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空中凡星点点
时间:2023-05-23 来源: 作者:路的拐弯处
如果出嫁的与离家出走的不计算进来,小章宏便是叶家第十九个成员。
农村里,生孩子是大事,尤其是添了男丁。这才刚擦开饭的点,几个邻居和亲友便闻讯赶来。农村有忌讳,女人生孩子,外家男人是不能进庭院的,所以来的都是一些女人。在一个同房老婶子的提醒之下,郭惠珍这才想起到祖先牌位前上香,告知列祖列宗,说叶家添丁了。
当上阿公(南方方言,意为爷爷)的叶永诚,在众人的祝贺声中乐得合不拢嘴,赶忙端茶递烟招呼大家。只是来的都是女性,没有人接他的烟,只好摆在桌子上。
他卷不惯旱烟,平时抽得最多的是不带嘴的“大前门”;好一点的就是带嘴的“友谊”、“乘风”,都已经算是稀罕了;再好的别说是抽,见都难得见上一眼。他一个月的工资加津贴,应付完一大家子的开销,基本所剩无几。就说去年给大儿子德安讨老婆,不仅用光了积蓄,以及前几年嫁女儿的聘金,还得老伴回娘家借了一些,才算是应付过去。
永诚家里不缺人,尤其是有生产经验的女人,自然不需要帮什
第三章 姑娘十八
当叶永诚走到厨房门口,他的小儿子叶德兴斜挎着一个老旧帆布包、怀里抱着一颗大西瓜,正沿着屋旁小果园的小路走了回来。
看到小儿子,原本欢喜的叶永诚莫名地拉下了脸。待小儿子走近,他不高兴地问了一句:“你怎么回来了”
叶德兴先是揩了一把额前的汗,又抬头瞟了他爸一眼,才淡淡地回答一句:“天太热……”
说完,他径直往厅堂而去,好像不想搭理他爸。
叶永诚也不想搭理他,抬脚走进厨房。父子俩倒不是有什么冤仇,不过就是叶德兴这一两年就这德行,一天到晚蹦不出三句话,不论对谁都爱答不理,就像大伙都亏欠他什么似的。
叶永诚刚刚走进厨房,吃饱了肚子的春婶,张嘴就问道:“德兴回来啦”
她一边问,还一边用一支从刷锅帚上折下的竹签子剔着牙。
叶永诚点点头算是回答。随后,他拿了一个空碗走向灶台。锅里还有一些香菇瘦肉汤,他犹豫了一下,并没有去盛,而换到另一口锅里盛了一碗稀饭。
家里中午基本上都是稀饭,只有农忙时几个下地的男人,才可以用笊篱捞一碗稠的。叶永诚基本上不用下地,但家里就他随时享有这个权利。不过,这天太热,喝几口稀米汤也罢。
下饭的菜就一碗煮黄瓜,其余的都是昨晚和今早的剩菜,而且都是素菜,几乎见不着什么油星子。
由于职业的关系,春婶显得很是健谈。她将牙缝里剔出来的肉屑就着口水咽下肚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德兴今年都二十岁了,还没有找对象吧”
叶永诚又是点点头。他和春婶的年纪差不了多少,与她的丈夫又是同辈,两人本该有一些话说。只是自古媒人属于三教九流中的下九流,而读书人研读圣贤书都自视清高。春婶靠她那一张嘴做一些撮合说媒之事,永诚则是用他的嘴传业授课、教书育人——这是本质上的不同。所以,除非真的有必要,不然他和春婶是聚不到一块、说不到一起的。
正午,屋内较为闷热,加上刚吃完热食,身臃体肥的春婶显然受不了,赶忙到灶膛边寻来一本破作业簿当扇子使。作业簿上不工整地写着“叶彩蝶”,这应该是叶彩蝶写完了不要,再拿到厨房当火引子。
这一阵阵风让春婶凉快不少,但她的嘴闲不下来,继续说道:“二十岁已然不小,必须抓紧时间找对象,不然该让姑娘嫌说年纪大了!隔壁采石坑村,有几个姑娘的年纪和德兴相当……怎么样哪天我带你和德兴去瞧一瞧”
听春婶说小儿子的年纪偏大,叶永诚立马就坐不住了。为人父母总有为人父母的责任,女儿早已出嫁,大儿子如今当上了爸爸,现在就剩下德兴摆在一边空着。倘若德兴也成了家,那他为人父母的责任才算圆满。
再说了,德兴也是时候找对象了。
他停下筷子看着春婶,张了张嘴却没有说话——小曲好听口难开呀!
