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猛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如烟
于是,大家将大明受伤的士兵,进行了伤势处理。经过统计,伤员共有二百一十六人。
陈昱特命人将这帮人送回西平州养伤,同时,写了一封亲笔信,说明情况,待伤好后,送回南宁府。派人交给单烨华。
清理完毕战场,陈昱等人继续进军思明城。
这场战斗在陈昱看来,只是双方表明立场而已,是一种试探。
但是消息传到思明城,却引起了轩然大波。黄天渠急忙将黄天渠、王铜山等人召集起来,就连病情稍缓的赵世龙,也被叫去了。足见事态的严重性。
黄天渠看了看众人,说道:“前方最新消息。广西派来的南宁卫和驯象卫赶赴思明府阻击陈昱的军队,被对方打败了。南宁卫指挥使单烨华已经率领军队向北撤退,估计是要回去复命了。上面是指不上了,接下来思明城何去何从,就得靠我们自己了。大家说说吧。”
黄天道自然是第一个发言,他说道:“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对咱们十分不利。无论是从战斗力,还是士气,咱们都不占优势。咱们仅仅占据地利的优势而已。但是对方有投石车,攻城效果非常好,对我们非常不利。所以,我认为还得向广西方面求援,别无他法。”
王铜山接着说道:“我同陈昱的军队打过仗,对方不仅战斗力强,而且非常狡猾,你根本不知道他接下来会怎么做。就说陈昱吧。他在占领下石西州后,竟然敢亲自带队假扮黄福的属下,将我部诱骗进城。多亏寇准安排的人上街示警。否则,关上城门,全都得被包了饺子。在场的诸位,谁敢这么干所以我建议还是撤吧。撤到太平府,等候朝廷的救援。”
黄天渠听了二人的话后,没有表态,而是看向了赵世龙。
赵世龙咳嗽了几声,清了清嗓子,说道:“大人。思明府是黄家几百年的基业。我们离开思明府,撤到太平府,或者南宁府,都能做到。但是这意味着黄家的基业没了。”
王铜山听了,说道:“这只是暂时的撤退。待朝廷的大军前来平叛,消灭陈昱部,咱们不是还能回来嘛。撤退只是暂时的。到安全地区等候朝廷的援军而已。”
赵世龙冷笑道:“咱们就别做白日梦了。朝廷如果想镇压陈昱方面,从他攻打下石西州开始,就会调兵遣将,前来平叛了。据我判断,朝廷这是要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派了两个卫所,无非是探探陈昱的态度而已。”
黄天道显然不同意赵世龙的看法,他反驳道:“咱们相对于陈昱,还是根正苗红的思明府实际统治者,是朝廷认可的。陈昱对咱们进攻,那就是对大明的挑衅。朝廷怎么会袖手旁观呢之所以派遣两个卫所,只是广西方面有些轻敌了。失败了也是好事,让他们引起足够的重视。”
赵世龙继续说道:“大明一直想改土归流。只是下面阻力太大,进展十分缓慢,几乎是停滞不前。就说咱们思明府吧。如果是陈昱最后占据了,朝廷可以趁机施压,派遣流官前来上任,完成改土归流。如果是咱们获胜了,朝廷同样也可以派遣流官前来上任。所以,谁胜谁负,对于大明朝廷都是一样的。”
这番话,说得非常透,无论是黄天道,还是王铜山都无法进行反驳。
黄天渠忙问道:“那依赵将军的意思,咱们应该如何是好呀”
赵世龙说道:“大人。事已至此,无非是两条路。要么坚守,要么撤退。但是我作为世代辅佐黄家的人,还是坚持坚守的。”
黄天渠此时也是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黄天道见大哥有些为难,就说道:“大哥。要不这样吧。你率领官吏和百姓,先撤走,等候朝廷的增援。我率领军队镇守思明城。”
关键时候,黄天道挺身而出,令黄天渠非常激动。关键时候还得是亲兄弟呀。
赵世龙回道:“还是我留下吧。你们都先撤离此地。我坚守一段时间,争取能够等到朝廷的援军。”
王铜山之所以坚持撤退,那是被陈昱部打怕了。他见黄天道和赵世龙争着要留下来,缩了缩脖子,做起了缩头乌龟。
这令黄天渠非常失望。思明府四大名将,黄福被俘叛变,刘春霖自杀成仁,赵世龙准备捍卫黄家的声誉,而王铜山却做起了缩头乌龟。
黄天渠说道:“赵将军。你的这份心意,我非常理解。既然你能主动提出,我非常高兴。患难见真情。那思明城的防御就全权交给你了。所有兵马,所有人员都归你调配。尽量坚持坚守,等候朝廷的援军。如果实在是守不住了,你可以出城,撤到太平府或者南宁府。我不会怪你的,还会给你赏赐的。”
