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猛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如烟
按照陈虎的想法,可以从新安府各卫所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白虎卫,然后为其配备燧发n,进行各项训练,这样很快就可以成军了。
但是黄福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从各卫所抽调人员,而且是精英,势必会影响各卫所的战斗力。完全没有必要。可以从陆那卫、谅山卫和青龙卫各抽调一部分火n兵担任教官。在新安府招募一个卫的兵力,从零开始,按部就班地进行训练,最终必然能够练成一支威武之师。
可以说,双方的观点各有利弊。陈虎的办法简单明了,而且见效快。但是对其他卫所的战斗力影响很大。
要知道,在一个卫所里,战斗力最强的一个千户的兵力甚至要比剩余四个千户的兵力还要强。如果把最强的一个千户调走的话,那这个卫所战斗力下降可就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大打折扣。
黄福的想法唯一的缺点就是军队形成战斗力慢。因为招募新兵,训练新兵,那都是需要时间的。
陈昱看着二人争执不下,就笑着劝解道:“你们就不要在争论了。我觉得咱们可以综合一下嘛。新兵我们是要招的,就按一个卫所的兵力进行招募。这件事就由府衙具体负责。各卫所也要抽调精兵强将。抽调的兵力也是一个卫所。这件事由黄福负责。至于从外地三个火n兵卫所抽调教官一事,我会通知他们的,每个火n兵卫所抽调五个百户的兵力。”
黄福听了,疑惑地说道:“侯爷,如此以来,那就不是组建一个卫所了。这可是整整两个卫所的兵力了。”
陈昱解释道:“训练,我们按照两个卫所的兵力进行训练。这些士兵里面自然能分出高下。挑出最厉害的两个千户,再从剩余人员当中挑选三个千户的兵力。当然这三个千户只要合格就行。剩余人员则分配到其他各卫所。”
陈虎说道:“侯爷。如此以来可以两头兼顾,既解决了影响其他卫所战斗力的问题,也解决了成军慢的问题。”
黄福也表示赞同。
方案既然已经确定,大家就按照既定方案,分头行动去了。
陆那卫、谅山卫和青龙卫接到陈昱的命令后,自然是立即挑选了五个百户的兵力赶奔新安府。
陈虎组织府县开始在新安府境内招募士兵。由于待遇丰厚,很多人都是踊跃报名。
一些从大明方向逃到此地的难民也想参军。但是招募处的人员对于能否招募这些难民,根本做不了主,只能是向上请示。
陈虎接到下面的请示,也是有些担心。他担心这里面有大明的奸细。如果让奸细进入军队,那可是祸患无穷呀。
陈昱听了陈虎的汇报,对他的担心丝毫没有在意。他说道:“这种可能还是有的。只要我们做好防范,问题不大。大明的难民来到咱们这里,无非是想过上好的生活。最起码是能够吃饱。如果我们不给他们一个出路的话,他们为了活命,就会进行偷盗、抢劫,这势必会影响到我们当地人的生活。不仅给大家的正常生活带来不便,而且还会引发社会矛盾。”
陈虎回道:“对于这些难民,他们如果不能奉公守法,我们完全可以将其驱逐出新安府。这样就能直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不得不说,陈虎的办法简单有效。但是陈昱却不这么看,他说道:“咱们三府一县现在经济越来越好,军队的实力越来越强,百姓越来越幸福了。可是目前这种繁荣景象是建立在和平时期。如果发生战争,那么这些瞬间就会化为乌有。我们现在的人口还是很少,与大明根本没法比,就是与大越也是相差甚远。难民的确是咱们的一个隐患,但是我们要是好好加以利用,将这些难民为我所用。那么咱们就能把坏事变成好事。人口的增加对于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是有好处的。尤其是对于咱们目前人口稀少的问题,绝对是有帮助的。”
