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趾猛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似水如烟
欧阳远说道:“那我就抓紧准备。只是从我得到的反馈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呀”
陈昱问道:“莫非反对的人多一些”
欧阳远说道:“明确表示赞同将功赎罪的,与明确表示反对的,现在基本是旗鼓相当。可是,仍然有几位舵主还没有明确表示,态度暧昧。不好判断呀。如果他们最终表示赞同,还可以。如果选择反对,那就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了。”
陈昱原来以为,将大家召集起来,让欧阳远事先将自己的想法透漏给大家。大家自然是支持自己的,那么留下寇准一条命,让其将功赎罪,也就水到渠成了。
可是现在临近开会,仍然有人态度暧昧,这可不是个好现象。说明自己这个魁首,作为名义上的铁衣社一把手,尚未树立绝对权威。
寇准是生是死,陈昱可以不管。但是铁衣社不能牢牢掌握在手中,才是大忌。
陈昱也有了趁着这次机会,整顿铁衣社的想法。只是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一步,慢慢来,防止再次出现寇准这种叛逃时间的发生。因为这种事件对铁衣社的打击太大了。
于是,陈昱说道:“明日是什么结果,就按结果来处理寇准。所以这就要看他的造化了。老天爷如果让他活下来,那么我的想法就能通过。老天爷如果让他死,那咱们也拦不住。看结果吧。”
欧阳远有些不死心,他说道:“魁首。要不今天晚上,我在找这几个态度暧昧的舵主谈谈。争取让他们明确支持您。”
陈昱摇了摇头,说道:“不必了。我虽然作为魁首,铁衣社的一把手。但是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即使这次你规劝大家,同意我的想法,在大家的心里难免会有不服气的想法。这对咱们铁衣社的发展非常不利。”
欧阳远见陈昱这么说,也不好再劝了,就下去筹备去了。
陈昱又将裴春光与詹宁、禾芈峰的两次战斗又重新捋顺了一遍。
打败詹宁,是因为事先派遣斥候,了解了火枪兵阻击位置,然后对症下药,事先派遣了两支小队左右迂回,穿过树林,埋伏在火枪兵阵列左右。待靖安卫正面冲锋的骑兵部队与火枪兵卫所战事焦灼的时候,突然杀入火枪兵阵列,就会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近战可是火枪兵的软肋呀。
至于禾芈峰的夜袭失败。也仅仅是裴春光小心谨慎,事先做了安排而已。裴春光又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他怎么能事先知道,禾芈峰要夜袭营寨呢。
只是禾芈峰的想法,与裴春光的担心,恰恰撞在了一起,产生了共鸣。
火枪兵指挥同知印思林,虽然成熟稳重,擅长稳扎稳打的对敌,但是狡猾的裴春光,定然会有妙招,予以应对。
之所以没有立即赶往第二个阻击点,绝不是因为要研究寇准一事。这只是一个托词而已。战后再研究也不迟。
陈昱没有和任何人提起,包括足智多谋的甄盛。因为他担心自己尚未赶到第二个阻击点,裴春光的大军已经成功通过了。
之所以有如此判断,是因为在谅山府时,裴春光不仅虚心向陈昱请教了许多军事上的问题,包括陈昱指挥的几次战斗。而且他还对陈昱指挥的战斗做了点评和建议。
有些建议,让陈昱茅塞顿开。如果按照裴春光的建议办的话,效果更加明显,伤亡更少。
陈昱当时也只是认为这个毫无战争经验的卫队队长是个马后客而已。
可是现在想一想,这绝不是事后才想到的,而是裴春光与生俱来的能力。这就是一种天赋,一种常人学一辈子,练一辈子,也学不来的。
陈昱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如果能够将裴春光收为己用,那该有多好呀。
人才,从古自今都是大家想得到的。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片哗然
第二日,铁衣社魁首、四大领主、十二分舵舵主以及执掌刑法的堂主卫元胜齐聚一堂,研究对于寇准的处置问题。
陈昱环视了一周,有些十分熟悉,有些则仅仅见过一面。所幸铁衣社的档案中,对于每名分舵的舵主都有详细的资料,其中就有其体貌特征。陈昱通过资料的描述,结合现场,基本上就能认出大家。
大领主欧阳远说道:“今日咱们这个会,主要是议一下叛徒寇准的处置问题。前期我按照魁首的意思,也与各位私下里进行了沟通,将目前的情况向大家做了阐述。所以今天的主要内容就是,最终决定如何处置寇准。现在看来,无非是两种观点,一种是留下活口。让寇准戴罪立功,将功赎罪。还有一种则是处死寇准。在场的人按职位高低依次都发表一下意见。赞同哪种观点的多,就按哪种观点来。大家有没有异议。”
