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移民全球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陈健钢

    这种带有膛线的来复枪射击精度大大超过了滑膛枪。

    所以有了如下结果:因为线膛枪的技术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古代刚有火绳枪的时代就有螺旋膛线了嘛!

    既然有这种技术那肯定就能大规模普及;至于米尼弹嘛。

    啊哈,那个更简单,那就是个“思路”问题,只要改变弹丸的形状呈尖头圆柱状。

    甚至在圆柱部分切出环状同心沟槽,抹上油脂便于润滑枪膛和闭气就成了,多么简单的技术呀!

    为什么古人发明了线膛枪却没有想到锥形弹呢,那是因为他们傻吗

    他们不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他们的眼界不够开阔。

    没有见过非洲野人的吹箭,因为见过吹箭原理的军械发明家,就是根据这个发明米尼弹的!

    多么简单的技术,只要大量制造线膛枪加上米尼弹。

    就能使杀伤射程从滑膛的不足100米飙升到400米开外,这玩意儿确实是穿越神器。

    但是米尼枪弹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制造螺旋状的膛线。

    第二个,解决从枪口装弹的问题。

    制造膛线的方法有哪些呢可以说花样百出不多讲。

    最经典的有爱德华式木制膛线拉床拉制膛线,有吴运铎挤压穿孔挤膛线。

    还有用在铁板上刻画斜纹沟槽卷管直接造膛线,不过这个方法有点异想天开了。

    解决装填问题就更简单了,次口径!就是子弹的外径比枪管的内径小。

    这样便于装填;而子弹的尾部是中空的。

    发射时,燃气使弹头尾部膨胀、紧贴枪膛嵌入膛线,在膛线的旋转压迫下,弹头又可以高速旋转而出,命中精度大幅提高;




第二百九十八章:太白军官学校(十二)
    可是线膛枪不一样,线膛枪要求子弹和枪管紧密配合;

    前装枪时代,线膛枪弹丸如果还是次口径的就不会嵌入膛线不会产生旋转,也就失去了膛线的意义了。

    但是弹丸太大的话就没办法装入枪膛,只能使弹丸的尺寸合乎口径,或者略微大于枪膛口径。

    但是还不能影响装填进去,因此线膛枪对于弹丸的精度要求,比滑膛枪要高的多。

    米尼枪弹很特别,它靠尾部的扩张嵌入膛线。

    这里有一个问题,扩张量是多少。

    《步枪史》里面提到,使用木塞辅助扩张的米尼弹的恩菲尔德步枪的游隙是001英寸。

    也就是子弹在枪管中心轴线半径方向的扩张不超过013。

    但是弹丸已经采用冲压技术,单纯的子弹误差小于0001英寸,而且当时的测量精度是万分之一英寸。

    这是在当时的工厂里面大规模量产时枪管的加工精度。

    如果这时以手工业条件下生产这样精度的枪支能否实现呢

    绝对能!但是,绝对不会大量生产,陈远宏并不敢小看这时的手工匠人。

    但是一个前提是;这时的手工匠人能生产出来和大量生产出来是两码事!

    或许一个月或者哪怕半个月能生产一支。

    但是自己治下的百姓,在没有理解膛线意义的前提下,没有足够量的、技术高超的、材料完备的情况下根本不具备量产性!

    哪怕是有足够数量的,技术高明的工匠和各种材料完备的情况下,产量也不会高。

    况且,陈远宏还得面对一个量产必须解决的问题;精度!

