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移民全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健钢

    他自称素丹穆扎法尔沙,宣布教为国教,马六甲正式称绿教素丹国。

    限制满剌加的扩张规模,也能够体现出明朝平衡外交的特点。

    马六甲苏丹国在做大之后,无论是从政治、商业角度,还是身三佛齐王室后裔的角度。

    都希望能够顺势得到由“旧港宣慰司”控制的,以巨港、占碑为中心的三佛齐故地。

    只是能不能做到这点,绝不仅仅是个实力问题。

    尽管郑和的逝去,意味着我中央帝国在海上强势扩张时代的过去。

    但我朝在南洋布设的朝贡体系架构依然存在。

    马六甲苏丹国如果想“拿回”华人管理三佛齐故地,政治上也必须得到中央帝国的同意。

    要知道,即使不考虑外交和军事上的风险,贸然开罪中央帝国,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也是无法承受的。

    最终我朝并没有满足满剌加对旧港的野望,虽然在位的“旧港宣慰司”,看起来应该是个中国绿教徒。

    顺便说下,之前被封为“旧港宣慰使”(对外自称“三佛齐国王”)的施进卿。

    已于17年前故去,接替执政的,是其次女施二姐。

    政权交替过程中,其长子施济孙与其妹妹之间,曾进行过激烈的权力斗争,并各自寻求包括我朝在内的外交支持。

    这种统治阶层内部的权力之争并非我们所关心的,探讨施二姐身份才更有地缘意义。

    施二姐能够在旧港上位成功,是源于马来世界当时还不那么高的文明层级。

    简单点说,就是马来世界当时还有很大成分的母系社会遗风。

    对女性掌权一事本身,并没有中国或者世界那么敏感。

    即使在后世,马来地区内部还有不少地区、民族,有着显著母系制文化特点,比如马来西亚的森美兰州。

    公元1440年,独木难支的旧港宣慰司或者说三佛齐故地,重新归入了满都伯夷帝国的统治范围。

    施二姐




第508章 河套之战(九十二)
    也正是在此后,中国被迫进入了技术、社会、文化全面求变的“近代史”阶段。

    对于古老的中央之国来说,这一变革期是异常痛苦的,并且不得不对一些固有理念做出改变。

    就清王朝最后半个世纪的变化来说,最有地缘意义的有两方面:

    一是放下天朝大国的身段,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制夷”为核心理念,开展“洋务运动”。

    换句话说,就是试图在不改变固有政治、文化结构的前提下,进入工业时代。

    这与日本当时所走的、脱亚入欧战略有着本质的不同。

    二是被迫放松了对人口的管制,允许大量人口流入国内未开发地区及海外。

    其中向东北移民的行为被称之为“闯关东”;去海外谋生则被称之为“下南洋”。

    大量中国北方之民移入东北地区,本质还是大陆开发模式的延续。

    与2000多年前,秦征南越所导致的移民行为,并无本质区别。

    换句话说,即使没有欧洲国家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

    随着东亚农业区人口的急剧膨涨,以及农业技术的提升,东北地区依然还是会得到开发。

    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清政府出于为自己留后路的考虑,封禁了东北地区,这个进程应该还会更早开启。

    然而说闯关东事件跟地理大发现完全没有关系,也是不够客观的。

    中国人口长期以来的保有量,都是在千万级,一直到我朝后期破两亿。

    及至清朝后期,更是膨涨到了惊人的四亿。

    这一切,都与美洲的被“发现”,以及由此传入中国的高产农作物有直接关系。

    比如说我们带到西海来的土豆。

    我们正在种植的红薯、玉米、辣椒等源自美洲的农作物不仅高产,更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一些原来无法大规模蓄养人口的土地,也因此得到了开发。

