宿明确上疏反对外,多数人却只敢在暗地里抨击议论。
盗粮案的审理在继续,廷尉捕快四出,在各地抓捕这五六年间在度支曹任职的官员。
安静几天后,开始出现弹劾潘链的奏疏,这些奏疏直指潘俨涉及盗粮案,认为潘链应当承担责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