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猛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如烟
黄士龙摇了摇头,说道“张大人太谦虚了。就凭你今日在城中施舍乞丐,就能看出,你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呀。”
张义则说道“黄大人。那如果是收买人心呢”
黄士龙听了,哈哈大笑,笑完之后说道“张大人,玩笑了。施舍乞丐,怎能收买人心。你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直施舍下去。到第六天突然不施舍了,乞丐就会记恨你。为什么不给钱了。这么做只能是适得其反。
你这么做,无非是发至肺腑的善意之举。但是这么做,治标不治本呀。”
张义岂能不知道这个道理,他只是微微一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水,赞叹道“真是好茶呀。”
黄士龙回道“张大人有所不知。此茶是咱们凭祥州当地的特产。我刚到凭祥州之后,第一次喝此茶,就感觉此茶非常清醇,味道清新宜人。喝上一杯茶水,让人感到非常舒服。一直喝到现在呀。”
张义问道“黄大人在凭祥州干了这么多年,对这里一定是非常有感情的。此次离开,定然是有些悲伤吧。”
黄士龙摇了摇头,说道“悲伤谈不上。起初,我刚上任时,确实想好好干一番事业。每日勤于政事,积极处理各种事情,想把凭祥州治理好。可是,这里的情况非常复杂。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渐渐地我就有些力不从心,心态就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临到年老致仕的年龄,我就向上告老还乡。哪知道,没有人愿意来这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黄天渠忽悠我再坚持个三四年,一直忽悠到现在。再加上我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就更没有精力治理这个州了。
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我这个知州都这个态度,下边的人自然也都是人浮于事。这就像传染病一样,一传十,十传百,最终上下都这个样子。
别看张义年纪轻轻,但是非常理解黄士龙,他说道“黄大人这么些年,在这里遭了很多罪。归根结底,还是黄天渠的问题。你既然在这里辛辛苦苦干了这么多年,就应该让你告老还乡。年老多病,自然就没有精力管理凭祥州。”
黄士龙说道“黄家土司传承了这么些年。这些新任土司,没有经历过创业的艰辛,生下来就是万众瞩目,身旁的人都围着他转。正所谓溺子如杀子。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土司,就会非常飞横跋扈,目中无人。历朝历代也是如此。
所幸思明府这么些年在黄家的统治之下,大家骨子里都有一种理所当然,非常自然的感觉。才没有出现严重的叛乱。黄天渠和黄天道两兄弟只知道为非作歹,吃喝玩乐,哪还有心思关心凭祥州。
我现在算是看明白了。他们把我当做一只看门狗,帮助他们看好凭祥州即可。
至于凭祥州有没有发展,老百姓过得好不好,这些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张义听了,颇有同感,他说道“黄大人说得都是事情。现在我接任后,您觉得应该先解决什么事情”
黄士龙想了想,说道“应该是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张大人想必也看到了,城内不仅乞丐众多,就是普通百姓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城外的村民就更加贫困了。一天能吃上一顿饭,就算是不错的了。”
张义有些不解,问道“既然知道粮食不够吃,为什么不多种粮食呢”
黄士龙解释道“张大人。咱们凭祥州的土地,都是非常贫瘠的土地,与大明江南等地的良田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再加上土地少,产量低,天灾等原因,每年的粮食产量可想而知。根本是不够吃呀。”
“那你没有上报思明府吗”
黄士龙苦笑道“我几乎是每年都向府衙上报,可是黄天渠的答复就是,作为一州的父母官,本州的问题,自己解决。府衙自身难保,无能为力呀。”
张义冷笑道“他到推得干净。这可是他治下的百姓呀。”
黄士龙感叹道“在他们眼中,百姓就如同蚂蚁一般。黄天渠、黄天道哥俩挥金如土。哪怕是节省一点点,拨给凭祥州,也能救助很多百姓。可是他们宁可自己挥霍,也不管百姓死活。张大人。你当上知州之后,可不要重蹈覆辙呀。”
张义自然是表示,一定竭尽所能,为百姓谋福利。
