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苍黄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有时糊涂
太师潘链与齐王的关系原本不错,可随着兄终弟及呼声渐高后,俩人关系疏远,潘链数次暗中针对齐王,这次催促齐王就藩,背后便有他的影子,双方关系就算没完全撕破脸,也基本不来往。
至于顾玮,齐王与他没什么交往,顾玮的名声很大,齐王在朝中见过两次,但没什么来往,留给齐王的印象还不错,不过,这人是潘链征辟的,而且又是潘链的属官,齐王便刻意疏远了,没成想,他居然上门来了。
王妃看看齐王,齐王有些纳闷,这人在这个时候来做什么呢
“他来作什么”齐王低声嘀咕道,王妃微微一笑:“见见便知道了。”
齐王微微颌首,王妃吩咐道:“请他进来吧。”
说完之后王妃并没有起身离去,依旧留在房间里。如果柳寒在的话,恐怕会有些纳闷,其实,这个时代与他曾经听闻的那个时代不同,女人并非不能见外客,相反女人的自由度比较高,不但可以见外客,甚至还可以特辟入朝为官,当然这样的女人少之又少。
不一会,顾玮进来了,依旧是一袭白衣,神态俊朗潇洒,见到齐王和王妃便下拜施礼。
“长史请起,王爷身子不适,本妃代王爷见客,还请长史莫怪。”王妃温言道,白衣公子的名气很大,可她还是第一次这样近距离见到,前两年上元节时,她在宫里远远见过一次,当时场面喧闹嘈杂,她又陪着皇后和宫里的嫔妃们,便没瞧仔细,今天近距离一看,果然是个不凡人物。
“早就听说王爷病重,有心前来探望,可朝务繁杂,一时没能抽出时间,今日才得空,于是便来了,顾玮有些唐突,还请王爷王妃见谅。”顾玮微微一笑,就如一团温暖的阳光,照进房内,整个房间暖和起来。
王妃心里暗赞,不愧是名满天下之人,这谈吐气度,果然不凡。她微微叹息:“王爷病重,又身处嫌疑,本想闭门谢客,安心养病,不成想,好友不避嫌疑,纷纷前来探望,这门竟然是关不上,不过,长史前来,倒令本妃有些意外。”
王妃悄没声的出了一剑,可几句话可是大有学问。齐王在朝中威望挺高,交游又广,生病之后,不断有人来探望,其中有朝中大臣,有士林闲人,甚至太子亦派人前来探视,可到了王妃嘴里全是好友,好像都不是朝廷官员,而后,反问顾玮,你并不是王爷好友,今天你来作什么呢
顾玮没有在意,微微一笑:“王妃有所不知,下官曾经学过点医,今日是特地来给王爷看病的。”
“看病”王妃有些意外,扭头看了下齐王,齐王眉头微蹙,显然也出乎他的意料,于是王妃又问:“昨儿太医还来看过,长史何时学的医”
顾玮依旧没有在意:“不瞒王妃,玮在年青时曾经学过,王妃若是不信,可让玮试试,若是不对,王妃再怪罪不迟。”
王妃略微迟疑便起身让出床前位置,有丫头过来将她坐的绣墩搬到一边,又重新搬了个绣墩放在齐王床前,顾玮也没谦让便过去坐下,面对齐王。
“王爷请伸出手来。”顾玮说道,齐王冷冷的看着他:“你真懂医术”
顾玮微微一笑,手指搭在齐王的脉搏上,门外传来脚步声,两个人一前一后进来,走在前面的那人四十多岁,面色白净,颌下几蔟黑色短须,看到顾玮正给齐王搭脉,忍不住愣了,再看王妃也坐在一边,他连忙给王妃见礼。
