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威力加强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X小X

    安坐榖城县城中,给刘备写信的张飞意外见到了太史慈。此刻太史慈风尘仆仆,满身血污,显然状态不好。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败
    “我中鲍信诡计,军中战马、粮草尽失,不得不率军回返。”

    时间回到几天前,无盐县城外一战,太史慈和鲍信互有胜负。鲍信回城坚守,太史慈屯兵城外。

    几天相安无事之后,太史慈让参谋们思考破敌之策,参谋们想了几天还是用围点打援的计策稳妥。

    这天,太史慈将大营向后方移动了十里,并大张旗鼓向北面的须昌县进攻,意图诱鲍信领军救援。鲍信知道这是刘备军计谋,但还是乖乖中计,他也给太史慈设计了。

    太史慈将大营后撤,是为了让鲍信进攻时远离无盐县,不至于遭遇反击时就撤回城中,同时这座大营也是太史慈丢给鲍信的诱饵。

    事情果然如太史慈所想,鲍信率军出城后就直奔太史慈大营,意图围魏救赵,逼太史慈回军,太史慈也识相的回军与曹军对峙。

    开战前已经有过完成规划的刘备军这一次没有和曹军比晒太阳,轻骑在司马惧的指挥下直直得向曹军杀来。

    见刘备军重骑没有进攻,鲍信的嘴角扬起了笑容,刘备军的应对全在他的掌握之中。

    曹军严阵以待,主阵之中战车林立,重骑去了都有危险,轻骑更加不敢冲阵。

    太史慈不是脑瘫了,参谋团那么多年的书也不是白读了。上一次被曹军重装步兵坑了之后,参谋团就找到了这种步兵的弱点。

    能抗住重骑的突脸身上的铠甲一定很多,而且很重,那么这些重装步兵就不可能远距离移动,参谋团这次的计谋就是针对了这一点。

    轻骑与曹军阵中的弩兵对射了一段时间,便佯装不敌败退,想诱导曹军往北追,不过曹军在鲍信的指挥下不为所动。

    第一次诱导不成轻骑也不气馁,又来到曹军阵前与曹军对射。连续数次,轻骑肉眼可见的“落入下风”。在太史慈惊喜的眼光中,鲍信开始向轻骑追杀,随后曹军阵中很快拉下了千余身穿重铠的步兵。

    一直藏身于主战场之外的太史慈收起望远镜,向后方的重骑喊道:“破敌就在此时,随我冲!”

    太史慈没有率重骑冲杀北去的鲍信主力,而是向着孤零零的重装步兵杀来。在太史慈看来,曹军最有威胁的就是这支精锐,只要杀了他们,鲍信身边的部队都是小菜一碟。

    远远望见重骑杀来,千余曹军没有任何慌乱,仿佛早就知道重骑会来。他们还将鲍信留下的战车飞速并排到了一起,围成了一圈,不过这个圈有点大。

    随着重骑的接近,大地在颤抖,甚至让曹军战车圈内的地皮都抖翻了。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随着圈内地皮的掀开,又有数千曹军出现在了太史慈眼前。

    原来,这些曹军是鲍信特意留下的后手。随着中原羊毛制品的盛行,羊毛地毯这种东西也得到了推广。地毯沉重,不易被风吹起,将泥土洒在地毯上,就能完美的融入周边的地形。

    发现重骑没有参加进攻,在与轻骑对射的时候,鲍信就让绝大多数重装步兵趴在一起,然后让周围的士兵将他们盖起。战场混乱,司马惧的注意力也在引诱曹军身上,没有发现这些躲在大盾后隐身的曹军。

    原本处于绝对兵力劣势的曹军重装步兵,现在反而有了优势,比太史慈所部的重骑多了一倍(原本四千,前面死了一千)。

    突然发生变故,按正常战术,太史慈现在应该转身撤退,战车之中的曹军也准备冲出圈内杀向太史慈,哪知太史慈仿佛失了智一般继续冲向曹军。

    重骑相距十几米,两军不约而同的向对方丢出了手中的武器。重骑丢的自然是标枪,而曹军丢的是手戟。

    经过上次交战,曹军同样有了新的对策。数名当年追随过典韦的老兵向鲍信建议,可以让重装步兵携带手戟,在重骑接近时投掷。哪怕不能给重骑制造多少死伤,令重骑阵型混乱也是好的。

