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猛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如烟
佟刚立刻派人找到了本地最大的一家商队。领头的,名叫尹宏光。是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据他自己介绍,看到陆那县交易场所越办越好,水棠县水产品交易场所也建起来了,东潮县位于两县之间,建个商队绝对是有利可图。
陈昱听了,笑着说道:“尹大哥,真是个人才呀。如果多一些你这样的人,我就不用这么操心了。”
尹宏光恭敬地回道:“这都是侯爷给我们致富的机会。我们也只是把握住了机会而已。”
陈昱说道:“此次前往大明购买种羊。道长三人会随你们一同前往。路上一定要注意安全。我等着你们顺利回来。”
诚阳子三人和尹宏光都下去准备去了。他们计划明日出发。
陈昱则与佟刚前往城外为养羊选址。
此时凌云率领卫队已经赶到东潮县。他护送着陈昱前往东潮县城外。
佟刚初步选了两块地,一块位于城西,一块位于城南。
陈昱看了两块地后,说道:“都不错。咱们选址第一考虑的就是食物,一定要有足够的草够羊吃,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摄取,而不注重草皮的保护。那样就会导致草地荒漠化。不仅破坏环境,而且还影响羊的食物来源,这一点务必要注意。”
佟刚附和道:“侯爷说的是。咱们养羊是一项长久的事。绝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另外,牧场圈定完毕后,还要加强守卫,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前来偷羊。”
陈昱定了点头,说道:“仔细想想,除了瘟疫之外,对于咱们养羊造成威胁的就是偷羊、以及一些动物的袭击了。这一块咱们也要重视。否则损失就大了。牧场本身可以招募一些守卫,当地的驻军也可以协助看守。”
陪同陈昱、佟刚一同前往的,还有东潮县县衙的官吏。
此次由于是由官府主导养羊,属于官办。这项工作自然就落在了户房和工房的头上。
户房负责具体养羊,而工房则负责牧场、羊圈等设施的建造。
对于陈昱和佟刚的一些看法,户房司吏臧国邦、工部司吏屈和,都一一记了下来。
最后陈昱确定在东潮县城西面建立牧场。这样的话,向陆那县交易场所运输,运输距离最短,会方便一些。
在等待诚阳子等人的种羊这段时间,牧场在紧张的建设当中。
陈昱则组织东潮县养羊的几户人家学习养羊的相关知识。
要知道,陈昱从脑海中挑选出来的这些养羊知识,都是经过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
既非常实用,又简单有效。东潮县养羊的几户人家与之相比,绝对是小儿科。
由于东潮县要大规模养羊,仅靠这几户人家,人手明显不够。于是佟刚按照陈昱的意思,又在全县招募了一批人员。
陈昱担任起了教员,教授大家养羊的基本知识。他的亲力亲为,赢得了大家的好感。
第三百七十四章 借刀杀人
陈昱这边正忙着为大规模养羊做准备呢。大明朝廷却在为是否攻打思明府吵个不停。
朝廷给陈昱一个台阶,对其不予惩处,只是让陈昱严惩袭击钦州卫的人。可是陈昱丝毫没有领情,直接严惩拒绝了。
陈昱的折子送到朝廷,引起了大臣们的强烈不满。
弹劾陈昱的奏折、发兵攻打思明府的奏折,这几日就没有停过,陆陆续续送到了内阁。
杨士奇等人对于此事,也是骑虎难下。如果要攻打思明府,没个十万、八万军队,是无法完成任务的。派出这么多的军队,人吃马喂,那可都是钱呀。
朝廷的这点家底,被郑和下西洋折腾得差不多了。如果再攻打思明府的话,显然有些捉襟见肘。
更为要命的是,据锦衣卫的情报,陈昱这段时间又在三府一县大量扩军,也许这也是他敢于公然拒绝朝廷好意的底气所在。
可是如果不打的话,朝廷的脸面何在,皇上的脸面何在。
相对于义愤填膺的大臣们,内阁的几位,还是比较冷静的。
宦海沉浮这么多年,见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而宣德皇帝的想法则十分简单,打,必须打。从朱元璋、到朱棣,再到现在的宣德皇帝,大明皇族的血脉里流淌着不屈的血液。
到了崇祯、乃至南明,依旧是如此。
既然宣德皇帝拍板定下来了。那么接下来讨论的就是如何打怎么打派谁打
仅凭广西的军队远远不够。而且前期驯象卫与南宁卫被陈昱打得很惨。广西诸卫已经有了阴影。
这就得从四川、云南、湖广等地调兵。除了大明的军队,还得从各家土司那里调动一部分军队。
提到土司,杨溥突然想到退出思明府的黄家土司现在正生活在广西左州地区。