后面那人则不同,穿着锦袍劲装,孔武有力,腰间挎着长刀,进来后也不言语,先给王妃施礼,而后便走到距床三步远的地方,冷冷的盯着顾玮。
“昌览不得无礼,退下。”王妃的声音很轻,这昌览是齐王卫队的队长,二十二岁被齐王从军中拣拔到身边,至今已经追随齐王十多年了。
昌览迟疑下正要转身离去,前面的白净短须喝道:“且慢,王妃,下官要谏劝,王爷病重期间,见外客时,必须有王府护卫在。”
王妃愣了下,轻轻摇头:“顾公子名满天下,当不会行卑劣之事,柳先生多虑了。”
柳实断然反对,声如雷吼:“王妃此言差矣,王爷此刻身处嫌疑之中,一切当小心谨慎,此当为惯例,非为他人。”
王妃叹了口气,正要开口,顾玮却笑道:“柳先生此言恰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王爷的护卫当寸步不离。”
&
第142章 说客(下)
“可王爷错了,”顾玮再度叹息:“您没有不等于别人也认为您没有,”
这话有点拗口,可意思很清楚。
“王爷熟读史书,凡涉及大位之争,最终如何结果,史书上多有记载,玮就不再说明。”
齐王头上冒出一层冷汗,王妃不再平静,眉宇间聚集起忧虑。
柳实神色大变,将下嘴唇咬在嘴里,生疼生疼的。
唯独昌览神色不变,没有丝毫动静的站在那。
“您是皇上的亲弟弟,皇上疼爱你,所以让您就藩,一方面消除兄终弟及的传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全您;可王爷眷恋帝都不去,这就是在逼皇上。”
“或许,您觉着您没有这样说,可王爷,您的行为就是这样。”
“王爷即刻启程,此举不但全了君臣之义,兄弟之情,更增王爷贤名,太子将来也能明白王爷的一番苦心,对王爷势必更加敬重,如此一来,将来王爷或有重返帝都的机会。”
顾玮说完这番话后,便飘然离去,一如来时的潇洒。
齐王大汗淋漓,就像被夏日骄阳暴晒一般。
王妃脸色苍白,心里却很清楚,这一番话,将她一直有些模糊的想法彻底照亮。
王爷误了!
如果当初一接到圣旨便立刻启程,以齐王长期以来的态度和他曾经的表态,皇帝和太子应该会相信,他对大位没有企图;可齐王不愿离开帝都,加上生气,于是病倒了,可皇帝并不相信他是病了,太子同样不相信,所以才下旨催促。
现在就算立刻启程,也不能消除皇帝和太子的嫌疑,所以,接下来,皇帝还会采取一系列行动,以削弱齐王的权力,最直接的便是削弱齐国,比如各藩王的军事权和行政权。
在大晋立国之初,藩国在藩国的权力仅有行政人事权,后来发生了藩王阴谋造反,于是连这个权力都收回了,藩王几乎没有权力,可后来数次外戚权臣干政,朝廷中央动摇,于是又有人提出以藩王宗室拱卫,朝廷又陆续给予了部分权力,鲜卑入侵,朝廷抵抗之余,边将统领重兵,形成外重内轻之局。
要消除这个隐患,除了朝廷中枢的智慧技巧外,还需宗室拱卫,于是泰定帝又将各州的藩权授予藩王,所以,现在藩王的权力很大。
皇上太子既然怀疑齐王,那么势必要削弱齐王的权力。
而且,将来太子登基,也不会消除对齐王的猜忌,这种猜忌会一直持续到齐王到死。
王妃起身到齐王床前坐下,看到齐王一头的汗,连忙吩咐小丫头拿来毛巾,给齐王拭去汗水。柳实在房间里来回走动,嘴里不住嘀咕着:“奸邪小人,奸邪小人!”