听了陈昱的这番讲解,陈虎渐渐有些明白了。陈昱的这番道理,在现代那可是再正常、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可是在明代,大家理解起来的确是很吃力的。但是陈昱相信,让大家慢慢理解,慢慢消化,是没有问题的。
陈昱接着说道:“对于难民,我们采取的策略就是,我给你生存下去的机会,但是你想不劳而获,为非作歹的话,那咱们一定要严惩不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的人,不同的对待方式。我相信,绝大多数难民对于我们给他们提供的无私帮助,会对咱们感激的。也会配合咱们做很多工作的。这无形中就增加了咱们的实力。尤其是咱们新安府,人口稀少,土地闲置很多。当地的居民以渔民为主。我们完全可以安排这些难民开荒种地。可以给他们一些优惠条件。两年或者三年不要田赋。为他们免费提供农具,提供的住房可以几年内还清款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对咱们有依赖感,成为我们的坚定支持者。海纳百川,方能成为大海。而我们就要有大海的胸怀,容纳来自大明和大越的人员。”
陈虎恭敬地说道:“侯爷。我记下了。我现在就着手安排各州县,着手安置这些难民。对于想要参军的,只要符合条件,就让其参军。想要在此地居住的,那就为其提供便利条件,鼓励他们安家落户。”
陈昱补充道:“对于为非作歹,知法犯法的恶人,一定要严惩。哪怕是关在大牢里一辈子,也在所不惜。”
陈虎领命而去。
第三百七十九章 老兵的怨言
新安府各州县新兵招募工作陆续开展,陈虎给各州县分配了招募名额。
完成招募任务的州县就将新兵送至水棠县。
而新安府各卫所也接到通知,挑选精兵强将赶奔水棠县。
陆那县的火n兵率先赶到水棠县。陈昱就命这五个百户开始对赶来的新兵和老兵进行训练。当然,不可能先练习射击,而是从基本的军姿、队列开始训练。
随着各路人马陆续赶到水棠县,终于集齐了两个卫的兵马和五个百户的火n兵教官。
可是,在训练过程中,新兵倒好说,新来的,教官安排什么,就干什么。可是有些老兵对此颇有怨言,认为无论是站军姿,还是走队列,就是花架子,打起仗来,毫无用处。
陈昱自然也就听到了这些怨言。
这一日,队伍刚刚集合,尚未开始一天的训练,陈昱站在前面,喊道:“最近,我听说有些人对站军姿和队列练习颇有微词,认为这根本没有用。我想当面听听这些人的想法,如果说得有道理,赏黄金十两。只有三个名额。谁先说。举手。”
陈昱知道,自己让他们说,他们定然不敢说。用五两黄金做奖励,有些人看在黄金的份上,就有了讲话的勇气。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陈昱话音未落,第一排的一个老兵举手,说道:“侯爷。小的李强,有话说。”
陈昱看着这个皮肤黝黑,身材魁梧的士兵,笑着说道:“说吧。”
李强也许是紧张,清了清嗓子才说道:“侯爷。小的听说抽调我们是为了组建火n兵卫所,好像叫白虎卫。既然是火n兵卫所,那自然是端n射击。所以小的认为,咱们训练的重中之重,那就是射击。大家都练成百发百中的神n手了,战斗力自然是无比强悍的。所以咱们应该抓紧练习射击,而不是练军姿和队列。”
旁边的人也都是颇为赞同的表情。
李强说完,场面一度寂静。陈昱没有说话,其他人也没有说话。
过了一小会儿,陈昱看了看大家说道:“李强说得有些道理。我想在场的各位老兵,很多人也是这个想法。大家一定是认为,我们自参军入伍后,新兵训练已经完成,日常训练也毫不懈怠。现在让我们来,是为了组建火n兵卫所,只需练好n法,就行了。和这帮新兵蛋子一起练这些,太掉价了。对不对”
陈昱的话,没有人来回答,更没有人敢回答。
陈昱将五个百户的火n兵集结起来,让他们全副武装二十人一列,摆好n阵。
