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猛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如烟
陈昱听了,大喜,说道:“如此看来,咱们新安府能够安置很多难民。陈虎,你与霍仁刚多沟通,及时从陆那县那边接收难民。我原来还打算如果你们接收不了,就让思明府那边也接收一些。现在看来,你们三地基本就能全部接收了。”
马裕说道:“侯爷。还有一个情况需要向你汇报。逃难的难民也不全是良民。有些人为了活下去,偷盗粮食,还情有可原。但是有些人趁机杀人、放火,性质非常恶劣。我想,进入咱们这里,也会有这样的人的。”
陈昱听了,说道:“陆那县和新安府安排军队在边境地区设置关卡,对于进入咱们境内的难民,要提前告知他们,一定要奉公守法,凡是犯罪的,严惩不贷。将难民进行分组管理,有一人犯罪,全组同罪,举报者,论功行赏。”
班泰、霍仁刚和陈虎一一记下了。
陈虎请示道:“侯爷。据大越的难民介绍,灾后的瘟疫,死掉的人,要比洪灾造成的死亡人数多很多。如果这帮难民把瘟疫带到咱们这边,岂不是弄巧成拙”
对于瘟疫一事,陈昱是非常重视的。当他得知大越方面灾后出现了瘟疫,就专门翻阅脑海中的书籍,查看关于瘟疫防治的知识。因为这种传播极快的传染病,杀伤力非常大。有时候造成的伤害甚至要大于战争。
对于消除瘟疫,无非从水源、食物、人体等几个方面进行预防。
对于瘟疫,陈昱已经有了初步的防治办法。22
第三百八十一章 想方设法安置
陈昱命霍仁刚、陈虎在与大越交界地带设立边境检疫,以及建立隔离病坊。
对于发现得了瘟疫的难民,及时进行隔离。当然这些得了瘟疫的难民,也不能不管。
陈昱通过翻阅脑海中的书籍,发现清代吴瑭推荐使用的安宫牛黄丸、至宝丹和紫雪丹对瘟疫症状的治疗很有帮助。
于是陈昱就将这三味药的方子抄写出来,命人制造,让得了瘟疫之人服用。
安排完毕之后,陈昱与霍仁刚一同返回了陆那县。此时,已经有难民陆陆续续到达陆那县。
刘八斤安排三个千户在交界地带设立了三个关卡,接收大越的难民。
逐个进行一番检查之后,无瘟疫症状的先安置在临时搭建的居所。由于陆那县这里四季炎热,临时建造的木板房,就够用。
而有发热等症状的,则直接安排到了隔离病坊。有专人进行治疗。
入驻临时居所的难民,一日两餐,绝对能吃饱。县衙的小吏每日会对入驻的难民进行实地调查,并将难民的年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技能等情况一一进行造册登记,并上报县衙。
霍仁刚会组织人汇总这些资料,然后根据大家的情况,对这些人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打得安置措施。
对于老弱病残,就安置在陆那县城北部的区域。这里已经划出了一片地,这些人可以养一些鸡鸭之类的家禽,无论是下的蛋,还是养成的鸡鸭,由官府指定的商人定期到此地进行收购,然后由其运至陆那县交易场所进行贩卖,官府也会定期给他们提供一些粮食。总之能够确保他们活下去。
对于体力好的,可以开荒种田、或者到陆那县交易场所当劳力,更多的是被送至谅山府,由谅山府府衙接收,进行安置。
对于一些渔民出身的难民,则被送至新安府,由新安府进行安置。
总之,陈昱的原则就是,充分发挥大家的特长,在妥善安置的前提下,让他们为三府一县今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饥肠辘辘的难民好不容易来到了陆那县和新安府的下洪州,受到当地官府如此周到细致的妥善安置。这些难民感动得热泪盈眶。
他们原来只是听说谅山统治的地方非常富裕,来到这里就是想要口吃的。没想到,当地的官府不仅给饭吃,还给建好了房子。最重要的是,还提供适合自己的工作。
这在自己家乡都无法获得的。
陈昱在现场,就见到过几千难民激动地跪在地上,感谢陆那县人员的救济。
一位老者激动地对陈昱说道:“谅山侯。我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您这样心系百姓的人呀。这辈子没白活呀。”
陈昱笑着说道:“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老人家,我听说你们受灾北上,就事先安排人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如果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你们尽管提。你们千万不要客气,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陈昱的这番话,说得这些难民纷纷落泪。
要知道自大明统治交趾,以及后来的大越建国。老百姓始终是生活在贫困交加的状态,吃不饱,穿不暖,那是经常事。
遇到灾害,只能是听天由命,自求多福了。
可是陈昱的做法,不仅考虑得十分周到,而且为这些人安排了稳定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自然就能稳定的生活。
可以说,陈昱的做法,从根本上解决了难民问题。当然,这也是陈昱这面财大气粗,经济发达。否则,也是有心无力。
源源不断北上的难民,造成的难民危机,就这么被陈昱这面十分巧妙地化解了。