王妃没有理会他,给王爷擦去汗后,又将药丸拿来喂齐王服下,现在谁也不会怀疑这药丸是不是有毒,顾玮今天的来意已经很清楚,可不管是说客也好,还是潘链也罢,可最终结果,他是为齐王所想。
齐王出了身大汗,又吃了药,感觉好多了,看着王妃的目光很是复杂,有爱怜,有痛惜,王妃明白其中的含义,她微微笑了下:“我吩咐他们准备,明天就走。”
“不用,”齐王神情很是坚决:“已经这样了,那就这样吧,晚上两天没什么,他们要疑便疑吧。”
王妃想了想点点头。
齐王没说错,已经被惦记上了,那只能这样,那干脆就让他们怀疑去。
顾玮心里很满意,他相信齐王已经明白他的意思,而且很快便会启程就藩,等齐王一走,朝局便会明朗,这段时间的混乱也就结束。
前段时间他给潘链出策,让句誕出面弹劾齐王,也不知道是怎么啦,句誕居然没动,相反,潘链暗地里却在策动薛家,可薛家这次聪明了,也没动,要不是齐王被这突然一击给弄糊涂了,皇帝对他的猜忌恐怕要低很多。
齐王将在很长时间里成为朝政的隐患,只要他活着,朝局便安定不了。
内城的街道比较安静,没有那么多喧闹,路过教坊司时,里面传来丝竹之音,顾玮往里瞧了眼,忍不住摇头,皇上病重,齐王就藩,朝局诡异难测,这些官依旧在醉生梦死。
这教坊司实际是妓院,不过里面的妓女来源不同,多是犯罪官员的妻女,少数是士族罪员的妻女,就像数年前的兴阳杜家,成年男子斩首,幼年男子和女人大部被官卖,剩下小部分则被送到这教坊司。
除了这些犯官家属外,还有一等人也是教坊司乐女的来源,便是贱户。贱户是这个社会一种特殊的存在,起于前朝大周,大周宗室内乱,一通混战后,成功登上帝位的周皇帝逼迫对手的臣子效忠,被拒绝后,恼羞成怒,将成年男人全部斩杀后,下令将他们的家属和亲属,全部贬为贱籍,贱籍人家便成为贱户,这些贱户不能为官,不能务农,不能经商,当然更不能为官,男的终身只能当奴仆,在妓院端茶,在大街上行乞;女的只能当媒婆,或入教坊司为乐女,或为妓女;在教坊司为乐女,实际还是妓女。
教坊司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去的,这里只接待两类人,士族和官员,庶族和平民根本进不了教坊司大门。
天色已经渐渐晚了,天边的火烧云已经淡了,喧闹的帝都渐渐安静下来,顾玮回到家里时,门口挺着辆马车,他只是看了眼便知道,潘链又来了,他的嘴角露出一丝不经意的轻蔑,这丝轻蔑很快滑过,他的脸上重新浮现起淡淡的笑容。
果然,一进房间便看见潘链坐在几后,手里拿着他平时看的书,听到门响,潘链抬起头见是,好像松口气似的,将手里的书放下,不过,他没挪窝,也没起身。
潘链询问的目光看着顾玮,顾玮笑了下没有开口,小童端来盆水,顾玮拿起毛巾洗了下脸,小童又拿来件白色便装,顾玮一点不忌讳潘链在边上,将身上的白衣换下。每次回家,他第一件事便是洗脸更衣。
“幸不辱命。”
潘链一听这话,禁不住大喜,齐王的事已经拖了很久,他悄悄动员薛家,可薛家那老滑头表面上答应,却迟迟不动,他只好又去说句誕,可句誕哼哼唧唧,答应是答应了,可同样不动,看来都是聪明人,都不想淌这趟浑水。
潘链没有办法,顾玮便自告奋勇去劝说齐王离京,潘链当时有些意外,按照他的理解,顾玮是要掀起一场针对齐王的弹劾攻击,怎么忽然又变成了劝说了。
顾玮便告诉他,齐王眷恋不去,犯下大错,皇上现在左右为难,既不能下死手,杀了齐王,又想要齐王离开帝都,以保证太子登基,所以齐王必须离京,除了这点,他还想到个问题。
“我上次所言,有遗漏,幸亏没动。弹劾齐王,如果声势太大,皇上对齐王的疑心可能反倒低了,相反大家都不开口,甚至有很多大臣上书挽留齐王,形成一种强大的声势,这反倒能更添皇上的疑心,唉,可惜..,所以,现在要有人出面说服齐王主动离京,皇上势必会非
第143章 离京
齐王本想收拾收拾之后再走,毕竟这么大一个王府,这么多人,路途这么远,仅收拾准备便要几天,皇上应该可以理解,可出乎他意外,第三天,便有人上书弹劾齐王。