    相比地理大发现,在“闯关东”历史中的间接催化作用,“下南洋”则完全可以被视为其催生的划时代事件。

    国人在地理大发现时代,大量移入南洋之举,起点可以上溯到荷兰制霸东印度群岛期间。

    历史常识和你们看的理想国里面告诉大家,在葡萄牙、西班牙双雄争霸之后。

    紧随其后崛起的全球性殖民大国,是1581年从西班牙统治中独立出来的尼德兰低地区,时称“荷兰共和国”。

    与西班牙、葡萄牙这两个王权、神权至上国家不同的是,新生的荷兰共和国是一个纯粹的商业共和国。

    有些历史学家称呼他们为:世界上第一个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

    太阳底下无新事,商业阶层主导的“共和体制”并非荷兰人的创新。

    春秋战国时,郑国就试过这个制度,叫郑商盟誓。

    郑武公因为拥立周平王东迁,获得了中央政府的嘉奖,并获得虎牢关内的地盘。

    在东迁过程中,郑武公灭了两个小国家,正式拥有了河南北部和中部的大半地方。

    为了发展国内经济,同时也感谢当年商人借钱给郑桓公。

    郑国与商人盟约:你勿我叛,我勿强贾,毋或强夺,尔有利市宝货,我勿与知。

    商人不背叛郑国,郑国保护商人的私权;商人在市场上自由买卖,国家不干涉市场经济。

    因为这个制度,商人在历史上的地位达到了此时的最高峰。

    因为这个制度,郑国立国到灭亡,共存在了432年。

    在地中海时代,威尼斯等商业共和国,就已经籍此主导了地中海周边地区的经济,进而获取政治红利。

    当然,商业模式有很多种,亦有优劣之分。

    &n



第509章 河套之战(九十三)
    这一模式貌似对债权人更为公平,但也让投资行为的风险被无限放大,进而降低了投资的活跃度。

    “有限责任”则是指投资人仅以自己投入企业的资本,对企业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直白点说,投进去的钱赔了就赔了。

    投资人不用再对企业债务承担清偿责任,仍有机会再进行新的商业探索。

    二是证券交易平台化。

    与“荷兰东印度公司”同期成立的,还有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位于荷兰首都的“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包括与之配套的第一家现代企业意义的银行:阿姆斯特丹银行。

    其上市交易的第一支股票,就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股票。

    这开创了企业公开向社会募集资本,并自由交易的先河,并且让一切交易都变得快捷而有章可循。

    荷兰模式并非完全摒弃国家的参与。

    有限责任和证券交易平台化的想法,本身也不是新鲜想法。

    只不过,付诸实施则需要国家的认可和背书。

    从政治角度说,将荷兰从西班牙帝国独立出来的“尼德兰革命”,是第一次成功资产阶级革命。

    “共和”体制的基础上选举出来的“荷兰共和国”政府,从属性上保证了政治将服务于资本和商业。

    在这一模式下,政府之于东印度公司的角色定位,仅仅是作为一个入股的出资方,并获取相应的红利,比例为18%,以维持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

    这使得私人资本获得了空前的安全感,并极大调动了荷兰民众参与海外扩张事业的热情。

    资本的主导,甚至让东印度公司在殖民过程中,几乎承担了所有原本应由政府承担的责任(同时也是权力)。

    荷兰东印度公司,不仅能够自行组建雇佣军性质的军队,并发动殖民战争。

    还能够发行货币、建立殖民地,乃至与有关国家订立政治条约。

    总结下来,荷兰之所以能够以一个后发小国的地位,成为葡萄牙、西班牙之后。

    第三个建立海上殖民帝国的国家,来源于它的更加纯粹的“商业化”属性。

    这种明显的商业属性,甚至为荷兰赢得了一个“海上马车夫”的外号。

    和它有相似之处的威尼斯共和国,相信大家并不应该为荷兰的崛起感到意外。

    也不会怀疑,商业资本对“政治”的控制能力。

    不过提前解读荷兰崛起的因素,与我们正在展开的“下南洋”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呢