北上的难民,被陆那县和新安府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了安置。
刘八斤找到陈昱,请示道:“侯爷。我看有些难民虽然饥肠辘辘,但是身体素质还是非常好的。只要解决吃饭问题,他们的身体完全适合加入军队。咱们可否招募一部分人,现在陆那县扩军尚需新兵。”
陈昱听了,说道:“这些难民数量众多,成员也十分复杂。我担心这里面会有大越派来的奸细。鱼竿组织始终对咱们构成威胁。他们也几次三番地搞破坏。甚至安排人刺杀我。所以我们不得不防呀。为了保险起见,暂时还是不要从难民中招募新兵了。我安排仇武先对这些难民进行一一甄别,待核实清楚他们的底细之后,凡是身份清白的,咱们再进行招募也不迟。”
刘八斤回道:“侯爷。这些难民私下里都说你是菩萨降世,来解救大家的。对于你的话,他们可是言听计从的。这也给我们的管理提供了方便。凡是你的命令,他们都无条件执行。当然了,也有个别捣乱分子,被我们抓住后,进行了严惩。”
陈昱笑着说道:“还有这事我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而已。大越方面赈灾不力,原因很多。但是咱们既然有条件解决这个难民问题,那自然就得想尽办法加以解决。”
刘八斤说道:“像侯爷这样心系百姓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如果大明、大越的官员都像侯爷这样,那老百姓可就烧高香了。”
陈昱说道:“人生短短数十载,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否则这辈子岂不是白活了。而作为官员,就应该心系百姓,为民谋福利。职责所在,义不容辞。私心过重,利欲熏心,只能是被绑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所以我们还是要做好事,处处为百姓着想。这样他们就会支持我们。有了他们的支持,我们的很多工作就会很容易开展。”
刘八斤听了陈昱的话,收获颇多,他笑着说道:“侯爷。凡是与你打过交道的人,都说你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无论是自身的想法,还是处理事情的方法,都是与众不同,令我们十分佩服。和你待得时间长了,自然也就学到了很多东西。没事还得多与你交流呀。”
陈昱回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咱们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多学别人的长处,改掉自己的短处,这样才能进步。咱们之间还是属于互相学习。你的身上就有我要学习的地方。所以沟通、交流十分关键。”
刘八斤点头称是。
二人又聊了一会儿,刘八斤就告辞了。
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越的表扬
随着六万多难民被陈昱这方妥善处置。
大越方面可是炸了锅了。
鱼竿组织将陈昱这面安置难民的各项措施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总结。
黎银将这些消息上报大越皇帝黎元龙。
黎元龙听了,当即就拍了桌子。喝道:“大越要是有一个陈昱这样的人,咱们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可惜这样的人才,不能为我所用。”
nn扞说道:“皇上息怒。这个陈昱不仅能力强,而且宅心仁厚,只要我们安抚住他,他还是会为我们所用的。”
黎元龙没好气地问道:“如何安抚现在咱们已经封他为谅山侯了。难道还要封他为国公吗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他为咱们大越所做的贡献是有的。但是封为侯爵,已经是非常勉强了。就这个侯爵,有些人还是颇有微词的。”
nn扞继续说道:“大郡主也到了婚嫁的年龄,而且这个陈昱还救过大郡主。我觉得可以撮合大郡主与陈昱的婚事。到那时,他就是大越的驸马爷了。有大郡主在身旁帮衬着,那陈昱还能与咱们作对吗”
李篆、丁礼、阮炽等人听了,也都纷纷附和,认为这么做,非常好。对大越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黎元龙听了,也觉得有几分道理,但是他突然想起了三国时孙权将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就说道:“这个办法好是好,但是孙权嫁妹你们都听说过吧。到时候,真要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咱们大越就会成为笑话了。这事我再考虑考虑。”
黎银请示道:“皇上。这个陈昱实在是太厉害了。六万多难民,原以为能够将三府一县弄得鸡飞狗跳,瘟疫肆虐。没想到他还真有办法,将这六万难民分别安置到谅山府、新安府和陆那县。这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黎元龙问道:“还有多少难民北上”