说媒扯亲这一碗饭,看来春婶吃得很顺当。她看着叶永诚欲言又止的样子,一下子就知道了他有想法。于是,她慢条斯理地向他介绍起来,说是采石坑村张三家的姑娘今年十九岁了,李四家的个子高、脸蛋好看,王五家的能挑满满一担大粪……
还没有等她把情况全部介绍完,叶彩凤又一头钻了进来。她手里拿着碗筷,碗里是满满的香菇瘦肉汤,看来李月华一点胃口也没有。
叶彩凤顾不得向两个长辈打招呼,而是匆匆把碗筷放下,找了一把菜刀又匆匆往门外走去。
“你拿菜刀干什么”叶永诚赶忙问了一句。
叶彩凤见三叔问话,只得停下匆匆的脚步,然后小心地看了三叔一眼,回答道:“切西瓜啊,德兴哥叫我来拿的……”
说完,她一副着急出去的样子。
叶永诚瞄了侄女一眼,心里总觉得她今天有一些反常。若在平时,那一碗香菇瘦肉一定会让她馋得很。但就算是吃剩下的东西,如若没有大人允许
第四章 撩人心弦
小章宏出生的第九天。
很多地方有给新生儿过“三朝礼”的俗惯,但上山村这边要到第九天才把小家伙抱出来,给他洗一个澡、给他换上新衣裳,并接受家人亲戚的祝福——俗称九诞礼。
叶永胜一家昨天就回来了;叶德安的姐姐一大早带着一双儿女回来了;叶德安的丈母娘和舅子,也从隔壁镇赶过来了。所有人都准备了东西——面线、鸡蛋、猪肉、布料……这一些都是传统必备的。德安的丈母娘作为小章宏的外婆,她的礼物最丰富:背带、布料、衣服……还有一条银项链。项链上有一块牛形吊坠,正合了小章宏的生肖。
一大群人高高兴兴地围着小章宏,祝福的话不绝于耳。一时间,这一所居住着四代人的老屋热闹非凡,叶彩蝶领着一群猴孩子更是吵闹得欢。
叶德安显然还没有学会怎么抱孩子,刚抱上一会儿,儿子就在他手上“哇哇”地哭开了。他“喔喔喔”哄了半天也没能哄住,实在没辙也不耐烦了,索性一把塞给他姐。
他刚好看见叶永胜站在屋前远望坡下的早稻,就径直走了过去。
前几天,他从他爸那里顺来一包“大前门”,到今天还剩下那么几支。
叶永胜见他皱巴巴的烟壳里没有几支烟,就回屋给他拿了两包“大前门”。昨天回来,叶永胜分别带了东西给他的几个哥哥:二哥只抽烟袋,他给带了一斤口感上好的烟丝;给三哥的是一整条的“大前门”;四哥不抽烟,但四嫂奶水不足,他就给四嫂买了一些营养品。
这一些该花不少钱!但是,如果没有几个哥嫂的照顾,他叶永胜能不能活到现在都是一个未知数,更别说娶了妻子,还生养了三个孩子。
德安划燃火柴先为永胜点上烟,等到给自己点的时候,火柴却灭掉了。他赶忙凑上嘴,想就着火星把烟点上,可烟头刚挨着,火星一闪只剩下灰烬。他不想再浪费一根火柴,就借过永胜的烟把自己的点上,猛吸一口之后,再把烟还回去。
他一边吐出烟雾,一边问道:“你打算待几天”
叶永胜怕烟灭了,赶忙吸了两口,才回答说:“等把早稻收了,再返回县里。”
家里还有几个劳动力,说实话不需要在县里做工赚钱的永胜特地回来帮忙。只是永胜感念兄嫂们的恩情,凡是家里的事情,他都放在心上。即使全家人都去了县里,可一到水稻插秧、收割,或者地瓜栽秧、理藤,他都会回来帮忙。
叶德安嘴上没有说什么,心里却挺高兴。虽然家里人口一大堆,但很多是光吃饭的嘴,一旦永胜不在家,真正能下地抡锄头的,只有他和弟弟德兴,以及四叔永实。而德兴这几个月也去了县里做工,他和四叔明显感到有一些吃力。
叶永胜清楚这一些情况,所以更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看着被太阳晒得黑乎乎的德安,永胜知道他吃了不少苦。而德安年纪轻轻的,一直窝在山上也不是一个办法,他觉得到县里做工会比待在家里强。于是,他建议道:“等早稻收割完,你和我一起到县里吧!老六那边活不少,正缺人……”