    荷兰模式在商业上如此成功,后来为什么又被不成功的模仿者——大英帝国所超越了呢

    现在我们知道了,荷兰于殖民世界的崛起,在于它创新性的经济模式。

    这种经济模式有别于古希腊、意大利那种,主要由大商人集团/家族主控的经济模式。

    后世对荷兰殖民史的评论就是:“十七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殖民地的历史”。

    仔细观察后来形成的荷兰殖民帝国版图,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就是荷兰人的扩张范围,几乎全在“教皇子午线”授权葡萄牙开发的范围内。

    这种选择,一定程度是个政治策略。

    尽管荷兰人为了彻底脱离西班牙帝国的统治,断断续续在1568年-1648年间打了80年仗,史称“80年战争”。

    期间双方曾多次妥协、反复,但总的来说,精明的荷兰人总体掌握了一个战略原则。

    那就是以葡萄牙势力范围为扩张方向(虽然为了对抗西班牙,也曾有过合作)。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荷兰人力争脱离西班牙影响期间。

    西班牙曾经一度透过王室继承,吞并了葡萄牙(公元1580



第510章 河套之战(九十四)
    与葡萄牙争夺澳门未果后,天启四年,荷兰人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台湾。

    后面的事情,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

    郑成功最终从荷兰人手中夺取台湾,并从地缘政治层面,将台湾岛纳入了中央之国核心区的范畴。

    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在澳门及台湾的活动,后面我会详细的为大家解读。

    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那就是荷兰人在亚洲尤其是南洋的扩张,对华人海外移民动向有什么影响。

    总结西班牙后来的失败原因,很大程度会归结于竭泽而渔的“掠夺”开发模式。

    比如对印加帝国的掠夺,以及黑奴隶的高消耗使用模式。

    这就好像在原始农业时代,烧荒的方式即能平整土地,又得到了种植农作物的肥力。

    然而待肥力耗尽之后,如果不想个可循环的方式养土的话,就只有换个地方继续烧荒了。

    这种原始农业模式被称之为“游耕”或者“迁移农业”。

    在伊比利亚双雄联手打开新世界窗口时,新世界就仿佛是一片可供无限“烧荒”的原始森林。

    然而这种原始资源量再大,也终有消耗殆尽的一天。

    更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试图分一杯羹的竞争者也会越来越多。

    与后来资本起主导作用的荷兰、英国模式相比。

    西、葡两国对殖民地的权力主导模式,的确存在很大的资源浪费。

    一切都有如农业进化过程中,粗放农业模式最终被精耕细作模式所取代一样。

    与中央帝国主导的社会相比,商业社会最大的特点是:整个社会的架构是基于“契约”搭建起来的。

    契约订立双方在法律上的平等关系,更能让每一个商人感到安全。

    在渗透东印度群岛之后,荷兰人在解决人力问题的做法,便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饱受诟病的黑奴劳动力,并没有被大规模引入东印度群岛,取而代之的是从中国东南沿海招募的“契约华工”。

    契约华工或者自愿闯荡南洋,我称之他为下南洋。

    “下南洋”行为的高峰期是在鸦片战争后。

    鸦片战争后至20世纪30年代,以契约华工的形式前往海外谋生的华人,数量将近千万。

    南洋又是华工流入的主要目的地。

    仅新加坡一地所转运的华工,就超过500万。

    很显然,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为海外“华人”比例最高之国,与它的特殊位置和这段历史是分不开的。

    对“契约华工”一事推动最大的,是当时的大英帝国。

    奴隶劳动力的使用,本质并不符合工业/资本时代的需求。

    这也使得英国在19世纪初,最早提出废除奴隶贸易的国家。

    并需要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来解决废奴后的人力资源问题。

    另一方面,中央之国面临着巨大的人口压力,政治的积弱及时代的转变。

    也使得晚清政府不再把人口外流,视为洪水猛兽。
1...152153154155156...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