一声令下,这个n阵开始轮转开来,看着整齐划一的动作,威力十足的射击,令在场的士兵无比震撼。
陈昱适时让火n兵停止射击。然后面向大家,问道:“你们觉得这个n阵如此流畅的进攻,紧靠练习射击就能够完成吗我可以告诉你们,远远不够。最起码每一列的士兵步调都得一致,有一个人跟不上趟,就会影响下一列的进攻。久而久之,不用对方进攻,n阵自己都得乱起来。战斗力自然无法发挥出最大效率。有时候我们的n阵面对数倍的敌人,只能是一直这么轮转下去。如果没有军姿的训练,大家身体都累得弯曲了,手也端不住n了,能打准吗所以,咱们一定要把这个军姿和队列练习好,这是火n兵的基本技能。”
听了陈昱的这番解释,李强和与他有同样想法的人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陈昱并没有打击他们的意思,勉励道:“大家这些日子训练都十分刻苦。我都看见了。新兵加上老兵,一共是两个卫的兵力,组建白虎卫,只需要一个卫的兵力,剩下的人员就会被分到其他卫所。但是没有被选上的,也不要气馁。你们的训练记录,我会命人记录在案。等到咱们再建立火n兵卫所时,这些人就优选选取。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训练。”
说完,陈昱就命令开始训练。舒庆亮指挥着两个卫的士兵开始了新的一天的训练。
陈虎陪着陈昱离开了训练场。他对陈昱说道:“侯爷。招兵过程中,我听到一个消息。大越那边出现了粮食危机,一些老百姓开始北上逃难。”
陈昱听了,问道:“消息可靠吗我怎么没有听说呢”
陈虎回道:“咱们不是可以招募流民嘛。这些流民不全是从大明过来的。有一些是大越那边逃过来的。这个消息是从这帮大越难民口中得知的。”
陈昱觉得这个消息是可靠的。要知道大越临海,时常遭受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大越的建国没多久,本身国力就不行,根本没有能力全力赈灾。朝廷本来拨下去的赈灾款就少,再加上各级官员的贪腐、克扣,到了灾民手里,就所剩无几了。
陈昱曾经还派郑彬拉着粮食到清化城赈灾,获得了当时的皇帝黎利的高度赞扬。
如果陈昱现在还是大越的官员,那他就会派人前往大越进行赈灾。可是现在自己属于名义上归大越而已。这个时候,就不能主动赈灾了。
他现在想的就是,如何收纳难民,壮大自己的实力。
陈昱将打探难民的任务交给了暗卫。
暗卫的工作效率还是很高的。很快就传来了消息。
奉化府、建平府、清化府、建昌府等地遭受了严重的水灾。狂风暴雨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海水被掀到了岸上。不仅沿海损失惨重,内陆也没有幸免。
由于应对不力,水灾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瘟疫。这可是最要命的,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一些人被迫背井离乡,北上或者南下,他们觉得只有远离这里,才能活下去。虽然这里是自己的故乡,故土难离,但是为了活命,只能选择颠沛流离了。
而陈昱经营的三府一县,非常富裕,这些大越难民早就有所耳闻。于是选择北上这些难民希望能够在陈昱这里获得生存的机会。
暗卫调查的非常详细,对难民的心理也都摸得十分清楚。显然他们在难民队伍中,与这些难民有了亲密接触,了解到了第一手的材料。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
正是暗卫报告了大越难民的实际情况,为陈昱的下一步决策提供了坚强保障。
第三百八十章 大越的难民
情报显示,大越的难民由于缺衣少食,行动非常缓慢。目前难民大军距离陈昱统治区域已经很近了。
此时已经到达靖安府的,都是建昌府北部的难民,他们一直向北进入下洪州。