    可以肯定,在这个时代没有游标卡尺,哪怕有精度01、千分尺等基本的测量工具的前提下。

    也没有足够数量的技术高明的工匠,也就是没有足够数量的产业工人。

    他们所生产出来的枪管口径参数都有其独特性,也就是说每个工匠生产的枪管参数都是各具特色,每支枪都必须对应单独的子弹参数。

    那么,工匠们要批量生产、口径参数误差极小的枪管和子弹,001英寸和0001英寸级别,要实现非常困难。

    以工业化时代的1853式步枪来说,它对米尼弹药系统要求的精度是很高的。

    虽说是枪弹间隙配合,但也是相对的,1853年式恩菲尔德步枪的游隙是001英寸。

    当时的线膛枪有两种形制;一种是扩张性弹丸,一种是压缩式弹丸。

    前者是以恩菲尔德步枪为代表,后者是以发射罗伦兹压缩式弹丸的步枪为代表。

    压缩式弹丸比扩张式弹丸具有更好的效果,弹道也更为低伸。

    但是要求的游隙也更小,可见当时的机械加工水平到了相当的高度。

    就连当时沙俄帝国的工业水平都还不能自己生产米尼枪弹,所以作坊式的生产充其量也只是能够生产,仅此而已。

    不具备大规模均一性、高质量量产的机械大工业条件,根本没办法大规模生产标准化米尼步枪。

    任何一种武器的装备,尤其是热兵器,已经与整个社会的工业化水平是息息相关的。

    有了能够生产米尼步枪的工业化条件,那么已经说明,此时整个社会的工业化水平已经到了相当的高度了。

    有这样的条件,生产后膛单发步枪,甚至是简单的弹仓式步枪已经不是问题了。

    米尼步枪弹虽然在当时只是一个思路问题,但是背后依靠的却是整体的工业化水平。

    所以,陈远宏要考虑的是,思路很好,但是技术上达不到也是白搭。

    这时的手工业非常的发达,但是,再发达的手工业也比不上大工业的效率。

    而热兵器时代的战争就是资源和效率的比拼。

    就米尼弹丸来讲,即使使用高精度模具冲压的产品高度标准化,也未必都符合手工生产的枪管。

    但是一旦确定了适合生产枪管的机械化设备,那就可以大批量高标准生产,弹丸和枪管才能达到标准。

    手工业并不能保证所生产的每一支枪管是相同的,也就是公差在允许的误差范



第二百九十章:太白军官学校(十三)
    陈远宏皱着眉头,我还有几个疑问:

    1、以我们现在的水平,批量生产的枪管误差能有多少

    2、纯铅的制造的米尼弹使用浅圆角膛线究竟会不会挂铅

    3、纯铅制造的米尼弹游隙最大是多少才能有效嵌入膛线

    也即是说,纯铅弹的扩装量有多大是不是大于0.01英寸1英寸=2.5399999961392厘米

    4、铅锡合金米尼弹的硬度较软铅弹高,不易挂铅,但是也导致扩张不易或者说扩张量极小。

    同样也导致枪弹的游隙更小,也就是说要求量产时的工业化加工精度更高。

    这点在19世纪中期不难实现,毕竟当时的高精度机床加工水平,已经达到了那个加工精度。

    但是在这个时代肯定没戏!不知道米尼枪弹所说的要求精度高跟这个有没有关系

    前装火枪大都是从枪口装填弹药,枪膛内无膛线的前装式枪为滑膛枪。

    滑膛枪曾在中世纪后风行一时,但由于当时科技条件有限,射程比较有限,约为100米左右。

    而且暴露出了精度不足,其枪膛口径大于子弹口径,不如原始的线膛枪,其膛线是直的问题。

    自1838年法**官德尔文发明第一支现代步枪,带旋转膛线后,前装滑膛枪便逐渐退出了军队。

    而且滑膛枪射出的子弹需要额外的稳定措施,如尾翼等,增加子弹复杂度,增加装备成本。

    我国13世纪中叶发明的发射子窠的突火枪,是滑膛枪的鼻祖,但对欧洲滑膛枪毫无影响。

    19世纪中叶以前使用的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和击发枪多系前装滑膛枪,现代滑膛枪多系后装滑膛枪。