黄士龙听了,会心地一笑。他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
第一百三十二章 能者就上
张义又讨教了一些凭祥州的情况。黄士龙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看着有些疲惫的黄士龙,张义起身准备告辞。
黄士龙最后说道“张大人。凭祥州州衙留下的这十几个人。我认为,谭有邦和历翰宏都是能吏,可以帮你掌控局面。至于其他那些人,他们留下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是开除,还是留下。你就看着整吧。”
张义笑着说道“谢谢黄大人。”
说完,张义就向黄士龙告退。
屋内只剩下黄士龙和那名老仆人。
老仆人扶着黄士龙,到床上躺下。
黄士龙疲惫地说道“茂林。你说我这么做,是对是错呀。”
这位名叫黄茂林的仆人,回道“从凭祥州的角度,那是对的。如果从黄家的角度,就有些不对了。”
黄士龙听了,笑着说“没错。但是我觉得,这些年有些对不起凭祥州的百姓。这个叫张义的年轻人是谅山府知府陈昱的卫队队长。陈昱就颇为不凡,他的手下也是能人一个。如果我的这番话,对张义有帮助,那就是还凭祥州百姓一个歉意了。”
黄茂林说道“大人。你已经尽力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谁愿意来。”
“话虽如此。但是作为长官,没有为百姓做好事情,那就不对了。有句话说得好呀。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黄茂林则说道“大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问心无愧呀。”
黄士龙摇了摇头,说道“此言差矣。不贪不腐,确实很好。但是,在其位,谋其政,平庸也是一种罪呀。”
黄茂林反驳道“古往今来,不贪,不占,政绩斐然的官员,能有几个”
黄士龙听了,说道“你说得很对。人都是有私心的。再加上各种关系,各种人情,组成而来一个千丝万缕的关系网。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呀。”
黄茂林没有说话,而是默默地来到桌前,端着茶壶茶杯出去了。
黄士龙则两眼发直,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第二日,黄士龙在黄茂林的搀扶下,来到前面的州衙,与张义交接。
所谓的交接,原本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在凭祥州来说,就非常简单了。
因为凭祥州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了。
张义象征性地翻看了几页账目,夸耀道“素闻黄大人为官清廉。在下十分钦佩。账目没问题,我信得过黄大人。”
黄士龙咳嗽了几声之后,说道“清廉值几个钱。又不能为百姓填饱肚子。”
张义回道“自古能人很多。不谈不腐,却是难能可贵了。古今有几人能够做到”
黄士龙笑而不语。
张义的几名手下正在将移交过来的账簿、资料进行审核。
张义命令道“你们看一下大概即可。不用仔细翻看。”
几个人明显加快了速度。很快就审核完毕。结果是没问题。
甄盛急着回去,就说道“张大人,既然已经交接完毕。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走了。”
张义则笑着说道“中午吃完饭,再走也不迟。”
“不了。不了。凭祥州衙门一分钱都没有了。我们就不让张大人破费了。是不是,老黄。”
黄士龙也笑着说道“是呀。张大人就不要客气了。我们走了。”
张义见二人这么说了,也没有再坚持。将二人送出了州衙。
由于黄士龙身子太弱,为其准备了一辆马车,黄茂林与其共乘一车。而甄盛则是与其他人员骑马。一行人按照计划出城后,返回思明府。
回到州衙。张义命人将凭祥州留下来的这十几个人召集到一起。
他问道“谭有邦和历翰宏是哪两位”
这时从众人之中,先后走出来两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分别自报了名字。
谭有邦,国字脸,胡须浓密,身高马大,一看就是个练家子。
而历翰宏则是一身青衣,典型的儒生形象,身材修长,面容白皙。
张义笑着问道“很多人都走了。二位为什么留下来可否介绍一二。”
谭有邦大咧咧地说道“家有老母,经不起长途颠簸,所以我就留下来。”
而历翰宏则说道“听闻张大人原来是谅山府知府陈大人的卫队长。陈大人在交趾做得那些大事,令我十分钦佩。我想,他的手下应该不差。所以作为本地人,我就选择了留下来。”
张义听了,哈哈大笑,说道“谬赞了。其他各位,我就不一一问了。你们既然选择留下来,我表示欢迎。希望你们能够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在我这里,混日子,绝对不行,趁早滚蛋。”
说完这番话后,张义就进行了任命。