赵世龙回道:“请土司大人放心。世龙家世世代代辅佐黄家。我爹曾经经常教育我,赵家能有今天,都是历代黄家土司大人给的。做人就要讲究知恩图报。我想,现在就是我报答土司大人的时候了。您放心。只要有我在,思明城就在。”
眼下之意,就是他会与思明城共存亡。
第二百一十二章 思明城守卫战
思明府这边研究的最终结果就是,赵世龙全权负责思明城守卫战。黄天渠等人撤离思明城,奔赴南宁府。
随后,陈昱部来到了思明城下。思明城保卫战即将开始。
思明城作为黄家的中枢神经,经过几百年的扩建、整修,俨然成为西南地区数一数二的城池。从西平州、禄州逃走的残兵,也都进入了思明城。再加上思明城原有兵力,整体兵力近三万人。
城外的护城沟,又深又宽,而且从城外的山上引入了水流,俨然是名副其实的护城河。
城楼上的守城工具一应俱全。为了鼓舞士气,黄天道临走前给每位官兵发了半年的俸禄,并承诺守住思明城,除论功行赏外,每人还可得半年的俸禄。战死者,翻倍。
黄天道临走前,还将寇准交给了赵世龙。换句话说,寇准被黄天道关入大牢,以备赵世龙不时之需。
黄天渠知道,寇准作为铁衣社的叛徒。陈昱是一定会将其抓住,按帮规处理的。对于他而言,寇准可以成为一个筹码,一个可以与陈昱交换的筹码。
赵世龙自然也知道这层关系。他欣然接受。
而寇准被莫名其妙关入大牢后,也知道这是黄天渠在压榨自己的最后一点利用价值。坐在大牢里的寇准有些后悔了。后悔自己心生怨气,没能挺住,投靠了黄府,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可以说,思明城上下做好了万全准备,静候陈昱的大军。
陈昱率领着近两万兵力,来到了思明城下。据探子来报,思明城现在是赵世龙负责防守。黄天渠等人早已撤离了思明城。
以目前的兵力,如果思明城方面死战的话,兵力远远不够。而且广西方面下一步的行动,毫不知情。陈昱出于谨慎,开始从凭祥县、上石西县、下石西州、西平州、禄州等地调兵。并将张义、詹宁等人调到此地。
黄福得知消息后,主动请缨,要求参战。但是却被陈昱拒绝了。
黄福的家属顺利到达下石西州后,黄福信守诺言,按照之前与陈昱的约定,选择投靠陈昱。
陈昱忙于与黄家军作战,暂时并没有给黄福安排差事。作为一名长期在军队摸爬滚打的将军,冷不丁闲了下来,难免有些烦躁。
陈昱虽然拒绝了黄福,但是表示,待评定思明城后,定然会给黄福一个合适的位置。让其稍安勿躁。
之所以不让黄福参与思明城的战斗,是为了不让黄福伤心,更怕黄福反叛。
因为铁衣社对思明府上下都有过调查。黄福与赵世龙两家是世交。黄福与赵世龙两个人关系也特别好。两家差点就成为儿女亲家。从小定得娃娃亲,由于赵世龙的大女儿早夭,导致这门娃娃亲没有成。否则两家关系会更加紧密。
如果黄福选择加入陈昱麾下,对陈昱绝对忠诚的话。让其率兵与赵世龙作战。有些过于残忍了。昔日的好友,战场上兵戎相见,换做是谁,都得有一番感伤。
如果黄福动摇了,选择了反叛。即使镇压下来,也会对己方的士气造成打击,势必会对整个战局产生深远影响。
所以,无论是那种情况,让黄福参战都不是明智之举。
从各地抽调的兵马,陆陆续续赶到了思明城外,张义等人也都随部队赶来了。
眼下,陈昱部有兵力四万与人。主要是苗兵,占了一多半。
陈昱与众人经过反复推演,觉得将南门作为主攻方向。原因很简单。思明城作为土司的地盘,最重要的防守对象是北面的中原朝廷。而且思明城外的地势是北高南低。因此,北城墙建造最为高大,其次是东西两面。
而南城门虽然相对于其他三门,高度较低,但是南城门外却有三道护城河。这也弥补了城门的高度不足的缺点。
而东西两面则是佯攻,北门方面则不与进攻。
张义、陈虎率领两万人负责进攻南城门。禾芈峰率领一万人进攻西城门。而詹宁率领一万人负责东城门。
城外的护城河是首要解决的问题。思明城不同于其他城池。其他城池都是护城沟,直接填满土,就行。或者加上云梯,也可快速通过。
可是思明城外却是护城河。用土填根本填不了,而且南城门的第三道护城河直接在城上弓箭手的射程范围。
陈昱只好命人在护城河上架桥。足足牺牲了二百多人,才将第三道护城河上的桥架设成功。
张义一声令下,攻城战正式打响。投石车率先发动进攻。经过前期战斗的洗礼,投石车的战力得到了提升,士兵们无论是熟练度,还是精准度,都有了很大提高。
一时之间,思明城上承受着城下呼啸而来的石头,铺天盖地的石头。
而攻城部队趁着投石车的火力压制,开始向城上奔去。
攻城部队的分工十分明确,有火枪兵、弓箭手、连发弩手,负责向城上射击,有盾牌手负责作掩护,有攻城人员抬着云梯,架在城墙上,开始攀爬攻城。
由于护城河的缘故,撞击城门的攻城车,无法运至城门前。只能靠攀爬云梯攻城了。