欧阳远说完,大家都没有说什么。他刚要宣布开始的时候,卫元胜说道:“魁首。大领主。按照咱们铁衣社的社规,寇准是必死无疑。魁首的意思是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南方的大越已经攻占思明州,并且正在向咱们思明城进军。二北方的大明也是虎视眈眈,在思明府周围调兵遣将。因此想要让寇准戴罪立功。特殊时期特殊处理,这是可以的。但是如果魁首第一个发言,势必会影响后面各位的想法,所以我认为,魁首作为提出此观点的当事人,不应参与此事。”
卫元胜这番话犹如炸雷一般,令大家惊诧不已。大家都面面相觑,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欧阳远对卫元胜的这番话十分不满。这是典型的与魁首唱反调呀。于是欧阳远就想训斥卫元胜几句。
可是,陈昱却向欧阳远摆了摆手,制止了他。陈昱说道:“卫堂主说得对。那我就做个旁听者,不发表意见。从大领主开始,卫堂主结束。按照顺序大家表态吧。”
既然魁首都这么说了,那就按这个思路来吧。
欧阳远第一个表态,自然是支持第一种观点,让寇准戴罪立功。二领主查雄则认为社规必须严格执行,即使是特殊时期,也不能改变。他赞同第二种观点,处死寇准。三领主郁德胜赞同第一种观点,而四领主连宏观点不变,依旧是赞同处死寇准。
四大领主表完态,形成了二比二的局面。
接下来,各位舵主一一表态,思明府分舵舵主谭松、谅江府分舵舵主樊亮、谅山府分舵舵主熊伯达等人表示支持让寇准戴罪立功。而云南府分舵舵主百新武、贵阳府分舵舵主米承乐等人则支持处死寇准。
两种观点的支持率一直处于胶着状态。此起彼伏。一会儿赞同让寇准戴罪立功的人占优,一会儿赞同处死寇准的后来居上。
等到第十二个分舵舵主表态完毕后,竟然是八比八的结果。支持两种观点的人,各占一半。
由于陈昱不参与,只剩下卫元胜尚未表态。换句话说,卫元胜的表态至关重要。他选择哪个观点,最终就是哪个结果。
卫元胜成为全场的焦点。就连陈昱也是看向卫元胜,不知道卫元胜究竟持哪种观点。
查雄、连宏等人则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卫元胜人称“卫阎王”,执法严格,刚直不阿。也正因这个原因,才被前任魁首任命为执掌刑法的堂主。
自他担任堂主以来,秉公执法,就连被处罚之人都是心服口服。
因此,场上的众人都认为卫元胜会支持严惩寇准,将其绳之以法,维护社规的尊严。
卫元胜原以为四大领主和十二个分舵的舵主表完态后,结果立马就出来了。自己遵照执行就是了。
没想到,竟然是这种结果。不仅他没有想到,陈昱、欧阳远的等人也都没有想到。
看着默不作声的卫元胜,陈昱没有说什么,倒是欧阳远笑着说道:“元胜。该你表态了。你是怎么想的,跟大家说说。”
查雄也说道:“是呀。元胜。作为铁衣社执掌刑法的堂主,你是最有发言权的。你的话最有权威。我们都是门外汉,仅凭个人想法表态,没有你专业。现在看来,还得你这个大堂主作抉择呀。”
其他人到没有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卫元胜。场面一度静悄悄的。
卫元胜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国有国法,帮有帮规。承蒙大家抬爱,前任魁首信任,让我担任咱们铁衣社执掌刑法的堂主。我一直以来严格执行社规,不敢有丝毫懈怠。寇准叛变一事,性质十分恶劣,给咱们铁衣社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堂堂分舵舵主,竟然能够叛变铁衣社,传到江湖中去,定然会让大家笑掉大牙的。按照社规,应该是处死,最严厉的就是凌迟之刑了。”
支持处死寇准的查雄、连宏等人得意地点了点头。这卫阎王果真是名不虚传呀。魁首的意见,他都不予考虑。真是一名合格的好堂主呀。
陈昱听了,也是有些无奈,这个卫元胜真是太正直了。竟然不给自己一点面子。这样的人,用好了能够助你成事,但是有些情况下,也是会坏事的。
欧阳远的脸色最难看,这个卫元胜真是油盐不进,和他说得多么明白,非常时期,用人之际。可是就是不听呀。
每个人心里的想法都不相同,各有各的考量。但是有一点在座的都是认可的,那就是卫元胜秉公执法,毫无私心的这份态度。
卫元胜看了看在场的大家,继续说道:“魁首找过我,大领主、二领主等人也都找过我。说句心里话,这几日,我的压力非常大。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昨日听说今日开会,每个人都要表态,不瞒大家,我一宿没睡,就在思考这个问题。有个人说得一句话,我认为非常有道理,那就是发不外乎人情,既要保证执法的原则性,也要适当地体现灵活性。咱们铁衣社作为一个江湖帮派,虽然有十二个分舵,横跨大明和大越两个国家。但是,只是一个帮派而已,还得看官府的脸色行事。现在就不同了。咱们魁首打下了这么大一片地盘。咱们铁衣社也有了真真正正属于自己的地盘了。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起码我们努力了。现在大越军队正在赶往这里,正如魁首所说,我们正是用人之际。但从能力方面来说,寇准的确是个人才。所以,我的态度是,给寇准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卫元胜的表态,引起一片哗然。可以说,将在场的各位都震住了。