上书的人是尚书台的一个令史,令史几乎是尚书台最小的官,区区八品官,秩不过二百石,连县令都不如,可就是这个小官上书,一举掀动了朝局。
没等裴舒和甘棠想出招来,第二封弹劾又上来了,这次上书的是御史台的一个御史,这御史的官位也不高,区区从七品,两封奏疏上去,引起了裴舒和甘棠的注意,这俩人都是老于政务的,对朝局斗争有丰富的经验,很快意识到这里面有问题,可没等俩人想出招来,更大更凶的攻击来了。
句誕终于看清了,他也上书了。句誕是尚书仆射,尚书台的三巨头之一,比起前两个小官来说,已经是重量级人物。
“.。。,齐王伪托忠厚,实则奸诈,包藏祸心,圣命其归国就藩,却伪言罔上,迟迟不起,皇上当问起居心.。。
皇上恩宠,齐乃藩国之首,齐地丰饶,乃膏粱之地,然齐王乃不知足,迁延不去,所思何为皇上当招其亲问。
.。齐王身为藩王,当谨言慎行,可王却任性率行,广布恩泽,至民知有王,却不知有君,更不知有太子,党羽广布朝野,陛下若不警惕,臣恐将来发生不敢言之事.。。”
句誕毕竟不是那两个没见识的小官,一刀便捅到要害,这篇弹劾让裴舒甘棠看得冷汗淋漓,这简直便是直言告诉皇帝,若不收拾齐王,太子的江山恐怕坐不稳。
裴舒和甘棠面面相窥,这封奏疏他们可不敢压,必须送交雅文阁。可送到雅文阁之前,尚书台必须拿出个意见来。
“唉,这个句誕.。。!”裴舒重重的叹口气,神情很是复杂,自从上次皇帝召他起草了三道圣旨后,皇帝再没召见过他,他非常小心的没将这最后一道圣旨告诉齐王,他伺候这位君王已经十多年了,深知这位君王的手段,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这第三道圣旨说不定便是考察他的,所以,他不能也不敢私底下告诉齐王。
可看着齐王被弹劾,他又于心不忍,心里对齐王充满愧疚,说来这个尚书令,还是齐王保荐的。
“老甘,您看.。”
甘棠捏着干枯的白胡须,神情沉重,一言不发的重重叹口气。
“这句誕,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这不把天捅了窟窿!”潘链也在边上叹道,随后便说:“我看,我们应该联名上奏,齐王滞京,乃患病所致,并非不肯就藩。”
裴舒温言愣了下,这潘链怎么为齐王叫起屈来了,他应该是最希望齐王走的人,而且齐王走得越早越快越好,现在句誕弹劾齐王,他该高兴不是,怎么还替齐王分辨来了,这是怎么回事!这里面肯定有蹊跷!
潘链不动声色,好像没看见似的,又缩了回去,左辰则皱眉了眉:“唉,皇上已经下旨,着什么急嘛。”
裴舒忍不住在心里摇头,这左辰对朝局太不敏感了,放在太学教书还不错,在尚书台..,裴舒摇摇头,他恐怕干不长。
“那就上个疏吧,”左辰赞同道,潘链趁热打铁:“老夫子,你的文章我是一向佩服的,就由你来执笔吧。”
潘链什么水准,别说尚书台,就算帝都都知道,他能当太师,能入尚书台,全靠他有个好女儿。
左辰没有推辞,拿起笔一挥而就,潘链看过啧啧称善,拿笔落下自己的名字,然后看着懒洋洋的潘冀,潘冀稍稍皱眉,略微想了想也签字了,潘链看着裴舒,裴舒犹豫下,来不及细想,几个人都看着他,他虽然隐隐觉着不妥,可这情形由不得他不签名。
句誕的奏章和大家伙联名的辩疏一同送到雅文阁,送去后,大家伙便在尚书台等着,可雅文阁沉默着。
第二天,裴舒刚到尚书台,令史便抱来一大堆奏疏,他一看,全是为齐王辩护,唾骂句誕无耻的疏,他刚看两篇,另一个令史,又抱来一大堆,足足有上百篇。
“这么多!”潘链在身后叫起来,裴舒苦笑下:“你看看吧,全是一件事。”
潘链看后,叹口气:“看来公道自在人心。”
左辰也很快到了,看着这堆奏疏,也连连摇头,甘棠今天没来,丞相府事情多,他今天便没到尚书台来,而句誕来得很迟,看到这堆奏疏,只是冷笑一声,什么话也没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