“这……”德安有一些犹豫,也有一些为难。他的妻子刚生完孩子,家里的农活也离不开他,他只好摇摇头,表示去不了。
叔侄俩还没有把烟抽完,却看见叶德兴拿着板凳、草绳和蛇皮口袋,往小果园走去。他们不知道他想要干什么,就相跟着走了过去。
小果园面积不大,归他们家所有。除了离老屋最近的地方辟一块菜地,种一些黄瓜、南瓜、空心菜、茄子之外的蔬菜,其余的都种着果树。最边上是一棵祖上留下的柿子树,树干非常粗壮,一个人完全合抱不来。园子里还有芦柑、毛桃、枇杷和番石榴……现在除了枇杷,其余的果树都挂着果子。
此时是毛桃成熟的时节,可它们还没有成熟,就被彩蝶领着几个猴孩子给祸害了,就剩下树梢还可怜巴巴地挂着几个。这还是他们够不着,才幸免于难、存留至今。
树梢上的毛桃,向阳一面红彤彤的,甚是馋人。虽然馋人,奈何难以够着,只能留给鸟雀或者蚂蚁小虫了。
叶德兴把板凳放在
第五章 莫明其妙
刘丽凤是前面叶永胜提到的老六的妻子。
她是镇上大坡头村人,嫁给老六已经七年。
老六本名叶永强,也是苦茶坡叶氏子孙,但他家属于三房定阳公派下。夫妻俩生养了三个孩子:大儿子叶明朗,今年六岁;二儿子叶明乐,今年四岁;小女儿叶明艳,前年十月份出生。
这是农村里隔一年抱一个的典型,也是严重违反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典型!
说起这个永强,倒和永诚有一些渊源:永强的父亲和永诚的父亲自小一起玩到大,不仅交情甚笃,而且还是在同一年成的亲。只是,永强的父母生了五个女儿,最后才生下永强,而永诚的父母则有五子一女。
农村人讲究多子多福,谁都希望自己儿孙成群。基于这一点,又基于永强的父母少子,永诚的父母多子,双方老人商量好就立下一纸契书,由永诚的父亲把三儿子永诚写给永强的父亲当义子。
由此说来,永诚和永强还是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这与永诚和永胜的兄弟关系不同,永诚和永强之间只是一纸契书,而永诚和永胜却存在着抚养恩情。
由于叶永强在家里排行第六,大家便给他取了一个“老六”的外号,连德安和德兴这两个小辈也这样叫他。永强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平时三人玩得来,还经常一起惹是生非。
别看叶永强年纪不大,现如今成就可不小!他有个在县政府任职的姐夫,通过这一层关系,几年前他就开始承包县里一些基建工程,当起了头家(地方方言),没有多久就开始带头致富了。他这个头家一当,苦茶坡上许多人跟着沾了光。比如,永胜与德兴都是在他手底下做工,永胜是模板师傅,德兴目前是水电学徒。
这一些点到为止,我们言归正传。
由于永强和永诚存在着兄弟关系,和德安又玩得好,所以德安当上了爸爸,他就让妻子带上儿女回家一趟,表示祝贺。
和刘丽凤一起来的姑娘名叫刘丽萍,是她的表妹。回上山村之前,刘丽凤先回了一趟娘家,见表妹在家里闲得慌,就把她带了上来……
叶德兴挖了两根竹笋回来,剥掉笋壳放在厨房里,就一个人来到小果园。家里现在到处都是人,吵吵闹闹的让他很不舒服。他的性格还不至于到孤僻的程度,只是二十岁的他有着二十岁的烦恼,而且这些烦恼只能藏在心里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准让人笑死——他始终忘不了,哥嫂婚后的一个黄昏,他哥搂着妻子亲个没完!