第二百三十二章 第二阻击点被攻破
由于卫元胜赞同第一个观点,会议最后的结果是,让寇准戴罪立功。
由于大家事情都比较多,陈昱还得去阻击大越的军队,于是众人纷纷赶回各个分舵。
欧阳远得知陈昱要赶往前线,就想亲自率人陪他前往。但是被陈昱拒绝了。他只要了十名铁衣社的武功高手。
欧阳远特命自己的得力干将,卓不凡,一同前往。
这个卓不凡,的确人如其名,非常不凡。成名很早,师从少林寺,早年在中原地区闯荡江湖,闯出了名堂。后因心上人移情别恋,心灰意冷,这才远走交趾。
有一次,被山上的毒蛇所伤。生命垂危之时,被路过的欧阳远所救。这已经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
卓不凡获救后,为报答欧阳远的救命之恩,甘心在欧阳远身边担任侍卫。
其实以卓不凡的武功、能力,早已够资格担任某个分舵的舵主。如果顺利的话,荣升领主之位也是有可能的。
上任魁首就有意让卓不凡担任舵主,欧阳远自然也是同意的。但是出乎大家意料之外,卓不凡断然拒绝了上任魁首的安排。他表示,自己给大领主担任侍卫就很满足了。
别人不知道,朝夕相处的欧阳远十分清楚,这个卓不凡还没有从心上人移情别恋的阴影中走出来。
既然陈昱执意不让自己陪同,那么为了确保陈昱的安全,只能是派卓不凡保护陈昱了。
对于欧阳远的好意,陈昱没有拒绝,而是欣然接受。
陈昱带着卓不凡等人赶往第三个阻击点。
临走前,陈昱特意到了思明府府衙的大牢,对寇准又是一番叮嘱。
寇准听说自己可以戴罪立功,感动得痛哭流涕。当即跪下,给陈昱磕了三个响头。
陈昱对寇准说道:“寇准。现在铁衣社是用人之际,给你这次机会,希望你能浪子回头。出来后,你先跟着甄先生做事。待我回来之后,再做安排。”
寇准恭敬地回道:“多谢魁首。”
寇准出狱,协助甄盛管理府衙自不必提。
陈昱等人赶往第三个阻击点的途中,得到消息,火枪兵卫所指挥同知印思林等人阻击失败。大越靖安卫已经突破了第二个阻击点。
对于这个结果,陈昱并不感到意外,因为这在他的意料之中。唯一令陈昱有些意外的是,裴春光攻破第二个阻击点实在是太快了。
按照陈昱的估算,裴春光率领靖安卫攻破第二个阻击点起码也得自己快要赶到第三个阻击点的时候。
既然敌方时间已经提前了,那么自己也得抓紧赶路,尽快赶到第三个阻击点。否则自己就得在第四个阻击点迎敌了。
情报里并没有详细说明靖安卫是如何攻破第二个阻击点的。陈昱只能是赶到第三个阻击点,才能知道事情的整个经过。
陈昱等人一人双马,马歇人不歇。赶到第三个阻击点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
张义、禾芈峰、詹宁、印思林都已在此。印思林见到陈昱之后,十分羞愧。默不作声。
张义、禾芈峰、詹宁等人则骂裴春光太狡猾,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陈昱说道:“思林呀。你也不要过于自责,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至于你们几个说裴春光太狡猾了,不按常理出牌也是正常的。兵法上不是也说,兵不厌诈嘛。输,就是输了。只能说明咱们技不如人。大家总结经验,查找问题的所在,争取以后不犯这样的错误,才是正经事。怨天尤人没有什么意义。对了,思林,说说事情的经过吧。”
印思林见陈昱问起,就将整个战事的经过讲述了一遍。
火枪兵卫所四千多人是同时从思明城出发的。到达第二个阻击点后,印思林率领一部分人留下来做阻击准备,而詹宁率领另一部分前往第一个阻击点。
配合印思林部防守此地的是张义的两个步兵卫所。
詹宁与禾芈峰组合在第一个阻击点兵败的消息传到印思林这里,印思林与张义又对阻击策略进行了调整。张义派出两个千户防守火枪兵阵列的两翼。同时派出两个百户的斥候,在阻击点两侧的森林里进行搜索。防止靖安卫派兵进行偷袭。
兵败逃到此地的詹宁和禾芈峰对二人的应对也是非常赞同的。
张义、印思林则向詹宁和禾芈峰表示,一定要让靖安卫尝尝厉害,把前面丢的面子找回来。詹宁和禾芈峰自然是十分欢喜。
二人在此地稍作休整,就赶往第三阻击点。
按照詹宁等人提供的情报,第二日,大越靖安卫就应该赶到第二个阻击点,可是印思林等人从上午,一直等到傍晚,根本就没见到靖安卫一个人影。
士兵们有些浮躁。可是张义和印思林知道,对方要么是在路上休整,要么就是在等待后面的部队。因此,告诉下面的士兵,稍安勿躁。明日靖安卫一定会到。
当天晚上,印思林安排了巡夜士兵,检查了一圈没有问题后,就去休息了。
半夜,印思林是从睡梦中被地雷的爆炸声炸醒的。
他刚要出去,侍卫就来报,靖安卫已经打过来了。再不跑就来不及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