黄家经营几百年的地盘,被陈昱霸占了,他们自然是不服气的。收复思明府的想法一直没有放弃。可以说,放眼整个大明,他们是收复思明府意志最强烈的。
于是,杨溥建议道:“我们可以利用黄家,对思明府发起攻击。打赢了,黄家继续统治思明府。打输了,也与朝廷无关,陈昱也说不出来什么。”
杨荣附和道:“不错。黄天渠不时还向朝廷上折子,希望朝廷出面,帮助他们收复思明府呢。由于咱们认可了陈昱,册封陈昱为思明侯,对于黄天渠的折子采取了留中不发的方式。我同意弘济的意见。”
弘济是杨溥的字。
杨士奇听了,说道:“弘济的在这个想法,我觉得很好。咱们从暗中支持黄天渠一下,由他出面是再好不过了。最好再从思明府那边找到一个内应,这样里应外合,胜算更大。陈昱再厉害,思明府也不可能是铁板一块。还是会有对他不满的人。”
三人将一些细节又进行了一番研究,就去面见宣德皇帝。
宣德皇帝听了三人的想法,也是非常赞同,笑着说道:“如此进可攻,退可守。咱们立于不败之地。着兵部暗中调动一些军队,秘密加入黄天渠的部队,另外要在思明府边境地区提前布置一些军队,给思明府方面增加压力,阻止他们集中兵力攻打黄家军。”
杨士奇等人自然是遵旨行事。
派人前去联系黄天渠、筹划调兵、派遣锦衣卫深入思明府寻找内应。
一场攻打思明府的行动逐步开展。由于朝廷中仅有几位重臣知道此事,安插在京城的暗卫并没有侦听到这个消息。可以说,陈昱这方对此毫不知情。
陈昱依旧在乐此不疲地教授大家养羊的知识。并且带着大家到养羊农户家里实地观摩学习。
这种实地讲授的效果非常好,大家不仅听着陈昱的讲解,还能亲自动手,印象十分深刻,学习进度那也是突飞猛进。
陈昱有时候都觉得自己适合当一名老师。
牧场、羊圈等设施即将竣工的时候,诚阳子等人就从大明赶了回来。
商队原打算到大明的北方购买种羊。那样耗费时间会很长。当他们到达湖广宝庆府时,与一位商人闲聊时,得知长沙府的一名商人刚刚购进了一批种羊,准备自己进行养殖。
诚阳子知道陈昱那边十分着急,就带着商队来到了长沙府,找到了这位商人,商议购买种羊一事。
这名商人买来是为了自己养殖的,自然是不同意卖给诚阳子。架不住诚阳子给的价格高。
这名商人一合计,自己养羊也是为了卖钱,对方给的价格,都够买双倍的种羊了。于是,就同意卖给诚阳子。
商队将种羊装上车,就赶回了东潮县。路上遇到过几股山贼,都被诚阳子三人打跑了。
陈昱没有想到诚阳子等人会这么快回来,他非常高兴,除了表扬了诚阳子三人,还对尹宏光表示了感谢。当然事先定好的工钱,也是一分不少的给了尹宏光。
除此之外,陈昱还多给了尹宏光二百两银子。尹宏光坚决不要。但是他见陈昱如此坚决,就说道:“侯爷。要不这样吧。等咱们的牧场成规模,需要向陆那县交易场所运送羊的时候,可否将这个活给我。”
陈昱笑着说道:“尹大哥。一看你就是个天生做生意的料。既然你都说了,我就同意了。佟刚。你可要记下了。”
佟刚回道:“侯爷。我记下了。这个钱谁赚不是赚呀。到时候你直接来找我就是了。”
尹宏光听了,与众人别过,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陈昱说道:“既然种羊已经到了,那么接下来就是育种了。这段时间非常关键,第一批羊羔如果能够顺利产下来,问题就不大。”
大家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不仅知道羊配种后,一般需要五个月左右就能产小羊,而且对于养羊的其他知识也都掌握了。
接下来,大家投入到了育羊的工作中去。
牧场除了羊圈,还盖了一些房子,就是给这些人居住所用。陈昱也没有回县城,一直在这里。
县衙和军队也都派来了人员负责牧场的保卫工作。
诚阳子三人和凌云的卫队自然也加入其中。
看着一只只怀孕的种羊,大家看到了希望。
第三百七十五章 卫所与水师之争
由于小羊的出生需要五个月左右的时间,陈昱忙乎一段时间后,就离开了东潮县,赶往水棠县。
因为陈昱前往新安府主要是本着水棠县而来。无论是水师建设,还是水产品批发市场,都是新安府的重中之重。
陈昱首先来到了造船厂,萧庆正组织人建造战船。由于技术已经成熟,大家造船越来越熟练,速度较初期提高了许多。
陈虎、黄福、卜敬、窦海山等人也都赶来了。
据卜敬介绍,现在水师已经有大小战船一百多艘,士兵也随着战船的增加而增加。每日大家都进行训练,而且新安府沿海安排了定期巡逻,再也不用担心来自海上的海盗了。
陈虎作为新安府知府,管着钱袋子呢。他说道:“侯爷。无论是造船,还是保持水师的正常运转,每月都得砸进去很多银子呀。现在有些人就觉得,建造这个水师是得不偿失呀。光往里投钱,没见到回报呀。这样下去,投得钱越来越多,还不如不要这个水师呢。”