而据清化城方面的情报。大越朝廷上下,已经被这场空前的灾难,弄得焦头烂额。
对于难民北上的动向,大越朝廷是乐见其成的。在他们看来,这帮难民已经是大越的负担了。如果任由他们一直北上,进入陈昱的辖区,让陈昱头疼。
在他们看来,这帮难民就是一群祸害。到哪里,哪里就遭殃。正好可以利用这帮难民,将陈昱的辖区搅合得天翻地覆。
对于大越的这点小心思,陈昱岂能不知。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如何妥善处理好这些难民,是摆在陈昱面前的一个难题。处理的好,就可以为三府一县这团熊熊大火填柴,让其越烧越旺。如果处理不好,那就如同一盆冷水,彻底把三府一县浇灭。
陈昱放下组建白虎卫这项工作,让舒庆亮具体负责。他则开始研究安置难民这件事。
陈昱首先赶奔东潮县,命人将暗卫千户马裕、仇武和华安,班泰、霍仁刚、陈虎等人召集到此地,研究接受难民事宜。
由于事态非常紧急,陈昱是让人百里加急通知的这些人。
他也连夜赶往东潮县。
众人陆续赶到东潮县。陈昱将大越难民的情况简单通报了一下,并且将自己接收难民的想法也一并说了出来。
霍仁刚说道:“侯爷。我们陆那县也来了一些难民,人数不多,交易场所的商家招募他们当伙计。工钱也很公道。数量如果少的话,接收没有问题,如果人数太多,那就不好安置了。”
陈昱听了,忙问负责大越方面的暗卫千户马裕,大越的难民能有多少人。
马裕回答道:“侯爷。各位大人。自大越方面发生严重灾害以后,我们是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由于大越官府赈灾不力,导致大量百姓死亡。绝大多数都是瘟疫所致。这就迫使难民逃离当地。有一部分逃亡了大越的南部。而大多数则是奔着北面而来。据我们的调查,人数在五万人左右。这是已经向咱们这里进发的。至于后续还有多少,我已派人密切关注了。”
陈昱说道:“五万人可不是个小数目呀。仅凭陆那县和新安府,我觉得接收还是比较困难的。谅山府方面也要进行接收。”
班泰回道:“侯爷放心,我们谅山府一定按照侯爷的意思办。难民一事,在我看来,对咱们是一个危机。换句话说,就是危险与机会并存。处理的好,就是如虎添翼。处理不好,那就是出力不讨好,还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那边可以组织各县为难民提供土地、房屋、农具,让其能够尽快安顿下来。咱们的粮食储备得足足的。可以先为他们提供食物。这都没有问题。”
陈昱笑着说道:“那就好。陆那县方面定然是首当其冲。大越的难民第一站基本是会本着陆那县而来。我想陆那县交易场所的大名,早已被大越的民众所知晓。他们之所以本着咱们这边而来,就是知道咱们这边比较富裕,来这里能够活下来。那么我们就要给他们这个希望。陆那县这块要做好赈灾粮食发放。对于身体很好,还能远行的,就引导他们向谅山府进发。可以利用来往的商队、马队,带着他们赶往谅山府。”
霍仁刚回道:“侯爷放心。咱们陆那县现在除了官府储存了大量的粮食,当地的卫所,地主家里,乃至商户也都有余粮。必要时,完全可以官府出钱,买粮赈灾。所以我们保证提供充足的粮食。”
陈昱接着说道:“很好。陆那县还得着手挑选一块区域,建造一批简易房,安置那些老弱病残。”
霍仁刚自然是领命。
陈昱对陈虎说道:“咱们新安府这面,也会陆续接受难民。我的想法是,仅靠水棠县的水产品交易场所远远不够。还得在各府县选出可以耕种的荒地,让这帮难民在此落户,开荒种田。沿海的渔村打渔缺少人手,也可以从难民中进行挑选。总之一句话,尽最大努力安置难民。”
陈虎说道:“侯爷。除了你说得这些。临行前,萧庆还找到我,研究船厂增加人手的问题。我们完全可以从难民中挑选一批能工巧匠,充实到船厂。另外,咱们未来将要成立的海上贸易船队,也是需要水手的。有些难民是渔民出身,完全能够胜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