按照陈昱的安排,将凭祥州改为凭祥县。
历翰宏担任县丞。谭有邦担任主簿。而刘八斤担任典史。
剩余人员基本上在原有部门工作。司吏有空缺的,直接升任司吏,典吏有空缺的,直接升任典吏。
张义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先把州衙的架子搭起来,保持州衙的正常运转。
历翰宏和谭有邦听了任命,都震惊不已。二人进入州衙之后,只是小吏而已。勤勤恳恳干了这几年,根本是毫无升迁。
二人颇有一番报国无门的感慨。
此时陡然被任命为带官阶的官员。大大出乎意料之外。
要知道,县衙的县丞、主簿。那可是正儿八经的官员。是由朝廷任命的。除非考取功名,由小吏根本升不到官员。官和吏,那是两条道,互不交叉。
历翰宏和谭有邦十分恭敬地跪地,感谢。其他人员也都有所升迁,自然也一同跪地谢恩。
张义看着大家,心里非常高兴。当官的感觉真好的。
但是,与此同时,他也感到了自己责任重大。
陈昱临走前,向其面授经验。第一点也说得是吃饭问题。最起码你得让县衙的官吏,还有全县的百姓吃上饭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人能活着的最基本条件,不就是吃饭嘛。这太简单不过了。
至于刘八斤的任命,那也是陈昱的意思。牢牢掌握住军权,比什么都重要。
而张义自己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就是要解决凭祥县上下的吃饭问题了。任务艰巨,但是功劳甚大,还能帮助自己收买人心,何乐而不为呢
第一百三十三章 平沟村
任命完毕,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局面。
张义命人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大家喝得十分尽兴。一直喝到黄昏。
虽然陈昱给了五十两黄金,可是凭祥县地处偏僻,张义在谅山府时,就把这五十两黄金换成了白银。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第二日,张义就命历翰宏在县衙坐镇。谭有邦向各村下发通告文书,说明凭祥县改名,以及官吏任命的情况,最后免不了要有一番慷慨激昂的表态。
而刘八斤则开始整顿现有兵力,并且招募新兵。
张义自己则亲率卫队到县城周边的村庄组织粮食生产。在他看来,时不我待呀。早一天种上新粮,老百姓就能早一日吃饱饭。
陈昱的杂交水稻试验一直在进行着。产量记录也在不断地刷新当中。
此次张义带来的,是陈昱研制的最新杂交水稻成果。
凭祥县每年的水稻也是一年两熟。由于都是山区的贫瘠土地,再加上其他因素,产量自然是少之又少。
张义去的第一个村子,还是历翰宏推荐的。
此村名叫平沟村,位于城西十五里。全村大约有二百多户,规模来看,在全县仅次于凭祥县与上石西州交接地带的黄家村。
张义明白为什么历翰宏要推荐此村。一来此村与县城相近。便于向县城供应粮食。二来此村人口多,土地多,种植杂交水稻,效果会非常明显。
陪同张义等人来到平沟村的,是县衙户房的司吏张平。此人一直是户房的典吏。此番割让凭祥县,户房的司吏选择了迁移思明府,昨日的任命,自然是将留下的张平升为司吏。张平自然是非常高兴的。
走在赶往平沟村的路上。张平就将平沟村的情况,向张义做了简单地介绍。
平沟村的村长是村里最大的地主,黄安岩。据说此人往上追溯,还是与黄家土司同一个祖宗。
但是,无凭无据。也没有人计较此事。
村中有大约一半的村民是租种黄安岩家的土地。剩余人员都有自己的土地,只是产量的原因,人口少的家庭勉强能够过活。而人口太多的家庭,就有些不够了。至于那些佃户,更加艰苦。
张义问道“这个黄安岩为人怎么样是慈眉善目的大善人,还是横行村里的土皇帝呀。”
张平笑着说道“黄安岩还算中规中矩。既不属于大善人,也不是土皇帝。好坏都有。倒是他的儿子黄飞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好人,大孝子。名声非常好。”
张义听了,笑着说道“有这么个好儿子,那可是修来的福气呀。张平。你觉得此次咱们前去推广杂交水稻,能否顺利”
张平如实回道“如果真如大人所说。我觉得问题不大。就怕黄安岩认为咱们是在忽悠他,或者另有所图。此人谨小慎微,生性多疑。卑职实在是猜不透呀。”
张义则继续说道“咱们这是做一件对全县上下都非常好的事情,黄安岩如果明事理,还好。如果敢鸡蛋里挑骨头,百般阻挠,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张平听了,没有说什么。因为他隐隐感觉到,这位县太爷,绝不是那种软弱之人。希望黄安岩能够识时务,别往南墙上撞。
张平来过平沟村,引领着张义等人,轻车熟路来到黄安岩家。
黄安岩听说是新任县太爷来了,急忙出府迎接。他十分激动地说道“大人要来,提前说一声,我好出村相迎,失礼失礼。快快请进。”
说完,就引领着张义等人进了府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