黄福也说道:“侯爷。不仅府衙那边,就是军队当中也颇有微词。这无形中也在卫所与水师之间造成了隔阂。卫所士兵与水师士兵互相都看不顺眼。时常在酒楼吃饭时,言语不和,就大打出手。我们也是不胜其烦呀。”
窦海山附和道:“是呀。侯爷。我们和黄将军也都对部下加强了管教,可是效果很不好。”
不同兵种之间,存在矛盾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是,陈昱没有想到矛盾会激化到如此程度。
而大家所反映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海军花费巨大,但是却没有获得回报。
解决问题,就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陈昱做事的一贯原则。
陈昱听了大家的话,觉得必须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他说道:“现在看来,自从龙虎帮被剿灭后,来自海上的威胁基本就消失了。偶尔的海盗已经不足为虑。咱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耗费巨大,的确是得不偿失。大家说得没错。继续这么下去的话,只能是继续耗费咱们的财物。所以,我们一定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
说完,陈昱看了看大家,继续说道:“我的想法是,从现在开始,船厂造完这几艘战船后,改为建造商船。我们要发展海上贸易,这样岂不是就有了进项。我们有大量的粮食,还有鱼罐头,这两样就足够咱们获取大量的金钱了。”
陈虎听了,第一个表态道:“侯爷英明。如果真能打开海上贸易,那么我们通过贸易,就能赚到钱。水师可以负责保护商船,这是个好办法。”
卜敬则建议道:“侯爷。水师耗费的确是大,有人对此有想法,很正常。我们也是认真履行职责。日常也没有贪赃枉法。所以弟兄们心里是不服气的。既然咱们准备开通海上贸易。商船建造还需要一些日子。要不,先有我们水师开展海上贸易,待商船建造完毕后,再由他们负责运输,水师进行保护。您看如何”
陈昱说道:“卜敬说得很好。我同意。那就从水师抽调一部分战船,组成第一批贸易船队。目的地就定在文莱吧。”
之所以选择文莱,是因为那里距离新安府距离中等,不远也不近。
与大越同属沿海地区的占城,以及海对面的吕宋距离太近,而大明福建沿海、日本又太远。
所以,陈昱决定初次出海贸易就定在文莱。
同时,陈昱对现有水师进行了调整。将水师一分为二。一部分由窦海山率领,负责保护新安府沿海。另一部分则由卜敬负责,主要是开展海上贸易。
陈虎笑着说道:“如此看来,卜敬就是咱们的郑和了。”
窦海山每日与卜敬在一起操练水师,对其非常熟悉了。就开玩笑,说道:“那我们岂不是得叫他卜公公了。”
卜敬有些恼火,陈昱就说道:“玩笑到此为止。大家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卜敬,你现在就回去挑选船只,规模在二十到三十艘之间就行。我会命人收集货物,全部运到船上后,你们就出发。”
卜敬领命而去。
陈昱继续说道:“海山。卜敬出海进行海上贸易,新安府这边的防务就交给你了。”
窦海山回道:“侯爷大可放心。现在咱们定期在海上训练,一些海盗在咱们这里吃了大亏,再也不敢来咱们这里了。我会小心的。”
陈昱对陈虎说道:“咱们当地的粮食,还有鱼罐头,需要准备一些。我再从思明府、谅山府和陆那县调拨一些货物。”
陈虎、窦海山告退,下去准备去了。
陈昱最后对黄福说道:“黄将军。你从卫所当中挑选两个千户的兵力,随船队一起出海开展贸易。”
黄福听了,担忧道:“侯爷。您是知道的。卫所与水师,现在是矛盾越积越多。让卫所士兵上船的话,我担心他们打起来,会影响侯爷的大事呀。”
陈昱笑着说道:“不碍事的。前期的矛盾是因水师只花钱,不赚钱所致。现在是出海做贸易。卫所参加,总比水师一家获取功劳要强一些吧。你就回去说,卫所可以不参加,到那时,船队归来,功劳可就都是水师的了。还愁他们不去吗至于他们在船上起了纷争。这一点大可不必担心。立下军规,凡是先惹事者,清除出队伍,永不录用。我倒要看看,谁敢触犯军规。”
黄福拱手说道:“侯爷圣明。我现在就去抽调精兵强将,随同水师一同出海开展贸易。”
陈昱嘱咐道:“黄将军。一定要挑选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另外要尽快将人挑选齐了。这样可以多一些时间,与水师进行磨合,这对他们和平相处,是有好处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