    军用滑膛枪今后将朝提高射程,减小后坐力,减轻重量,快速装弹,改善外观,增加发射弹种等方向发展。

    包括:普鲁士1782款, nothardt滑膛枪(1805),普鲁士新款(1809)。但是实际上1806年普鲁士战败后,基本上依靠英国援助和缴获过日子。

    奥军使用的1770款在1798年对击发装置作了些许改进。

    俄国滑膛枪装备较为混乱,先后装备了不下12种滑膛枪。

    其中当数图拉兵工厂的1810款性能最好。

    命中率低是当时滑膛枪的主要缺点。

    由于击发时间过长,在扣动扳机到点燃装药这段时间里,枪口的晃动无法避免。

    这种晃动加上只有前面一颗准星,没有后准星,严重影响了射击的准确性。

    黑火药燃烧后会在枪管内留下残留物,在激烈的战斗中这种残留是没时间清除的。

    为了不妨碍射击,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使用较小的弹丸。

    各国滑膛枪弹丸和枪管之间的缝隙(游隙)大概处于0.07到0.10英寸(1.782.54mm)的范围内。

    游隙保证了射击的顺畅,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命中率。

    普军曾经对普法两国的滑膛枪做了一项试验。

    对一个10英尺宽6英尺高的目标3.05x1.83m。

    普军1782型射击100发,在100步长(pace=0.76m;76m)的距离上可以命中60发。

    200步时40发;300步时只有25发,法国的1777型滑膛枪的成绩也没好到哪去。

    考虑到战场环境,(前面提到的)烟雾,恐惧,噪音等因素对士兵心里的影响,命中率要比这种理想试验还要低得多。

    500人在100码(91.4m)的距离上对一个进攻中的步兵纵队(column)进行两次齐射,理论上可以命中500到600发。

    可是根据各**队的经验,战场上能命中150发就已经是最佳成绩了。

    当时滑膛枪理论上的有效射程为300步长(228m),实际上在这个距离射击完全是在浪费弹药。

    可靠性差是另一大问题。

    在激烈的战斗中,整个装填开火的过程会出现许多问题。

    例如,击发槽内的火药没有引然主装药;火石用旧却忘记更换;枪口残留物淤积过多,等等。

    据统计,长时间的交战中,不能击发的几率竟高达20%。

    经常有朋友对拿破仑时期的战斗形式感到疑惑,觉得列队进攻目标太大。

    其实,看了上面的介绍我想大家的疑问应该得到部分解答了。

    当时的步兵射速大概为每分钟2到3发,加上低命中率、高故障率。

    使得单独一支滑膛枪的火力微不足道,只有排列成横队或者纵队。

    集中火力,才能有较好的杀伤效果。

    另一方面,良好的队形可以及时应付骑兵的冲击。

    拿



第二百九十一章:五年计划(一)
    大部分资料引用左武卫将军的博客,和铁血网作者华夏军。

    另外,亲爱的书友们,收藏收藏吧,收藏太可怜了,才200多个收藏。

    ——————————————————————————————————————————————————

    后世的研究报告表明,中国人是世界上智商最高的种族,连犹太人都排在我们后面,也是最勤劳的种族,没有之一。

    可以说,中国人下决心要做成一件事情,就没有做不成的,火箭军训练用纸箱、原子弹演算靠算盘。

    中国当年穷的让人心酸!但就是在这样艰苦贫穷的条件下,我们用智慧和勤劳,做成了让所有人不敢相信的事情。

    陈远宏相信,只要方向正确,自己也能带领大家慢慢的小步工业化,但是这需要人才、时间和金钱。

    看着屋里的一百多人,陈远宏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刘甲,去把常委们请来,再把各工坊负责人和王盼,黄龙,张炯,任千。

    都叫过来,理一理大家的思路,大家充分探讨,决定以后我们的路该怎么走刚才我们讨论的都记下来了吗”

    刘甲点了点头,“再多派几个人来记录,然后整理出一份文件来,会后分发给大家。”

    午饭后,讨论继续,只是人员扩大到了将近三百人。

    “拿破仑是谁公子怎么老提这个人”赵元奇严肃的问道。

    “呵呵呵!这人是校长写的一本《理想国》书里的一个法兰西的英雄人物。”王盼笑呵呵的接口道。

    “刘甲,会后给没有的大家们发一本。

    咱们接着上面的话题说,我为什么要说拿破仑呢因为它是步枪和步兵方阵结合史上一个最典型的经典案例。

    拿破仑和咱们的孙尚书(孙承宗)在辽东的兵制改革,可以比较来看。

    比如,孙尚书的骑兵队中,编有大炮手2人,三眼枪手10人,弓箭手13人。

    步兵队中,车副执牌刀,编有佛郎机手6人,鸟枪手2人,三眼枪手6人,火箭手2人,弓箭手2人,长枪手2人,而炮弩手俱兼短兵。
1...7980818283...27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