    鲍信从善如流,正好无盐县城中有许多淘汰的长戟可以改造。

    曹军想到了新的对策,刘备军同样想到了对付曹军的办法。随着正骑退出舞台,因为重骑自身的重量不适合,由正骑装备的标枪落到了轻骑手中。

    经过上次和重装步兵交战,刘备军敏锐的发现了他们手短的缺陷,于是这次进攻,重骑拿过了轻骑手中的标枪。

    一方有着马速的加成,还是自上而下;另一方纯手动,还是自下而上。战果不言而喻,重骑的标枪全数落入曹军阵中,而曹军的手戟因为离重骑过远(十几米),有的甚至都没到重骑身上。

    为了让太史慈以为自己中计,鲍信是亲自率军向轻骑追杀的,留下副将吕虔指挥。

    单方面受打击,吕虔慌了神,重装步兵是由鲍信个人训练的,吕虔虽然是鲍信副将,可他是这一战临时担当鲍信副手的,完全不知道重装步兵的使用方法。

    为了不被重骑投死,吕虔下令曹军出车阵向重骑进攻。不过太史慈却不准备和曹军硬拼,有那么好的放风筝机会,太史慈不会放过。

    重骑一直与曹军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用手中的标枪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打击。

    每个重骑随身携带的标枪是五把,五轮打击过后,曹军士气大跌,已经有了溃败的趋势。

    “骑兵援军将至,将士们不可丧志!”吕虔在疯狂鼓舞曹军士气,不让他们在这关键时刻崩溃。

    “报将军,营中起大火!”差不多时间,斥候向太史慈汇报了变数。

    战局发展到现在,鲍信最后的底牌终于到达了战场,准确的说是到达了刘备军大营。

    夏侯渊北上是为了守城,于是将自身所率的精锐骑兵万人交给了鲍信指挥。

    鲍信知道骑兵是对付刘备军的利器,轻易不能损失,所以与太史慈第一战的时候,鲍信没有让骑兵参战。

    第一战两败俱伤,回军途中,鲍信就想到了破敌良策,他一回到无盐县,马上让骑兵南渡汶水,到对岸的东平陆县驻扎。曹军骑兵在太史慈还没到达无盐县的时候全员通过汶水,没有被刘备军斥候察觉。



第二百七十章 收缩战线
    鲍信的战术目标不是杀伤刘备军,而是刘备军大营,准确的说就是大营中的战马和粮草。

    刘备夺取河(大河)北之后,发布了新的政策,北方匹马都不得入境。抓到马贩子,刘备会以通敌斩首。

    时间一长,加上羊毛生意的兴起,北方养马人渐渐减少,乃至绝迹。就连当年资助刘备的张世平、苏双等人,都开始改贩羊毛(其实两人已经投身内务部)。

    北方幽、冀、并三州产马地不能再给曹操马匹,曹军只能从凉州购买。只是凉州向来不平静,时不时就有叛乱,更有马超这种强人。

    而且凉州的人心也不是所有人向着曹操,有许多人还念着汉军到来。更兼关中也是刚刚恢复发展,曹军的马源受到很大限制。

    对付骑兵,从来不是想什么战阵、兵法,最好的办法就是以骑兵对骑兵。如果曹军不能正面击溃刘备军,想要击败刘备那就是妄想。

    鲍信研究刘备军战法多年,对刘备军非常熟悉,知道刘备军常年一人带四马。上战场后,多余的战马会被刘备军安置在大营中。刘备军百战百胜,既是一种士气加成,也是一个隐患——骄兵必败。