这对于一个心理、生理都成熟的大小伙子而言,足以在他心中翻腾起滚滚波涛。
从那一个黄昏起,他的脑海里一直反复闪现那一幕,让他烦躁、让他不堪,以致变得寡言少语、古里古怪。
想想,他都二十岁了。别人家二十岁的小伙子,不是结了婚,就是早订了一门亲在那里摆着,就他还是一个人,甚至连一门亲也没有相过。最可气的,就是他爸至今也没有给他找对象的意思!
这也
第六章 四个桃子
“咦……都死了,我才不要!”小明艳撅着嘴,将知了扔到地上。
叶德兴觉得奇怪,刚刚知了明明还在动,怎么一到她的手上就死了他又把知了捡了起来,这才发现知了被打坏了,现在只是无力地伸着爪子。
这样的东西留着也没有用!
他用力一甩,甩给了南瓜架子下凉荫处一只无精打采窝着的老母鸡。老母鸡看到知了,扑腾着翅膀飞奔过去,一下子就把知了啄到嘴里,并“咕咕咕”地欢叫着。
谁想,老母鸡的叫声引来一只大公鸡,三两下就把知了给抢了去。
这一幕让刘丽萍忍不住笑了。
她转过头看着叶德兴,那眼神分明是要他再给逮一只,而且要逮活的。
叶德兴能明白她的意思。
他揩了一把额前的汗,张望着又寻到一只知了。这一次他不能用树枝打,再打坏了岂不是白费力气,他得上树逮知了。可是,知了毕竟是长翅膀的东西,哪里是空手想逮就能逮到的。转移了好几个战场、花费了好大的功夫、折腾下不知道多少芦柑果,他才逮到一只完整的知了,交到刘丽萍的手上。
刘丽萍微笑着抓起知了瞧了瞧,然后想把它拿给小明艳玩。
小明艳才两三岁的孩子,看着她姨手里扑腾着翅膀、还发出怪叫的知了,不禁害怕起来,怎么也不敢接过去。
叶德兴捡来一个塑料袋,将知了装进去,并将袋口轻轻打了一个结,再递给小明艳。
小明艳高高兴兴地接了过去。
刘丽萍也很高兴,微笑着蹲了下来,和小明艳一起逗着袋子里不停扑腾的知了。
看到这一幕,叶德兴的心中很是愉悦!而刘丽萍微笑的样子,就像夏日里一缕凉爽的风,慢慢吹散他心中的烦躁。
树上的知了还在叫唤,此时听起来却是那么悦耳——有一些转变总是悄悄然的,根本察觉不到。
过了一会儿,刘丽萍站了起来。她看了叶德兴一眼,然后对小明艳说道:“我们回去吧。”
小明艳有了玩物,自然听话地牵着她姨的手。
两人转身走了。
看着刘丽萍离去的身影,叶德兴的心里顿时空落落的。他再次揩了一把额前的汗,心里很想跟着她们回去。只是他无论如何也迈不开腿,哪怕前方是他的家,他大可正大光明地回去……
“姨,你看树上有桃子,我想吃桃子。”
桃树下传来小明艳的声音,是她发现了树梢上红彤彤的桃子——小孩子嘴馋是天性。
刘丽萍抬头望去,看见树梢上果真有几个桃子。但她不会爬树,而且人生地不熟的,也不敢贸然去摘,只好哄了小明艳几句。
“不嘛,我就要吃!姨,你给我摘、给我摘……”小明艳耍起了小孩子脾气,一边叫、还一边跳着脚。
刘丽萍无奈地看着小明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