黎银回道:“不到两万人。虽然陆那县、谅山府、新安府接收趋于饱和。但是,思明府那边还有接收能力。所以,我断定,陈昱定然能够将难民安置好。”
黎元龙也没有生气,说道:“这样也好。这些难民咱们根本解决不了。陈昱本事大,把难民问题解决了。咱们也少了不少麻烦。如果这么多人在咱们这里继续受罪,缺衣少食,饿死,或者得瘟疫而死,那我们的罪过就大了。”
李篆说道:“皇上。陈昱解决了难民这个难题,咱们是不是得下旨表扬一下呀。毕竟他是咱们大越册封的思明侯呀。”
黎银听了,表示反对,他说道:“皇上。如果咱们下了圣旨,这个陈昱岂不是得辫子翘起来了。我觉得咱们还是不要下旨了。”
nn扞说道:“黎大人。陈昱的秉性你我都心知肚明。虽然咱们事先是想利用难民给他制造麻烦。可是他却十分轻松地就解决了此事。对于咱们大越,那是好事。如果这六万多人留在大越。黎大人,你觉得能活下来多少。佛家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个陈昱救了这么多人,那可是功德无量呀。”
黎元龙听了,说道:“那就拟旨,表扬一下陈昱解决难民立下的功劳。”
事情商议完了,nn扞、黎银等人就告退了。
陈昱接到圣旨的时候,正在赶往谅山城的途中。
由于陆那县这边,难民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虽然还有一万多难民在路上,但是陈昱这边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接纳六万多难民,让府县、卫所、暗卫各级人员对此项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并且工作做得越来越熟练。
因此,路上这一万多难民,陈昱无需操心,霍仁刚、班泰、陈虎等人就能妥善处置。
于是陈昱就随着一支难民队伍赶奔谅山城。
在路上,大越传旨太监不是别人,而是陈昱认识的王成祥。
当年陈昱荣升谅山府知府的圣旨,就是王成祥传的圣旨。
王成祥宣读完圣旨,陈昱谢主隆恩后,就命凌云给王成祥赏银。
王成祥笑着说道:“多谢谅山侯。咱家先恭喜侯爷,做了这么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清化城都传开了,说侯爷安置这么多的难民,延年益寿是没有问题的。”
陈昱则谦虚地说道:“公公。大家怎么说,就怎么说吧。我只是觉得,咱们遇到这么多的难民,总不能见死不救吧。所以我就安排下边的人,认真做好难民的安置工作。尽最大的努力安置这些难民。最后安置这么多的难民,我都没有想到。”
王成祥说道:“侯爷真是太谦虚了,回去我一定如实向皇上禀报。”
陈昱与王成祥又闲聊了几句,与王成祥一行吃了个便饭,就送王成祥一行返回清化城。
而陈昱等人则继续赶路。
与陈昱等人通行的,除了难民,还有来自思明府的马队。说来也巧,这支马队的首领,名叫黄庆。据说他还是原来思明府黄家土司的亲戚。
这个黄庆曾经帮着黄家土司对付陈昱。一次是同意黄家土司安插人员,企图将陈昱与黄家土司交割凭祥州和上石西州的文书送至大越清化城。还有一次,就是受黄天渠所托,传播童谣。
这两件事对陈昱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所幸最后都化险为夷,得到了解决。
陈昱对于这种助纣为虐的商人,并没有对其进行严惩。仅是派人警告了黄庆。如若再犯,新账旧账一起算。
黄庆虽然是黄天渠的亲戚,但是双方仅仅是一个老祖宗而已。平时没有往来,更谈不上感情深了。黄庆两次帮忙,也是没有办法。
对于陈昱的警告,他自然是非常重视,信誓旦旦地表示,以后绝不与黄家来往,更不会做出对思明侯不利的事情。
对于黄庆的誓言,陈昱只能是听其言,观其行。
在陈昱看来,一个人说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实际做了什么。很多人都是说一套,做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而陈昱则不看你说了什么。主要看你落到行动上,究竟是怎么做的。
道理很简单,说和做是两码事。有些人就是栽在了别人天花乱坠的“说”字上面。21
第三百八十三章 骗术的本质
黄庆自从童谣事件后,还算老实。来往于思明府与陆那县之间,老老实实做生意,也没有在出什么幺蛾子。
暗卫专门派人盯着黄庆,只要他有什么企图,立马予以抓捕。
负责思明府暗卫工作的千户贾谦,曾经向陈昱建议,直接将黄庆拿下就是了。就凭他屡次帮助黄渠哥俩与己方作对,完全可以将他关入大牢之郑
陈昱听了之后,特意向贾谦做了一番解释。黄庆虽做了对己方不利的士气,充其量属于助纣为虐。他不是主动去做的,都是迫于黄渠哥俩的压力。
要知道黄家统治思明府那么多年,对于他们的统治力,已经完全印在了包括黄庆在内的广大思明府百姓的心里。
另外,黄庆在做南北贸易时,除了自己赚取了大量的金钱,也为两地的经贸交流做了巨大的贡献。如果将他关押起来,短时间内无法找到替代他的人,就会影响到南北贸易。
在陈昱看来,南北贸易要比黄庆重要很多。
黄庆也没有让陈昱失望,安心做起了贸易,没有再参与黄渠哥俩的破坏计划。
陈昱骑着马在平坦的道路上行进着,身后是凌云、诚阳子等人,旁边则是黄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