    刘备军惯于诈败,还会利用高机动和高战力实施围点打援。鲍信想到了太史慈会用围点打援加诈败的手段,将计就计,让曹军配合刘备军演戏。

    鲍信出兵时,让吕虔带上羊毛毯和泥土,到了战场,吕虔很快在鲍信的指挥下埋伏在地面上。

    接下来的剧情就是你诱惑我,我假装被引诱;你突袭我偏师,我偏师早有准备。唯一出乎鲍信预料的是重骑的标枪战法,使得原本在鲍信设想中应该万无一失的重装步兵损失惨重。

    两军交战,太史慈的注意力全都在正面战场,完全没有发现曹军骑兵绕了一大圈,绕到了刘备军后方。

    刘备军主力斥候都在正面战场侦查,后方的侦查交给了大营的守军。如鲍信所料,常年的胜利使得太史慈轻视了大营的防护,大营之中只有五百人守备。

    当然这也有刘备的原因,刘备平时经常对众将说,不必在意大营的物资,哪怕被劫营,只要将士活着,便无关紧要。

    营中斥候探知曹军骑兵袭来,只来得及通知营中的守军。遵循不做无谓抵抗的军令(可以逃跑,不能投降),营中的刘备军撤走了。

    曹军骑兵夺取了刘备大营的战马,之后一把火将大营中的物资烧个精光。曹军骑兵得到了战果,为了保护战马,也因为出兵时鲍信的军令,他们没有来到正面战场支援,立刻从原路返回了。

    斥候回报了曹军骑兵的情况,得知不会腹背受敌,太史慈没有放过恢复士气的吕虔部。

    太史慈亲率重骑反身撞阵,刚刚还在欢呼的曹军失了声。此时曹军已经远离车阵,也没有其他兵种配合,重骑非常轻松就将曹军剐了几层。

    本以为己方援兵会支援他们,又以为敌方大营被袭会撤兵,结果两种情况全都正好相反。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曹军溃败了,尽管吕虔还在努力维持。

    有阵型时曹军还能抵抗,现在漫山遍野的逃跑,太史慈收割起来非常轻松。

    “啊!啊!”

    收割还没完成,太史慈身边的将士却相继落马,他环顾四周却没发现其他敌军。随后,他明白了缘由。战局进行的太久了,本来重骑的战马就已经到达了极限。曹军溃败,重骑再死命一催战马,许多战马当场倒毙。

    大营有失,预备马被夺,太史慈不再追杀吕虔,让曹军重装步兵留下了底,不至于一战而没。

    远方的司马惧和鲍信也相继看到了冲天的火光和烟雾,鲍信大笑,鸣金收兵。曹军撤退阵容严整,司马惧也担忧太史慈有什么闪失,便放弃的追击。

    司马惧和太史慈两人碰头,了解完整个战局,不得不面对无粮可吃,战马缺乏的窘境。两人商议一会,决定乘将士身上还有干粮(风干马肉)的时候先撤兵。

    听完太史慈的解释,张飞宽慰道“子义勿虑,将士无有死伤,曹军精锐尚为子义所败,鲍信无能为力也。”

    “战马为曹军所得,恐于战不利。”

    “曹军习马术者少也,便有战马亦不得成军。况我军将士习马十数载,岂不敌新成之军乎!”张飞笑道,“榖城既下,兖州一马平川,易取也。”

    张飞和太史慈安心在榖城县驻扎,等待后方的高唐县重新运送战马和粮食到来。

    另一边,鲍信得知重装步兵被太史慈打残,还没等他伤心,夏侯渊全军覆没,兵败被擒的噩耗又传来了。鲍信捂着心口好一会,才缓过劲来。

    鲍信问韩浩“夏侯将军全军覆没是否汝亲眼所见”

    “非我亲见,然夏侯将军数日不还必九死一生。”韩浩说道,“且有数名败兵归来,言为刘军所袭之事。”

    “汝即刻回帐中,令军士严守军情。将士知夏侯将军之败,士气将堕矣。”