城上的黄家军十分顽强,顶着头顶上的石头,城下的枪林弹雨,抗击着攻城的士兵。
第一天攻城,就损失了三千余人。无功而返。
众人原以为思明府黄家的大势已去。赵世龙镇守思明城,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陈昱之所以留下北城门,就是给赵世龙一个台阶下,象征性地抵抗一段时间后,从北城门撤离思明城。
可是赵世龙防守态度十分坚决,拖着病体,指挥着战斗。
张义等人足足攻击了七日,思明城依旧没有被攻下来。人员损失了一万多人。
守城的黄家军也好不到哪里。除了人员伤亡之外,守城工具也出现了短缺。无论是箭矢、还是滚木礌石,纷纷告急。
连日的超负荷指挥,赵世龙的身体每况愈下,一如不如一日。
第八日上午,攻城战依旧进行着。双方处于胶着状态。
临近中午的时候,思明城的南城门突然挂起了白旗,宣布投降。
张义忙命部队停止攻城。
思明府方面突然选择投降,让陈昱这方有些措手不及。
第二百一十三章 突然投降了
当张义亲自将这个消息通知营帐中的陈昱时,陈昱也是一脸懵逼的样子。
坚守七日的黄家军,为什么突然选择了投降呢
张义分析道:“大人。他们会不会是诈降呀。引诱我们进入思明城,然后对咱们痛下杀手。”
陈昱为人十分谨慎,他回道:“你说得有几分道理。既然他们选择投降,那就让他们出城受降。问明白他们为什么投降”
张义领命而去。陈昱则率领着侍卫直奔南城门。
城上的黄家军接到了张义的命令。过了不久,南城门打开了。
城内的守军列队出城。
张义早已派人妥善处理这帮投降的黄家军。
为首的是赵世龙的副将,名叫赵鹏。
张义自然要将心中的疑问,说出来。
据赵鹏介绍。赵世龙作为本次思明城攻防战的总指挥,这几日吃不好,睡不好。再加上本身就有病,身体越来越不好。人都瘦了几圈了。今日上午,赵世龙正在城内研究战况,由于昨夜一宿没睡,神色疲惫,众人劝他休息一下。可是赵世龙却没有在意,继续与众人研究。
突然,赵世龙手捂着心口,十分痛苦的倒下。多亏身旁人眼疾手快,扶住了他,这才没有倒在地上。
大家急忙叫来了大夫,可惜赵世龙已经救不回来了。
赵世龙作为守城最为坚决的将领。他的死,直接动摇了大家守城的士气。大家一商量,选择投降的人占了大多数,最后决定投降。
当张义将思明城投降的原因告诉陈昱时,陈昱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熬夜害死人呀。
在思明城黄家军的大力支持下,张义等人很快接收了思明城。
陈昱在张义、陈虎、禾芈峰等人的陪同下,进了思明城,直奔黄天渠的土司府。
虽然黄家的土司府没有大明皇宫那么雄伟壮观,但是也非常威严。
门口的一对狮子,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黄府的府门牌匾据说还是某位皇帝亲笔所书。
府内的大多数仆人都随着黄天渠逃走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在府内留守。
陈昱只是在堂内向大家部署了接下来的守城任务。然后就出了土司府,直奔赵世龙的指挥所。
赵世龙的尸体被放在了案子上,上面盖了白布。陈昱掀开白布,看到了一个面色消瘦,颧骨突出的面容。
作为从现代意外穿越过来的人,陈昱知道,赵世龙由于前期的病情,加上这些日子的熬夜,超负荷工作,休息不好,导致心脏出现了问题。
从他临死前,捂着心脏就可以看出,心脏绝对是出了问题。用现代医学角度来判断,赵世龙应该是死于心脏病。
这才有了从张义那里得知思明府投降原因后,陈昱说出的那句话,熬夜害死人呀。
看来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熬夜,不注意休息,都会诱发心脏病。
虽然在战场上是敌手,但是大家只是各为其主而已。陈昱对赵世龙依旧是敬佩。拖着生病的身体,主动请缨,坚守思明城。他做到了。
厚葬赵世龙,那是应该做的。陈昱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敬意。
拿下思明城。整个思明府,除了南面的思明州,已全部收入囊中。
陈昱特意将甄盛叫到面前,请教道:“甄先生。现在就剩思明州了。对于思明府,你比我清楚。接下来应该如何管理。新攻下的这几个州,那些人可以继续使用,那些人需要换掉。还望甄先生能够捋顺捋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