    夏侯渊所部,因为追杀张飞被拉成三股部队,后面的两股士兵是不知道前军的消息的,只是因为自身被袭,联想到夏侯渊的遭遇。

    韩浩这人也是有谋略的,撤兵回鲍信这边时没有让自己部下和其他友军接触,鲍信守秘将令下达,韩浩很轻松就做成了。

    鲍信又果断下令放弃东平国,率大军西返鄄城县,顺手收复了被太史慈放弃的范县,又派快马向曹操求援。

    补充完战马、物资,张飞和太史慈来到鄄城县城下,此刻城中已经汇聚了兖州大半人马,为了不让粮草短缺,鲍信将劫得的数万战马运回了许都。

    “鄄城高大,难攻也。”巡查了鄄城县一圈,太史慈叹道。

    张飞说道“可一面令工匠打造攻城器械,一面派信使往冀州。二哥已出兵多时,冀州大军皆在顿丘,可两面夹击鄄城,兖州可得矣。”

    被张飞寄予厚望的关羽现在同样不好过,徐晃治军严谨,贾诩智计毒辣。出兵几个月,关羽连河内郡门户朝歌县都没有攻下来。



第二百七十一章 贾诩之谋
    数月前,关中援军和贾诩相继来到河内郡。

    “文和先生远来辛苦。”

    两人寒暄了一会,贾诩问道“而今河内形势如何”

    “我已将河内之兵尽数集结于汲县,即便有关中援兵,亦不足三万之众。”徐晃说道,“闻关羽举幽冀之兵三十万来攻,想来惟有死守。”

    “公明勿虑,关羽处绝无三十万大军。”

    贾诩宽慰了徐晃一番,没有同意他死守汲县的想法,说道“河内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且大军粮草皆由荥阳运至,倘若关羽轻兵截粮,我军危矣。”

    徐晃手中的士兵大都是郡县兵,关中支援的士兵虽然可以一战,不过关中人心还没有完全顺服,让关中兵打一打顺风仗还好,要让他们和关羽硬碰硬,那就是妄想了。

    本来按照曹操的想法,是想徐晃在河内郡能守住就守,守不住就退回司隶。司隶有虎牢关和潼关,只要守住关口,北方的敌军就没办法侵入关中。

    结果贾诩向曹操提议,让他到河内郡帮助徐晃守城,贾诩说关羽有勇无谋,河内郡绝对可以守住。一向只是明哲保身,什么事都往后躲的贾诩,头一次那么积极,曹操自然不会打击他的积极性,当场就同意了贾诩的请求。

    贾诩来河内郡不是真的对曹操忠心耿耿,而是有着自己的打算,甚至他还把儿子贾穆都带在了身边。

    徐晃也怕关羽截粮道,但自身战力差距太大,他也只能两害相较取其轻,能拖住关羽一天是一天。

    看出徐晃担忧,贾诩笑道“公明莫非忘却并州高干”

    “文和先生是说……”没有贾诩提醒,徐晃还真就忘了高干这号人物。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并州的范围一缩再缩,北方的百姓也全部内迁。

    自从刘备击败袁绍,高干所处的并州也是元气大伤。当年袁绍让高干夺取并州,以为又得一州,没想到这并州十分贫瘠,还需要冀州倒贴钱粮。

    夺下来容易,想要放弃就难了。好在并州也不是完全没用,在和刘备决战时还支援了数万兵马,虽然没什么正面作用。

    袁氏覆灭,高干没了资助,并州刚有的起色又下去了,幸好刘备占领冀州后百姓都能换粮,仰仗前期的偷粮,高干把并州稳住了。

    当然,也仅仅是稳住而已,并州四面环山,也没有什么特产是中原没有的,并州没了发展的前景。

    当年支援袁绍兵败,人没有损失多少,但承诺给南匈奴的财物无法兑现。南匈奴回到晋阳就四散劫掠,高干也只能干瞪眼。并州百姓的生活本来就只能勉强维持,这下雪上加霜,有许多并州百姓逃到了冀州。
1...8485868788...152
猜你喜欢